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能力评估

合集下载

心理测试题婴儿的智力(3篇)

心理测试题婴儿的智力(3篇)

第1篇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好奇您的宝宝在智力发展方面有何特长?是否想了解宝宝在哪些领域有更大的潜能?本测试题旨在帮助家长们初步了解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为后续的早期教育提供参考。

请注意,以下测试题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宝宝智力发展的唯一依据。

测试说明:1. 请根据宝宝的实际表现,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2. 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3. 测试结束后,请计算得分,了解宝宝在各个领域的智力发展情况。

测试题目:第一部分:感知觉能力1. 宝宝在听到声音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如抬头、转身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2. 宝宝对颜色有明显的偏好,如喜欢红色的玩具。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3. 宝宝能够通过触摸区分不同材质的物体。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4. 宝宝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注意到物体的细节,如颜色、形状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5. 宝宝对音乐有明显的反应,如听到音乐会手舞足蹈。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第二部分:认知能力6. 宝宝能够通过视觉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7. 宝宝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如拍手可以发出声音。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8. 宝宝能够通过听觉区分不同的声音,如鸟鸣、汽车鸣笛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9. 宝宝能够通过触觉识别不同的温度,如冷、热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10. 宝宝能够通过嗅觉识别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食物香等。

()A. 经常如此B. 偶尔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未如此第三部分:语言能力11. 宝宝能够模仿简单的声音,如“妈妈”、“爸爸”等。

XXX对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

XXX对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

XXX对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且能够控制方向和速度1分个体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帮助才能使用轮椅(或电动车)4.使用辅助工具2分个体需要他人的大量帮助才能使用轮椅(或电动车)3分无法使用轮椅(或电动车),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依赖他人,无法使用轮椅(或电动车)分个体能够独立完成如厕、穿衣、洗漱等个人卫生活动1分个体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小量帮助才能完成个人卫生活动5.个人卫生2分个体需要他人大量帮助才能完成个人卫生活动3分无法完成个人卫生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依赖他人,无法完成个人卫生活动分个体能够独立完成进食、饮水等活动1分个体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小量帮助才能完成进食、饮水等活动6.进食、饮水2分个体需要他人大量帮助才能完成进食、饮水等活动3分无法完成进食、饮水等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依赖他人,无法完成进食、饮水等活动附表2老年人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评分表评估项目具体评价指标及分值分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包括烹饪、购物、洗衣等1分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但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帮助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分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但需要他人的大量帮助3分无法完成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依赖他人,无法完成日常生活分能够独立参与社会活动,如聚会、旅游、文艺活动等1分能够参与社会活动,但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帮助8.社会参与能力2分能够参与社会活动,但需要他人的大量帮助3分无法参与社会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无法参与社会活动附表3老年人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表评估项目具体评价指标及分值分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沟通,如与家人、朋友交流1分能够完成日常沟通,但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帮助9.沟通能力2分能够完成日常沟通,但需要他人的大量帮助3分无法完成日常沟通,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无法完成日常沟通分能够独立处理日常事务,如电话、邮件、银行等1分能够处理日常事务,但需要他人的指导或帮助10.处理事务2分能够处理日常事务,但需要他人的大量帮助3分无法处理日常事务,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更严重的情况4分完全无法处理日常事务1.个体使用轮椅或电动车从A地到B地需要监护或指导。

