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技能为中心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索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创新思路研究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创新思路研究中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就职道路上更有竞争力。
计算机中的许多内容都十分专业,若要实现扎实掌握,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创新思路。
标签: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究性教学;创新0 引言计算机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因此,掌握计算机技能,应用计算机处理相应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中职教学中,应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有效方式,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 探究性教学概述探究不同于研究,与研究相比,探究更符合学生的特点。
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围绕相应的问题开展探索和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探究要以事实为依据,如何探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正是探究性教学的魅力所在。
实行探究性教学时,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主动探索意识,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自主学习,化“要我学”为“我要学”。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被动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使知识从单纯的接受变成主动探索,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创新运用了解探究性教学之后,就需要教师掌握该方法的精髓,灵活运用,真正促进学生掌握技能。
探究性教学重视过程,非常适合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之中。
通常,探究式教学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就可以充分彰显教学中的精髓,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将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相结合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就要通过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根据问题开始进行探索,继而找到答案。
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有效导入的实践探讨

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有效导入的实践探讨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必备的职业能力,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导入技能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背景相对复杂,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也存在着很多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导入计算机技能教学,成为了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与热情在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和热情是成功导入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技能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详实的教案,展示实用的技能案例,辅以生动的PPT和动态的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能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和实践。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案例和示例,将技能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速技能教学的导入。
在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中,实践性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掌握计算机技能,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复操作和运用,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实践性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逐步掌握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和实践案例,编写实际可操作的程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实现技能的运用和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技能大赛和可实践性实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全面提高技能水平,并在实验中不断发掘和拓展技能深度,从而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技能技巧。
三、体现计算机技能教学的综合性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的导入应体现综合性,即在单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整合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运用和提高技能水平。
例如,在计算机软件应用模块中,教师不仅可让学生掌握单一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技能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软件应用的整体流程和应用原理,在学习了多个不同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方法之后,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结合,实现不同软件的共同应用,在实际项目或案例中实现更深层次的运用。
宽基础、活模块——中职计算机专业多方向设置的探索

