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与处理规范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及时准确地处理急性胸痛可以挽救生命,并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的急救规范流程,以确保对患者的最佳护理。
1. 评估患者状况- 迅速接触患者,确认他们的主诉是胸痛,并询问疼痛的特点、程度和持续时间。
-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
-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2. 确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可能性。
- 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病史等。
3. 提供氧气-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患者的氧供需平衡。
-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予高浓度的氧气,通常初始流量为4-6升/分钟。
4. 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是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的重要工具,可以提供心脏电活动的信息。
- 心电图监测应在急诊室或救护车上进行,以尽快获取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5. 心肌酶谱检查- 心肌酶谱检查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 常规检查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
6. 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 心脏超声检查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
7. 给予急性胸痛患者药物治疗- 急性胸痛患者常常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稳定心脏状况。
- 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肝素等。
8. 心电图评估及判断- 根据心电图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变。
- 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转至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9. 心血管介入治疗- 对于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
- 心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等。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
急性胸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制定了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1. 评估病情在遇到急性胸痛的患者时,首先需要进行病情评估。
观察患者的症状,问询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伴有的其他症状。
了解患者的过去病史和家族病史,以及是否有心脏病等相关疾病。
2. 呼叫急救车辆如果患者浮现严重的胸痛,伴有呼吸难点、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应即将呼叫急救车辆。
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可以匡助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式,保持肃静并避免过度活动。
3. 提供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例如,让患者咀嚼一片阿司匹林,这有助于减轻心脏病引起的胸痛。
然而,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者曾经发生过胃溃疡,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4. 到达医院后的处理一旦急救车辆到达医院,医护人员将即将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他们会进行心电图检查、血液测试等来确定胸痛的原因。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例如赋予血栓溶解药物、导管介入手术等。
5. 监测和治疗在医院内,患者将被监测其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可能包括赋予药物来缓解胸痛、控制血压、降低心脏负荷等。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者冠状动脉支架术等介入治疗。
6. 康复和预防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和预防措施。
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戒烟、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等。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等。
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流程。
在遇到急性胸痛的患者时,首先需要评估病情,然后呼叫急救车辆。
急性胸痛临床诊断思维及处理程序ppt课件

分类
致命性 心原性 非心原性
胸痛
心原性 非致命性
非心原性
胸痛
胸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纵膈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心理精神原性 其他
病因
ACS,主动脉夹层,心脏压塞, 心脏挤压伤(冲击伤) 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心肌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应激性心 肌病、主动脉瓣疾病、 二尖瓣脱垂等
重症心肌炎! 按心肌炎治疗后好转。 最后诊断:急性心肌炎 教训:有心梗样的心电图改变但不一定就是心梗!永远在确诊中!
反常情况要高度重视 生命体征要时时关注 动态变化要尽快把握
胸痛(chest pain)指原发于胸部或由躯体其他部位放射到胸部的疼痛 。 患者主诉疼痛的典型部位常为胸骨和腋中线或腋后线之间的胸前区
心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
予行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II、III、AVF导联弓背向上抬高, 高度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很快被送往手术室行冠脉造影 术。手术结果证实:右冠中段以远闭塞,前降支近段85%狭窄, 中远段70-80%狭窄,回旋支中段60%狭窄,远段80-90%狭窄。术 中予置入支架一枚,术后患者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转CCU继 续监护。
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首先应考虑心绞 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等
注意:心源性胸痛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发病的年龄 胸痛的部位与范围 胸痛的性质 胸痛的持续时间 胸痛的诱发少 特征性体征
急性胸痛伴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下,体格检查应与辅助检查同步快速进行!
