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厚度的共焦显微镜测量分析

合集下载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图5 排斥角膜内皮
图6 内皮排斥线的共焦显微镜改变
6. 有 KP 角膜内皮:在葡萄膜炎或其它一些疾 病导致虹膜色素脱失时,可在角膜内皮面看见 KP。 共焦显微镜下 KP 表现为角膜内皮面的高反光的细 小颗粒状结构。见图 7。 7. 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我们在角膜移植 术后一些患者的角膜内皮面可见一些突起的“疣状 物”,立体感较强,角膜内皮细胞没有明显改变。见 图 8。
结 果
1. 完全正常角膜内皮:正常志愿者以及病变没 有累及角膜内皮时,角膜内皮在共焦显微镜下的正 常所见,其图象与病理切片下的角膜内皮图象很近 似,呈规则的六边形细胞结构,细胞排列规则、大 小基本一致;胞浆呈中度反光,细胞间隙呈暗反光, 正常情况下共焦显微镜看不到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 核。详见图 1。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年5月第25卷第5期 Chin J Pract Ophthalmol, May 2007, Vol 25, 们在 2 例 PKP 术 后,植片保持透明 10 年以上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 中,发现了一些双核的角膜内皮细胞。通过共焦显 微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在显著增大的角膜内皮细胞 中有 2 个细胞核存在。见图 9。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年5月第25卷第5期 Chin J Pract Ophthalmol, May 2007, Vol 25, No. 5
· 479 ·
·论 著·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黎明 林跃生 姚晓明 陈家祺 陈龙山 宋书华 肖启国 黄挺 周世有
【摘要】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 察正常人(20 例)、角膜炎(12 例)、角膜移植术后(19 例)、葡萄膜炎(5 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 例)、 角膜白斑(6 例)、角膜营养不良(7 例)、青光眼(10 例)、圆锥角膜(17 例)等患者的角膜内皮,分析 所得活体角膜内皮图象,总结其形态学特征。结果 活体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的图象主要有8 种:① 完全正常角膜内皮。②水肿角膜内皮。③失代偿角膜内皮。④“激活”角膜内皮。⑤排斥角膜内皮。⑥ 有 KP 角膜内皮。⑦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⑧“双核”角膜内皮细胞。结论 共焦显微镜能对活体 角膜内皮进行实时、无创、准确以及可重复、可比较的观察。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角膜; 内皮细胞; 人类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中央角膜的观察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中央角膜的观察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中央角膜的观察石尧;吴艳【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09(9)3【摘要】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的中央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方法:对54例(68眼)患者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连续扫描,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角膜中央区进行检查, 拍摄各层角膜图像,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对细胞密度进行计数并分析.结果:角膜组织学结构:上皮细胞较其它细胞的体积小,数量多,随深度增加细胞逐渐变小.Bowman膜较薄,无明显细胞结构,层间有神经走形.基质层的细胞核围成"网眼"状结构,随深度加深,"网眼"变大,排列变松.Descemet膜表现为一个与后基质层和内皮层交织的移行带.内皮细胞为六边形结构,排列规则.角膜细胞密度:在各年龄组间,上皮细胞表层与基底层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基质层细胞密度与中、后基质层密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D组的内皮细胞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年龄段的角膜各层细胞密度,随年龄的增加,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在实时、活体和三维空间从细胞水平对角膜各层结构进行无创的定性定量分析,较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能获得更清晰、更密集的角膜图像,对角膜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总页数】3页(P489-491)【作者】石尧;吴艳【作者单位】210002,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210002,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 王素娟;张月琴;李金;余晓菲;窦新岩;王丽娅2.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 王素娟;张月琴;李金;余晓菲;窦新岩;王丽娅;3.VisuMax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反应的共焦显微镜观察[J], 许烨;周行涛;牛凌凌;徐建江;褚仁远4.HRTⅡ代/Rostock角膜模块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观察 [J], 唐淼;胡楠5.激光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的观察 [J], 张经; 王青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七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医药论坛 杂志
2 0 1 4年 7月第 3 5卷第 7期
J Me d i c a l F o r u m V o 1 . 3 5 N o . 7 J u l y 2 0 1 4
・37 ・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著 ・
七 种 仪 器 测 量 中央 角 膜 厚 度 的 比较
乔 宝笛 , 帖彪 , 杜敏 , 陈鹏
d i s e a s e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A —mo d e u l t r a s o u n d, A S—OC T, s p e c u l a r mi c r o s c o p e , Or b s c a n l I, P e n t a c a m, UBM a n d c o n f o —
关键词 : 中央角 膜厚 度 ; 测量 ; 不 同检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 : R 7 7 2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3 4 2 2 ( 2 0 1 4 ) 0 7 - 0 0 3 7 - 0 4
A c o mp a r i s o n o f s e v e n ma c h i ne s me a s ur i n g c o r ne a l t h i c k ne s s
± 2 8 . 3 ) m。结论
更接 近。
与 A型超声相 比较 , A S—O C T 、 角膜 内皮镜 、 O r b s c a n I I、 P e n t a c a m、 U B M 和共焦 显微镜 6种仪
器的相关 性都较高 , 都可 以用来测角膜厚度 , 但O r b s c a n Ⅱ、 P e n t a c a m、 U B M及共焦显微 镜的测量结果 和 A型超声