附表3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表

附表3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表
1分 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或理解别人的话,但要增加时间或给予帮助
2分 勉强可与人交往,谈吐内容不清楚,表情不恰当
3分 不能表达需要或理解他人的话
上述评估项目总分为12分,本次评估得分为 分
3分 没有视力,眼睛不能跟随物体移动
3.听力(若平时佩戴助听器,应在佩戴助听到电视、电话、门铃的声音
1分 在轻声说话或说话距离超过2米时听不清
2分 正常交流有些困难,需在安静的环境、大声说话或语速很慢,才能听到
3分 完全听不见
4.沟通交流(包括非语言沟通)
0分 无困难,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和交流
3分 昏迷,处于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回避和痛苦表情;处于深昏迷时对刺激无反应(若评定为昏迷,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可不进行以下项目的评估)
2.视力
(若平日带老花镜或近视镜,应在佩戴眼镜的情况下评估)
0分 视力完好,能看清书报上的标准字体
1分 视力有限,看不清报纸标准字体,但能辨认物体
2分 辩认物体有困难,但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只能看到光颇色和形状
附表3
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表
评估项目
具体评价指标及分值
分值
1.意识水平
0分 神志清醒,对周围环境警觉
1分 嗜睡,表现为睡眼状态过度延长。当呼或推动其肢体时可唤醒,并能进行正确的交谈或执行指令,停止刺激后又继续入睡
2分 昏睡,一般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时可有短时的意识清醒,醒后可简短回答提问,当刺激减弱后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一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二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三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感知觉能力评估报告

感知觉能力评估报告

感知觉能力评估报告
根据专家对您进行的观察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感知觉能力评估报告:
感知觉能力评估结果显示,您具有良好的感知觉能力。

您在注意力集中、感知细节和快速反应等方面表现出色。

您能够迅速地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变化,并能够快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观察力方面,您展示了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您能够准确地观察和分析细微的细节,并能够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此外,您还表现出了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

您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感知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并能够在处理空间问题时做出准确的决策。

然而,我们还发现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当面对复杂或多样化的任务时,您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我们建议您在这方面加强训练,比如通过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来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综上所述,您的感知觉能力评估结果整体表现良好。

通过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您有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感知觉能力。

幼儿1岁智力测试题(3篇)

幼儿1岁智力测试题(3篇)

第1篇一、感知觉测试(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将红色的玩具放在幼儿面前,问幼儿玩具是什么颜色?2. 将玩具藏在布下面,让幼儿找出玩具。

3. 将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让幼儿指出玩具的位置。

4. 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幼儿辨别声音的种类。

5.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动物图案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

6.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容器中,让幼儿找出藏在哪个容器里的玩具。

7. 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模仿音乐中的节奏。

8. 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指出形状。

9. 将玩具放在幼儿的视线外,让幼儿指出玩具的位置。

10.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水果图案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字。

11.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房间里,让幼儿找出藏在哪个房间里的玩具。

12. 播放一段儿歌,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

13.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交通工具图案的图片,让幼儿说出交通工具的名字。

14.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篮子里,让幼儿找出藏在哪个篮子里的玩具。

15. 播放一段故事,让幼儿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16.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植物图案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植物的名字。

17.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桌子下,让幼儿找出藏在哪个桌子下的玩具。

18. 播放一段儿歌,让幼儿模仿儿歌中的角色。

19.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动物叫声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动物叫声。

20.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书后面,让幼儿找出藏在哪本书后面的玩具。

二、认知能力测试(20题,每题2分,共40分)21.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动物和植物图案的图片,让幼儿指出动物和植物。

22. 让幼儿模仿成人的简单动作,如拍手、点头等。

23. 将两个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让幼儿指出哪个是相同的。

24. 让幼儿将玩具分类,如将球和车分开。

25.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数字的图片,让幼儿指出数字。

26. 让幼儿模仿成人的简单表情,如笑、哭等。

27. 将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抽屉里,让幼儿找出藏在哪个抽屉里的玩具。

28. 给幼儿展示一张有不同颜色图案的图片,让幼儿指出颜色。

认知评估

认知评估

认知评估目录1.基础知识(一)认知的定义:人们根据自身感知到的外界刺激与信息推测和判断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二)认知的组成:1.感知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软硬、气味和声音及自身状况,并因此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如饥择食,渴择饮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人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因此,常将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觉。

感知觉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感知觉既是认识的开端又是思维的基础,对维持大脑正常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心理活动都是在感知觉所获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注意:定义: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为个体在清醒状态下,时刻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殊心理现象。

分类:无意注意:为没有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如浓郁气味引起的注意。

有意注意:为有目的并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受意识的调节与支配,是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认知能力之一。

