情志护理与养生

合集下载

中医情志护理试题及答案

中医情志护理试题及答案

中医情志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情志护理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护理方法,其核心理念是:A. “忧则伤心,喜则伤气”;B. “喜怒哀乐不过度”;C. “寒温痛痒干湿虚实不离经络”;D. “望闻问切”。

答案:B2. 情志护理在中医养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体质;B. 预防疾病,延缓衰老;C. 改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D. 治疗疾病,缓解症状。

答案:C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A. 宜舒不宜急;B. 宜欢不宜忧;C. 宜受不宜斗;D. 宜懒不宜勤。

答案:D4. 中医情志护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方法包括:A. 听音乐、欣赏美景;B. 观赏书画、写作书法;C. 跳舞、唱歌、剪纸等手工;D. 运动、冥想、打坐等静坐活动。

答案:A、B、C、D二、判断题1. 情志护理在中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答案:正确2. 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是“宁静致远”。

答案:错误3. 情志护理可以通过欣赏风景、交流情感、调节饮食等多种方式实施。

答案:正确4. 中医情志护理只适用于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无法影响身体健康。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什么是中医情志护理?答: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通过调节情绪、管理情绪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维护身心健康的一种中医特有的护理方法。

它强调人体的情志与脏腑相通,情志不调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情志护理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等方法,预防疾病、改善身心健康。

2. 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宜舒不宜急、宜欢不宜忧、宜受不宜斗等。

宜舒不宜急强调避免过度的忧虑和焦虑,宜欢不宜忧强调保持心情愉快,宜受不宜斗强调平和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3. 中医情志护理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答:中医情志护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听音乐、观赏书画、跳舞、唱歌、剪纸等手工、运动、冥想、打坐等静坐活动等。

根据个人爱好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情志护理,以达到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

中医保健技能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精神情志养生保健技能护理课件

中医保健技能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精神情志养生保健技能护理课件

护理沟通技能的技巧
02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等,提高沟
通效果。
护理沟通技能的实践
03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机制,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保健技能的应用与推 广
中医保健技能在家庭中的应用
家庭是中医保健技能的重要应用场景, 通过掌握中医保健技能,家庭成员可 以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推 广力度。
推广和普及中医保健技能需要多 方面的努力,包括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教育培训、开展科学研究等。
中医保健技能的推广与普及需要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 网、移动应用等,将中医保健技
能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
THANKS
音乐疗法
总结词
利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
详细描述
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音乐来调节人的情绪和 心理状态的方法。不同的音乐可以产生不同 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如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 放松,激昂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活力。通过 选择适当的音乐,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气功疗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疾病
中医保健注重预防,通过调理 身体、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
险,节约医疗资源。
促进康复
对于已患病者,中医保健有助 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提高 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科学合理的中医保健能够延长 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传承文化
中医保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 发展中医保健有助于弘扬民族
家庭成员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中医保 健技能,共同提高家庭健康水平。
中医保健技能在家庭中的应用包括饮 食调理、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家庭日常保 健。

情志护理与养生

情志护理与养生

五 脏

心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肺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在志为悲、忧 在液为涕

脾 在体合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肝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预防 ?
中医学认为:“心动则神摇, 心静则神安”,情绪乐观, 精神愉快,避免一些诱发不 良情绪的因素。《尊生八笺》 说:“安神宜悦乐”,通过 各种情趣高雅、动静相参的 娱乐活动,怡养心态,达到 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 持 避心 免情 七舒 情畅 过 激
养 生
养生的内涵
养,即保养、调养、护养之意。 生,即生命、生长之意。 “养生”的概念最早见于《庄子》。 养生的文化基础是中国传统学术对自 然界和生命的体悟。诸子百家中, 道家最重视养生。 因此,若要懂得养生,就离不开对自 然和天道的理解。


范进中举?

七情
悲忧


情志与健康
情志正常,脏器调和

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费伯雄曾云:夫喜、怒、 忧、思、悲、恐、惊, 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 而喜、当怒而怒、当忧 而忧、是即喜、怒、哀、 乐也。


直接伤及内脏 喜、惊 伤心,怒伤肝,思伤脾, 悲忧伤肺,恐伤肾 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 上、喜则气缓、悲忧则 气消、恐则气下、惊则 气乱、思则气结 影响病情变化


肾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 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情志护理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照顾 因人施护,有的放矢 乐观豁达,怡情养性 避免刺激,稳定情绪

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概括了复杂情感过程的基本状态,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