二 、加 强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突 出专 业特 长
有 了坚实 的专业基础 ,更需要突 出的专业特 长 。 为 了更好地 因材施教 , 发挥学 生的个性特 长和专业 兴趣 , 学年第二阶段开始 了模块化 的专业 方向核心 课程 。学生根据所选 的专业方 向 ,深入学 习“ 网络管 理 维护 ” 、 “网页 网站设 计 ” 、 算机应 用 与维 护 ’ “计 ,、 “多媒体技术 ” 等专业的核心 知识技能 。 过《 通 中小型 网络 组建 》《 、互联 网应用服 务 》《 、网络工程 施工 》 等 网络核 心技 能课的学 习 ,掌握 网络搭建 、 务架构 、 服 综 合 布 线 和 网络 管 理 等 技 能 。《 页 设 计 与 制 作 》 网 、 《 动 画 制 作 》《 页 编 程 与 动 网设 计 》 课 程 、网 等
窿 圣 净墓 今画 净画 净画 净画 净困 今噩 困 囚 娶王
新选择 。对学有余力 的学生 ,允许其跨方 向选修 ,辅 修第二专业 的课程 。 为了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有 目标 , 专业选择更 具 理性 ,我校专业部组织 了新生进 行专 业体验 ,在学 期初通 过参观实验实训设备 、 听专 业介绍讲座 , 了解 专业 、 激发兴趣 。 在学期 中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 导 ,开 设师生 讲座 、 专业倾 向测评 ,引导学 生确定专 业方 向意向 。 对于要求专业 方 向重选 的学生 ,通过填 报志愿 、 分方向选拔 、 个别调整 ,确 定专业方 向 。 “ 宽基础 、 活模块 ’ 程 设置 结构 图如下表示 课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外 , 第一 学年开 设 了信息技术基础 、 文字录入 、 计算机系 统组装与维
护 、 图像处理基 础 、 序设计 基础 、 图形 程 常用工 具软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的结构项目优化,实施任务驱动方式的新教学方法,孕育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些都给计算机授课老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对于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是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力争培养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身的人才。
培养学生最重要手段是能力教学,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中职;课程改革;计算机教学;探索;应用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区别。
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学习成为他们的享受而不会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
为此计算机老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观念职业教育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现在国民学历普遍有所提高,但能够拥有很强的职业技能的人还偏少。
学习一门技能不能仅靠短期培训,要做就要“术业专攻”。
针对实际,教学应该分为对口升学和专业技能。
对口升学应该按部就班,兼顾专业技能。
二、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现有的职业学校很多还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等级证书。
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多了一张“通行证”,但也有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差的现状。
学生仅仅是为了拿证书,这就导致其知识面的局限。
不少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选购电脑以及正常的使用电脑。
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xp 等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价值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职计算机 专业 实施项 目教 学法 的探 索与实践
E po aina d P a t eo eAp l ain o eP oet e c igMeh di u irV c t n l o u e x lr t n r ci f h pi t f h rjc a hn to J no o ai a mp tr o c t c o t T n o C
Te c i g a hn
张建 民 Z a gJa mi h n in n
( 枣矿 集团技 术学 院 , 枣庄 2 70 ) 7 0 0
( eh i l olg tc e azu n ru Z oh a g2 7 0 , hn ) T c nc l eAt hdt Z oh a gG op,a zu n 7 0 0 C ia aC e a o
tahn rjcs ec igpoet.
关键词 : 算机 ; 目教 学法 ; 索 与 实践 计 项 探
Ke rs cmp trpoet ec igme o sepoainadpat e ywo d : o ue; rjc ta hn t d ;x lrt n rci h o c 中 图分 类 号 : 7 G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4 1 (0 0)8 0 9 一 1 10 — 3 12 1 1— 16 O
su e t'bl y t ov rcia rb e n n r a et erp oe so a n o rh n ie a ii td n sa it o s le p a tc lp o l msa d i ce s h i r fsin la d c mp e e sv blt i y.Te c ig meho s s o l e s t l o i ee t a hn t d h ud b ui e frdf rn b a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职计算机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讨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 提倡自主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点子。
这样的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关注新技术动态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知识,激发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推行学科交叉教学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注重实践操作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重视实践操作,开设大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创新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项目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建立实习基地中职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研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跨学科思维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让他们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跨界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案例分析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探索

■匪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计 算 机 教 学 的 有 效 探 索
范 志 伟
( 山西 省 古 县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中 心 。 山西 古县
摘 要 :随 着科 学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 计 算机 在 工 作 和 生 活 中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并 成 为 日常 生 活 中 必不 可 少 的工 具 , 也 是 中等 职 业 学校 各 专 业 必 学 的基 础 课 程 , 能 否 考 取 计 算 机 等 级 证 书 ,便 成 为 广 大 中职 学 生 毕 业 和 就 业 的重 要 条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职计算机课程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中职计算机课程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3. 探索适合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三、活动内容1. 教学经验分享活动伊始,由我校计算机专业资深教师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张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教学方法探讨接着,教师们围绕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 教学资源展示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资源,活动期间,教师们展示了各自制作的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 教学观摩与点评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们进行了教学观摩和点评。
观摩环节,教师们观摩了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点评环节,大家针对观摩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教学。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索
【摘要】:近几年来,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生了极大的作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职业学校各专业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一,能否提升计算机技能操作水平并考取计算机技能证书,也作为职业学校学生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鉴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能水平为中心,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有效的计算机教学。
一、目前职教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兴趣低;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
2、课程与就业脱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实训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求相脱节,使得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计算机岗位标准。
二、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
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
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1、基础技能模块。
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
(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2、专业技能模块。
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
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c语言、asp程序设计等。
该模块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精通各类软件的应用。
三、选用合适教材,优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
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
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
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
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word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
我在讲解flash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
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
以代替的。
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
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且上机测试程序,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老师直接修改学生的程序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研究和总结,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改革计算机教学,教学要为就业服务,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