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练习4(沪教版、周测卷)(最新整理)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466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46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点M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M沿数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N,则点N表示的数是()A. 3B. 5C. -7D. 3或-7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105km/h,把它写成原数是()A. 1100000km/hB. 110000km/hC. 11000km/hD. 0.000011km/h3、不等式组{x+2>鈭�13x鈭�1鈮�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4、若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A. x鈭�3>y鈭�3B. a2x>a2yC. x+3>y+3D. x3>y35、给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1)圆柱体的上下两个圆一样大(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3)圆柱是由两个面围成的(4)长方体的面不可能是正方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一个三角形的底边增加10%,高减少10%,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A. 增大0.5%B. 减少1%C. 增大1%D. 不改变7、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已知∠ACB=90°,∠CDB=90°,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的个数是()A. 1B. 2C. 3D. 4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块;第10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块;(2)第n个图形中有白色地砖块.10、+6千米表示小玲同学向东走了6千米,那么-6千米表示,0千米表示.11、已知|2a+1|+b+2=0则ba=.12、如图,第(1)个多边形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来,边数记为a3,第(2)个多边形由正方形“扩展”而来,边数记为a4,,依此类推,由正n边形“扩展”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记为a n(n≥3).则a7的值是,当的结果是时,n的值为.13、单代数式-()2a2b3c的系数是,次数是.1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15、【题文】如图,已知△ABC中,∠A=36°,AB=AC,BD为∠ABC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16、【题文】学生画数轴,老师展示了如下4个同学画的图,其中画对的有个.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ab)4=ab4.18、2x+3不是等式..(判断对错)19、三角形中除了等边三角形外,其它的三角形均称为不等边三角形.20、三线段若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则21、=.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2、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AB为200m、宽AD为100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1)如图1;若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分别为长方形ABFE和EFCD,此时设AE=xm,ED=ym,列方程组去x,y的值并写出种植甲、乙两种作物的面积;(2)若按如图2划分出一块三角形土地AEF种植一块作物;其余土地种植另一种作物,三角形土地AEF适合种哪种作物?为什么?AF应该取多长?(3)若按如图3划分出一块正方形土地AEGF种植一种作物;其余土地种植另一种作物,正方形AEGF适合种哪种作物?AF应该取多长?(结果用根号表示)(4)若按如图4划分出一块圆形土地种植一种作物;其余土地种植另一种作物,圆形土地是否适合种植其中某种作物,若适合,请说明适合种植哪种作物,并确定圆的半径,若不适合,请说明理由(π取3.142)23、如图;AB∥DC,∠B=55°,∠2=40°,∠3=85°.(1)求∠D的度数;(2)求∠1的度数;(3)能否得到DA∥CB,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根据在数轴上平移时,左减右加的方法计算即可求解.【解析】【解答】解:由M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M沿数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N可列:-2+5=3;故选A.2、B【分析】【解答】解:1.1×105 km/h;把它写成原数是110000km/h;故选:B.【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时,n>0时,n是几,小数点就向右移几位,可得答案.3、D【分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鈮�向右画;<鈮�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鈮�”,“鈮�”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解答】解:{x+2>鈭�13x鈭�1?2解得{x>鈭�3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鈭�3<x鈮�1故选D.【解析】D4、B【分析】解:隆脽x>y隆脿x鈭�3>y鈭�3 A正确,不符合题意;当a鈮�0时,a2x>a2y B错误,符合题意;x+3>y+3 C正确,不符合题意;x3>y3 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解析】B5、B【分析】【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正方体的面的组成判断出正确选项的个数即可.