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经筋疗法在视疲劳的疗效浅析

合集下载

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_韦英才

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_韦英才

16第14卷 第6期 2012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6 Jun .,2012平丘疹,色淡红,瘙痒,腰骶及腹部明显,经前加重,月经量少色淡,曾用过多种药物,均不理想。

刻诊:腰部及腹部均可见隆起风团,色淡红,瘙痒,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不准,皮肤划痕征阳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冲任不调。

治法:疏风止痒,调摄冲任。

方药:四物汤合消风散。

药用:防风10g,荆芥10g,蝉蜕10g,川芎10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益母草10g,女贞子10g,丹参10g,炙甘草5g。

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14剂后,瘙痒减轻,还有少许风团出现,皮肤划痕征阳性。

上方继续口服。

三诊:上方又服14剂,已无新风团出现,偶有瘙痒,月经量接近正常,皮肤划痕征阳性,二便通畅。

上方去熟地黄、防风,继续口服。

四诊:上方又用14剂,除轻度皮肤划痕征外,诸症消失。

上方继续口服21剂,巩固疗效。

按 本案属慢性荨麻疹冲任不调证。

多由肝肾阴虚外合风邪所致,治宜祛风止痒,调摄冲任。

方中防风、荆芥、蝉蜕祛风止痒;熟地黄为滋阴补血之要药;当归甘温质润,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敛阴,与地、归相协则滋阴养血之功益著,并可缓挛急而止腹痛;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气;益母草活血调经;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散瘀;女贞子补养肝肾之阴;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祛风止痒、调摄冲任之功。

消风散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常用方,在此基础上加减可治疗多种皮肤病证。

笔者临床加减曾治疗30余种皮肤病。

对湿疹类、荨麻疹类最为理想。

◆壮医经筋手法是指在古典十二经筋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捉筋”方法,以“松筋解结”为原则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

该法是壮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理论新、方法特、疗法佳、费用低等特色与优势。

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62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 年第 12卷第5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l2N o.05•民族医药•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莫巧明,黄嘉氚,廖文彦'廖炼炼,兰蕾,蒙晓明,温勇,邹文静,林青琰,艾文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结合笔者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结果:壮医经筋推拿是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重视摸结诊治,多结合燔针和拔罐治疗的疗法。

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疗法具有壮医外治的特色,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时也存在主观差异等不足之处,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壮医经筋推拿:摸结:治疗特色[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〇8-1879(2〇21)〇5-0〇62-〇3DOI : 10.19787/j .issn. 1008-1879.2021.05.020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MO Qiao-ming, HUANG Jia-lan, LIAO Wen-yan, LIAO Lian-lian, LAN Lei, MENG Xiao-ming, WEN Yong, ZOU Wen-jingx, U N Qing-yan, AI Wen-jie (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Guagnxi Nanning 5302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domestic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Resul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ouching the tu­bercle, combined with burnt needle and cupping therapy. Conclusion: Massage of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herap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is accurate, but there are also subjective differences and other shortcomings, which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Keywords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ouch Tubercle;Treatment features: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经筋理论指 导下,结合广西壮族民间的“捉筋术”总结出来的以 筋结诊治疾病的一套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外治疗 法。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作者:杨向宏谢璋庆祖浣毓梁海月姜枫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3年第11期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建设项目(桂中医药发〔2022〕2号);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9〕91号);广西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骨于人才培养“139”计划项目(桂卫科教发〔2018〕22号)。

作者简介:杨向宏(1995—),女,苗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经典理论(名方)与各家学说临床应用。

E-mail:****************通信作者:姜枫(1975—),男,汉族,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循证医学等临床及科研。

E-mail:********************【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多个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提取并分析文献资料及数据,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30日。

采用cochrane handbook 6.2中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5.4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8篇RCTs共769例患者,其中壮医经筋组419例,对照组350例。

结果显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7.73,95%CI(4.08, 14.65),P<0.01];以及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OR=6.65,95%CI(3.02,14.62),P<0.01 ]、椎动脉型颈椎病[OR=8.38,95%CI(2.57,27.34),P<0.01 ]、对比常规针刺[OR=9.85,95%CI(2.60,37.40),P<0.01 ]、患者疼痛改善[WMD=-1.69,95%CI(-2.45,-0.92),P<0.01 ]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壮医经筋疗法对腰肌劳损腰痛和活动度康复的作用

