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外营养(第四版)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

一、常用液体:5%GS,50%GS,10%GS,6%AACo,20%脂肪乳、10%NS、10Pot chloride、10%Caill Gluconate、5%碳酸氢钠、水乐维他。
二、常用液体在总液体中的浓度:1、葡萄糖在静脉(外周血管)内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12.5%,20%的高渗糖禁用于周围血管。
—2%。
(氨基酸的用量从0.5g/Kg/d,逐渐增加至3g/Kg/d.浓度不要超过2%如何才能做到?如3kg,氨基酸的用量增加至3g/Kg/d则为9g/d,加入300ml液体中,浓度则为3%)3.20%脂肪乳虽然不限制浓度,但不应超过3g/kg/d,在整个液体中与糖、氨基酸的比例不应大于15%,即糖占50%,氨基酸占35%,脂肪乳占15%。
4.10%NS在总液体中的张力一般为1/4—1/6张,不超过1/3张。
10%Pot chloride的浓度不超过0.3%,水乐维他一般为1ml/Kg/d。
(10%NS足月儿为2-3mmol/Kg/d,早产儿为4-6mmol/Kg/d。
)三、常用液体在静脉营养时的用量用法:(一)用量:日龄总液体量ml/Kg/d<1000g 1000-1500g 1500-2500g >2500g 热卡kcal/kg第1天80-100 60-80 50-60 40-50 20-40第2天100-120 80-100 60-80 50-70 20-40第3-7天120-140 100-120 80-100 70-90 60-80第2-4周150-180 120-180 100-150 100-150 100-120(二)具体用法:10%GS=总液量—氨基酸量—脂肪乳量。
此法简单、快捷,但应注意各液体浓度及患儿所需热卡量是否得到充足的补充。
(三)按热卡量计算法:1g葡萄糖=4Kcal 1g氨基酸=4Kcal 1g脂肪乳=10Kcal(四)各种常用液体的用量:1、氨基酸的用量一般从0.5g/Kg/d,逐渐增加至3g/Kg/d。
小儿胃肠外营养

输注方式与护理
输注方式
根据小儿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如中 心静脉输注、外周静脉输注等。
输注工具选择
根据输注方式选择合适的输注工具,如输液器、微量注 射泵等。
输注护理
注意输注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定期检查输注 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注意患儿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注速度和量。
精细的营养配制
根据患儿的疾病状态、年龄、体重等情况,精细的营养配制是保 证肠外营养效果的关键。
合理的输注方式
选择合理的输注方式,如中心静脉输注、周围静脉输注等,以保 证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与教育的重点方向
1 2 3
肠外营养的生理和代谢研究
进一步研究小儿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和代 谢变化,为制定更加科学的肠外营养方案提供 理论依据。
03
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
营养液的配制
01
配制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材,选择合适的配制环境,如清洁工作台和合
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02 03
配制原则
根据小儿年龄、体重、身高和病情,按照营养需求计算所需热量、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数量,并选择合适的营 养剂和添加剂。
配制流程
按照药品和营养剂的说明进行配制,注意混合顺序和搅拌方法,避免 产生沉淀或凝块。
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长期使用胃肠外营养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 影响。
代谢性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过敏反应
如皮疹、呼吸急促、呕吐等。
02
临床应用
