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1.1

合集下载

星锐 SVG6008 V1.1 IAD设备使用手册

星锐 SVG6008 V1.1 IAD设备使用手册
第 2 页 共 37 页
降低,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科技创新 融合应用
洁净度
灰尘对设备的运行安全也是一大危害,室内灰尘落在设备上会造成静电吸附,导致接触 不良,不但影响设备寿命,而且容易造成通信故障;当室内相对湿度偏低时,更易产生这种 静电吸附,因此要求设备工作环境严密防尘。
防静电
本设备在设计电路时已作了防静电处理,但过强的静电仍会对设备电路板产生破坏。与 设备连接的通信网中静电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z 对供电系统采取有效的防电网干扰措施;
z 设备工作地最好不要与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或防雷接地装置合用并尽可能相距远一 些;
z 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台等高频大电流设备;
z 必要时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
防雷击
本设备对防雷击作了处理,但是作为一种电气设备,过强的雷击仍可能对其造成损坏, 所以,采取防雷击措施是必须的:
¾ 环境要求
本设备必须在室内使用,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安装场所应该满足设备 安装手册上所列要求: 温度/湿度
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设备使用环境必须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若 工作环境长期湿度过高,则易造成绝缘材料绝缘不良甚至发生漏电现象等机械性能变化现 象;若相对湿度过低,则绝缘垫片可能会干缩而引起紧固螺丝松动,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容 易产生静电,危害设备的内部电路。温度过高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使设备的可靠性大大
无论将设备安装在机柜内还是直接放在工作台上,都需要保证以下条件: z 确认设备的入风口及通风口处留有空间以利于设备机箱的散热:设备自身配有散热风
扇,因此在设备风扇的周围,至少留有 10cm 的空间,确保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建议 将设备安装在 19"标准机柜上;在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将设备水平放置在干净的 平台上;在炎热的地区,建议安装空调; z 确认机柜和工作台自身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z 确认机柜及工作台足够牢固,能够支撑设备及其安装附件的重量; z 确认机柜及工作台有良好的接地。

施耐德ATV变频器调试指南

施耐德ATV变频器调试指南

ATV31 调试指南本调试指南分为两部分内容:一. 在生产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提请大家注意;二. 将我们在调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来,以助大家更深层次地理解ATV31的多种功能,更大程度地发掘它的优异性能。

一、曾经出现、正在改进的问题:1. 密码保护:版本为V1.1IE01的ATV31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CODE中设置密码后,仍然可以看到SET菜单并能修改参数。

最新版本的V1.2IE03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设置密码后只能看到SUP菜单。

2. 编程手册部分内容的更正:(1)编程手册第30页:SSL(速度环滤波器的抑制)应改为SrF;(2)编程手册第34页:DO参数中的rFr(电机频率)应改为Ofr;以上内容我们将在新出版的编程手册中进行更正。

另外为方便客户使用,最新出版的资料将编程手册与安装手册合二为一,安装手册放在编程手册之后。

二、调试经验汇总:1.逻辑输入端子的多任务性:(1)ATV31 与ATV28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逻辑输入端子的多任务性.ATV28的每个逻辑输入端子只能选择一个功能;而ATV31是由功能选择端子,同一个逻辑输入口可以被赋与多个功能,但要注意这些功能之间的兼容性(见编程手册第15页的功能兼容表)。