一般情况下,情志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

如果突然受到强烈或持续过久的精神刺激,影响人体脏腑的功能,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情志致病,主要是影响内脏气机的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属内伤疾病范围。

一.情志与疾病的关系精神情志活动是五脏之精化生,因此情志异常可以导致脏腑精、气、血、神等多方面的异常。

1. 损伤脏腑不同性质的情志异常均可直接损伤脏腑,并有一定规律,以伤本脏和所胜之脏为主。

《黄帝内经》云:“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悲则伤肺”“忧思则伤脾”“恐则伤肾”。

七情直接上本脏,而且又伤所胜之脏,如“怒伤肝,肝属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喜伤心,心属火,喜则气并于心而肺金受邪,火太过则心亦自病;悲伤肺,肺属金,悲则气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恐伤肾,肾属水,恐则气并于肾而心火受邪,水太过则肾自病;思伤脾,脾属木,思则气并于脾而肾水受邪,土太过则脾自病”。

2. 气机失调情志异常可直接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滞不行,气机紊乱,或气机升降反作。

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大怒则肝气上逆,可见头昏胀痛、目眩晕甚至导致呕血等。

过喜则心心气涣散而不收,不能摄持心神。

过悲则肺气郁而不宜,气化敷布不足。

恐惧过甚,则精气突然下降,可导致暂时性上焦不得通利,下焦精气不得上奉的病理状态,出现小便失禁等症。

猝然大惊,则心神散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心神动荡不安。

思虑过度,久不得释,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气不适,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等。

3. 耗伤精血《灵柩·本神》指出说:“惊恐思虑,可使精气受损,导致五脏所藏的生命最根本的物质失去统摄;悲伤过度会使精血内耗而竭绝生命。

也就是说,剧烈的情志变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精血亏损。

情志护理与养生 PPT课件

情志护理与养生 PPT课件
Leabharlann 一、情志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精神内守: 所谓精神内守是指人们通过对自己的 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 节,以达到思想安静,神气内持,心 无杂念的状态。 精神稳定,神气清静,精神内守达 到的“神净”为养神主要目的。
安静
一、情志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
(二)、情绪平和 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然喜、怒、忧、 思、悲、恐、惊过激均可引起人体气机的 紊乱,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四)情志相胜 情志相胜是以五行相克规律为理论依据, 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使其淡 化甚至消除,以恢复正常精神状态的一种方法。 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怒胜思、思胜恐、恐 胜喜、喜胜悲、悲胜怒。古代医家常用情志相 胜的方法治疗情志病症。如对于过怒所致疾病, 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对于突然或过度喜悦所 造成的精神散乱,施恐怖以治之;对于过度思 虑所得疾病,以怒而激之等,但现代较少应用。
三 情志的自我调护
(一)清静养神
静,主要是指心静,具体指心无邪思杂念、心态
平静。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 本和关键。清静养神,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使精神不断保持淡 泊宁静的状态,不为七情六欲所干扰。 我国历代医家均认为神气清静,五脏安和,可致健康长寿。 而患疾之人情志刺激尤为敏感,调摄精神就更为重要。只有 将“静”融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 精气才能日见充实,形体亦可随之健壮,从而达到《黄帝内 经》所说的“恬淡虚无,正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的境界。古人所谓“静者寿,躁者夭”,说 的也是这个道理。
三 情志的自我调护
(三)怡情快志
经常保持积极、乐观、愉快、舒畅的心 情是情志养生的重要方法。善于摄生的人 会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在工作、学习和 劳动之余往往有自己习惯的赋闲消遣方式, 如游行于田园山水之间,往来于长幼亲朋 之中,沉浸于欢歌笑语,闲情于琴棋书画, 安心于居家操持等,从而得到精神满足和 充分的休息与调整。

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中医情志护理概述•情志的分类与特点•中医情志护理的技术与方法•情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中医情志护理的研究与展望中医情志护理概述情志护理是指通过调节和引导个体的情绪、意念和精神状态,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情志护理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情志护理的定义与意义意义定义平和情志调理气机因人制宜以情胜情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01020304保持情绪稳定、平和,避免过度波动,以维护气血平和,有利于身心健康。

通过调节呼吸、意念、肢体活动等手段,调理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情志护理措施。

利用积极情绪来克服消极情绪,从而调和情志,促进健康。

技术结合中医情志护理中的调心、调息、调身等技术,可以与现代护理中的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手段相结合,提高护理效果。

理念融合中医情志护理与现代护理在关注人的心理、社会、精神层面有共同之处,二者可以结合互补,形成更全面的护理理念。

模式创新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和现代护理的优势,可以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如“身心并护”、“全人护理”等,以满足现代人对身心健康的全面需求。

