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法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养分元素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利用与调节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
在植物营养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营养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习中,我首先学习了植物所需的主要养分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锰和钼等。
每个养分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其中氮元素参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之一。
磷元素参与能量转移和遗传物质的合成,对植物的根系和花果发育非常重要。
钾元素则参与植物的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等,对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状态至关重要。
在实习中,我还学习了植物对养分元素吸收的方式。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溶状态中的无机养分元素,主要通过根毛吸收器吸收。
植物根系还会分泌根系分泌物,调节土壤养分元素的活性以提高吸收效率。
植物对养分元素的吸收还受到土壤pH、根部温度和氧气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实习中,我还通过实验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和方法。
例如,通过叶片颜色变化判断氮、磷、钾等养分的缺乏状况;通过土壤养分分析确定土壤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通过电导率检测土壤溶液中的盐分浓度等。
这些实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判断植物的养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施肥调节措施。
除了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我还意识到植物营养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的肥力,并减少对水环境和气候的污染。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科学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掌握了一些植物营养诊断的实验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将努力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植物营养研究的重要性,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植物学实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本次植物学实习,我选择了植物形态学方向,旨在进一步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培养我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植物形态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本次植物学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叶片形态学、维管束与木质部形态学、花器官形态学和果实形态学。
在叶片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叶片,学习了叶片的基本形态特点,包括叶形状、叶缘、叶尖、叶基等。
同时,我还进行了叶片的组织解剖实验,观察了其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和特点。
在维管束与木质部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横切、纵切面的植物茎和根的切片,学习了维管束的形态特点、分布方式以及其与植物的输导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还对不同种类的茎和根进行了比较,观察了其生长形态和木质部的结构差异。
在花器官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植物的花部,学习了花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我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花进行观察和比较,了解了不同花器官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在果实形态学方面,我观察了多种植物的果实,学习了果实的基本形态特点和类型,包括坚果、蒴果、荚果、浆果等。
我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果实进行观察,了解了不同果实的形态特点、种子分布方式和传播途径。
三、实习结果和体会通过本次植物学实习,我对植物的形态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比如,在观察茎和根的切片时,有时很难清晰地观察到维管束的分布情况;在观察花部和果实时,有时难以准确地区分不同的花器官和果实类型。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不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次植物学实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植物形态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学意义。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植物营养学实习是在XX农业科技公司进行的。
实习时间为X个月,主要任务是参与植物的生长调查和营养诊断,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养分测定和分析。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方法1.生长调查: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调查,观察叶片颜色、形态、大小等,记录生长情况,并记录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2.样品采集:依据生长调查结果,选择代表性植株进行样品采集,包括根、茎、叶等部位,并分别进行标记。
3.养分测定: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养分含量进行测定。
主要测定项目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的含量。
4.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不同样本的养分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不同部位的养分分布规律。
5.营养诊断:根据测定结果和生长调查,对不同样本进行营养诊断,判断其植物营养是否平衡,是否存在养分缺乏或过量的情况。
三、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不同作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存在差异,了解了养分在植物身上的运输和分配方式。
2.熟悉了植物营养的调查和诊断方法。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如何利用测定结果进行养分诊断。
这些方法对于作物的管理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验室中进行养分测定和分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标定和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植物营养学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植物营养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
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品质。
而不合理的营养供应则会导致养分缺乏或过量的情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农户在施肥管理上不够科学和合理,盲目追求高产而忽视了作物的真实需求,导致养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2024年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本