【解析】【解答】解:(1);(2)正确;(3)圆柱由2个底面;1个侧面共3个面围成,故错误;(4)长方体的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正确的有2个;故选B.6、B【分析】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边增加10%,那么现在的底边和高分别是:底×(1+10%),高×(1-1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现在三角形的面积为:1.1底×0.9高÷2=0.99(底×高÷2),比原三角形减少了1%.故选B.思路拓展: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的是增加10%是1+10%,减少10%是1-10%.【解析】【答案】B7、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概念根据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依次判断所给选项即可.A、没有原点,故本选项错误;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本选项错误;C、没有正方向,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数轴的概念,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解析】【答案】D8、B【分析】【解答】解:∵∠ACB=90°;∴∠A+∠B=90°;∵∠CDB=90°;∴∠A+∠ACD=90°;∴∠A互余的角的个数是2.故选:B.【分析】根据图形和余角的概念解答即可.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分析】【分析】(1)观察图形;发现:第一个图案有白色地砖6块,后边每多一个图案,则多4块白色地砖;(2)根据(1)中的规律,即可确定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的数量.【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每个图形都比其前一个图形多4个白色地砖;∴可得规律为:第n个图形中有白色地砖6+4(n-1)=(4n+2)块;(1)当=4时;4n+2=4×4+2=18;第10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2块;(2)第n个图里有白色地砖6+4(n-1)=4n+2;故答案为:18,42,4n+2.10、略【分析】【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向东记为正,可得向西的表示方法,没走的表示方法.【解析】【解答】解:+6千米表示小玲同学向东走了6千米;那么-6千米表示向西走6千米,0千米表示没走;故答案为:向西走6千米,没走.11、4【分析】【分析】本题考察了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得出两个非负数都为0所以可得2a+1=0b+2=0从而得出ab的值,再代入ba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得,2a+1=0b+2=0解得:a=鈭�12b=鈭�2当a=鈭�12b=鈭�2时,ba=鈭�2鈭�12=4故答案为4.【解析】412、略【分析】【分析】结合图形观察数字,发现:a3=12=3×4,a4=20=4×5,进一步得到a n=n(n+1),代入求得a7的值;在计算的时候,拆分进行简便计算.【解析】【解答】解:观察图形可得:a n=n(n+1);a7=7×8=56;当= 时;+ + + + =- + - + - + + - =- =解得:n=199.故答案为:56,199.13、略【分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定义来解答,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是单项式的次数.【解析】【解答】解:单代数式-()2a2b3c的系数是-()2=- ;次数是2+3+1=6.故答案为:- ,6.14、略【分析】(n-2)*180=360*3n=8【解析】【答案】815、略【分析】【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出△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C和∠ACB;求出∠ABD和∠CB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D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即可.解:有3个:①△ABC;理由是:∵AC=AB;∴△ACB是等腰三角形;②△ADB;理由是:∵AB=AC;∴∠ABC=∠ACB=(180°-∠A)=72°;∵BD平分∠ABC;∴∠ABD=∠CBD=∠ABC=36°;∴∠ABD=∠A=36°;∴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③△CBD;理由是:∵∠C=72°;∠CBD=36°;∴∠CDB=180°-36°-72°=36°=∠CBD;∴DB=CB;∴△CDB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题型较好,难度适中.【解析】【答案】316、略【分析】【解析】考点:数轴.分析:根据数轴的特点对四个小题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1)数轴上的点坐标的数应小于右边的数;而-2在-3的左边,故此画法错误;(2)符合数轴的三要素及特点;故此画法正确;(3)数轴没有正方向;故此画法错误;(4)单位长度不统一;故此小题错误.故答案为:1.【解析】【答案】1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析】【解答】解:(ab)4=a4b4.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解答.【解析】【解答】解:2x+3没有等号;不是等式正确.故答案为:√.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形状根据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判断。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单元练习及模拟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最新整理)

,根据:
。
2)若∠F=79º,则∠3=
,∠4=
.