早产儿与新生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需要早期进行胃肠外营养,以满足 生长发育需求。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3
静脉营养途径: 中心静脉: 如脐静脉、颈内或颈外静脉、股静 脉、较大儿童可采用锁骨下静脉。 周围静脉: 如四肢或头皮等浅表静脉。 从周围静脉置管进入中心静脉: 如肘部的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等。
整理课件ppt
4
TPN营养液的成份:
水和电介质 葡萄糖 (GS) 蛋白质或氨基酸 脂肪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任何一种营养成份的缺乏都可使 新生儿产生各种异常。
整理课件ppt
7
新生儿第一周液体量应逐步增加
液体量与出生体重有关,早产儿体表面 积相对大,皮肤通透性好,非显性失水量多, 需要液体量也较多。
如足月儿非显性失水为20-25ml/kg.d, 而28周早产儿可达45-55ml/kg.d。因此 在第一周内不同 BW 新生儿补液量不同。
整理课件ppt
8
非显性失水
<1500g 早产儿, 在开放式暖箱上使用塑 料罩或塑料薄膜,非显性失水减少约25%。
环境温度增加1-2℃, 非显性失水增加约 50%。使用有湿化装置呼吸器, 患儿肺部非 显性失水可减少10ml /kg.d。
整理课件ppt
11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掌握补液量
新生儿第一周允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 足月儿为10%, BW<1500g 婴儿可达15%。体 重降低过多,可能系液体补充不足。
整理课件ppt
24
四、 蛋白质
整理课件ppt
25
早期 TPN 采用蛋白质水解产物-水解蛋白, 由于副作用多, 目前临床已不使用。
以后使用结晶氨基酸, 按照一定模式配制成 氨基酸营养液。
早期使用的氨基酸营养液配制不平衡。 如早期使用的11种氨基酸营养液含8种必需 氨基酸,只有3种非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组氨酸, 甘氨酸)。 以后有14种氨基酸液,含6种非必需氨基酸。
新生儿肠外营养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一、新生儿液体需要(ml/kg.d)出生体重(kg) 第1天第2天第3-7天第14天<1.0 100 120(5ml/kg.h) 140(6ml/kg.h) 150-200(7ml/kg.h)1.0-1.5 80 100(4ml/kg.h) 120(5ml/kg.h) 150-200(7ml/kg.h)1.5-2.5 60(3ml/kg.h) 80(4ml/kg.h) 100(5ml/kg.h) 150-200(7ml/kg.h)>2.5 40(3ml/kg.h) 60(4ml/kg.h) 80-100(5ml/kg.h) 150(7ml/kg.h)初步给液方案(ml/kg.d)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早产儿 60 90 120 150 150-180足月儿 40 60 80 100 120-150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三阶段计算法日龄体重体重改变液量钠氯钾(d)(g)(%)(ml/kg)(mmol/kg)(mmol/kg)(mmol/kg)3-5 <1000 -15—20 90-140 0 0 01000-1500 -10—15 80-120 0 0 0 <10-14 <1000 0 80-120 2-3 2 1-2 1000-1500 0 80-120 2-3 2 1-2>14 +15—20 150-200 3-5 3-5 2-3液量IV 经口二、早产儿和足月儿热量、水和电解质维持量热量kcal/kg.d 水ml/kg.d Na+ mmol/kg.d K+ mmol/kg.d1mmolNa+=NS 6.5ml 1mmolK+=10%KCL 0.75ml 早产儿 120 180 2-5 1-2足月儿 120 100-160 1-2 1-2机体每生长1g新组织需5kcal(21kJ)热量,早产儿接受50kcal/kg.d非蛋白热卡(NPC)及2.5g/kg.d 蛋白质即可保持正氮平衡,如NPC>70kcal/kg.d,蛋白质2.7-3.5g/kg.d,早产儿生长可达宫内生长速度,葡萄糖及脂肪为胃肠外营养热能的来源,非蛋白热量来源中,脂肪的比例为35%较为合适。
新生儿肠外营养诊疗指南

