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解析.docx

合集下载

“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UPI-大学生人格问卷”,对“90后”本科毕业生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90后”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就业制度的改革,给“90后”大学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分析与研究“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现状显得极为必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测试对象:长春市某重点高校2008级本科毕业生。

2.测试时间:2012年5月9日-5月16日3.测量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4.统计分析:共计1821名学生完成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1597名学生完成了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评。

二、结果1.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1 90后毕业生各因子项目得分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90后毕业生各项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依次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

2.UPI重要题目的做答情况。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有三类筛选标准,其中对第8,16,25,26题的选择是筛选一类、二类学生的重要参考标准。

学生对这四道题的回答情况如下:表2 UPI重要题目的选择情况表2表明,此类学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三、分析与讨论1.分析。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90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正常区间,心理状况各项因子得分有所分化,毕业生对找工作或者即将要走向社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较低,学生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存在一定比例危机状况的学生,部分学生在毕业前的不稳定心态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积极关注和疏导。

2.讨论。

结合“90”后毕业生独特的心理特点,针对其面临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教育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有效的就业服务。

完善学校全程化就业流程,加强不同年级职业规划内容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通过各类就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式与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分析4页word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分析4页word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世界病”,“90后”大学生成为了高校校园的主力军,与“80后”、“70后”甚至“60后”相比,当前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一)当前大学生在情感领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前“90后”大学生情感变化快,情绪化严重,精神生活空虚;女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理性对待老师的管教;与异性交往持“正常”心,对婚前性行为觉得很正常,错误的处理异性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导致了单相思、多角关系等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交往成人化,以自我为中心,大兴“人情”之风,同学间吃吃喝喝;学生干部竞选拉帮结派搞选票等,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在交往成人化这一趋势下变得攀比、虚荣,更有甚者做出了违法的事情。

(三)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功利性学习太严重,为了增加砝码,提高附加值,大学生急于考取一些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司法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等,不惜花费巨额金钱逃课参加辅导班,更有甚者花钱伪造、购买假证书;从学生干部竞选中,托关系找门路,拼钱拼爹拼权利的大有人在。

(四)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的普及带给当代大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瘾成风、欺骗诈骗、低俗色情影视等问题,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能以正确的态度进行交往;助长了逃避现实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面对面的交流。

沉溺于网恋中,妨碍了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良好情绪体验。

二、当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一)当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环境的产物。

家庭环境对于塑造孩子的心理性格有着重大的影响,父母祖辈的过分呵护,无条件满足子女的要求,导致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淡薄: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相伴,导致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心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心
二 、 究 结 果 研


25 9 12 1 0 3 5 3 — .6 ,9 .8 1 .8 6 28 2
体 化 、 虑 、 郁 、 惧 和 偏 执 各 因子 得 分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焦 抑 恐
义 , 生在 躯体 化 、 虑 、 女 焦 抑郁 、 惧这 几个 因子 上的得 分显 恐
著 高于男 生的得分 , 而男 生在偏 执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女生 。
表 2 男 女 生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比较 :

恐 怖
偏执
13  ̄ .5 .4 04
14 ± .9 .7 04
13  ̄ .7 .3 04
15  ̄ .O .2 06
07 .9
- .9 } 63 }

研 究 过 程
本 研 究采 用 症 状 自评 量 表 (C 一 0 , S L 9 )该量 表 包 括 9 个 0
精 神 病 性
占 测 试 总 人 数 的 3 .% ; 录 取 批 次 上 , 本 2 2 人 , 测 71 在 二 67 占
注 : < .5 } P 0O , 同 。 P 00 , < . 1 下 2 .男 女 生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比 较
对 男女 生进 行 独立 样本 T 验 , 果发 现 , 女生 在躯 检 结 男
义 , 迫 、 虑和 精神病 性 因子得 分显 著高 于常模 。 强 焦
表 1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与 国 内 青 年 常 模 的 比较 (±) : xs 项目
躯 体 化
强 迫
大 学 生 (1 5 43 )
1 9 03 . + - 2 8
17  ̄ .7 .6 05
常 模 (8 ) 71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报告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指导老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摘要:本研究试图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对90后学生的教育策略。

