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共59页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

溶出条件和注意事项
溶出度仪适用性及性能确认、溶出介质要求、胶囊壳干扰排除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3/10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新
增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新增内容
1、明确三种测定方法的名称;
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
1、文字上细化对仪器的要求;
转篮 ……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
2、增加准确量取溶出介质的量化要求;
体外检测方法 实验为基础 溶解为理论
2021/3/10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与溶出度?
崩解时限
崩解——
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 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
崩解和溶解的意义不一样,药物崩解的快慢并不能反映其 被人体吸收的快慢,崩解仅是溶解的前奏,崩解时限只能 表示溶解过程的最初阶段,而溶解才是机体吸收的先决条 件,溶出度检查与体内吸收情况更密切些。
2021/3/10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溶出曲线?
溶出度与
溶出曲线——
系把在不同时间点中测得的溶出量按次序依次连接起来, 成为一条连续的曲线。
(点动成线,平面上的曲线可以看作是由具有某种规律 的点组成的集合。是动点按某种规律运动而成的轨 迹。)
溶出曲线可以看成是由具有其本身溶出特征的不同时间 溶出量组成的集合。
在37℃及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溶媒的蒸发量是相当可 观的, 100ml溶媒在直径10cm的容器中,于30~37℃静 置3小时,其蒸发损失量为19~23ml。因此,为了防止 溶媒蒸发损失,要在容器上加盖子。
2021/3/10
水浴温度应该比杯内温度约高1 ~ 2℃,预热温度也应 相应的延长一些,此外应做到杯内温度恒定后,即进行 溶出度试验,以减少溶媒的蒸发损失。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溶出度是指在一定的溶液条件下,溶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达到的最大溶解度。
它是描述溶质和溶液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对于物质的溶解性质、分子间相互作用、溶液的稳定性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了解溶出度的概况及注意事项对于物质的溶解过程、溶解速度的控制、溶液的制备与处理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溶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溶剂、溶质的性质、温度、压力、溶液饱和度等。
溶质的性质是溶出度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溶质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其在溶液中的溶解性。
溶剂的性质也会对溶出度产生影响,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涉及到溶质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或疏水作用等。
温度的变化对溶出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会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溶出度的方法有平衡法、过饱和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平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溶质与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然后通过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来计算溶出度。
过饱和法是通过在高于溶点温度下溶解溶质,然后缓慢冷却,使溶质过饱和,最后测定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研究溶出度。
2.溶出度与溶质溶解速度的关系:溶出度与溶质溶解速度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溶质的溶解速度越快,溶出度也会较高。
溶质溶解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质的物理特性(如粒径和溶解度)、溶剂的流动性等。
3.溶出度与溶液的稳定性:溶质的溶解度越高,相应的溶液的饱和浓度也会相应增加。
当饱和浓度超过溶解度时,会发生溶液的过饱和现象,导致溶质析出并形成晶体或沉淀。
因此,了解溶质的溶出度对于溶液的制备和储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4.溶剂选择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具有重要影响。
有时溶液中的多个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氢键或范德华力等,这种相互作用会影响溶质的溶解度。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文档资料

3、增加准确取样时间的量化要求;
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4、增加小杯法采用沉降装置的描述。
当在正文规定需要使用沉降装置时, 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装置内
2021/4/6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
订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2021/4/6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
订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8、不再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的取样时间及限度;
删去: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为45分钟,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9、不再在注意事项中强调每个溶出杯中仅允许投入1个单元 的供试品;(测定法中已作明确)
10、取样点由在距溶出杯内壁10mm处修订为不小于10mm处; 11、对滤膜不作具体要求;
2021/4/6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
订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5、不再要求取样完成时间;
删去:应按照品种各论中规定的取样时间取样,自6杯中完成取样的时间 应在1分钟内
6、“溶出度仪的校正”改称为“溶出度仪的适用性及 性能确认试验”,同时“校正片”改称为“标准片”;
7、溶出介质脱气方法只作为“可采用”的方法;
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概况
1
2021/4/6
主要内容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沿革 三、溶出度测定注意事项
2021/4/6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何为溶出度? 崩解时限与溶出度? 溶出度与溶出曲线?
2021/4/6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度?
何为溶出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

修
订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12、修订对使用沉降篮的要求;
2005:除另有规定外,如片剂或胶囊剂浮于液面,应先装入沉降篮内( 桨法);如胶囊上浮,可用一小段耐腐蚀的细金属丝轻绕于胶囊外壳 (小杯法)
2010:当正文规定需要使用沉降篮或其他沉降装置时,可将片剂或胶囊 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装置内(桨法);当在正文规定需要使用沉降装 置时,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装置内
体外检测方法 实验为基础 溶解为理论
CHENLI 2021/3/27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与溶出度?
崩解时限
崩解——
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 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
崩解和溶解的意义不一样,药物崩解的快慢并不能反映其 被人体吸收的快慢,崩解仅是溶解的前奏,崩解时限只能 表示溶解过程的最初阶段,而溶解才是机体吸收的先决条 件,溶出度检查与体内吸收情况更密切些。
如: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2005:小杯法,0.004mol/L盐酸溶液150ml,转速100转/分;液相检测 2010:篮法,0.004mol/L盐酸溶液 500ml,转速75转/分;液相检测
CHENLI 2021/3/27
(二)对溶出度测定的要求及影响因素
要将一个固体制剂在一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的溶出百分 数作为限度规定,而且要求每批产品都控制在某一限度 上,这就需要用规范的仪器,建立统一的测定方法与判 定标准。
的液流,使角速加快; 各国药典均规定浆板厚度为(4.0±1.0)mm。经测定,各
仪器生产厂商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CHENLI 2021/3/27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讲,桨板的厚度决定了所产生的 漩涡力大小,即药品所受物理力的大小。在转速一定 的情况下,桨板越厚,所产生的物理机械力越大。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 (1)讲解