新生儿肠外营养诊疗指南肠外营养是指当新生儿不能耐受经肠道喂养时,完全由静脉供给热量、液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适应症】各种原因造成较长时间不能经胃肠喂养者;极低体重儿喂养困难,NEC,消化道畸形手术前后,顽固性腹泻,频繁呼吸困难等;由于早产儿胃肠道的不成熟或疾病的影响,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经口摄入足够的营养素,需要肠外营养的支持。
【禁忌症】严重感染如败血症,NEC等抗生素治疗病情稳定前;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纠正前;慎用减少剂量;肝肾功能不全,尿素氮>12.9mmol/L;严重缺氧,血小板严重减少者。
【方法】1. 输注原则:严格无菌操作、液量由少→多、浓度:淡→浓2. 品种:单独静脉通道、持续(16~18 h)均匀,勿>24h。
3. 输入方式:全合一制剂输液泵静脉输入。
4. 输入途径:PICC周围静脉5. 具体剂量(1)出生后2小时内开始给予氨基酸起始剂量1.5 g/kg/d,增加1 g/kg/d,并逐步增加到最大3.8-4.0 g/kg/d(2)生后24小时内给予脂肪乳剂 1.0 g/kg/d增加0.5 g/kg/d,并逐步增加到3-4g/kg/d(3)葡萄糖起始剂量为4 mg/kg/min ,血糖正常情况下每天增加1-2 mg/kg/min,足月儿15-18 g/kg/d(<12.5mg/kg/min) ,早产儿12-16 g/kg/d(<11mg/kg/min)在肠内喂养量超过总摄入量90%前,不要停止PN(4)早产儿能量、蛋白质需求表1-9 能量需求生后第1天kcal/ kg/d 过渡期kcal/kg/d生长期kcal/kg/dELBW<1000g肠外营养肠内营养40 – 50 75 – 8590 – 100105 – 115130 - 150VLBW<1500g肠外营养肠内营养40 – 50 60 -7075 - 9090 – 100110 -130表1-10 蛋白质需求不需追赶生长需追赶生长26-30 wks GA 3.8-4.2 g/kg/dPER: 3.3g:100 kcal 4.4 g/kg/d PER: 3.4g:100kcal30-36 wks GA 3.4-3.6 g/kg/dPER: 2.8g:100 kcal 3.8-4.2 g/kg/d PER: 3.3g:100kcal36-40 wks GA 2.8-3.2 g/kg/dPER: 2.4-2.6g:100kcal 3.0-3.4 g/kg/d PER: 2.6-2.8g:100 kcal【监测】1.一般监测:面色活动反应2. 血生化监测开始阶段: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胆红素,血常规,1次/日(过渡2次/周)肝、肾功,1~2次/周,稳定阶段:1次/周:时间较长:血脂、微量元素、凝血时间【注意事项】1. 脂肪乳剂须24小时内均匀输注2. 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的患儿,脂肪供给从0.5 g/kg/d 开始,每天增加0.5 g/kg/d,<3 g/kg/d3. 在败血症急性期时和血小板减少时,<2g/kg/d4.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时,脂肪必需<1 g/kg/d5. 监测血甘油三酯水平,并调整静脉脂肪剂量,维持血甘油三酯<200 mg/dl,高脂血症时减量或暂时停用,6. 对ELBW、患脓毒血症、或氧化能力严重受损的患儿应密切监测,并降低脂肪的剂量为0.5-1.0 g/kg/d【并发症】技术性:组织损伤、栓塞、血栓形成。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PPT课件

新生儿营养需要
热卡需要: 不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在寒冷、手
术或感染时应增加热能供给; 在适宜温度或胃肠外营养时可减少热能
10%~25%。 热能来源以糖40%~50%,脂肪30%~40%,
蛋白质5%~10%为宜。
11
胃肠外营养的营养素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脂肪 葡萄糖 维生素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 钠 钾 氯 钙 磷 镁 铁 锌 铜 锰
在葡萄糖转变为脂肪代谢过程中不需要 消耗能量;而且并发症少,可减少或避 免单用葡萄糖带来的不良反应;
18
脂肪
作用与优点: 提供必需脂肪酸合三酰甘油; 脂肪乳剂为等渗溶液可经周围静脉输入,