如果两功能彼此不兼容,先设置的功能就会阻止另一个功能的设置。

(2)在将需要的功能赋与一个逻辑输入端子之前,应先将该端子原有的功能改为nO。

例如:当控制类型选择为2线控制时,FUN菜单下的PS2(2种预置速度)功能就被分配给LI3端子了。

如果需要将LI3端子定义为其它功能(如自由停车),应先将PS2设置为nO,再将需要的功能赋与LI3。

2.给定输入:ATV31出厂默认频率给定为SA1=Fr1+SA2+SA3,且SA2的工厂设置为AI2。

如果只需要Fr1一个信号作为给定,应将FUN菜单下的SA2的设置改为nO,以免Fr1和SA2信号叠加造成误动作(SA3工厂设置值即为nO,可以不做更改)。

大型活动指导手册(会议篇)v1.1-linksus

大型活动指导手册(会议篇)v1.1-linksus

合作机构 机构排查
●提案
●确认合作 ●报价确认 合同制作
调查进行
●调查完成
●调查报造完成
调查报告制作
●出度发布会人员确认
会场
●场l地i n提k案s u s :●提案 场地排1.查中国进保健协场会正地就排我查方、要重求点落实
行●提进案行方案制作及报价制作。 策划方案 修改
●合同签定、预付款支付
●合同签定 ●支付订金
每次会议都要有所收获 备注
请按座次提供人名 请提供姓名及手机号 绝大多数人不会使用 价格将有很大差异 原计划数量过多
会议通知 会议主题:清扬发布会筹备会
让开会双方都预知会议议题,并为具体议题做充分准备
会议时间:2007年02月01日
会议地点:联合利华办公室(上海)
参会人员:Jeremy、Lynn、丁典、毕宁、隋欣、熊玉亭
linksus:
●终稿
1.场地排查继续中
装饰设计
2.现有场地资料将重新整理并发送 会场主视觉设计
●场地勘测
台本
linksus:
●提案 修改
运营手册
1.出场名人组合提案 联合利华: 1.请就新版提案提出意见
制作
●提案 修改、细化
●名流提案 ●MC提案
●MC提案 ●MC确认 ●MC签约
演职人员 ●MC提案 ●名流提案
目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张公司简介光盘:让客户知道你身后有强大的团队做支持 一份活动相册:让客户知道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 一张项目推进表、一份确认事项单:教会你的客户如何使用它
筹备期~项目策划
策略会
确定公司对应客户及其项目的整体策略
会议主持:客户经理 会议记录:项目经理 必要参会人员:部长、部门经理、设计部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执行 前端讯息介绍(客户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包括:客户名称、企业MI、企业VI、近

RG-AP530-I系列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手册(V1.1)

RG-AP530-I系列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手册(V1.1)

认证 加密 WIDS GSN CPU 保护策略 基础网络保护策略 管理特性 网络管理 日志 告警 故障检测 统计信息 Fat/Fit 模式切换 物理特性 尺寸 重量 安装方式 业务端口 管理端口 射频接口 电源 工作频段 调制技术
发射功率
接收灵敏度
RG-AP530-I 系列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手册 通过 IP40 防水防尘认证 工作温度:-10°C~55°C 存储温度:-40°C~70°C 工作湿度:5%~95%(无凝结) 存储湿度:0%~100%(无凝结) 19W GB4943、EN/IEC 60950-1 GB9254、EN301 489 EN 62311 无线发射设备型号核准、EN300 328、EN301 893
技术支持 4008-111-000

使用范围

感谢您使用锐捷网络产品,本手册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硬件安装指南。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产品在功能上和物理上的一些特性,提供了安装步骤、故障排除、技术规格,以及电缆和连接器的规格和 使用准则。 适用于想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解且在安装和维护网络硬件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用户。 同时假定该款产品的用户熟知 相关术语和概念。
RG-AP530-I 系列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手册
1 产品综述
1.1 产品简介
RG-AP530-I 是锐捷网络推出的面向下一代高速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点产品,采用了最新标准的 802.11ac 协议,每路射频 单元可以提供高达 1300Mbsp 的接入速率,单个 AP 可以提供 1900Mbps 的接入速率。RG-AP530-I 产品充分考虑了无线网 络安全、射频控制、移动访问、服务质量保证、无缝漫游等重要因素,配合锐捷网络 RG-WS 系列无线控制器产品,完成无 线用户数据转发、安全和访问控制。 RG-AP530-I 支持标准的 802.11ac 协议,采用双路双频设计,可支持同时工作在 802.11a/n/ac 和 802.11b/g/n/ac 模式。提 供两个 10/100/1000Base-T 以太网端口上联。 RG-AP530-I 采用了业内领先的双路大功率射频硬件设计,双路均具备 100mW 双向功率放大能力,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覆 盖需求,配合相应的内置式天线,为用户带来饱满的信号覆盖体验,可完全保障信号在视距和非视距的传输,并专门针对穿 透障碍物能力进行了加强,较低的噪声指数提高了接收灵敏度,更使得覆盖范围大大增加,内建的高速加密引擎,可支持所 有 TKIP 及 AES 协议且不会出现性能衰减。 RG-AP530-I 采用锐捷网络创新研发的 X-sense"灵动"天线矩阵架构,能够动态选择不同的天线组合,支持最高多达 1677 万种组合方案,彻底解决传统天线存在覆盖盲区的弱点。无论你身处哪个角落,X-sense 都能定制出一条最适合你当前位置 的天线路径,真正实现全面覆盖,绝无死角。无需人工干预,X-sense 凭借其强大的运算性能,可以在 1 毫秒内完成 300 次指向终端的信号路径切换,即便在快速奔跑状态下也能保证时刻都有最佳的信号。