研究中虽然没有限制问题的方向,但男女生反映出一些共性问题,例如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分配、学习与考试问题、担忧前途、课程不实用、大学生活空虚无聊等。

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正趋于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问题不能顺利的解决又会导致更大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90后心理状况成熟独立困难1、引言人们一提到90后,第一印象往往是脆弱、叛逆、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等,90后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

所谓的“90后”,就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

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

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

目前已有一部分的90后升入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90后了,在这个开放而自由的世界里,90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其实,90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的压力。

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对90后学生的教育策略。

2、研究方法2.1被试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9级学生90名,其中女生50人,男生40人,所有参加调查的学生都是90后。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解析.doc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解析.doc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解析近日一份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面世,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的90后大学生们,周杰伦、成龙等明星,成为90后最崇拜的偶像并希望自己超越他们,而在职业规划中,大学生们最不想当公务员。

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的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

诸多明星之于80、90后,仅仅只是喜欢。

90后自己才是自己最崇拜的偶像。

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因为明星已经引不起他们的崇拜。

有关专家的解读,认为这是青年一代自信心增强的表现。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这并非是他们自尊的自信,恰恰是出于某种无奈。

这正如最不想当公务员一样连年不断创新高,越来越火爆的公务员招考是事实。

那么,我们是相信心里话,还相信这个事实。

唯一的解释只有无奈要么言不由衷,要么行不由己。

当然,无奈并不就是消极的,更多情况下或许就是一种积极。

因为创业者总是无奈的。

想创业才有无奈。

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确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创业创新不是复制,也没法复制。

八十年代青年的迷茫是这样。

今天80、90后崇拜自己的无奈,也是创业创新强烈冲动的表现。

不崇拜明星名人,因为80、90后的骨子里并不缺乏艰苦拼搏的精神,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等中的表现就是很好的明证。

而且他们正是喜欢和期盼挑战性。

他们拒绝平庸,他们热切需要的是崇高。

社会在大力为青年一代,创造机会,创造条件的同时,需要着力经营的还有为他们创造崇高。

这非常重要。

崇高是青年人赖以生存生长的氧气和热血。

每一代青年无不是在时代崇高精神激励下,开拓成长成功的。

有学者认为,就调查结果而言,高傲的90后大学生依旧是温室里的花朵,在十几年的学习当中,甚至没有培养出分析利弊的能力,于是才得出了毕业后当公务员,不要侮辱我的结论。

对此,他们很天真、很幼稚,因为他们尚且在温室里,倘若到了现实的沙漠,他们定然会相继死去。

公务员的这些苦楚和夹板谁都知道,但是这些苦楚相对于其所得到的待遇和利益是算不了什么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1一、心理健康的定义据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

英格里氏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波孟认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我国傅连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1、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而大学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学习方向专业化、学习内容多元化、学习的自主性等学习上有了改变,而且在人际环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那么,究竟要怎么调试自己的心里,从而使自己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呢?这首先要剖析自我,给自己定位。

二、自我剖析(一) 性格分析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

平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识各种朋友,所以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

可是,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也许是因为表现出来的坚强给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实际上越是这种看似坚强的人越脆弱,因为坚强的外衣下掩盖的是不为人知的不堪一击。

所以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这种伪装的坚强是否有意义,可总是在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时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弱者的事实。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精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精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精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一、概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报告收集了相关数据,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了10所不同类型的大学,每所大学抽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共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等;二是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焦虑、抑郁、自尊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和需求的调查。

三、主要结果1.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其中焦虑和抑郁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有60%的大学生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曾经感到焦虑,有40%的大学生表示有过抑郁的经历。

这一现象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压力。

2. 影响因素的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性别因素:女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多于男生,女生的自尊水平也稍低于男生。