极少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和高渗综合征; 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有利于人体
吸收、利用脂溶性维生素。
19
脂肪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
1
概述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静脉内营养(intravenous nutrition)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
15
葡萄糖
用法:
葡萄糖的剂量
开始用量
每日增量
第2周用量
g/kg.d mg/kg.min g/kg g/kg.d mg/kg.min
足月 12.0
6-8
2.0
18-20 12-14
早产 6.0-8.0 4-6
2.0
16-18 11-13
16
葡萄糖
注意事项: 控制葡萄糖输入剂量和速度; 监测血糖:不高于7mmol/L(125mg/dl),血糖>8.4
新生儿肠外营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完全肠外营养(TPN) 部分肠外营养 (PPN)
适应证
❖ 经胃肠道摄入不能达到所需总热量70%者 ❖ 预计不能经肠道喂养3天以上
外科疾病类型
❖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食道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和肠扭转、 胎粪性腹膜炎、腹裂、脐膨出、巨结肠伴肠 炎等
❖ 短肠综合征 ❖ 消化道瘘 ❖ 严重急性消化道疾病
❖ 注意点 需专人管理 不允许经导管抽血或推注药物 每24--48hr更换导管插入处的敷料
经周围置中心静脉(PICC)
❖ 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位于上腔静脉) 的方法
❖ 优点
插管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能输注高渗液体,长期应用
❖ 缺点
价格贵,护理要求较高
营养液成分与每日需要量
(大豆油/红花油) (乳化剂) (等渗剂)
高压匀化器乳化
脂肪乳剂
营养液成分与每日需要量(续)
❖葡萄糖
开始剂量4~8 mg/kg.min 按1~2mg/kg.min的速度逐渐增加 最大剂量不超过11~14 mg/kg.min 新生儿不推荐使用胰岛素
营养液成分与每日需要量(续)
❖维生素
水溶性的复合制剂
4g/kg.d 缺乏谷氨酰胺 , 酪氨酸和胱氨酸 可另外补充谷氨酰胺
营养液成分与每日需要量(续)
❖ 脂肪乳剂
生后24小时内即可应用 从1.0g/kg.d开始,增至3.5g/kg.d 未结合胆红素>180umol/L时慎用 推荐MCT/LCT混合脂肪乳剂
❖ 组成: 脂肪乳剂
植物油 +磷脂 +甘油 + 水
❖ 液体量
120--160ml/kg.d 根据不同临床条件调整
❖光疗、暖箱、呼吸机、心肺功能、各项监测结果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

大量输入低温液体,可导致患者寒战、四肢厥 冷,局部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和局部疼痛,严重的 可导致静脉炎。
低温输液使感冒、心脏病、高血压等病情加 重,一般规定TPN液配完后于4℃保存,输注前提前 1h从冰箱取出或现配现用,24h内输完。
TPN期间液体量、热卡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正常小儿液体需要量:100~150ml/kg.d 或1500~1700ml/m2.d,注意渗透压和肾脏溶质负荷
460.2和110为完全经肠道喂养推荐达到的热卡值, 292.9和70为完全经肠外营养推荐达到的热卡值。
双重能量供应:葡萄糖、脂肪乳
一般要求脂肪乳的供能比例不超过40%,
葡萄糖与脂肪乳的供能比为2:1可获得最佳的氮平衡且不 影响肝功能。
与高热量肠外营养比较,低热量肠外营养能明显降低应 激后患者的氧耗,减轻炎症反应,治疗费用也要低些。 因此,胃肠外营养液中营养素如葡萄糖、脂肪、氨基酸 的比例和用量应降到最低维持水平,可产生较好疗效。 研究表明,热氮比保持在200kCal:1g左右,可使原先受 损的肝脏迅速恢复。
❖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分配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35%,碳 水化合物50%。