RJ21线序

RJ21线序

DSLAM5024 IP DSLAM设备硬件安装指导手册2008年8月D S L A M5024A D S L2+I P D S L A M设备硬件安装指导手册资料版本: V1.1产品版本: V1.2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与就近的公司办事处联系,也可直接与公司总部技术支持中心联系。

前言感谢您购买DSLAM5024 ADSL2+ IP DSLAM小容量局端接入设备,DSLAM5024是针对国内第一代基于ATM内核的ADSL设备已日渐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并且DSLAM局点容量迅速增长,而推出的基于IP内核的、采用ITU-T最新G.992.5 ADSL 2+标准的新一代DSLAM系统。

本系列手册将主要介绍DSLAM5024系统硬件、软件等使用方法.资料说明DSLAM5024 ADSL2+ IP DSLAM设备的资料文档包括:《DSLAM5024硬件安装指导手册》《DSLAM5024软件操作指导手册》手册用途及清单如下:手册名用途《DSLAM5024硬件安装指导手册》本手册介绍DSLAM5024 IP DSLAM设备的安装要求、线缆安装、电源、地线安装及设备通电测试等内容《DSLAM5024软件操作指导手册》主要介绍DSLAM5024 IP DSLAM 设备日常操作、数据配置以及典型业务应用配置电子手册(光盘)提供《DSLAM5024硬件安装指导手册》、《DSLAM5024软件操作指导手册》PDF文档本手册主要针对如何安装DSLAM5024 IP DSLAM 设备进行讲述,包括此设备的特性、构成组件以及各组件所完成的功能等。

另外对设备的连接方法也做了详尽描述,并配有必要的图示。

硬件安装指导手册在附录中向用户提供了设备用户线线序图,还简要介绍了一些关于软件方面的配置信息,更详细的命令和配置操作请参考《DSLAM5024软件操作指导手册》读者对象本手册主要针对DSLAM5024进行网络管理和维护的系统管理人员,为方便理解操作过程,要求您在操作前熟悉以下知识:局域网以太网交换和桥接网络协议ADSL技术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VLAN(虚拟局域网)ATM(异步转移模式)目录1设备概述.....................................................................................................................- 7 -1.1 DSLAM5024简介 (7)1.2 系统特性 (7)1.3 软件特性 (8)1.4 硬件特性 (10)2硬件结构...................................................................................................................- 11 -2.1 主设备外观 (11)2.2 业务卡 (11)2.3 设备后视图 (12)2.4 设备电源 (13)2.5 设备风扇 (13)3安装要求...................................................................................................................- 14 -3.1 安装前准备 (14)3.1.1注意事项......................................................................................................- 14 -3.1.2安装工具和设备..........................................................................................- 14 -3.2 安装环境要求 (15)3.2.1机房建筑条件检查......................................................................................- 16 -3.2.2机房环境条件检查......................................................................................- 16 -3.2.3机房供电条件检查......................................................................................- 16 -3.2.4配套设备检查..............................................................................................- 17 -3.2.5地线条件检查..............................................................................................- 17 -3.2.6其它设施检查..............................................................................................- 17 -4设备安装...................................................................................................................- 18 -4.1 注意事项 (18)4.2 桌面安装 (18)4.3 机柜安装 (18)4.3.1将设备安装到机柜内..................................................................................- 18 -4.3.2安装业务板卡(Linecard).............................................................................- 19 -5线缆连接与布放.......................................................................................................- 20 -6设备检查...................................................................................................................- 21 -6.1 整体检查 (21)6.2 机框供电检查 (22)6.3 通电检查 (22)7系统调试...................................................................................................................- 23 -7.1 设备启动.. (23)7.2 设备访问 (23)附录...................................................................................................................................- 25 -附录A设备缩略语清单 (25)附录B RJ21线序表 (26)附录C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的制作 (27)结束语...............................................................................................................................- 29 -1设备概述1.1 DSLAM5024简介随着internet飞速发展,宽带接入进一步普及,ADSL宽带技术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最佳解决方案,应用已经深入人心。