3.记忆:定义:为个体将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等方式,积累经验的心理过程。

分类:感觉记忆: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有鲜明的形象性,但信息存贮的时间极短,稍不注意,转瞬即逝。

短时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存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记忆容量有限。

长时记忆: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记忆容量大,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记忆的牢固与否主要取决于记忆信息的意义重大与否。

4. 思维: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以及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思维活动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借助语言和文字表达。

思维具有连续性,丧失即出现思维障碍。

感统评估1

感统评估1

31.对某些布料很敏感,不喜欢那 类布料所做的衣服。 32.对自己的事物很敏感,很容易 动情,计划或结果改变时不能容忍。 33.对无所谓的瘀伤,小肿块,小 刀伤等,总觉得很痛而诉怨不止。 34.顽固偏执不合作,一直坚持依 自己的方式办事,对事没有灵活性。
(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35.三、四岁尚不会洗手,上厕所不 会自行擦屁股。 36.三、四岁尚不会使用筷子,或一 直用汤勺吃饭,不会拿笔。 37.四、五岁不会玩骑上、爬下或钻 进去等的大玩具。 38.五、六岁不会站起来用脚荡秋千, 不会攀绳网或爬竹竿。 39.穿脱袜子、衣服、扣纽扣、系鞋 带等动作,向来非常慢,或做不来。 40.入学后尚不会自己洗澡;单脚跳, 跳绳等都做不好也学不好。
(五)视觉空间、形态:
46.在年幼时,玩积木总比别人差。 47.外出或远行时常达不到目的地, 很容易迷失,不喜欢到陌生的地方。 48.蜡笔着色和铅笔写字都不好, 比别人慢,常超出轮廓或方格之外。 49.拼图总比别人差;对模型或图 样的异同辨别常有困难。 50.混淆背景中的特定图形,不易 看出或认出。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由英国心 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 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用以 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 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 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 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 能力测试。
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按逐步增 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 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 略有不同。从直观上看,A组主要测知 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等; B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 主要测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D组主要 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等;E组 主要测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可 见,各组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 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 来研究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每一组中包 含有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 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 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片组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对甜、咸、酸、苦等四种基本味觉做出不同的反应。
(五)嗅觉能力
• 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 起的。嗅觉的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只有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 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
• 嗅觉不像其它感觉那么容易分类,在说明嗅觉时,还是用产生气味的 东西来命名,例如玫瑰花香、肉香、腐臭……。
4.听觉编序能力
• 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忆 出来的能力。许多测验都有这个方面的内容,如ITPA中的听 觉系列化测验——听觉系列记忆、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 度测验等。例如,测试者说“A、B、C……”或“小红、小明、 小聪……”,要求儿童按照测试者所说的顺序回忆出来。
5.听觉混合能力
第二章 感知觉能力评估
王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感知觉能力评估
第一节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重要性 第二节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一、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内容 二、感知觉能力评估的方法
