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花粉必须落在( )上才有可能结果。

A.雌蕊 B.雄蕊 C.花瓣 D.花萼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木棉花 B.白菜花 C.百合花 D.桃花 3.下列植物中,我们吃的是它的茎的是( )。

A.甘蔗 B.南瓜 C.花生 D.苹果 4.风媒花的特点是( )。

A.色彩鲜艳,气味芳香,有甜美的花蜜 B.花很小,花粉多而轻 C.花一般很小,有芳香和甜美的花蜜 5.下列不是茎的作用的是( )。

A.运输 B.支撑 C.吸收 6.不属于虫媒花特点的是( )。

A.花瓣鲜艳 B.气味芳香 C.花蜜甜美 D.花粉多而轻 7.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的是( )。

A.油菜花 B.小麦花 C.水稻花 D.苦瓜花 8.雌蕊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的是( )。

A.黄瓜花 B.豌豆花 C.番茄花 D.丝瓜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茎可以代替根的作用 B.植物的茎不止一种形态 C.植物的茎都长在地面上 D.植物的茎都长在地下10.下列植物中,依靠昆虫传粉的是( )。

学校 班级姓名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A.玉米、水稻B.桃、油菜C.豌豆、小麦11.果实由()组成。

A.果皮B.种子C.果肉D.果皮和种子两部分12.寒冷的冬天种子会发芽吗?()。

A会发芽 B.不会发芽 C.不知道13.下列食用的不是植物的种子:()。

A.黄豆B.绿豆C.玉米D.花生14.下列我们是吃它的茎的植物是()。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新教材)

3年级小学苏教版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46分)1.热空气__________,冷空气__________, 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__________。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用到了压缩空气。

3.地球是一个近似的______体,各地因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______,所以______ 也就不同,______的差异促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4.空气总是在________的,流动的空气就是________。

5.解开吹满气的气球的绳子,对着自己的脸,有________感觉,说明________。

6.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________。

7.温暖的地面会加热它上面的空气,________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________补充到________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8.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________。

9.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造风。

二、判断题。

(每空3分共12分)1.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

()2.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3.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4.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三、连线题。

(每条线3分,共15分)塑料瓶内的气球吹不大空气可以被压缩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热气球升到高空压缩空气有弹性给足球充的气越多球越重热空气上升拍皮球球会弹跳起来空气有质量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超市里的冷藏柜没有柜门,为什么冷气不会跑光?2.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会流进瓶内吗?为什么?3.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什么?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五、探究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共五单元,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共五单元,附参考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像()、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

2.空气虽然很轻,但还是()质量的。

3.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克,相当于()回形针的质量。

4.()、()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1.充气城堡根据压缩空气制作的。

()2.像石头等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它有一定的质量,但空气我们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它没有质量。

()3.空气不占据空间。

()4.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空气的质量很轻。

()5.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它也没有体积。

()6.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

()7.人们利用热气球进行气象观测。

()8.200多年前,发过的蒙特歌尔菲兄弟制成了热气球。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1.用手拍皮球,皮球跳起来很高,皮球里有()。

A.空气B.弹性C.韧性2.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将杯子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能流动3.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A.有重量B.没有重量C .说明不了什么4.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A.风扇B. 轮胎C.瓶子5.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拉瓦锡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很轻,可以用弹簧秤量出来。

B.空气有质量,用电子秤测出空气的质量。

7.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

A.低处B.高处 C .中间8.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A.热空气向上升B.冷空气向下降C.冷热空气对流四、实验(12分)实验名称: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秤、皮球、打气筒实验步骤:1.将一个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的数字并做好记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 蜡烛燃烧时,蜡烛由()变成了()和()。

2. 物质的变化有的很快,有的很慢。

生锈是一种()变化,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3.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等现象表现出来。