ME-UE 系列车载录像设备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100

ME-UE 系列车载录像设备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100

ME-UE系列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安装指导书ME-UE系列车载录像设备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1.0.0ME-UE系列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目录目录1工程施工前准备.................................................................................................................... - 1 -1.1安装流程.......................................................................................................................................... - 1 -1.2制定安装计划.................................................................................................................................. - 1 -1.3安装工具准备.................................................................................................................................. - 1 -1.4安装材料.......................................................................................................................................... - 2 -1.5施工准备.......................................................................................................................................... - 2 -1.6安装原则.......................................................................................................................................... - 2 -2设备安装................................................................................................................................ - 5 -2.1设备面板名称及功能 ...................................................................................................................... - 5 -安装连接示意图.................................................................................................................................... - 7 -音视频输入输出连接............................................................................................................................ - 9 -机器安装尺寸...................................................................................................................................... - 12 -2.2设施布局........................................................................................................................................ - 12 -2.3设备安装位置................................................................................................................................ - 13 -2.4摄像机安装要求............................................................................................................................ - 17 -2.5报警按钮底座安装 ........................................................................................................................ - 18 -2.6布线- 19 -2.7设备接线........................................................................................................................................ - 20 -3设置与测试.......................................................................................................................... - 22 -3.1设备连接显示屏............................................................................................................................ - 22 -3.2遥控器操作(非标配) ..................................................................................................................... - 23 -3.3鼠标操作........................................................................................................................................ - 24 -3.4菜单操作........................................................................................................................................ - 25 -3.4.1 时间设置.................................................................................................................................... - 25 -3.4.2 延时关机和定时开关机............................................................................................................ - 25 -3.4.3 编码设置.................................................................................................................................... - 26 -3.4.4 3G/4G设置................................................................................................................................. - 28 -3.4.5录像设置..................................................................................................................................... - 29 -3.4.6录像查询..................................................................................................................................... - 30 -3.4.7自动注册..................................................................................................................................... - 32 -3.5常见问题及分析 .............................................................................................................................. - 32 -4设备安装验收...................................................................................................................... - 34 -1工程施工前准备1.1安装流程1.根据所安装的车型制定安装方案和安装工艺;2.依据安装计划或协助调度召回被安排安装的车辆;3.记录车辆编号和与之对应的设备编号;4.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打孔、拆卸,整理安装位置;5.铺设线缆;6.主机线缆接线;7.主机设备的安装;8.整个系统调试、检测。

Leica MS50_TS50_TM50用户手册_v1.1.1_zh

Leica MS50_TS50_TM50用户手册_v1.1.1_zh

LeicaMS50/TS50/TM50用户手册Version 1.1.1中文简介购买感谢您购买了MS50/TS50/TM50系列仪器。

本手册包括了重要的安全指南,可指导您安全地安装并使用仪器。

详情请参见"1 安全指南"。

请您在使用本产品之前仔细阅读用户手册。

仪器标识仪器的型号和序列号标注在仪器标签上。

请将仪器型号和序列号填写在下面。

当您需要与经销商或Leica Geosystems 授权的维修部门联系时,将会用到这些信息。

商标•Windows 是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蓝牙•SD 标志属于SD-3C,LLC 公司商标。

其他商标所有权归各自拥有者。

本手册的有效性本手册适用于 MS50/TS50/TM50仪器。

手册对于不同型号的区别会详加说明。

可用文档请参考以下MS50/TS50/TM50文档/软件的资源:•LeicaUSB 文档•https://myWorld@Leica Geosystems (https:// )提供许多服务,信息和培训材料。

通过直接访问 myWorld,您在任何时候(7天×24小时)都可以获取相关服务。

它能提高您的工作效率,保证您和您的仪器能及时从Leica Geosystems获取最新的信息。

类型:_______________序列号:_______________✓✓服务说明我的产品简单地将您和贵公司拥有的Leica Geosystems 产品添加进来。