糖尿病小鼠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

糖尿病小鼠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

糖尿病小鼠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眼部疾病是其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旨在探究糖尿病小鼠角膜的拉曼光谱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研究。

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方法,比较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角膜的Raman光谱特征,发现在糖尿病小鼠角膜中,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分子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PCA和LDA分析,成功区分了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角膜的拉曼光谱。

研究结果提示,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能够对糖尿病小鼠角膜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够开发为非侵入性的临床诊断工具。

关键词:糖尿病;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化学成分;临床诊断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其合并症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眼部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高发率和严重性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角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膜,其重要性在于保护眼球结构、维持透明度和光学功能等。

糖尿病可以导致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的损伤,甚至会引起角膜溃疡和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糖尿病眼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角膜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主要采取传统的眼部检查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有一定的侵入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对于轻微损伤或早期病变的检测难度大、误诊率高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以提高糖尿病角膜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率。

光谱学是研究物质光谱现象、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等特性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拉曼光谱是一种与分子振动相关的光谱技术,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信息不仅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种类和组成,而且还可以提供分子结构的详细信息和化学键的状态等。

近年来,拉曼光谱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针对不同组织和细胞的疾病变化,都取得了很多有关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方法,比较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角膜的Raman光谱特征。

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

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

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卷),期】2011(029)004【摘要】背景激光共焦显做镜可从细胞水平对正常和病变组织进行活体观察,在眼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对正常球结膜的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报道较少。

目的利用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分析正常球结膜的形态。

方法应用德国海德堡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对健康志愿者15例21眼的上方、鼻下方、鼻侧、颞侧球结膜进行扫描,分辨率为1μm,激光波长为670nm,观察视野为400μm×400Ixm。

分析球结膜细胞的形态,对球结膜上皮细胞进行计数,并计算杯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的密度。

结果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胞核小,边界模糊。

基底上皮细胞边界清晰但胞核不可见。

类似杯状细胞的细胞呈卵圆形,胞体较大,细胞内充满高反光均一明亮颗粒,成群或散在分布,上皮表面的孔洞结构可能是已经分泌排出内容物的杯状细胞。

DE呈高反光颗粒,伴树枝状突起,分布于球结膜上皮各层。

球结膜基质由密集的白色网状纤维构成,其问可见含有细胞成分的血管穿过。

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密度和基底上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56±692)mm2。

和(2985±376)mm2,杯状细胞和DC的密度分别为(77±39)mm2。

和(26±35)mm2。

经统计学分析各方位上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P=0.130),各方位杯状细胞和D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是活体研究人类球结膜形态的有用工具,有助于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页数】4页(P355-358)【作者】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作者单位】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450052;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304【相关文献】1.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 [J], 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2.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J], 吴洁;程燕;杜蕊;程钰;朱秀萍;刘先宁3.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J], 罗丽辉;刘祖国;陈龙山;陈家祺;黄挺;王智崇;张梅;蒋爱华4.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J], 董微丽;邹留河;张铁民5.我国正常人共焦激光扫描视神经乳头地形图分析 [J], 沈颖;李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光共焦距实验报告

激光共焦距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工作方式;2. 掌握激光共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测量样品的厚度。

二、实验原理激光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成像的显微镜。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源,通过聚焦镜将激光束聚焦到样品上,然后通过样品反射的光线再经过一系列光学元件,最终成像在检测器上。