2024年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本一、实习简介在2024年暑期,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地点位于一个大型植物园,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研究设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习条件。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植物分类、植物生长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实验。
二、实习过程1. 植物分类在实习开始的前几天,我们首先进行了植物分类的学习。
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基础,对于了解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多样性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实地观察了植物园中不同种类的植物。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和产地信息,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分类不同种类的植物。
2. 植物生长与发育随着实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对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的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花卉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其生长和发育的规律。
我们观察了植物的萌发过程、根系的生长、茎的生长与分化、叶片的生长与展开等等。
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在实习的后期,我们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实验。
我们选择了一种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例如光照、水分和温度等,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我们通过操控实验条件和测量植物的生长指标,如高度、茎粗等,分析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生长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实习成果在实习结束后,我整理了实习期间的研究数据,并撰写了一份实习报告。
根据实习期间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我对植物的分类和生长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我总结了植物分类的特点和方法,了解了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同时,我也总结了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植物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四、实习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植物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植物分类和生长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学会了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并学会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严莲英学号:1009010179年级:10 级任课教师:何俊瑜2013年 01 月 08 日目录一、前言--------------------------—------------------2二、实习概况--------------------------—---—---------2三、实习目的--------------------------—---—---------2四、实习内容--------------------------—---—---------(一)、生菜的育苗--------------------------—---—----3(二)、营养液的配置和生菜的移栽------------------------6(三)、观察生菜的缺素状况与记录------------------------10(四)、当地施肥现状的调查--------------------------—-11五、实习心得--------------------------—----------—-13前言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它还是提高作物品质的重要元素,因此植物营养学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植物营养对我国异常重要。
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探讨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能量交换的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备课程。
无土栽培学则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在无土栽培的学习中也必须重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12.12.03----2012.12.28实习地点:农院及何老师实验室组员:严莲英唐静实习目的1、掌握生菜的育苗2、学会配置营养液3、学会移栽生菜4、学会观察生菜的缺素症状与描述5、掌握当地肥料施用的调查方法。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

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专业09级4班姓名(学号):赵伟丽实习时间:2021年4月23日——5月13日2021 年 6 月 18 日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针对上学期学习的《植物营养学》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上学期的植物学要紧学习了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和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能量互换的内容,还学习了相关的肥料学内容,为研究植物缺素和合理施肥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实习了解化肥的进展历史和肥料长期定位实验的意义、进展和研究功效;了解当前蔬菜生产中水分治理和养分治理的高新技术与理念;把握常见元素缺乏的病症和矫治方法;熟悉复合肥料的配方设计理论和肥料的生产应用,熟悉和了解植物营养与现代工业化农业生产的关系,熟悉现代化温室大棚的无土栽培设施及其调控原理。
锻炼大伙儿手脑并用的能力,通过参观实习基地的景观、技术等联系专业学科内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并运用植物营养学的内容学会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与方式,把握田间栽培学的具体操作技术及技术要点,鼓舞跨学科的技术创新。
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觉与观看问题的能力,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把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实习安排指导教师:隋方功、何华、史衍玺、刘树堂实习时刻:2021年4月23日——2021年5月12日实习地址: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果树蔬菜水肥一体化、莱阳长期定位实验区、莱阳梨园、寿光蔬菜展览会、西陶漳梨园、寿光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美微基地七彩庄园、昌乐西瓜种植园、百埠庄实验园三、实习内容一)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要紧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任务:一、牧草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内容: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手腕,开展优质牧草及功能植物选育与利用、药用植物添加剂研制与开发、运动草坪的建植与管护等研究。