4.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这种气体是()。

5. 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溶液颜色会逐渐变()。

6. 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破碎B. 木材燃烧C. 冰块融化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 在铁钉上涂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3. 下面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水结成冰4.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A. 溶液颜色变深B.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C. 无明显变化5. 下列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沙子和豆子B. 小苏打和白醋C. 水和白糖三、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烟花绽放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3. 只要有颜色改变,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 铁生锈对人类没有任何益处。

()5. 给铁门刷油漆是为了美观。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质的变化?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答案:一、填空题1. 固体气体液体2. 化学慢3.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产生气体4. 熄灭二氧化碳5. 蓝浅6. 淀粉化学二、选择题1. B2. A3. C4. B5. B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简答题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到___。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_到____,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2、太阳钟也叫________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_______是凌晨开放,_______是上午开放,_______花是下午开放,_______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___________,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_______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_______”。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三、问答题:(20)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测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测试题(附答案)

姓名:一、填空题: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4、(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5、(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6、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名天花病病人,来自索马里的(阿里.毛.马林),在1977年被治愈。

7、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袁隆平)、(牛顿)、(爱迪生)……8、(爱迪生)是(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9、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医生(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治好了很多病人。

10、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11、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12、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科学家发明了(电影)。

13、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14、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一个小小的疑问只要细心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六年级科学学科(上)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一、我会填空。

(毎空1分,共35分)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能可以看清楚。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等都有微生物。

3、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5、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甚至()个后代。

6、细菌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等,但也有这的不利之处,不利之处有()、()等。

7、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有()、()、()、()等。

8、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等。

9、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以及()、()等。

10、植物的身体都是由()组成。

11、菌会造成()和其他物品()。

12、物体的生长了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3、胞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

二、我会判断。

(毎题3分,共24分)1、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2、细胞体都是非常小的,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3、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5捂住鼻子打喷嚏可以减少病毒和致病细菌的传播。

()6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7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8们人类的嘴巴很干净,没有任何细菌。

()三、我会选择。

(毎空3分,共15分)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B、草履虫C、水蚤D、青霉菌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3、馒头发霉的条件是()A、温暖、干燥B、寒冷、干燥C、寒冷、潮湿D、温暖、潮湿4、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5、()对人体有害,会影响人的健康。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六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一、填空题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他们称作()。

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3、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它会是牛奶()成酸奶。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的,通常要借助()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如()中()的。

5、物体在()和()的环境下最容易发霉。

6、细胞有不同的()和()。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都有微生物在活动,()等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 )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 )的衰老、死亡引起的、英国科学家( )是最早观察到它的科学家之一。

二、选择题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B、草履虫C、水蚤D、青霉菌2、下列各种水中含有微生物可能比较多的是()A、自来水B、河水C、井水D、纯净水3、馒头发霉的条件是()A、温暖、干燥B、寒冷、干燥C、寒冷、潮湿D、温暖、潮湿4、啤酒中含有的微生物是()。

A、变形虫B、酵母菌C、病毒5、我们通常用来研究的是()中的微生物。

A、纯净水B、自然界里的水C、自来水6、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细胞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也有重量B、人只有一种类型的细胞C、一个细胞是生命的一个单一的单元D、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有细胞7、植物的根是由()构成。

A、茎细胞B、叶细胞C、根细胞8、对整理面包、馒头等点心有用的微生物是()。

A.变形虫B.酵母菌C.大肠杆菌D.流感病毒9、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在鲜奶中放入酸奶的作用是()。

A.勾兑B.防腐C.改变口味D.做菌种10、采用下面方法中的()不能防霉。

A、日光晾晒;B、低温环境;C、提供温暖潮湿环境;D、抽真空;三、判断题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细菌、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
2、空气受热时会()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4、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就是风。

6、空气主要是由()、()和少量的()、()等气体混合而成。

7、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8、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了。

9、二氧化碳能使()变浑浊;二氧化碳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

10、()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1、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等。

12、空气是气体,具有()、()、()、()等性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
三、问答题:
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