中医情志护理与现代护理的结合情志的分类与特点情志的分类与特点•中医情志护理是基于中医学理论,针对人的不同情绪状态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方法。

中医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每种情绪过度或不当表现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中医情志护理旨在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和情绪,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中医情志护理的技术与方法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和气血,以达到平复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的目的。

调和气血针灸疗法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助于稳定情志,减轻情志失调症状。

平衡阴阳针灸疗法在情志护理中的应用按摩推拿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进而改善情志状况。

中医养生保健—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情志养生

11
情志养生的方法
一、修身养性
古人认为,仁者和智者一般都会身心健康,享尽天年。孔子《论语·雍也》有“仁者寿”之语, 《孔子家语》有“智者寿”之说,这种观点几乎为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所谓修身养性,主要指培养高尚品行,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很重视修身养性。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则人 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8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方法
情志养生的方法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10
情志养生的方法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情绪调理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2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
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所调“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 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必 须重视情志对机体各方面产生影响。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

:①重视情志护理:病人常因生气、惊恐,工作不顺心而引起,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用“以情胜治之”的情志方法,诚恳、热情地劝导病人减少不必要的郁怒,经常和病人谈心,让病人心中的不快郁闷发泄出来,遇事冷静,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有情绪稳定,怡情放怀,才能气机通畅。

②因病人烦躁不宁,故环境清静,少打扰,活动时不要人多嘈杂。

③如病人过分忧伤,用“喜胜忧”的方法,通过讲高兴的事或说笑话,使病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血调和,脏腑协调。

④因病人悲哀,遭受挫折,宜安排在人多的房间,相互开导,亲人多探视,有利于康复。

⑤以素食为主,少食多餐,常进甘橘、金橘,以利疏肝理气。

⑥起居有常,保证睡充足,尽量避免午间和晚间进行各种操作,必要时动作轻快,不要影响病人的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等。

3、暗示诱导有些患者无需药物,可以通过暗示诱导治愈。

首先,医者应就引起仰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解释和疏导,消除抑郁情绪,增强信心。

可以结合催眠治疗进行暗示诱导。

暗示语如“催眠治疗对你的病有特效,你能在催眠中回忆起郁病的心理因素,帮助你彻底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你现在想想目前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你的情绪?”此时,受术者进行回忆,医者也可帮助启发他回忆,然后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疏导,以消除抑郁。

第二步,针对郁证最常见的失眠、多梦等症状进行暗示,今天我们主要帮助你改善失眠和多梦,催眠治疗后睡眠会很深沉。

现在你平常舒适,头部及全身肌肉都在放松,头痛消失,再也不会出现心悸了,你体验一下吧。

“是的,我感觉很好”。

通过今天成功的催眠治疗,你是否已经感觉到身心愉快,精力充沛?应该注意的是,当经过几次治疗病情好转后,应教会患者自我暗示,以利于巩固疗效,增强抗病能力和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1.开导解惑针对患者对于现实和自身疾病的不正确评估和认识,可以通过自我监察、自我说理和自我强化,建立正确的认识,情绪也随之好转。

因此,开导解惑是治疗郁证的重要方法,正如《类证治裁·郁证》云"然以情病者,当以理遣以命安,若不能怡情放怀,至积郁成劳,草木无能挽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志护理与养生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护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

1.情志护理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目的。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与情绪活动与人体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能影响整个机体功能的协调平衡。

如果经常处于情绪异常,甚至精神刺激,可使人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而发病;情绪的刺激还可使机体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而发病;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调、气血平和,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疾病的恢复。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2.情志致病的特点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

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

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情感反映,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活范围,使人体气机发生紊乱,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怒则气上,愤怒过度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故临床可气逆,头昏、头痛、面红耳赤、肝区剧痛、血压上升、呕血、甚至脑血管意外等;喜则气缓,喜能缓解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可使人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失神、乏力、懈怠、狂乱等症;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出现喘憋症、懒惰等,可使肺心病、肺结核加重;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出现惊慌失措、面色苍白、突然晕厥等症;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可出现二便失禁、遗精、阳萎等症;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伤神损肺,气机郁结,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运无力、胃受纳腐熟失职,则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长期精神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心
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机能下降。

总之,各种不良情绪刺激,均能使人致病,长期的护理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情绪对疾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3.1情志护理的原则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对疾病的影响,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医宗必读》强调“境缘不偶,营救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