由于激光束在样品上只产生一个焦点,因此可以在样品的不同深度进行成像,从而实现对样品厚度的精确测量。

三、实验仪器1. 激光共焦显微镜一台;2. 样品支架;3. 样品(待测物体);4.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支架上,确保样品表面平整,避免出现气泡或污物。

2. 仪器调试:打开激光共焦显微镜,调整光源、聚焦镜、物镜等,使激光束聚焦在样品上。

3. 成像:通过计算机控制,调整样品在x、y方向上的位置,使激光束聚焦到样品的不同深度。

采集样品在不同深度的图像。

4. 数据处理: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样品在不同深度处的反射光强度。

5. 厚度计算:根据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原理,通过计算样品在不同深度处的反射光强度,可以得到样品的厚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厚度为X mm。

2. 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精确测量样品的厚度。

与传统的显微镜相比,激光共焦显微镜具有以下优点:(1)成像清晰,分辨率高;(2)能够消除样品上层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3)可进行三维成像,便于观察样品内部结构。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测量了样品的厚度,验证了激光共焦显微镜在测量样品厚度方面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掌握了激光共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对光学显微镜原理的认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样品表面平整,避免出现气泡或污物;2. 调整激光束聚焦时,注意观察样品在不同深度处的反射光强度变化,确保测量精度;3. 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时,注意软件操作的规范性,避免人为误差。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眼科科研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在眼科科研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可用于研究角膜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机制,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疗
效评估。
02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 显微镜的优势
高分辨率
分辨率高达1微米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采用先进的共焦技术,能够实现高达1微米的横 向分辨率,提供高清晰度的角膜结构图像。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目录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介绍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优势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操作流
程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未来发
展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局限性
01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 显微镜介绍
定义与特点
技术优势
共焦技术能够实现逐层扫描,获得角 膜各层组织的清晰图像,避免了传统 技术中由于光线散射和折射造成的图 像模糊问题。
主要应用领域
角膜病诊断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在角膜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准确判断角膜病变的类型、 程度和范围,为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角膜移植评估
在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前,医生可 以使用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 显微镜评估供体角膜的质量和受 体的匹配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通过显微镜和激光器对角膜样本进 行扫描,获取共焦显微图像。
后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和分析,如降噪、对比度增强、测 量等操作,提取所需的信息或特征。
04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 显微镜的未来发展
技术升级
01
分辨率提升
随着光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未来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角膜地形图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及MMPs及TIMPs在圆锥角膜中的表达

角膜地形图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及MMPs及TIMPs在圆锥角膜中的表达

中山犬学中山眼科中心硕,1:论文角膜地形图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及麟Ps和TiMPs在圆锥角膜中的表达专业:硕士研究生:导眼科学姚勇师;刘祖国教授摘要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类以角膜变薄和前突而形成锥形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临床疾病。

对于圆锥角膜,临床上一直存在两大难点。

首先。

其早期诊断困难。

角膜地形图被认为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最敏感的诊断方法之~.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有效的诊断指标和标准。

共焦显微镜是新兴的检查手段,研究表明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具有某些特征性的改变。

这些改变能否用于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迄今还没有人提出尝试。

其次,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不清。

对此以前也曾提出过各种假说,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圆锥角膜所有的临床改变。

其中颁受关注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枷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之间的平衡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研究早期圆锥角膜的OrbseanⅡ及共焦显微镜的改变与特点,旨在寻找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初步制定早期圆锥角膜OrbscanII和共焦显微镜诊断标准:通过免疫组化研究NNPs、TlldPs在圆锥角膜中的表达,旨在探索姗Ps、TlldPs间的平衡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调节。

1.OrbscanII联合共焦显徽镜临床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目的:寻找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初步制定早期圆锥角膜Orbscanff和共焦显微镜诊断标准方法:前瞻性应用OTbscanII和共焦显微镜研究评价37例临床早期圆锥角膜患者、62例中高度近视和43例中高度近视角膜接触镜佩戴者,了解早期圆锥角中山火学中山眼科中心坝J二论义膜角膜地形图和共焦显微镜的改变特点,并进行判别分析,以寻找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及判别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早期圆锥角膜OrbscaIlII和共焦显微镜诊断标准、比较诊断效率。

