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们所学的科学方法?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猜测2. 科学探究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收集信息C. 制定计划D. 直接得出结论3. 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4. 观察植物生长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A. 光照B. 水分C. 土壤D. 声音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记录工具?A. 笔记本B. 相机C. 计算器D. 绘图板6. 科学实验中,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在于:A.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 方便结果的分析和验证C. 使实验看起来更专业D. 减少实验的难度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A. 分类B. 比较C. 计算D. 归纳8. 科学探究中,假设的提出应该基于:A. 个人偏好B.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C. 随意猜测D. 他人的结论9. 科学实验中,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偶然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使实验看起来更专业10.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数据表达方式?A. 表格B. 图表C. 文字描述D. 公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实验设计时,控制变量法要求在实验中只改变________,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13.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一种基本的________活动。

14. 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需要通过________来表达和呈现。

15. 科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置是为了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17. 请简述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记录的作用。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校班级XX成绩一、填空题( 10 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 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 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 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 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 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 _____、 ___扳手 __、 ___水龙头 _、_方向盘 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 _,它的作用是 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 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 __,滑轮组既能 _省力 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 _。

4、 _引桥 _、 __螺丝钉 _、 __刀锋 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 __轮轴 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 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 分)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6、 .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8、 .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判断题。

(30分)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

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

(3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B.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空气3. 以下哪个是昆虫的共同特征?A. 有脊椎B. 有翅膀C. 有三对足D. 有四条腿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A. 水蒸气凝结成水珠B. 冰融化成水C.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D. 铁生锈6.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里的倒影B. 彩虹的形成C. 影子的形成D. 透镜聚焦7. 植物的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种皮和胚乳C. 胚和胚乳D. 种皮、胚和胚乳8. 以下哪个选项是能量转化的例子?A. 食物转化为体重B. 食物转化为热量C. 食物转化为水分D. 食物转化为氧气9. 以下哪个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B. 钠D. 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__________。

1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和氧气。

14.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__________组成。

15.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____器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描述一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如何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 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材料是透明材料?A. 木头B. 铁C. 玻璃D. 塑料2. 牛奶属于下面的哪一类食物?A. 蛋白质食物B. 碳水化合物食物C. 脂肪食物D. 维生素食物3. 下面哪个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嗅到香味?A. 耳朵B. 鼻子C. 眼睛D. 嘴巴4. 植物通过什么来吸收养分?A. 根B. 茎C. 叶子D. 花5. 下面哪个是天然光源?A. 电灯B. 太阳C. 手电筒D. 蜡烛二、填空题1. 加热水会变成________。

2. 太阳是一种天然的________。

3. 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温度。

4. 动物通过________来呼吸。

5. 植物的幼苗从________长出来。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透明材料的特点是什么?2. 假设你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了一个热水壶中的水和一个冷水瓶中的水的温度,结果分别是80°C和10°C。

那么哪个中的水温度更高?为什么?3. 什么是气温?请简要解释。

四、实验题请根据教材第一单元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写在此处。

五、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上"√"或"×"。

1. 动物只能通过嘴巴呼吸。

()2. 电池是一种天然的光源。

()3. 非常热的东西可以让温度计显示较低的温度。

()六、应用题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冬天要穿厚衣服?2. 为什么我们在夜间看不到太阳?3. 请举一个你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温度计的例子。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题。

祝你成功!。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单选题】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A.温暖潮湿B.温暖干燥C.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有害的B.有益的C.有的有害,有的有益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A.吃狗肉B.和狗玩耍C.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A.微生物B.青霉素C.细胞D.乳酸菌5.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A.多B.少C.一样6.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扫描隧道显微镜7.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老花镜B.一滴水滴C.近视镜8.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是一致的B.正好相反C.没有关系9.上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10.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蚕蛹观察得更加清楚的是___________。

A.放大镜B.小刀C.绳子D.尺子【判断题】11.戴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1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13.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14.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15.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填空题】16.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

17.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18.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它们不断地运动着。

19.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20.排序题将下列观察范围按观察工具发展顺序排列( )。

A.蚂蚁的外形B.蚂蚁的细胞结构C.蚂蚁细胞内的分子结构D.蚂蚁触角上的绒毛E.蚂蚁的触角形状我的排列顺序是:21.下面是制作洋葱制片的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能力测试学校班级姓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罗伯特·虎克B. 列文·虎克C. 牛顿2.不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是()。

A. 草履虫B. 硅藻C. 虾3.酱和腐乳都是利用()生产的。

A. 细菌B. 病毒C. 霉菌4.用显微镜观察时()。

A. 两只眼都要睁开B. 睁左眼闭右眼C. 睁右眼闭左眼5.下列透镜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小玻璃叫()。

A. 压片夹B. 盖玻片C. 载玻片7.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只有植物体B. 只有动物体C. 所有生物体8.()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放大镜的发现C. 微生物的发现9.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

A. 石英晶体B. 大肠杆菌C. 蝶的口器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B. 同一物体上的细胞结构是完全相同的C.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12.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5毫米的微小物体。

()14.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15.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17.用胶头滴管取池塘水样本时,滴管尖嘴一端应向上,以防水滴滴落。