❖ TPN每日90cal/kg,相当于经口喂养的120 kc对降低补充 营养物质和热卡,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应激期合成代谢明显受抑制,机体对营养液的输入 不应答,过度的营养支持不可能扭转和防止分解代 谢,却加重机体负担,使脏器功能受损.增加并发症 及死亡率。
手术后以及不显性失水减少(使用头罩、面罩吸氧,密闭式暖箱, 机械通气,环境湿度高等)则需减少液体量。
✓ 早产儿细胞外液所占比例大,肾功能欠佳,输液过多可使动脉导管 开放。
✓ 一般认为高湿度时补液量60~80ml/kg.d,中等湿度时补液量80~ 100ml/kg.d;低湿度时补液量100~150ml/k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方法 仅供修正全合一法国学者Solassol 于1974年提出,将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水、电解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和一定的配制程序混合配置,再存放一玻璃瓶或塑料袋中,统一输注给人体。
这种输注技术称之为全合一(all in one )输注[1]。
维持全合一营养液(主要是脂肪,包括油水不分层、脂肪颗粒完整等)的稳定性是此技术的关键。
80年代,美国FDA 批准全合一。
主要优点:1. 减少污染机会。
2. 提高氮的利用。
3. 减少高血糖及肝损害等并发症。
4. 简化操作,便于护理。
5. 氨基酸有助于脂肪乳的稳定。
6. 满足“脂肪乳输注最好>16小时均匀输入”的要求[2]。
由于目前国产营养袋规格为1升及3升,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每日需要总液量仅为几十毫升,故需专门配制。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以下情况禁用:严重感染、严重代酸、呼吸衰竭、明显循环障碍、严重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
以下情况慎用:上述情况不严重时;当高脂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时,应用脂肪总量应<1.0g/kg.d [4,5,6]。
例1:2kg ,第三日龄,肠外营养第二天,总液量100ml/kg.d 。
蛋白质及脂肪1g/kg.d (均从0.5g/kg.d 开始,每日递增0.5g/kg.d 至3.5g/kg.d [3]);Na +3.0mmol/kg.d ;第1周后或K +<4mmol/L 时再补K +1.5mmol/kg.d [2,3,6]。
(对于LBW 可予Na +2.6mmol /kg.d ,K +0~0.2mmol/kg.d [3])。
总量 200ml -20ml(长期医嘱10%GS20ml+抗生素等)=180ml 20%中长链脂肪乳 2g/20%=10ml 8.5%乐凡命 2g/8.5%≈24mlNa + 精确固定每日给Na +量,以便于日后根据血Na +水平增减给Na +量。
为使Na +/Clˉ接近血浆141/103,即3/2,故将总Na +量的2/3由氯化钠供应,1/3由碳酸氢钠供应。
今日共需6.0mmol ,故需10%氯化钠4/1.709≈2.3ml ,5%碳酸氢钠2/0.595≈3.4ml 。
K + 不补或少量补10%氯化钾不超过1.5mmol/kg×2kg /1.342mmol/ml ≈2.0ml 。
糖 180ml -10ml -24ml -2.3ml -3.4ml -水乐维他2ml -维他利匹特10ml -安达美2ml=126ml ,按葡萄糖6~8mg/kg.min (VLBWI 为4~6mg/kg.min [9])计算,需配制糖浓度约9%。
即加入10%葡萄糖115ml+50%葡萄糖10ml 。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输注速度和浓度10%Glucose 115ml 50% Glucose 10ml 10%氯化钠 2.3ml 5%碳酸氢钠 3.4ml 水乐维他 2ml 维他利匹特 10ml 安达美 2ml 肝素 90U 8.5%乐凡命 24ml 20%中长链脂肪乳 10ml ivgtt(9ml/h)配制顺序: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要求最好避光)、微量元素等高渗液体可破坏脂肪乳剂的完整性,故先将它们与葡萄糖溶液混合稀释,再加入脂溶性维生素、氨基酸,最后加入肝素+脂肪乳,边加边摇,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配好后于24 h 内用完,输液泵输注[2,5]。
注意: 1.尽早经口微量喂养。