第三节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工具介绍
一、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工具 二、感知觉能力评估的示例
第一节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重要性
略不相关的; (4) 必须同时注意两件事物以上的时候,能够妥善分配及应
用。 • 注意力的不足常是多重障碍、自闭症儿童、智能障碍等类
儿童最常见的困扰之一。
3. 视觉记忆力
• 把现在看到的东西和以前的经验作比较,加以分类、整合 再储存在大脑中,即是所谓的视觉记忆或再认能力。
4. 图形区辨能力 • 能认出物体之间特征的异同点,把一个物体从另一个物体
• 人有三种身体运动:(1)身体(头、四肢、躯干)姿势的变化; (2)身体的移动(爬、走、跑、跳);(3)操作、摆弄物品的活 动(玩积木、拼图、涂色、剪纸、画画、写字)。
• 皮肤觉又可以细分成触觉、温度觉和疼痛觉。在皮肤觉中, 最重要的是触觉。
• 我们常常会讨论特殊儿童的触觉问题,有时也会把温度觉 融入到触觉问题中进行探讨。
(四)味觉能力
• 凡能溶于水的物质都是味觉的适宜刺激。一般认为甜、咸、酸、苦是 四种基本的味觉。味觉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也 是儿童对特殊儿童进行感知觉能力的评估是进行感知觉训练的前 提条件。
• 在正式训练前必须对他们的感知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 的结果来制定感知训练方案,选择感知训练方法。同时, 要了解感知训练的方案是否合理,感知训练的效果如何等, 只有通过评估才能确定。
• 对特殊儿童进行感知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1. 了解特殊儿童感知活动表现; 2. 确定特殊儿童已有的感知能力; 3. 发现特殊儿童感知能力的不足和需要; 4. 协助制定未来的教育训练方案。
1.听觉辨别能力
•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辨别的能力以及辨 别一组或一对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测 验来评价。如向孩子呈现发音差异很小的一对词,要求孩 子背对测试者(避免孩子从说话者的口形中找出视觉线 索),判别这对词的同异,如“再—才”、“为一会”、 “百一白”、“b一P”等。
• 味觉和嗅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两个出入口。因 此,它们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
(六)运动知觉能力
• 这里所说的运动,并非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指人通过神经系统控制, 使自己的外部肌肉去完成某种动作的过程。人的运动表现为各种动作, 因此常把“大运动”叫做“粗大动作”或“大肌肉活动”;精细运动 则叫做“精细动作”或“小肌肉活动”。
3、听觉理解能力
• 听觉理解力是指儿童能辨识声音以及了解说话的能力。有些 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 课内容听而不闻,原因之一就在于听觉理解力差。听觉理解 力差的儿童往往听不懂词意、句义,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注意力分散;难确定两个听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草是绿 的,天是蓝的等。
的要素。眼球动作能让眼珠上下左右移动、旋转看不同方向 的物品;视野是指眼睛直视前方所能看到的范围;视力是能 看清楚物品的能力。
2、 视觉注意力
• 视觉注意力包含了几个层面: (1) 东西出现在眼前,能不能注意到; (2) 注意到了之后,能不能持续的注意,还是一下子就分散
掉看别的东西; (3) 如果眼前不止一个东西,要选择注意哪一个东西,而忽
第二节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一、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内容
• 感知觉能力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视觉能力、听觉能力、皮 肤觉能力、味觉能力、嗅觉能力以及运动知觉能力、空间知 觉能力和时间知觉能力等八个方面。
(一)视觉能力
1. 眼球动作、视野、视力 • 视觉接收是视觉能力中最底层的能力,也是影响视力最基本
中区别出来。 5. 视觉想象力 • 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脑就能想象出具体的样子。
(二)听觉能力
• 儿童的听觉障碍在排除器质性原因外,一般是指听知觉辨 别能力、过滤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不足。
• 听知觉是个体将耳朵所接收到的刺激音分析成有意义的意 象的历程,这个历程包括有觉察、分辨、辨识和理解。根 据知觉的内容可分为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 理解能力、听觉编序能力、听觉混合能力等五个方面。
• 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语音或音素混合成一个完整的词
的能力。有这方面缺陷的孩子不能把音素“g—uāng”合
成“光”
“pú--táo”形成词“葡萄”。
• 儿童在听觉方面的缺陷,往往并不是听力方面的,而是听觉 加工技能方面的 。
(三)皮肤觉能力
• 皮肤觉是物体的机械的和温度的特性作用于皮肤的表面引 起的。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 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痛觉、 触觉等多种感觉 ,因此,对人来说,除了视觉以外,皮 肤觉接受外界的信息量最多。
2.听觉记忆能力
•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贮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例如,和 孩子玩“打电话”的游戏时说:“喂,您好,我是妈妈的同 事刘阿姨,我找您妈妈,让她明天上午八点在单位门口等王 处长和我,我们一起去开会。”要求被测孩子尽量回忆刚才 “电话”里的相关重要信息:谁、找谁、什么时候、在哪儿、 和谁、干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