()18.在空气中、水中、食物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19.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关于放大镜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苍蝇的复眼B.在放大镜下能看清楚蚜虫的外形结构C.用放大镜能看到蚂蚁体内的细胞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近视镜B.老花镜C.一滴水3.小雅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

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离放大镜远些4.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视图,其中()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5.蝴蝶用()来辨别气味。

A.鼻子B.触角C.嘴6.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pB.qC.d7.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而均匀B.厚实完整C.薄而透明8.第一位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简·施旺麦丹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的。

A.圆形B.正方形C.长方形10.小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他看到的图像变化是()。

A.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多了B.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少了C.细胞变小了,数量变多了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岩石B.细菌C.小草12.下列生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蘑菇B.草履虫C.蚂蚁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14.对比右图中的玻璃片、放大镜、围棋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玻璃片和放大镜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围棋子不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B.玻璃片、放大镜和围棋子都是中央厚,边缘薄C.玻璃片和围棋子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15.在下列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测试题一、填一填(每空0.5分,共30分)1、同学们,学过我们常用的简单机械你记住了吗?请写出几样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请说说以下工具可以完成什么工作①、剪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螺丝刀____________________④、钉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切割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轮组是___________和组合起来的装置,既可以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

滑轮组用两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用四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

4、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___________。

将长度20厘米的木板搭在高10厘米的木块上,这也是一个能省力的机械,像这样的机械还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___________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6、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___________。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___。

7、小臂骨像是一根___________,一端是肘关节处,是___________;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___________;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小臂骨,这点就是___________。

8、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9、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要打开啤酒盖你用______、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______,拧下螺丝钉你用______。

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______原理,其中刀柄相当于______,刀杆相当于______。

11.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______。

“S”形的盘山公路_________(延长、缩短)了路程,而_________(增长、减小)了坡度。

12、自行车是依靠__________前进的,人脚蹬的力是通过链条传到车轮上去的。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___________;当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___________。

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选一选(每选1分共30分)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起瓶盖的开瓶器属于()。

A、滑轮 B、杠杆 C、斜面 D、轮轴3、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A、费力 B、省力 C、不费力也不省力 D、前面三个答案都不对4、在任何情况下都省力的机械是()。

A、轮轴 B、杠杆 C、定滑轮 D、动滑轮5、用剪刀剪东西时,被剪的东西放在()最省力? A、剪刀尖部 B、剪刀中部 C、剪刀根部6、下列与自来水龙头属于同一类机械的是()。

A、盘山公路 B、方向盘 C、螺丝钉 D、镊子7、下面哪个工具应用了斜面原理()?A、镊子 B、钓鱼竿 C、门把手 D、斧子8、下列不省力的滑轮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9、当轴带动轮工作时()。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0、有时候我们要用不省力的杠杆,是为了()。

A、爱护机械 B、省距离 C、锻炼身体1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1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13、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14、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15、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16、螺丝钉上的螺纹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滑轮17、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我们知道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等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力杠杆的有()。

A、跷跷板 B、镊子 C、钉锤 D、方向盘18、自行车上的螺丝与丝帽是()。

A、省力杠杆 B、不省力杠杆 C、轮轴 D、斜面19、用镊子夹东西()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A B20、如右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A、一样大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C、在B面拉动时读数要大21、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B、省力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22、如右图,用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选用()更省力些。

A、A扳手B、B扳手C、C扳手23、如右图,用同样的剪刀剪纸,用()种剪法更省力?A、A方法B、B方法C、A和B方法一样24、如右图,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2、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3、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4.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轮轴 C、杠杆 D、滑轮四、判一判(每小题1分,共34分)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人们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4、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重点和力点之间。

()5、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6、自行车把应用了轮轴的原理。

()7、动物身上的有些器官和结构可以省力。

() 8、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9、在任何情况下“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是不可能的。

() 10、汽车的方向盘是一种轮轴。

()11、用斧头劈木柴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 12、使用斜面既省力又省时间。

()13、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 1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15、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 16、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17、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省力。

() 18、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19、在轴上用力比在轮上用力要省力。

( ) 20、自行车的主要传动方式是皮带传动。

()21、我们使用杠杆时,不论支撑点在什么位置,都能省力。

()2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2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25、升国旗时,我们向下拉绳子,挂国旗的那部分绳子也向下运动。

()26、毛毛指着一根木棍说“这就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27、起重机钓钩上的滑轮,它能够随着重物上下移动,所以它就是一个动滑轮。

()28、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29.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0.如果自行车前面的链盘加大,骑起来就会更加省力。

()31、杠杆工作时,力点离开支点远,重点离开支点近,就能省力。

()3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34、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五、连线题(共26分)1、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2、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所起的作用用线连起来汽车方向盘轮轴开瓶器辘轳镊子省力盘山公路斜面螺丝刀螺丝钉钳子既不省力省距离钉锤杠杆筷子剪刀铁锨省距离塔吊滑轮钓鱼竿3、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斜面螺丝刀斧子省力杠杆盘山公路螺丝钉费力杠杆起重机脚踏板轮轴扳手开瓶器定滑轮老虎钳筷子滑轮组镊子A BA B C六、看图回答(共30分)1、给你2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2、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并说明它们分别是哪一类型的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