结果:早期圆锥角膜组和近视组及接触镜组比较,年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O.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8· 临床眼科杂志 2004 年第 12 卷第 6 期 Jou rnal of clin ical op h thalm o logy, 2004,V o l. 12,N o. 6
角膜厚度的共焦显微镜测量分析
徐永根 潘飞 姚玉峰
【摘要】 目的 研究共焦显微镜测量角膜厚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方法 非随机性对照临床试验, 用裂隙扫 描共焦显微镜和A 超测厚仪分别测量 20 人的 27 个正常角膜中央厚度。结果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平均值 (±SD ) 裂 隙扫描共焦显微镜为 (529. 6±33. 9) Λm , A 超测厚仪为 (536. 7±38. 2) Λm , 两者差别有显著意义 ( P < 0. 001, 配对 资料 t 检验) , 两方法差值所在范围 (±SD ) 是 (7. 0±7. 1) Λm ; 各眼测量值间标准差的平均值共焦显微镜为 17. 8Λm , A 超测厚仪为 1. 7Λm , 共焦显微镜的变异度较A 超测厚仪大。结论 裂隙扫描共焦显微镜可以测量角膜厚度, 但其 测量值与A 超测厚仪所测值有差别, 且测量变异度较 A 超测厚仪大, 稳定性相对差。
21 两测量方法间的关系: 正常角膜中央厚度共
焦显微镜和 A 超测厚仪检查结果 (图 2) , 各角膜两
图 1 共焦显微镜的 Z 扫描图, 右边整竖为各连续扫描 仪器测厚平均值: 共焦显微镜为 (529. 6±33. 9) Λm ,
图像 (X 轴) 中央部反光强度 (0~ 255) , 左边竖尺为各扫描图 而 A 超测厚仪为 (536. 7±38. 2) Λm , 两者间有显著
共焦显微镜在逐层扫描提供角膜各亚层冠状位 许合作, 可重复较好, 是目前临床和科研中测量角膜
图像同时, 也能在纵向上记录角膜厚度。共焦显微镜 厚度的最主要测厚方法[8, 9]。本研究用裂隙扫描共焦
角膜厚度的测量是通过贯穿性聚焦扫描 ( th rough2 显微镜和 A 超测厚仪分别测量正常中央角膜厚度
卧位, 两眼向正上方看, 将手持式超声探头垂直轻压 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 rb scan 角膜地形图及共焦
中央角膜处, 以对准未散瞳孔中央为准; 直接在显示 显微镜等[7212]。 不少文献提到上述仪器测量方法间
器上读出厚度值并予记录[7, 8]; 各眼检查 3 次, 求平 的比较, 但这些比较都无法回答活体角膜的真实值
【Key words】 Co rnea ; T h ickness; Confoca l m icro scop e; U ltra sound p achym eter
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显微镜, 凭其独 离的测量就可获得角膜整个或各层的厚度[225]。
特的共焦特性,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 在清晰度和
镜头表面眼凝胶与中央部角膜前表面接触, 注意镜
头与角膜表面不应直接接触, 中间为眼凝胶; 在计算
机辅助下, 镜头缓慢往返移动, 角膜各层扫描信号即
可通过照相机并由电脑显示器快速显示出图像, 并
予以保存; 在 Z 曲线上测量角膜厚度, 并予记录[124]。
31A 超角膜测厚的方法与步骤: 用 0. 4% 倍诺
图 2 正常角膜中央厚度的共焦显微镜和A 超测厚仪测量值
喜 液 滴 待 检 眼 局 麻, 将 超 声 测 厚 仪 ( 美 国 SONOM ED 公司生产的 4000A P 型) 设置在测厚状
讨 论
态, 所有测量超声速度均为 1636 米 秒; 被检者取仰
目前角膜厚度有多种测量仪器, 如 A 超测厚
值越大该方法测量值变异度越大, 测量稳定性越 差[6 ]。
结 果
11 被检查者: 在 2003 年 6 月至 2003 年 12 月
间,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有 20 例
(27 只眼) 角膜被纳入检查。 被检查者男性 8 例, 女
性 12 例, 年龄 45~ 79 岁, 平均 (61. 8±10. 8) 岁。
差异 ( P < 0. 001, 配对资料 t 检验) , 两方法间测量 差值范围是 (±SD ) 为 (7. 0±7. 1) Λm。
各眼多次测量值间的变异度, 即用 27 只眼角膜 每个角膜内各测量值间标准差的平均值表示, 它能 反映测量方法的稳定性, 共焦显微镜为 17. 8Λm , A 超测厚仪为 1. 7Λm , 共焦显微镜要明显大于 A 超测 厚仪的测量值。
均值。
大小, 而对尸体眼角膜的直接测量, 由于细胞不同程
41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 10. 0 软件统计测量数 度的肿胀或皱缩, 使测量值离真实值相距更远[7]。
据, 包括配对资料 t 检验, P < 0. 05 被认为有统计
尽管 A 超测厚仪也有不足, 其不能对角膜各亚
学意义; 求各眼三测量值间的变异, 算出两测量方法 层分别进行测厚, 也不能同时提供角膜各层放大图