查看您的产品的详细信息,购买附加选项或客户关怀包(CCPs),升级最新的软件并获取最新的文档。

我的维修查看您的产品在Leica Geosystems 维修中心的维修历史以及详细信息。

如果您的产品目前在Leica Geosystems 维修中心,那么可以查看它当前的维修状态以及预计维修截止日期。

服务说明我的支持提出关于您的产品的支持请求,它将会由您当地的Leica Geosystems支持团队来解决。

中兴ZXA10 C220(V1.1.1) G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技术手册

中兴ZXA10 C220(V1.1.1) G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技术手册

声明
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 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中兴通讯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
中兴通讯的专有标志或注册商标。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
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在未经中兴通讯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
内容介绍
章名 第 1 章 系统概述 第 2 章 系统结构
第 3 章 业务功能
第 4 章 组网模式
第 5 章 技术指标
附录 A 环境要求 附录 B 索引
概要 本章介绍 C220 设备的特点和相关接口 本章介绍了设备的原理,以及设备的软硬件结构 本章介绍 C220 设备支持的各种业务功能,包括 VoIP 业务、 IPTV 业务、CATV 业务、宽带业务和 TDM 业务 本章介绍 C220 设备的系统组网 本章介绍 C220 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接口指标以及相 关的协议和标准 介绍设备的环境要求 为本手册索引
产品有害物质含量状态说明
为了减小环境污染、保护地球,特声明由中兴通讯生产的 ZXA10 C220(V1.1.1)光接入局端汇 聚设备在以下物质含量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364-2006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 控制标识要求”:
● 铅(Pb) ● 汞(Hg) ● 镉(Cd) ● 六价铬(Cr6+) ● 多溴联苯(PBB) ● 多溴二苯醚(PBDE)
ZXA10 C220(V1.1.1) GPON 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
技术手册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ZXA10 C220(V1.1.1)GPON 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 技术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硝氨逃逸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指导手册
目录
1 现场施工总流程 (4)
1 .1 施工前期准备 (4)
1.1.1 现场勘查,烟道工况确认 (4)
1.1.2 安装平台搭建进行中 (4)
1.1.3 安装平台搭建完毕验收 (4)
1.1.4 主机柜安装孔位验收。

(4)
1.1.5 法兰预埋位置的验收。

(5)
1.1.6 气源供气质量的验收 (5)
1.1.7 电源供电质量的验收 (5)
1.2 召开安装会议 (5)
1.3 仪器安装调试 (5)
1.4 清理施工现场 (6)
1.5 工程验收 (6)
1.6 本次安装总结 6
2 法兰气源安装验收流程 (7)
2.1 法兰验收说明 (7)
2.1.1 测量位置 (7)
2.1.2 测量孔径 (7)
2.1.3 观察轴度 (7)
2.2 气源验收说明 (7)
2.3 气源调试流程 (8)
3 总电源接通调试流程 (9)
3.1 电源安装调试 (9)
3.2 空气开关接线方法 (9)
4 系统调试 (10)
4.1 电路检测 (10)
4.2 上电试运行 (10)
4.3 加热调试 (10)
4.4 反吹调试 (10)
4.5 调零标定 (11)
1 现场施工总流程
1 .1 施工前期准备
1.1.1 现场勘查,烟道工况确认
到达现场首先勘察已选定的安装点。

对比工况调查表及相关文件确认现场工况。

如果符合安装条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果不符合安装,可另选合适安装点,或者对现有安装点经行改造。

1.1.2 安装平台搭建
确认现场安装点平台是否搭建完善,推荐现场配置装有空调的分析小屋或者采用户外柜的形式,平台是否合适,另外推荐现场配置装有空调的分析小屋。

若远离地面安装应该有充分的防护措施确保生命与财产安全。

1.1.3 安装平台搭建完毕验收
检查现场安装平台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主要检查安装平台的安全性、配套基础设施(电源、压缩空气等)、仪器仪表的环境等是否达到标准。

1.1.4 主机柜安装孔位验收。

探头的安装孔位是否符合配套的探头、各个焊接点是否焊好、法兰对接是否严密等。

1.1.5 法兰预埋位置的验收。

预埋法兰、平台防腐处理情况验收。

1.1.6 气源供气质量的验收
气体供气是否能达到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压力。