7.如图,a//b,∠1 是∠2 的 2 倍,则∠3=
度。
8.如图,AB//CD,∠D=80º,∠CAD:∠BAC=3:2,则∠CAD=
, ∠ACD=
。
泽仕学堂教务处
3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B.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B. 同位角相等
C.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相交
12. ∠1 和∠2 是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 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1) 求∠BAC 的度数;2) 求∠B 的度数
28. 如图,∠A+∠C=∠AEC,判断 AB 与 CD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泽仕学堂教务处
7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七年级(下)数学第十四章 三角形 单元练习卷一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如图,△ABC≌∠CDA,并且 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14、若 x x 有意义,则 x 1 =____________
15、比较大小: 5 2 ________ 2 5(
(第 16 题)
16、图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请利用图中的格点,画出一个面积是 5 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 _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第四单元第1节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冰层越厚;承受压力2、st;t;s3、(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对概念接受的能力(2)59(3)13(4)(0≤x≤13)x>134、(1)时间与水位;时间;水位(2)4米(3)20小时——24小时5、(1)距离地面高度与温度;离地面的高度;温度(2)随h的增长二t减小(3)-10℃(4)-16℃【综合?提升】6、(1)1.59s(2)t逐渐增加(3)不同(4)t=1.26s第四单元第2节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1)体积(2)y=9πx(3)增大(4)9π;36(5)45π2、变小;长度3、(1)自变量;因变量(2)s=4h(3)4;20(4)124、(1)x;因变量(2)5;6.2;14.6(3)20.6(4)4【综合?提升】(2)如下表:x/cm123 (8)y/cm2102030 (80)(3)10cm26、(1)y=5+0.25×100=30(元)(2)55-5=50(元);50÷0.25=200(分钟)7、方案一:y1=99/4x-3000;方案二:y2=50x-25-0.5x×14=18x(2)当x=6000时;y1=118500;y2=108000;y1>y2第四单元第3节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B2、C3、C4、A5、A6、B7、B8、C(2)正确【综合?提升】10、(1)240千米;14.5小时(2)13.5—14小时(3)100千米(4)1小时(5)170-140=30;30÷1=30千米/时(6)240÷5=48千米/时11、(1)4.5千米(2)1-2千米(3)略12、(1)2小时;6(2)2(3)2小时;2小时(4)y=3x,当y=4,x=4/3时,8-4/3=20/3小时(5)20小时13、(1)反映了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2)A表示3分时速40千米/时,点B表示第15分时时速0千米/时(3)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再增加,不变,减小,不变,再减小(4)OA,CD下坡,AG,DE,FH平地,EF,HB上坡14、(1)不是(2)AB(3)小明放学回家,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用了10分钟到了书店,在书店买书用了30分钟,随后往家里赶但保持匀速行进结果用了10分钟赶回家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第1节轴对称现象答案【基础?达标】1、B2、完全重合;对称轴3、完全重合;对称轴4、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扇形5、4;过对边重点的两条直线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6、1;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7、2;过对边中点的两条直线8、无数;过圆心的直线9、3;三条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11、(1)(9);(3)(7);(5)(8);(2)(10)12、略【综合?提升】13、略14、略15、;第五单元第2节轴对称的性质答案【基础?达标】1、×2、√3、×4、×5、√6、垂直平分线7、完全重合8、轴对称图形9、B10、C11、B12、C13、略【综合?提升】14、(1)对称(2)A';B';C;B'C';∠O'A'B';∠A'B'C';二;二;二;二(3)二总结:(1)相等;相等(2)垂直平分15、M;P;Q;N16、略第五单元第3节简单轴对称图形答案【基础?达标】1、错2、×3、√4、√6、是;平分;垂直平分;中垂线7、两个端点;相等8、19、110、D11、D12、D13、C14、由BD⊥AC可知∠CBD+∠C=∠DBA+∠A由AB=AC可知∠C=∠ABC=∠DBA+∠CBD,故∠CBD=1/2∠A 【综合?提升】15、略16、20cm17、略第五单元第4节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答案【基础?达标】1、B2、B3、MB;直线CD上4、17cm5、(1)略(2)A'B(3)对称6、略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基础练习1、C2、(1)40,30(2)略3、(1)略(2)2009~2010综合运用4、(1)414(2)略5、(1)略(2)答案不.如:外来人口增长较快等6、(1)图乙(2)图甲(3)略6.3扇形统计图基础练习1、(1)30%(2)108°(3)902、243、C4、步行占1/10;骑自行车占1/4;坐公共汽车占9/20;其他占1/5综合运用5、略6、不能,因为不知道两个学校各自总人数6.4频数与频率基础练习1、62、B3、50名男生最喜欢的足球明星的频数表组别划记频数A正正正正下23B正下8C正正下13D正一6这50名男生最喜欢A球星4、(1)填表略(2)5cm(3)50人.身高在155.5~160.5cm的最多,身高在170.5~175.5cm的最少综合运用5、(1)频数表如下:25个家庭6月份家庭用水量的频数表组别(m3)划记频数4.55-6.55正+4画96.55-8.55正+2画78.55-10.554画410.55-12.552画212.55-14.55下3(2)80%6、(1)30名男生“引体向上”测试成绩的频数表组别划记频数14画42正正103正+2画74正一65下3(2)答案不.如:做2个的人数最多,有10人;做5个的人数最少,有3人等(3)30%。