壮医经筋疗法对腰肌劳损腰痛和活动度康复的作用

彻“ 以灶 为俞 ” 的取穴 原则 _ 3 J , 重点 取腰 2— 3 、 3~ 4 、 4~ 5横 棘 突之 间 、 股 外侧皮 神 经 疼痛 形 成 的结 点 或 结索 即“ 筋结病 灶 点 ” 为施 治部 位 。术 者 左 手 拇 指 尖按 压 固定 “ 筋 结病 灶 点 ” , 右手持 2 8号 1 . 5~3寸 毫针 ( 中国苏 州 市 华 伦 医疗 用 品 有 限公 司提 供 “ 顺 和” 牌 一次 性 无 菌 针 灸 针 ) , 快 速 刺 入 病灶 点 , 进 针 后 轻 轻提 插 , 使病灶点 出现酸、 麻、 胀、 痛 或 向 四周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肿 瘤 和椎 间盘 突 出症 。
2 治 疗方 法
采 用壮 医 经 筋 疗 法 。具 体 操 作 步 骤 : ( 1 ) 查灶 明确经 筋病灶 部 位 。术 者 立 于患 者 右 侧 , 左 手 协 助 固定 诊 察部 位 , 右手分别运用拇指 的指尖、 指 腹 及 拇指 与 四小指 的握合 力 , 同时 注 意运 用 掌 力 、 腕力 、 臂力 及肘 力之 间 协调 配 合 , 在髂 前 上 棘 的腹 股 沟韧 带下 , 缝 匠肌 及 阔 筋 膜 张 肌 近 端 , 腰 骶 椎 两 旁 以及
巴马 , 5 4 7 5 0 0 )
[ 摘 要] 目的: 观 察壮 医筋疗法对腰肌 劳损腰痛和 活动度 康复的作 用。方法 : 采用壮 医经筋疗 法治疗本病 1 0 0例 . 于
治 疗 前 和 治疗 后 进 行 腰 部 疼 痛评 分 、 腰 部 活动 度 评 分及 疗 效 比 较 。 结 果 : 第1 、 2 、 3个 疗 程 总有 效 率分 别 为 4 8 %、 8 1 %和 9 8 %,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95例的疗效观察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95例的疗效观察

组以长期极度疲劳( 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 为主 要 突 出表现 的全 身性 症 候 群 , 常伴 有 认 知 障 碍 、 喉 咽 痛 、 忆 力 障 碍 、 意 力 不 集 中、 痛 、 眠 等 ] 记 注 头 失 。
C S是疲 劳渐进 与 积累 的结 果 。流行 病 学调 查显 示 , F
[ ] 黄绍 贤, 7 李洪 韬 , 勇明 , 丹参 注射液联合低 分子肝 谭 等. 素 预防骨科手 术后 下肢 深静 脉栓 塞 6 [ ]广 西 医 o例 J.
学 ,09,1 1 贵兴 . 3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专 家建议 [ ] 中国临床 医生 , 06 3 ( ) 2 2 . J. 2 0 ,4 1 :7— 8 [] 韦 4 勇, 骆东 山 , 王大 伟 , 人 工关 节置换术 治疗老年 等. 人髋关节疾患 的疗效 观察 [ ] 广西 医学 ,0 5 2 ( ) J. 20 ,7 5 :
陈 红 程 少威 朱志强 吕春 燕 曹道 明
( 西 中医药研 究 院 , 宁市 1广 南 502 ; 广西 南 宁市青 秀 区建政 社 区卫生 服务 中心 , 宁市 30 22 南 502 ) 30 2
【 摘要】 目的 观察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结果
结论
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者 10 , 8 例 用抽
壮 医刺血疗 法能 明显 改善慢 性疲 劳综合 征 临床症状 , 疗效好 于单 纯 中药治疗。
【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 医疗法; 壮 刺血疗法; 归脾汤 【 中图分类号】 R76 9 4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5 - 0 (0 10 - 4 - 23 34 2 1 )1 0 3 2 4 0 0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疲劳操作技术规程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疲劳操作技术规程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操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视频所致视疲劳(VDT视疲劳)及其治疗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的诊断及治疗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的临床治疗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视频所致视疲劳(VDT视疲劳)由于操作电脑、手机等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频率和时间增多,而随之出现眼胀、眼痛、眼干、眼痒、烧灼感、异物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失眠等眼部不适和全身症状。

3.2壮医经筋疗法(简称经筋)壮医经筋疗法是将“壮族民间经筋医术”与“黄帝内经十二经筋理论”相融合的一种临床外治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疏通龙路、火路,祛除体表网结之瘀毒,调整"嘘"、"勒"脏腑功能,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敏感性及兴奋传导性,有效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症状与临床体征,恢复眼的正常生理功能。