故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2情志护理的内容及方法
情志护理的方法主要有,情志疏导法,情志释疑解惑法,情志转移法,情志制约法,情志发泄解忧法。

总之,情志护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工作中我们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首先从病人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心理评估,并针对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观察或与之交谈中灵活的运用,使病人处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①对护理人员自身要求
护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时满腔热情,以自身的情绪感染每一位患者。

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去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患者,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患者感到如同家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使其消除陌生感带来的顾虑,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

②不同性格患者,采取不同情志护理方式
对所护理的患者,以性格上分辨类型,对不同性格的患者,分别做出情志护理计划。

偏内向性格的患者,多属理智性格,自控能力强,疾病在身,从表面上看,风平浪静,而内心确每时每刻都不平静,他们想到疾病给自己的前途、事业及家庭带来什么后果,疾病在身又属什么性质等,情绪始终过于焦急、忧思状态,对于这类患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需要,排除心理障碍,要详细对他
们讲述情志与疾病恢复的关系,不要把疾病看的太重,要正确对待现实,以平静的情绪,接受治疗与护理,使身体早日康复;偏敏感型的患者,多属敏感性格,情绪不稳定,对于这类患者,疾病在身就较缠手,主要是他们自控力不强,医生、护士甚至同病区患者间的谈话,对他影响极大,对这类患者,护士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讲,不做有伤于他们的话及事,除对他们进行宣传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外,还要对他们适当的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避免因小事破坏他们的情绪;偏外向的患者,多属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于他们,疾病到了一定程度才住院治疗,但心还留在院外,对这类患者,护士除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外,在不影响其情绪时积极宣传有关常识,使他们认识到有病应及早就医的重要性,积极防治疾病,对自身疾病有较正确的认识,安心养病,缩短疗程。

③从年龄上分别对待护理的患者
不同的年龄对疾病的认识不同,产生情绪也不同,所以要注意情志护理上的区别。

对老年人,多为慢性病,数病集于一身,病情不稳定,用药反应或剧烈或不敏感,这样极易产生消极、急躁、悲伤等情绪,对他们应首先注意尊重、理解、利用巡视病房的机会,了解其苦衷,使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平衡和慰藉;其次,帮助其解决各种心理矛盾,利用开导、劝解和安慰,有的放失进行情志护理,使之建立愉快的情绪。

对中年人,他们多为社会及家庭主干,一旦疾病缠身,思想上承受很大压力,情绪处于悲观、焦躁、忧虑状态,对于他们的情志护理多以交谈为主,了解其苦衷,讲述其身体健康的价值,使他们正确对待疾病,不要过多的猜想,适当发挥他们的长处,做些有益的活动,免去不良情绪的干扰。

对儿童及幼儿,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对疾病的折磨很快就忘掉,不良情绪对他们影响相对甚小,对他们的情志护理,如同爱心培养,如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等,使他们很快适应环境,产生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缩短疗程起积极意义。

4.情志护理在肾透析护理中的作用
肾透析患者精神负担重,常出现焦虑、易怒等难以抑制的莫名情绪。

因此,注重肾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情志调护是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

情志是指情绪和心理状态,情志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情绪、心理复杂变化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理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必须发现具体患者究竟存
在哪些心理问题,只有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找到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积极的情绪是提高人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的脏器活动趋于协调一致,对于已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体,则可有利于调整自身的内环境,而使相应的疾病趋于减轻,甚至可使之自愈。

反之,消极的情绪却可引起人体气机失调,脏器功能失衡,使已发生的疾病加重。

因此,做好情志护理是促使肾透析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4]。

4.2情志干预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更年期抑郁症是指初期发病在更年期, 早期多有神经症表现, 逐渐发展成情绪抑郁、焦急紧张、疑病和猜疑为主要症状, 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一种心理疾病。

表现为悲观厌世、自我贬值、缺乏信心, 容易产生自杀企图。

抑郁症患者除了应用抗抑郁药物外, 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对35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运用中医情志辨证施护, 取得较好的效果[5]。

4.3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学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发病急,以突然晕倒、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

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且病程长,恢复慢,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多负担,患者心理压力很大,常出现心理情感障碍,感觉自己拖累家庭,甚至有的患者拒绝治疗。

应用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因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角色转换自我认知异常以及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出现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不良情志因素的刺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治疗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中医情志护理理念在整体护理中的临床运用,对护理工作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用传统的知识,现代的思维,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理念。

同时,中医情志护理在现代医学治疗中的作用将随着各种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而对这种护理的实施者而言,护士平时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掌握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还要学习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使中医理论和心理学相结合,在中整体护理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