遇见 胸痛
诊断思路 处理程序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规范流程
第一步:评估和紧急处理(见流程图1) 第二步:根据症状、心电图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明确诊断ACS者,见流程图2,3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
在急性胸痛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急性胸痛的急救规范流程,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识别急性胸痛的特征:- 突发的剧烈胸痛,可能向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 持续性胸痛,可能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患者可能有心脏病史或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2. 紧急呼叫急救服务:- 如果你或他人出现急性胸痛,请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并告知症状和所在位置-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并不要离开患者3. 提供初步急救:- 让患者坐下并保持舒适的姿势,如半躺或半坐- 如果患者有服用硝酸甘油的习惯,可帮助其取出并咀嚼一颗硝酸甘油片-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并停止呼吸,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4. 到达医院急诊室:- 急救人员会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在急诊室,医护人员将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医生可能会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血液检查和胸部X光等检查,以确定胸痛的原因5. 心肌梗死的处理:- 如果胸痛是由心肌梗死引起的,医生可能会立即进行急诊血管成形术(PCI)或溶栓治疗,以恢复心脏供血- 随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如药物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6. 其他疾病的处理:- 如果胸痛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脏超声检查、心脏核磁共振等,以确定病因7. 康复和预防:- 在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预防措施- 这可能包括服用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复查和参加康复计划等总结:急性胸痛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出现急性胸痛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提供初步急救。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胃肠道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
急性胸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标准的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适当的治疗。
1. 评估患者状况: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问询患者疼痛的性质、疼痛的强度、是否放射到其他部位,以及伴有的症状,如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
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状况和意识状态。
2. 快速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如果患者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出汗、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症状,怀疑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应即将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给患者嚼服一片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
-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
- 让患者保持肃静,避免剧烈活动。
- 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3. 判断是否为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如果患者的胸痛不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
- 问询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 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治疗计划。
可能的治疗措施包括:- 赋予镇痛药物,如吗啡或者硝酸甘油,以缓解胸痛。
- 赋予抗凝药物,如肝素或者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 赋予抗心绞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者钙通道阻滞剂,以减轻心脏负荷。
-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如胃食管反流病、肺栓塞等,赋予相应的治疗。
5. 监测患者状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状况。
包括:-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
-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
- 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其他症状的改善程度。
6. 与医务人员协作:急性胸痛的急救处理需要与医务人员密切协作。
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相关疾病的表现,因此对于急性胸痛的急救流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急性胸痛急救的标准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治疗。
1. 确认急性胸痛的症状急性胸痛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剧烈的疼痛,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考虑心脏相关疾病并启动急救流程。
2. 紧急呼叫急救电话在急性胸痛的情况下,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如911)非常重要。
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 让患者保持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4. 给予患者嚼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病史,可以让患者嚼服一片(300mg)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缓解心脏病发作。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 确保通畅的呼吸道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帮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坐立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负担。
同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轻轻拍打其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
7. 管理疼痛急性胸痛可能导致患者极度不适,因此可以考虑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
但在给予镇痛药物之前,应先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血压情况,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8.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并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9.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处理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他们会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处理。
他们可能会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通路建立、给予氧气、使用急救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他们可能会决定将患者送往最近的急诊科或心脏导管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总结:急性胸痛是一种需要立即处理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相关疾病的表现。
胸痛的急诊思维和处理规范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ACS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AMI 治疗的理论基础
胸痛的伴随症状
• 是诊断内脏性疼痛的关键。 • 伴随症状可作为首发主诉,如出汗应考虑严重的内脏性疼痛。 • 晕厥或几乎晕厥应高度怀疑心愿性疾病或肺栓塞。 • 呼吸困难倾向于心源性或肺部疾病。 • 恶心与呕吐应考虑心源性或胃肠道疾病。
非致命性胸痛的特点
• 胸部有局部压痛。 • 随呼吸、体位或进食加重。
院,FMC-器械目标时间<120分钟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xxx-xxx.
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意义
1年死亡率(%)
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1年死亡率增加7.5%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0
STEMI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部分心肌无血流供应
•导致患者致死及致残重要因素 •尽快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挽救濒死的心肌
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