4临床诊断诊断要点需包括以下所有情况:——年龄≥16岁以上;——电脑、手机等视频显示终端操作者每天视频作业时间≥2h,病程≥1月;——具有以下至少2项不适症状:眼胀、眼痛、眼干、眼痒、异物感、流泪,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失眠。

5治疗5.1适应症临床眼科明确诊断为视频所致视疲劳。

5.2禁忌症5.2.1合并其他眼部炎症性疾病、眼睑皮肤炎性病变,例如角膜溃疡、泪囊炎、感染性结膜炎等。

5.2.2眼部外伤及手术史。

5.2.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

5.3操作技术5.3.1物品准备治疗盘1个、5号火罐6个、酒精灯1个、打火机1个、火把1个、95%酒精1瓶、棉签1包、按摩油1瓶、一次性针灸针(5.3.2治疗过0.25mm×25mm)10支、消毒液1瓶、换药碗1个。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留针 。
关键词 : 壮 医; 经筋三联疗法 ; 腰 肌 劳损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 4 . 9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O 0 7 —2 3 4 9 ( 2 0 1 3 ) O 7 一O O 7 7 一O 2
随着现 代生活节奏 的加 快 , 工作 方式的变化 , 患腰肌 劳损
宜多进食行气活血之品 , 忌食生冷 、 甜腻之品 。
腰 部后 棘突 、 腰肌侧筋膜及腰部 深筋进行 检查 , 探查神经 疼痛
2 . 3 . 4 肾虚型
注意休 息 , 防止过 劳 ; 宜 进食 补脾益 气 之品
反 应点 , 出现结节 、 剧痛或结索 等 , 可确认 为该神 经痛 。然后 , 对腰 、 腿、 背 部夹脊 作广 泛性舒筋 解结 治疗 , 疏通腰 背腿 的经 络; 最后对腹股 沟外侧 的筋结点 , 施 以点穴疗法 , 以解其闭郁 ;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壮 医经 筋 三 联 疗 法 治 疗 腰 肌 劳损 的 临
对腹缓筋等 , 按该肌筋 的理筋 方法 施治 , 每筋 结点施 手法 ( 双 手拇指或 肘尖按 揉) , 用力 由轻 到重 , 反复 3 ~5次 , 以达到提
床护理 效果。方法 : 选择 1 0 0例腰肌 劳损 患者, 在运 用壮 医经
2 护理
2 . 1 一 般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 良好 的站、 坐、 行和劳 动姿态 。
伏案工作者办公桌椅高度要适宜 , 保持正确 姿势 , 注意腰部保 暖; 急性期 注意休 息 , 避 免急骤 弯腰及拾 重物 ; 恢复期 避免举 重; 康复期工作之余进行腰部体育锻炼 , 如倒走 、 扭腰转胯 、 俯
2 . 3 . 1 寒湿 型 保持 室内空气 清新 , 阳光充足 , 忌阴冷 、 潮湿

壮医经筋疗法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壮医经筋疗法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壮医经筋疗法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吕计宝;陈雨竹;韦英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24(48)3【摘要】目的探讨壮医经筋疗法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建库(CNKI)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壮医经筋疗法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共纳入文献172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发文量达到峰值(22篇),发文量较高的作者为韦英才、梁树勇和张云;作者共现网络显示该领域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团队之间合作联系较少;发文量较高的研究机构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关键词聚为10类,分别是壮医、壮医经筋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经筋疗法、推拿、综述、温针灸、技术规范,壮医经筋学。

结论该领域研究形成以广西名中医韦英才为首的稳定团队,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加强多区域协同合作发展,促进壮医经筋疗法的应用。

壮医经筋疗法研究关注临床疗效与筋骨病,经筋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是研究热点。

【总页数】5页(P146-150)【作者】吕计宝;陈雨竹;韦英才【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R2-03【相关文献】1.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2.壮药舒筋解痛方联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3.表面肌电信号对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分析4.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5.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作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医经筋疗法在视疲劳的疗效浅析
摘要:目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对视疲劳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应用常规治疗法与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疲劳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壮医经筋疗法,每组患者各50例,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临床表征减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结论:壮医经筋疗法在视疲劳的临床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疗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了患者病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壮医经筋疗法视疲劳疗效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5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94-02
视疲劳作为眼科的常见性疾病,具有多种的临床表征,眼睛本身原因、全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是视疲劳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必须根据患者临床表征缓解期疲劳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对视疲劳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供收治视疲劳
患者共计100例,对病患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壮医经筋疗法,每组患者各50例,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3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2±4.11)岁。