最初的喂养予10ml/kg/24h 连续鼻饲管滴注或每2~3小时间歇经管喂养。
如果能耐受,每天增加10~15ml/kg ,不超过20ml/kg [7]。
每日总液量参考文献5、6、10。
2.热卡:葡萄糖20g×4kcal/g+脂肪5ml×1.9kcal/ml ≈90kcal 。
可只计算非蛋白质热卡,>100kcal/kg.d 且无严重应急状态时LBW 体重可增加15g/kg.d [6,7]。
LBW 能量需要(kcal/kg.d ):静息消耗50,间段活动15,偶尔寒冷应激(体温调节)10,摄食的热作用8,大便丢失12,生长另需25,共120。
但由于TPN 时(尤其是LBW ),大便丢失少,寒冷应激少,活动少等,实际需要80~100即可[3]。
3.张力:Na +6+Clˉ4+HCO 3ˉ2=12mmol ,12mmol/0.180L :300mmol/L ≈1/5张。
Na ++K +最好小于150mmol/L ,否则易引起脂肪颗粒破坏[7]。
4.脂肪乳:(1)脂肪乳输注最好>16小时,否则易导致肺氧合功能不良(肺内脂肪聚集)及脂肪超载综合征(血中脂肪聚集→发热、肝脾肿大、WBC 升高、贫血、PL 减少、PT 延长、肝脏损害、高脂血症) [2,4]。
(2)即使是患病的LBW 生后即用脂肪乳,亦未见短程副作用,还能保护肺脏免受氧毒性的损害;而单靠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将导致CO2产生增多,加重Distribution of Energy Sources in 肺脏负担[3,8],尤其是对于患有肺部疾病的LBW,应尽早达到如右能量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s for 来源分配[3]:Low-Birth-Weight infants雀巢营养论坛2003年第1期:如不给VLBW提供必需脂肪酸,他们会在72小时内出现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生化表现。
故对于VLBW,应在出生后尽可能早地输注脂肪乳,每天至少0.5g/kg.d,一般剂量不大于3g/kg.d,输注速度应小于0.12[5,6]~0.2g/kg.h。
1972年提出含中链甘油三脂(MCT)的脂肪乳,与传统使用的含20%长链甘油三脂(LCT)的脂肪乳相比,MCT代谢无需肉毒碱转运,直接进入线粒体膜进行β氧化,氧化迅速,提供热量也较高,增加氮贮*Per kilogram per day 留,不在肝脏与脂肪蓄积,不在网状内皮系统中滞留,清除彻底。
碳链短,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上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也低。
所以,更有利于危重、相对缺乏肉毒碱的VLBWI、黄疸、肝功异常、需长期用静脉营养等患儿使用[2,6]。
5.氨基酸:雀巢营养论坛2003年第1期:正常生长状态中的胎儿,其瘦素的增长速度约为3.6~4.8g/kg.d,超出新生儿通常喂养情况下氨基酸或蛋白质的摄入量。
对于患病的VLBW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仅摄入葡萄糖,将额外丢失1.2g/kg.d的内源性蛋白质,出现分解代谢旺盛的现象。
以往为了避免蛋白质“不耐受和毒性”,静脉输注氨基酸从0.5g/kg.d开始,7~10天渐增至2.5~3.0g/kg.d。
最近的研究显示,对于VLBW,应在出生后尽早输注氨基酸2.5~3.0g/kg.d,并逐步增至3.7~4.0g/kg.d,以达宫内蛋白质积累所需的量,极少出现副作用。
8.5%乐凡命属第三代氨基酸,主要适用于成人和较大儿童的营养支持。
但甘氨酸含量过高(5.9g/L),对肝脏不利;新生儿必需的胱氨酸(0.2g/L)、酪氨酸(0.2g/L)含量较低[2]。
若有条件,应用小儿多种氨基酸注射液、Aminosyn-PF、Trophamine等[2,8]。
最好含谷氨酰胺[2]。
6.葡萄糖:通过外周静脉时,葡萄糖浓度最好<12.5%[7];通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葡萄糖浓度可至25%[4]。
7.维生素:每日需要维生素如下表[3]。
出生时需VitK0.5~1mg/kg.d[3],故建议出生后另予VitK1mg/kg.d×1天(早产儿3天);2周后(早产儿1周后)另予VitD。
8.微量元素:最好用适合小儿的派达益儿(Ped-el)[2]。
9.监测:血糖q2~4h,尿糖qd~qw,3天后或稳定后逐步延长间隔;每日晨间固定时间(哺乳前)称体重,精确到0.01kg;每日计算热卡、氮热比[非蛋白质热卡/氮(氨基酸)≥150kcal/1g(6.25g)[4],氨基酸浓度最好<1.5-2%[5,6](2.5-3%[7])]、糖脂比(>1),注意张力;治疗前、治疗后3、7、14、21天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磷)、二氧化碳结合力,注意有无黄疸及出血倾向[2,4,6]。