(本系统涡旋制冷需要7bar的气体压力)
1.1.7 电源供电质量的验收
本系统供电为AC220V/50Hz,检查电源供电质量。

1.2 召开安装会议
1)现场情况介绍。

2)安装前任务分配、安全培训。

3)施工工具准备。

4)报上级领导批准。

1.3 仪器安装调试
1)总气源线、总电源线、网线布置。

2)接通总气源,调节解压阀到合适压力。

3)接通总电源,检查信号调理单元供电情况。

4)安装烟气探头及连接管路及伴热管。

5)安装调试颗粒物监测仪
①气路、线路布置。

②安装探头法兰。

③提供气源。

④安装探头
⑤连接线缆
⑥检查安装
⑦打开电源
6)仪器预热,观察仪器运行是否正常。

7)仪器预热完成后,进入正常测量状态。

8)对仪器进行调零标定。

9)调试仪器各项功能(反吹、射流、涡旋制冷、温控等)。

10)调试确认仪器功能一切正常交付使用。

1.4 清理施工现场
安装调试完成后,将现场清理干净。

各类垃圾统一收集丢弃置客户指定地点,未用完的材料如果是备件备料整理好交给客户,其他可回收物品一律带回公司。

1.5 工程验收
客户公司验收,填写验收单,负责人签字。

1.6 本次安装总结
1)现场施工人员写出个人总结、改进意见。

2)召开总结会。

2 法兰气源安装验收流程
2.1 法兰验收说明
2.1.1 测量位置
以卷尺大致测量各探头安装法兰的位置尺寸(包括:法兰间相对位置、法兰与平台、法兰与平台边缘),检验是否与图纸吻合
2.1.2 测量孔径
测量各探头安装法兰的主管孔径、连接用通孔的形位,检验是否与各探头要求相符
2.2 气源验收说明
1)根据现场条件,以目测、感官为主。

2)现场气源要具备端口压力表(10KG)、阀门(方便维护)、粗滤、并连接到系统分析仪,且无泄漏。

3)打开控制柜末级阀门,压力表测量值应≥4KG,以硬物档其正面,无察觉有异物随气流喷出,无水痕出现。

4)阀门不关闭,持续10min,观察压力的变化范围,最小压力是否≥4KG。

5)关小阀门,以白纸档其正面,观察纸上是否有油渍、水渍出现。

2.3 气源调试流程
1)开启主气源,通气,并调整好气压;2)打开反吹过滤减压阀,调试反吹气路3)打开涡旋制冷气路,调试涡旋制冷
3 总电源接通调试流程
3.1 电源安装调试
本在线监测系统需要的电源为AC220V/50Hz,检查现场电源及导线的可靠性。

本系统自带电源入口为三芯插座,如果现场没有插座端子,可以将电源线直接接入到220V。

3.2 空气开关接线方法
总电源的过载保护、漏电保护使用的是3p(两孔)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4 系统调试
4.1 电路检测
根据电路图用万用表对仪器做最后的终检,主要检测各线路的是否有短路断路现象。

4.2 上电试运行
将氨气模块电源切断,其他部分电路不改变,上电后查看二次仪表界面是否有显示,内部菜单是否能进入。

进入I/O菜单测试电磁阀法和继电器功能是否正常。

观察加热箱工作是否正常。

如果一切正常,断电后连接氨气模块电路。

4.3 加热调试
试运行调试正常后,连接全部电路。

上电,设置加热箱温控温度,配置继电器动作(出厂已设置,现场还需检验)。

待加热箱与模块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加热箱默认170℃,氨气模块默认170℃)。

观察加热箱温度与氨气模块温度是否稳定。

加热箱稳定温度波动与偏差不得大于5%,氨气模块稳定温度波动与偏差不得大于1%。

4.4 反吹调试
通过分析仪表设置,打开反吹气路是反吹气压保持在3-4kg的压力对气路进行反吹。

4.5 调零标定
连接好调零气路,并且在气路上串上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为2L/min,打开调零界面,等待数据稳定调零。

标定过程与调零过程相似,但是注意标定气路连接于设置。

调零标定过程根据实际测量状况可以多经行几次。

具体方法详见用户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