植物营养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植物营养学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在植物营养领域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10月在XX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营养诊断、肥料施用及植物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内容:1. 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我对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营养元素、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等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2. 植物营养诊断实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植物营养诊断实验,学习了如何采集植物样品、测定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植物营养状况等技能。
3. 肥料施用实验:通过实验,我了解了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了施肥量的计算、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的选择等技能。
4. 植物营养管理实习:在实习基地,我参与了植物营养管理的实际操作,学习了如何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土壤肥力等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5. 实习总结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植物营养诊断、肥料施用及植物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问题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实际问题,如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的局限性、施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提高了自己的问题意识。
四、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指导:建议学校加强对实习的指导,提高实习质量。
例如,可以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讲座,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XX植物园。
实习内容:
在XX植物园的一个月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各种植物管理和研
究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
1. 植物养护,负责对植物园内各类植物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
和需求来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2. 植物研究,参与了植物园内某些特定植物的研究工作,包括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数据等。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参观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观了植物园内的各类
植物展区,了解了更多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和用途,对植物的多样
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习收获:
通过这一个月的植物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植物的养
护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养护技巧和方法。
其次,通过参与植物的研究工作,我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能
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植物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通过参观学习,我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植物的美
丽和神奇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总结:
这次植物实习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植物的
管理和研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
己的专业能力,为植物的保护和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XX植物
园为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2)一.实习目的 (3)二.实习内容 (3)1.田间小区规划图 (3)2.试验方案设计 (4)3.试验过程及其方法 (5)三.结果分析 (6)1.结果记录表 (6)2.产量计算 (9)3.结果计算: (9)4.方差分析 (10)四.实习总结 (11)五.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属于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与统计学的交叉领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是本专业的重点课程。
该课程全面的介绍了植物营养研究的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是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是一门操作技术很严格,规范化很强的技术性课程。
因此要求学生既要弄通理论,更要掌握操作、运算,达到具备一定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实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教学手段。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如下:一是通过土壤培养、沙砾培养、溶液培养这三种试验的训练,是学生掌握植物营养模拟研究方法技术。
二是通过在学校农业试验基地的田间试验地进行小区划分,使学生了解田间试验小区设置方法,自己昂我植物营养田间试验研究方案设计、方法设计的基本内容。
三是掌握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实习目的所以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筛选低肥力土壤种植紫色甘蓝氮磷钾最佳配比,对于这种高经济效益的稀特蔬菜的大力种植生产推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巩固学生对课本学习到的知识,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通过在学校农业试验基地进行的肥料田间试验地试验小区的划分,使学生了解田间试验小区设置方法,掌握植物营养田间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通过实习,学会并掌握紫色甘蓝的育苗、移栽、种植、收获等技术3.掌握植物大田其间施肥,浇水等管理知识。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掌握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5.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
通过实习数据分析实习结果,能够体现出格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二.实习内容1.田间小区规划图2.试验方案设计大田试验采用3414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氮、磷、钾肥施肥标准为尿素30kg/亩、过磷酸钙50kg/亩、氯化钾25 kg/亩。
小区施肥:尿素0.56公斤、过磷酸钙0.94公斤、氯化钾0.47公斤。
有机肥5公斤。
氮、磷、钾肥效试验方案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的一半、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为此尿素设四个水平:N0(0)、N1(0.28)、N2(0.56)、N3(0.84);普钙设四个水平:P0、P1(0.47)、P2(0.94)、P3(1.41);氯化钾设四个水平:K0(0)、K1(0.24)、K2(0.47)、K3(0.71),构成3414试验方案。