10.并发症:(1)技术性:损伤、栓塞、外渗、气胸、血胸等;(2)感染性:细菌或霉菌感染;(3)代谢性: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高氨基酸血症、高碳酸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异常、高脂血症、低磷血症等[2,4,6]。
防治措施参考文献2、4、6。
二.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例2:2kg,第八日龄,总液量140ml/kg.d,每日进早产儿奶量60ml(0.81kcal/ml),肠外营养第三天,蛋白质及脂肪1.5g/kg.d。
总量 280ml-20ml(长期医嘱10%GS20ml+抗生素等)-60ml=200ml20%中长链脂肪乳 3g/20%=15ml8.5%乐凡命 3g/8.5%≈35ml电解质加入10%氯化钠3ml、5%碳酸氢钠5ml、10%氯化钾2ml,使之成为1/4张。
糖 200-35-15-3-5-2-水乐维他2-维他利匹特10-安达美2=125ml,即加入10%葡萄糖105ml+50%葡萄糖19ml,使总液体糖浓度约10%10%Glucose 105ml50% Glucose 19ml10%氯化钠 3ml5%碳酸氢钠 5ml10%氯化钾 2ml水乐维他 2ml维他利匹特 10ml安达美 2ml肝素 100U8.5%乐凡命 35ml20%中长链脂肪乳15ml ivgtt(10ml/h)参考文献1 Solassol C, Joyeux H.New technics for long-term parenteral nutrition. Ann Anesthesiol Fr 1974;15(2 Spec No):75-87.2 蔡威.新生儿肠外营养.见:吴圣楣,贲晓明,蔡威,等主编.新生儿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1-309.3 Schanler RJ, Berseth CL, Abrams SA.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In: Willian TH, Ballard RA, ed. Avery’sDiseases of the Newborn. 7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99, 944-964.4 姜毅.新生儿静脉营养.见:新生儿专业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2000:61-64.5 徐景蓁.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常规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1996,34(1):51-52.6 赵时敏.胃肠外营养.见:金汉珍,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6-97.7 Stoll BJ, Kliegman RM. The fetus and the neonatal infant. In: Behrman RE, Kliegman RM, Jenson HB, ed.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6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0, 451-552.8 李凤英,陈自励.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73-75.910Unit* kcal* %kcalGlucose (12.5%) 16.3g 55.3 51%Protein (2.4%) 3.1g 12.4 11.5%Fat (20%) 4.0g 40.0 37%Total fluid 150mL --Total calories -107.7 100%B1B2B6B12烟酸叶酸每日需要(mg/kg.d) 0.35 0.15 0.18 0.0003 6.8 0.056A D E K 每日需要(μg /kg.d) 500 4(160IU) 2.8IU 80 维他利匹特(μg /5ml) 500 2.5(100IU) 5IU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