主要临床表征主要有眼睛干涩、眼眶周围疼痛、流泪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眩晕之感。

观察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5岁~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4±5.01)岁。

主要临床表征主要有眼睛干涩、流泪、眼眶周围疼痛等,部分患者伴有呕吐、头痛、恶心、眩晕之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疗法。

1.2.1.1 营养疗法。

蓝莓具有改善视力的良好功效,其中所含的花青素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消除眼疲劳、保护视神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蓝莓提取物作为原料的好医生蓝软胶囊以及蓝莓果酱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1]。

护理人员让患者每日服用2粒/次胶囊,并在此基础上让患者滴用外用型滴眼液,从而起到缓解患者视力疲劳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制定饮食护理计划表的过程中,将蓝莓果酱列入饮食计划中,从而通过蓝莓果酱中的花青素改善患者视网膜中视紫质的再次生长,对视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患者眼底微弱的微血管进行保护,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眼部疲劳[2,3]。

1.2.1.2 体操保健法。

患者闭上眼睛并用指腹按压眼球,采用旋转轻柔的方式按压20秒钟,然后用双手各三个手指按压额头的中心位置,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太阳穴方向转动,并进行揉搓,指尖用力按压太阳穴,循环做3次,感受眼底部舒适感[4]。

采用按压眉间法用拇指指腹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进行轻轻转动与按压,重复进行,患者眺望远方,眼球轮转,从而使视疲劳症状消解。

于此同时,患者应该注重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2 观察组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属于中医治疗范畴,其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总结出患者视疲劳的主要原因为内虚导致血瘀,长时间患病从而产生消渴症状,同时痰瘀、血瘀症状使患者筋骨濡养存在问题,从而产生肢体疼痛以及麻木感。

1.2.2.1 检查。

我院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首先应该将患者临床表征与普通x线、ct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相关适应症与禁忌症,从而为治疗提供临床检验资料。

掌功手查灶法、肘臂法查灶是壮医经筋疗法检查中的常用方法。

掌功手查灶法主要通过主治医师的手掌作为检查的重要工具。

主治医师以右手的5指关节作为支撑点,然后其他四个指头的指尖并拢后作为辅助性发力点,通过主力与辅助力之间的协调,从而起到检查的作用。

主治医师掌面应该与患者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其手掌心呈现弓状悬空状态从而将自身躯体力量传送到自身右上肢,将患者病灶查出。

肘臂法查灶发力点在左手掌臂,其以左手作为发力动力,通过由
轻到重的运作从而体现患者不适感,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出患者病灶大小以及形状、患者的反应等[5,6]。

1.2.2.2 治疗。

固灶行针法是壮医经筋疗法中的重要治疗方法,首先将左手拇指指尖形成抓切状,然后对病灶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辅助持针的右手将皮肤敏感点避开,从而降低扎针的痛感。

针尖以垂直方向刺进皮肤后直接到达病灶,并将注意力集中于针尖,从而在观察患者反应的同时进行定量施针,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拔针后对患者的患处进行酒精消毒,并用棉球按压以起到止血效果。

在固灶行针治疗之后,采用火罐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巩固,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统计患者病发症状以及病程、治疗疗程的时长,从而对比治疗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

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

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

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对比(例,%)
我院采用满意调查表等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进行了
调查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视疲劳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部分专家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视疲劳人群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人们用眼不卫生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忽略,从而导致泪膜形成延缓,进而造成眼睛表面的干燥,诱发视疲劳。

壮医经筋疗法在人体难治病症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对经筋组织的研究,将人体经脉反应的临床表现反映出来,从而发现筋之聚结是造成筋结病灶体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使患者经络运输气血的过程受到阻碍,进而形成病灶。

这种方法可以对患者病灶进行探查,从而发现病灶的分布规律,主治医师根据病灶特点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常规性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膳食以及日常生活的调养缓解视疲劳,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而相较于壮医经筋疗法的治疗效果要逊色很多。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视疲劳患者进行治疗,从而发现壮医经筋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柏灿,韦英才.壮医经筋疗法加药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8):74-75
[2] 李琦泰,卢莲英,黄丽萍等.壮医经筋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1-2
[3] 程先明,岑受融.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38
[4] 吴飞,韦英才,梁树勇等.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6-7
[5] 韦英才,梁子茂.从壮医经筋学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28-29
[6] 李琦泰,黄丽萍.肌肉起止点针刀配合经筋疗法治疗菱形肌损伤2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