尽早再灌注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MI病死
率
4.0
时间对再灌注治疗非常重要!
3.5% 3.0
Absolute %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t 35 days
原因众多;预后不一
心脏(主动脉)性:AP、AMI、心包炎、主动 脉夹层、主动脉窦瘤破裂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标题: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引言概述: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
在面对急性胸痛时,正确的急救流程至关重要,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急性胸痛的急救规范流程,匡助读者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
一、迅速评估病情1.1 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有症状等。
1.2 问询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3 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二、即将呼叫急救服务2.1 拨打急救电话:即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和位置。
2.2 提供详细信息:描述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2.3 确保患者安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确保患者保持肃静,避免剧烈运动。
三、协助患者服用药物3.1 赋予患者含阿司匹林的药物:阿司匹林可以匡助减轻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3.2 避免给患者饮食或者液体:在不确定症状原因的情况下,避免给患者饮食或者液体。
3.3 避免给患者自行服药:应避免患者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提供心肺复苏4.1 检查患者呼吸和心跳:如患者呼吸或者心跳住手,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4.2 进行胸外按压:按照心肺复苏的指导,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4.3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继续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处理。
五、协助急救人员进行治疗5.1 提供详细信息: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症状变化等详细信息。
5.2 配合急救人员治疗:在急救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他们进行治疗和转运。
5.3 保持患者稳定:在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稳定,避免患者过度运动或者激动。
结论:急性胸痛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流程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在面对急性胸痛时,迅速评估病情、呼叫急救服务、协助患者服用药物、提供心肺复苏和协助急救人员进行治疗是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可提供鉴别诊断所需的信息。
诊断思维的程序
胸痛询问的清单 疼痛的部位和放射; 疼痛的性质; 疼痛诱发的因素; 疼痛的时限; 疼痛缓解的因素; 疼痛的伴随症状;
焦虑、抑郁、惊恐发 作可引起胸痛。通常 持续数分钟至数天, 可为钝痛或尖锐痛, 常伴有气短、不能深 吸气。
三、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
早期识别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致命性 疾病。
警惕不典型的急性胸痛。
对于不能确诊的急性胸痛病人应留观6小时以 上,动态观察,避免出现离院后猝死。
急性胸痛诊断思路
疼痛的部位和放射痛
胸痛部位
常见疾病
胸骨后 心前区 胸部侧面
心绞痛 急性心梗 主动脉夹层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肋间神经炎 急性胸膜炎 急性肺栓塞 肋间肌炎
食管疾病 肋软骨炎
纵隔疾病 带状疱疹
右侧胸 局限心尖区
肝脏或膈下病变 结肠脾曲综合征
结肠脾曲综合征
放射到颈部、下颌、左臂尺侧的胸痛是心脏缺血性胸痛的典型症状, 也可见于急性心包炎。
16.3% 。
• D2N时间平均55-61分钟。
治疗过度现象普遍存在
• 近60%的低危ACS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而2/3的高危病人未接受介入治疗
规范胸痛诊治,简化和优化胸痛的诊治流程很有必要
关于“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为降低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 通过多学科合作,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心胸外科、
时刻保持对这些疾病的警惕性; 掌握这些疾病主要的临床特征; 鉴别这些疾病的合理流程; 能够提供必要的检查手段。
我国急性胸痛诊治现状
胸痛诊治缺乏规范流程
治疗不足现象严重
• 许多医生不能将急性胸痛迅速准确甄别,延误了救治时间,甚至造成严重后
果。
• 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低:只有30%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其中直接PCI
伴咯血提示可能是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等呼吸 系统疾病。
放射到背部的胸痛可见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 放射到右肩的右胸痛常常提示可能为肝胆或是膈下病变。
疼痛性质
心脏缺血性胸痛呈压迫性、压榨性、闷涨感。 心包炎、胸膜炎和肺栓塞呈刀割样锐痛。 主动脉夹层为突发的撕裂样剧痛。 功能性胸痛、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食管裂
孔疝表现为针扎样或电击样瞬间性疼痛。 胸壁的疼痛往往定位明确,而胸腔内脏器病变
急性胸痛的分类
肺 脏 疾 病:
自发性气胸 肺栓塞 肺炎 肺癌
胸 膜 疾 病:
胸膜炎 胸膜肿瘤
急性胸痛的分类
胸 壁 疾 病:
肋软骨炎 胸壁神经病变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溃疡 食道肌肉痉挛
急性胸痛的分类
肌肉骨骼原因:
精神原因:
胸部包括许多肌肉、 骨骼、肌腱和软骨, 任何一成分扭伤和损 失都会造成疼痛。
胸痛的来源 急性胸痛的分类
胸痛的来源
胸廓或胸壁疾病:胸壁肌肉劳损,肋间神经痛,带状 疱疹等;
胸腔内脏器官的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包炎,主动脉夹层,胸膜炎,肺梗塞,气胸等;
腹部病变:胆囊炎,胰腺炎等; 功能性疼痛:心脏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
急性胸痛的分类
心血管系统疾病:
稳定型心动脉夹层
引起的疼痛多无法清楚定位。
疼痛的时限
肌肉骨骼神经性疼痛、食管裂孔疝或功能性疼 痛一般不超过15秒;
稳定性心绞痛持续2至10分钟; 不稳定心绞痛持续10到30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
疹、骨骼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数小时。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
心肌缺血性胸痛,诱发因素劳力或是情绪激动,休息 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以急性胸痛为首发表现的致命性疾病
以急性胸痛为首发表现的常见致命性疾病包括: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急性肺栓塞(PE) • 主动脉夹层 • 张力性气胸
它们都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而早期快速诊断, 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其中,ACS发病率高(约占45%),致死致残率高,是急性胸痛患者需 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
食管痉挛的胸痛,进食冷液体时诱发,也可自行发作, 含服硝酸甘油后可以部分缓解,起效较缓。
急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深呼吸可诱发其加重,屏气 时可以减轻。
肌肉骨骼和神经性胸痛往往在触摸或胸部运动时加重。 功能性胸痛多与情绪低落有关。
伴随症状
伴皮肤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可见于急 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
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疼痛科等相关学科,提供快速 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对胸痛患者进行有 效的分类治疗。 目的在于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的能力,降低或避免心肌梗死 的发生,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 度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二、急性胸痛的原因
急性胸痛 的急诊思维与处理规范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杨慎启
一、急性胸痛概述
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病人群之一。 有资料显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病人约占急诊
内科病人的5%-10%,在三级医院里更是占了 20%-30%。
急性胸痛的临床特点
▪ 病种繁多 ▪ 临床表现差异大 ▪ 严重者危及生命 ▪ 可救治性
致命性胸痛性疾病急诊治疗的时效性
➢ AMI后1h内得到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为1%;6h内 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 --在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上,期望是溶栓开始(DN时间)在30min内,血管介入(PCI)开始(D-B时 间)在90min内。
➢ 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未能得到及时准确地诊断和 治疗,早期死亡率约为每小时1%,半数左右将 死于发病后48小时内。
急性胸痛病人误诊漏诊率高
国外有一个回顾性研究发现,在最后确诊为急 性冠脉综合征的 15,608 名急性胸痛病人中, 有2,992人在急诊科被诊断为非心源性胸痛。
另一个研究则显示,每年有3%-5%在急诊室被 诊断为 “非心源性胸痛” 的病人,在回家后 30天内发生了恶性心脏事件。
如何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