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课⼀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七年级下数学⼀课⼀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录第⼗⼆章实数12.1 实数的概念(1) 3 12.2 平⽅根和开平⽅(1) 6 12.3 ⽴⽅根和开⽴⽅(1)9 12.4 n次⽅根(1)13 12.5 ⽤数轴上的点表⽰数(1)17 12.6 实数的运算(1)22 12.7 分数指数幂(1)26 七年级(下)数学第⼗⼆章实数单元测试卷⼀30 第⼗三章相交线平⾏线13.1 邻补⾓、对顶⾓(1)34 13.2 垂线(1)38 13.3 同位⾓、内错⾓、同旁内⾓(1)42 13.4 平⾏线的判定(1)46 13.5 平⾏线的性质(1)50 七年级(下)数学第⼗三章相交线平⾏线单元测试卷⼀54 第⼗四章三⾓形14.1 三⾓形的有关概念(1)59 14.2 三⾓形的内⾓和(1)63 14.3 全等三⾓形的概念与性质(1)67 14.4 全等三⾓形的判定(1)7114.5等腰三⾓形的性质(1)77 14.6等腰三⾓形的判定(1)81 14.7等边三⾓形(1)85 七年级(下)数学第⼗四章三⾓形单元测试卷⼀90第⼗五章平⾯直⾓坐标系15.1 平⾯直⾓坐标系(1)94 15.2直⾓坐标平⾯内点的运动(1)98 七年级(下)数学第⼗五章平⾯直⾓坐标系单元测试卷⼀103 参考答案107数学七年级下第⼗⼆章实数12.1 实数的概念(1)⼀、选择题1.|-32| 的值是()A .-3 B. 3 C .9 D .-9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没有最⼩的有理数 B .没有最⼤的有理数C .有绝对值最⼩的有理数D .有最⼤的负数 3.在3.0,2,2313,1010010001.0,4,0,)3(0π-,这七个数中,⽆理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对应 B .有限⼩数是有理数 C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对应 D .⽆限⼩数是⽆理数5.下列说法:①⽆限⼩数都是⽆理数;②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③⽆理数的相反数还是⽆理数;④⽆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定是⽆理数;⑤⽆理数与⽆理数的和⼀定还是⽆理数;⑥⽆理数与有理数的积⼀定仍是⽆理数。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实数(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A. 61- B. 21-)( C.12+a D.222-+-x x 2.在下列说法中:①10的平方根是±10;②-2是4的一个平方根;③94的平方根是32 ; ④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⑤ 24a a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B.算数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C.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D.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4.641的立方根是( ) A.21± B.41± C.41 D.21 5.现有四个无理数5,6,7,8,其中在实数2 11 与3 11 之间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实数7- ,-2,-3的大小关系是( )A. 237---B. 273---C. 372---D.723---7.已知351.1 =1.147,31.15 =2.472,3151.0 =0.532 5,则31510的值是( )A.24.72B.53.25C.11.47D.114.78.若33)2(,2,3--=--=-=c b a ,则 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c b aB.b a cC.c a bD.a b c9.已知x 是169的平方根,且232x y x =+,则y 的值是( )A.11 B .±11 C. ±15 D.65或3143 10.大于52-且小于23的整数有( )A.9个B.8个 C .7个 D.5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3-绝对值是 ,3- 的相反数是 .12. 81的平方根是 ,364 的平方根是 ,-343的立方根是 ,256的平方根是 .13. 比较大小:(1π;(2)33 2;(3)101 101;(4 .14.当 时,3345223+-+++-x x x 有意义。
沪教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
A. √9B. √-9C. πD. √02.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 √4B. 3.14C. √2D. 0.53. 如果a、b是方程x² - 3x + 2 = 0的两个根,那么a + b的值是()。
A. 2B. 3C. 4D. 54.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那么它的体积是()。
A. 60cm³B. 48cm³C. 30cm³D. 40cm³5.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 y = 2x + 1B. y = 3x² - 2x + 1C. y = 4xD. y = 5x³ + 6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完成下列各数的有理数平方根:√9 = ______,√-16 = ______。
7. 若x - 2 = 0,则x = ______。
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6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cm。
9.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中,k = 2,b = -3,那么函数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__。
10.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1. (15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4x + 3 = 0,求:(1)方程的两个根;(2)如果x₁、x₂是方程的两个根,求x₁² + x₂²的值。
12. (15分)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长方体的表面积S。
13. (15分)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A(2, 3),求函数的解析式。
14. (15分)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AC = 6cm,BC = 8cm,求斜边AB的长度。
四、附加题(20分)15. (20分)小明去书店买书,书店有一种数学参考书,每本定价为30元。
2021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部分答案(共五套)

A.-5
B.5
C.-7
D.2
9、(4 分) 已知 a+b=-5,ab=-4,则 a2-ab+b2 的值是( )
A.37
B.33
C.29
D.21
10、(4 分) 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3x-m+1>0 的最小整数解为 2,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4≤m<7
B.4<m<7
C.4≤m≤7
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 9 和 12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 形的底边长为 .