其次,年级因素:大学刚入学的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另外,专业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例如医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压力更大一些。

3. 心理健康问题对学业和生活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人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学业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且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导致孤独感的增加。

四、问题解决策略1. 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两个重要方面。

家庭应重视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其心理需求,给予支持和理解。

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2. 建立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应通过培养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放松心情等策略,建立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报告精选全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报告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报告1转眼之间大学生活也只剩下一半了,我也即将走到生命中的第二十一个年头,看当今世界,数码、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增长源源不断,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力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学土木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

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文体、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

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

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

这些不由得让我不大吃一惊。

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

否则,岂不遗憾终生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

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岂不殆误时机,浪费年华因此,我首先要把自己今后学习生活目标大致计划一下,以便更能多一份力量鞭策我、激励我在未知多变的人生旅途中稳健前行。

一、自我分析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性格算是中向型的,自觉自己是一个很稳重的人。

业余爱好比较广泛吧,喜欢听歌,下象棋,打羽毛球,看电影,看小说,上网,打游戏,好奇心也比较强,总喜欢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或事物,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

1、自身优势我能够经常反思自己,哪些对哪些做错,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关注心理健康。

懂得开导自己,并以己推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乐勿加于人。

我的家庭收入状况还算可以,可以担负得起我的求学费用,我能更加专心于学业。

感情方面没有牵绊,可以将精力放在充实自己身上。

2、自身缺陷兴趣虽广,但没有专长的一面;有点内向,有时有点粗心,自控能力有点弱,不大喜欢喧哗的场面,人多的场合不擅口头交际,这让我有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大活跃,不主动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比如晚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解析
近日一份“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面世,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的90后大学生们,“周杰伦”、“成龙”等明星,成为90后最崇拜的偶像并希望自己超越他们,而在职业规划中,大学生们最不想当公务员。

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的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

诸多明星之于80、90后,仅仅只是喜欢。

90后“自己”才是自己最崇拜的偶像。

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因为明星已经引不起他们的崇拜。

有关专家的解读,认为这是青年一代自信心增强的表现。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这并非是他们自尊的自信,恰恰是出于某种“无奈”。

这正如“最不想当公务员”一样——连年不断创新高,越来越火爆的公务员招考是事实。

那么,我们是相信“心里话”,还相信这个事实。

唯一的解释只有“无奈”——要么言不由衷,要么行不由己。

当然,无奈并不就是消极的,更多情况下或许就是一种积极。

因为创业者总是“无奈”的。

想创业才有无奈。

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确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创业创新不是复制,也没法复制。

八十年代青年的“迷茫”是这样。

今天80、90后崇拜“自己”
的无奈,也是创业创新强烈冲动的表现。

不崇拜明星名人,因为80、90后的骨子里并不缺乏“艰苦拼搏”的精神,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等中的表现就是很好的明证。

而且他们正是喜欢和期盼挑战性。

他们拒绝平庸,他们热切需要的是崇高。

社会在大力为青年一代,创造“机会”,创造“条件”的同时,需要着力经营的还有为他们创造“崇高”。

这非常重要。

崇高是青年人赖以生存生长的氧气和热血。

每一代青年无不是在时代崇高精神激励下,开拓成长成功的。

有学者认为,就调查结果而言,高傲的90后大学生依旧是温室里的花朵,在十几年的学习当中,甚至没有培养出分析利弊的能力,于是才得出了“毕业后当公务员,不要侮辱我”的结论。

对此,他们很天真、很幼稚,因为他们尚且在温室里,倘若到了现实的沙漠,他们定然会“相继死去”。

公务员的这些苦楚和“夹板”谁都知道,但是这些苦楚相对于其所得到的待遇和利益是算不了什么的。

对此现实生活中已有无数活例证明。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

90后的特征是什么?个性张扬、叛逆。

但这也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缺点。

90后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如果说90后大
学生还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那也更应该从家长和社会上找原因,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

”90后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