focu s scan) 完成的, 即在计算机的控制下, 共焦显微 (cen tra l co rnea l th ickness, CCT ) , 对测量值进行比
镜物镜聚焦平面在纵向上快速移动, 贯穿整个角膜, 较, 以研究共焦显微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形成一系列二维图像, 根据每幅图像中央部反射光 强度和图像深度, 经专门软件形成 Z 曲线, 而因角
【Abstract】 O bjective To determ ine the accu racy and rep roducib ility of cen tra l co rnea l th ickness (CCT ) m ea su rem en t w ith slit scann ing confoca l m icro scop e. M ethods In a p ro sp ective com p a ra tive clin ica l tria l, 27 no r2 m a l cen tra l co rnea s of 20 sub jects w ere adm itted fo r m ea su rem en t of th ickness w ith Confo scan 2. 0 slit scann ing confoca l m icro scop e (SSCM ) and Sonom ed u ltra sound p achym eter (PA CH ). Result Cen tra l co rnea l th ickness (± SD ) of 27 co rnea s in 20 sub jects m ea su red by SSCM (529. 6±33. 9) Λm and by PA CH (536. 7±38. 2) Λm d iffered ( P < 0. 001, p a ired Studen t’s t 2test ) , and the d ifference betw een bo th m ethod s w a s over the range of CCT (m ean d ifference , 7. 0±7. 1) Λm . T he m ean in trap a tien t SD of SSCM w a s 17. 8Λm show ed m uch g rea ter than 1. 7um of PA CH , w h ich ind ica ted tha t SSCM had poo rer rep roducib ility com p a red w ith PA CH. Conclusion T he SSCM is a poo rer p recise techn ique fo r m ea su ring cen tra l co rnea l th ickness than u ltra sound p achym eter.
(≤21mm H g)。 每个被检查者测量前须经裂隙灯检 查, 并获得知情同意。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临床眼科杂志 2004 年第 12 卷第 6 期 Jou rnal of clin ical op h thalm o logy, 2004,V o l. 12, N o. 6 ·529·
Confo scan 2. 0) 检查托架上; 用 0. 4% 倍诺喜液 (日
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 滴被检眼局麻; 开睑器开
睑; 在已消毒水浸式圆锥状物镜 (裂隙孔径 0. 75, 放
大 40 倍, 工作距离 1. 92mm ) 头表面涂一滴维地息
眼凝胶 (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 ; 将镜头轻缓前移, 使
材料与方法
膜各层密度不同, 反光强度不同, 使角膜各层位置一
11 被检查者的纳入条件: 健康志愿者, 即无眼
一对应在曲线各点上 (图 1) , 对曲线上特定两点距 病、屈光手术、佩戴接触镜、局部用眼药史,绍兴市人民医院眼科 (徐永根) ; 浙江 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 (潘飞、姚玉峰)
像的相对深度, Z 曲线最高峰代表内皮细胞 (endo thelium ) , 较低峰分别为最前基质层 (an t strom a) 和表浅上皮 (ep i) , 表 浅上皮峰和内皮细胞峰之间的距离即为角膜厚度。
21 共焦显微镜检查方法与步骤: 告知被检者角 膜共焦显微镜的检查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患者同 意并表示配合检查。被检者坐于检查台前, 下颌及前 额固定在裂隙扫描共焦显微镜 ( slit scann ing confo2 ca l m icro scop e, SSCM , 日 本 N ID EK 公 司 生 产 的
角膜厚度是角膜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能反映角
分辨率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尤其在现代计算机技 膜内皮功能, 洞悉屈光手术愈合过程, 也能揭示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