12.已知锐角三角形 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 4 ,则这个等腰 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13.如图,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 CE 平分 ACD ,
25.在等边 ABC 的两边 AB 、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 M 、 N , D 为 ABC 外一点,且
MDN 60 , BDC 120 , BD DC .探究:当 M 、 N 分别在直线 AB 、 AC 上移
动时, BM 、 NC 、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 AMN 的周长 Q 与等边 ABC 的周长 L 的关
20、(10 分) 先化简:(2x-x2+1)÷x2−2x+1,然后从 0,1,-2 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为 x 的值代
x
x
入求值.
21、(12 分) 观察下列等式: ①1+1-1=1;
1 22 1
②1+1- 1 =1;
3 4 12 2
③1+1- 1 =1;
5 6 30 3
④17+18-516=14; … (1)请按以上规律写出第⑤个等式:______; (2)猜想并写出第 n 个等式:______; (3)请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沪教版七年级下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数中,是负数的是()A. -5B. 0C. 5D. -5.5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都不对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9D. π4.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5 + 3 = -2B. -5 - 3 = 2C. -5 + 3 = 2D. -5 - 3 = -25. 如果a > 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b > 0B. a + b < 0C. a - b < 0D. a + b > 06.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3/xC. y = x^2D. y = 4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cm,腰长是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20cmB. 22cmC. 24cmD. 26cm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2,3)9. 下列各式中,是勾股数的是()A. 3,4,5B. 5,12,13C. 6,8,10D. 7,24,2510. 如果x^2 - 5x + 6 = 0,那么x的值是()A. 2或3B. 1或4C. 1或3D. 2或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2的平方根是________,-2的平方根是________。
12. 下列各数中,正有理数是________,负有理数是________。
13. 如果a > b,那么a - b的符号是________。
14. 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是________,反比例函数是________。
1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__。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
5 2 3 - 8 x 3x - 7 2x - 1 81
一、填空题
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四)
1、(- 6)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2、 3 -
+ 4 - =。
3、2 的平方根是 。
4、实数 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
所示
b
c
0 a
化简 a + a + b - - b - c =。
5、若 m 、n 互为相反数,则 m - + n =。
6、若 + (n - 2)2 =0,则 m = ,n =。
7、若 = -a ,则
a 0。
8、 - 1 的相反数是。
9、 =
, - =。
10、绝对值小于π的整数有。
二、选择题:
11、代数式 x 2 + 1, , y , (m - 1)2 , 3
x 3 中一定是正数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2、若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 7
3
B 、x≥ - 7
3
7 7 C 、x >
D 、x≥
3
3
13、若 x ,y 都是实数,且 + 1 + y = 4 ,则 xy 的值( )。
A 、0
B 、
C 、2
D 、不能确定
2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B 、 的平方根是±3
C 、8 的立方根是±2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15、64 的立方根是( )。
A 、±4
B 、4
C 、-4
D 、16
m -
1 a 2
3 8 1 - 2x
3
a 3
3
16 3 8 2 5x + y 2 5
16、已知(a - 3)2
+ b - 4 = 0 ,则 的值是( )。
b
1 1 3 A 、
B 、-
C 、
D 、
4
17、计算 4
+ - + 4
4
-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7
18、有一个数的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A 、-1
B 、1
C 、0
D 、±1 1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 和负无理数 B 、无理数不是实数
C 、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
D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B 、两个无理数的积是实数
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 、两个有理数的商有可能是无理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7
21、求2 9
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22、计算6 + 8 - 5 的值。
23、解方程 x
3 -8=0。
24、若 + (3x + y - 1)2 = 0 ,求 的值。
25、计算 5( - 1
)
3 27
4 2 2 x -
1 5
3x - 2 2 - 3x c -
1 26、若 y = + + 1,求 3x +y 的值。
四、综合应用:(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b -
c 27、若 a 、b 、c 满足 a - 3 + + = 0 ,求代数式 的值。
a
28
= 0 ,求 7(x +y )-20 的立方根。
(5 + b )2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