在37℃及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溶媒的蒸发量是相当可 观的, 100ml溶媒在直径10cm的容器中,于30~37℃静 置3小时,其蒸发损失量为19~23ml。因此,为了防止 溶媒蒸发损失,要在容器上加盖子。
水浴温度应该比杯内温度约高1 ~ 2℃,预热温度也应 相应的延长一些,此外应做到杯内温度恒定后,即进行 溶出度试验,以减少溶媒的蒸发损失。
试验时应取用干燥的转篮
3 桨法
为防止腐蚀,避免溶出溶媒受外来离子的污染通常从桨 叶到其轴的2/3处镀一层聚四氟乙烯、黄金或其他惰性 金属材料。也可以用聚四氟乙烯将桨叶与转轴连接处封 固,以免积聚污染物。
桨叶不应该有锐利的边缘,尤其是尖端处,因为它能产 生湍流,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快。
桨叶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容器底部的园弧相匹配; 桨在运动时要十分均匀,不摆动;如摆动,会造成一定
1、明确三种测定方法的名称;
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
1、文字上细化对仪器的要求;
转篮 ……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
2、增加准确量取溶出介质的量化要求;
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不超过±1%
3、增加准确取样时间的量化要求;
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4、增加小杯法采用沉降装置的描述。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内容
汇总
附录:附录Ⅹ C 溶出度测定法 定义 第一法 篮法 第二法 桨法 第三法 小杯法 仪器装置、测定法、结果判定
溶出条件和注意事项
溶出度仪适用性及性能确认、溶出介质要求、胶囊壳干扰排除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新增
内容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很全面的一套资料)

崩解—— 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 崩解和溶解的意义不一样,药物崩解的快慢并不能反映其被人体吸收的快慢,崩解仅是溶解的前奏,崩解时限只能表示溶解过程的最初阶段,而溶解才是机体吸收的先决条件,溶出度检查与体内吸收情况更密切些。
03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溶媒的蒸发损失远比取样的损失重要得多。
02
水浴温度应该比杯内温度约高1 ~ 2℃,预热温度也应相应的延长一些,此外应做到杯内温度恒定后,即进行溶出度试验,以减少溶媒的蒸发损失。
千万不要在进行溶出试验前,早早把溶液加好,而且不盖盖子。
外围水浴高度应超过溶出杯里液面高度,否则将影响溶出杯中溶出液的温度,导致结果偏低;尤其是进行缓、控释制剂试验时,由于试验时间较长,更需注意。
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8、不再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的取样时间及限度; 删去: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为45分钟,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9、不再在注意事项中强调每个溶出杯中仅允许投入1个单元的供试品;(测定法中已作明确) 10、取样点由在距溶出杯内壁10mm处修订为不小于10mm处; 11、对滤膜不作具体要求; 删去:滤孔应不大于0.8μm,并使用惰性材料制成 的滤器,以免吸附活性成分或干扰分析测定
04
4.6 转轴与溶出杯同轴度的调节
温控精度的控制
1
将该品种项下所规定的溶剂脱气后使用。 按规定量置于溶出杯中,开启仪器的预制温度,一般应根据室温情况,可稍高于37℃,以使溶出杯中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 应使用0.1分度的温度计(需校正),逐一在溶出杯中测量,六个溶出杯之间的差异应在0.5℃之内。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很全面的一套资料).PPT文档共59页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Hale Waihona Puke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9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很全面的一套资 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溶出度概况及注意事项 (1)讲解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沿革
1、方法沿革
1985年版 篮法、桨法 1995年版 篮法、桨法、小杯法
2、品种沿革
1985年版 7个 1990年版 44个 1995年版 128个 2000年版 205个 2005年版 275个 2010年版 418个
3、仪器沿革
三、溶出度测定事项
(一)2010年版药典附录内容汇总 (二)溶出度测定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7、溶出介质脱气方法只作为“可采用”的方法;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
内容
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
8、不再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的取样时间及限度;
删去: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为45分钟,限度(Q)为标示 量的70%
9、不再在注意事项中强调每个溶出杯中仅允许投入1个 单元的供试品;(测定法中已作明确)
的液流,使角速加快; 各国药典均规定浆板厚度为(4.0±1.0)mm。经测定,各
仪器生产厂商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讲,桨板的厚度决定了所产生的 漩涡力大小,即药品所受物理力的大小。在转速一定 的情况下,桨板越厚,所产生的物理机械力越大。
4. 溶出仪的检定项目及影响因素
溶出仪的机械参数(如转速、桨杆转动时振幅、桨杆距溶出 杯圆心的偏离程度等),均可通过溶出仪生产厂家自行设计 的某些仪器予以校正与核准,
1. 溶出仪的研发
溶出度测定仪的设计和研究,自50年代至70年代报道 最多,而今根据其方法原理又有不少改进的类型。其 设计与选用原则:
(1)适用性广 体外溶出仪应模拟体内胃肠蠕动、pH 变化等生理现象,还要考虑到药物制剂品种繁多,药 物性质各异,所以适应性要广。
(2)重现性要好 不论哪一种仪器在测定同一品种,同 样条件进行实验,要能得到比较精密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