其中普钙(P2O5)作为基肥一次性施下,氮肥(尿素)作基肥、第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和第三次追肥的比例为5:1:2.5:2.5,钾肥(氯化钾)作为基肥、第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和第三次追肥的比例为。
具体的施肥安排见下表表1 “3414”氮磷钾肥料试验的施肥水平(kg/小区)表2“3414”氮磷钾肥料试验设计方案((kg/小区)3.试验过程及其方法紫甘蓝又名红甘蓝、紫叶卷心菜等。
这种甘蓝抗寒耐热,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运输,生育期90—120天,是稀特蔬菜之一,经济效益很高。
实习的主要过程分为以下几点:1.确定实习时间、地点,制定实习方案和实习计划书。
2.到实习地点进行土地整理和小区的规划及区组设计。
每个班分为14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处理,每个班为一个重复。
3.紫色甘蓝的种植及管理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催芽取甘蓝种子3包,均匀放在几个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温水,放入培养箱中。
(2)、整地育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弄好苗床,此次苗床位置在农学院二号公寓旁的一个大棚里,这里土壤肥力适中,外界环境大体一致。
苗床两块,高度约20公分,上层土壤颗粒较均匀,水平。
且用较细的土粒和有机肥混合(3)、育苗取出培养箱中发白的种子,均匀播撒在苗床上,用适量的细土盖住,再浇适量水即可。
(4)、定植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
幼苗有6—7片真叶时定植。
在植物较密集的区域,应适当取舍。
(5)、移栽在植物长到20—30cm时,可以将苗从苗床上移栽到大田里去,移栽的时候,应记录数量并带上少量土,使得苗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枯死。
(6)、田间管理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
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
若白天温度超过25℃,要打开薄膜放风。
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
在灌水、喷药、耕作时要遵循“最适”和“一致”的原则。
施肥、播种、灌水、中耕除草等都要在一天之内完成。
(7)、施肥施肥要分基肥和追肥,在第一天移栽全部施用的交基肥,只施用一定的叫追肥。
基肥其中尿素0.112kg(20%)、普钙0.94kg(100%)、氯化钾0.072kg (30%),缓苗后15天,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其中尿素0.224kg(40%)、氯化钾0.096kg(40%),第2次追肥于莲座叶封垄前、球叶开始抱合时,其中尿素0.224kg(40%)、氯化钾0.072kg(30%)(8)、收获,当达到生长期后,组织统一去收获成果,并记录每个小组的产量。
4. 通过计算分析各水平和区组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并分析结果的原因,以此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结果分析1.结果记录表重复1处理存活株数原始产量(kg)换算产量(kg/小区)11 3 1 12.013 22 12.1 19.812 26 14 19.414 8 4.1 18.57 9 2.9 11.69 22 2.5 4.16 13 2.3 6.42 8 2.1 9.54 31 25 29.010 35 17 17.58 35 9.5 9.85 36 14.5 14.53 35 7.5 7.7重复2处理存活株数原始产量(kg)换算产量(kg/小区)13 18 2 4.010 36 7.5 7.56 28 2.6 3.312 8 6.25 28.17 22 1.5 2.514 16 5 11.31 19 5.25 9.94 12 2.6 7.88 22 4.5 7.42 25 10.5 15.111 23 1.4 2.23 35 11.5 11.89 16 3.5 7.95 24 0.8 1.2重复3处理存活株数原始产量(kg)换算产量(kg/小区)14 21 2.25 3.92 20 4.25 7.712 24 1.75 2.65 28 2.5 3.29 10 0.45 1.613 6 2.25 13.511 37 3 2.98 19 3.5 6.67 32 9.25 10.46 32 8.25 9.34 28 9.6 12.33 30 12.75 15.31 31 0.25 0.3产量统计表:由上述表所示,我们所在组为第13小组,我们组种植36株成活18株,成活率为50%,成活率很低,我们组所用肥料分别为尿素(0.28kg),普钙(0.94kg),氯化钾(0.24kg).最终产量为4.0kg,在相同的水平下其他的两个重复产量为19.8kg、13.5Kg。
三个重复的平均产量为12.4kg。
对比来看,我们组的产量比其他两个重复低,其主要原因为土壤因素。
导致我们组的产量不好。
2.产量计算3.结果计算:由表二可知:n=3, k=14C=T2/nk=3316.15总平方和SS=(5.12+9.52+…+3.862)-373.22/42=1031.85总自由度=14*3-1=41区组间平方和=(165.72+107.32+100.22)/14-373.22/42=184.68区组间自由度=3-1=2处理间平方和=(15.352+32.272+…33.562)/3-373.22/42=236.52处理间自由度=14-1=13误差平方和=总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处理间平方和=1031.85-236.52-184.68=610.65 误差自由度=总自由度-区组间自由度-处理间自由度=41-13-2=264.方差分析由以上数据分析,经过F检验,当处理间自由度为13、误差自由度为26时,F0.05=2.13、F0.01=2.91,而计算所得F值小于1,所以在处理间F检验为不显著。
当组间自由度=2、误差自由度=26时,F0.05=3.37、F0.01=5.58,而F0.05<F<F0.01 . 说明各区组的外界条件特别是土壤肥力对甘蓝产量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施肥对产量差异不显著,不需进行多重比较。
由此分析可见,导致此次试验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肥力的因素。
在实习地点,由于土壤肥力不尽相同,在小区规划时没有采取拒不控制的分区方法,导致各小区间土壤差异明显,导致实习的结果不同。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各小组成员对实验步骤的做法有所差异,甘蓝的苗也存在差异,才会导致以上实验结果。
综合结果来看,此次实习的误差比较大,没达到预期的实习结果。
但是从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关于植物营养研究法的相关知识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心得体会植物营养研究法的实习,让我们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再者,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掌握甘蓝的种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结果计算分析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报告,论文写作,,培养了大家的科研技能,同时让大家充分了解植物营养研究法的重要性并激起大家对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让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充满动力。
通过几个月的实习,我们懂得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的技巧。
在实习中中,组员分工合作,让我认识到众人的力量,还加深了大家彼此的感情。
对我们来说,本次实习不再是单纯的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拿到学分。
这次实习,是让我们学习并掌握数理统计思想在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让我们为以后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工作做好最坚实的准备。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充分发挥和认识了“3414”设计的优点的同时,也看到了它的不足。
由于在田间条件下,试验因素越多,肥料效应定量研究的难度越大,通过“3414”设计获得三因素典型效应的概率仍然较低,如果不是非要同时获得NPK最佳施肥量不可,或者在缺乏足够大的肥力均匀试验地块的情况下,就可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较为简单的试验设计,只对“3414”可能获得的试验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这样做的话试验效果可能会更加地理想。
本次实习,我们学习到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