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设计-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
CMOS集成电路电流源负责的差分放大器

目录必做项目:与非门电路的设计一设计目的与指导二设计及过程分析三结果分析四体会五任务分工选做项目: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设计一设计目的与要求二设计及过程分析三结果分析四体会五任务分工必做项目:与非门电路的设计一、设计目的与指导本项目要求基于csmc 0.35um 工艺,完成一个二输入与非门(2NAND)的电路设计。
设计要求如下:1、为了给顶层设计留出更多的布线资源,版图中只能使用金属1 和多晶硅作为互连线,输入,输出和电源、地线等pin 脚必须使用金属12、版图满足设计规则要求,并通过LVS 检查3、设计分析分析二输入与非门(2NAND)的电路,确定器件的宽长比。
设置华大九天环境启动 Aether建立自己的设计库用 Schematic Editor 画电路原理图形成符号图在 MDE 中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修正电路的参数,重新仿真。
4、版图设计用 Layout Editer 画版图利用 Aeolus 工具进行版图验证和提取DRC 规则检测LVS 检查5、Tape out增加焊盘等外围电路输出 GDSII 版图结果。
二设计及过程分析(一)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由两个NMOS和两个PMOS组成。
两个PMOS并联,两个NMOS串联,然后将两个NMOS和两个PMOS串联起来。
最后加上相应的引脚(包括input、output、inputoutput),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在给5V电压时,对V0与V1进行直流仿真分析直到VOUT斜率变化最大值在2.5V左右。
不断调节管子宽长比,直至其满足要求,测得NMOS的W/L=0.8/0.5,PMOS的W/L=2/0.5.仿真图如下图所示(二)生成符号图在schematic editor工作界面,创建symbol view,生成符号图。
符号图如下图所示:符号图创建完成后,重新建立一个schematic editor,调用刚刚创建的符号图,并加上相应的输入信号,然后进行仿真,查看波形。
模电设计-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摘要:差分放大器是最重要的电路发明之一,它可以追溯到真空管时代。
有于差动放大具有很多有用的特性,像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所以它已经成为当代高性能模拟电路和混合信号电路的主要选择。
电流源在差分放大器中广泛应用,电流源起一个大电阻的作用,但不消耗过多的电压余度。
在模拟电路中,电流源的设计是基于对基准电流的“复制”,稳定的基准电流则由一个相对复杂的电路来产生。
在电流镜中,只需调整MOS管的W/L就能获得不同的、精确的复制电流。
在本课程设计中,将根据典型电流镜负载差动对中,增益、带宽与MOS管W/L之间的关系,获得满足要求的放大器。
一.设计目标 ................................................................................................................................ - 1 - 二.单个MOS管的的特性 ...................................................................................................... - 2 -2.1 、NMOS特性仿真...................................................................................................... - 2 -2.2 、PMOS特性仿真 ...................................................................................................... - 4 - 三.电路设计与参数推导.......................................................................................................... - 6 -3.1电路设计:.................................................................................................................... - 6 -3.2手工推导参数................................................................................................................ - 7 - 四.差分放大器仿真 ................................................................................................................. - 9 -4.1、HSPICE仿真:......................................................................................................... - 9 -4.2、器件参数修改........................................................................................................... - 10 -4.3 仿真波形..................................................................................................................... - 12 -4.2、共模电平的范围:................................................................................................... - 13 -4.3 数据对比..................................................................................................................... - 16 -五.总结 ...................................................................................................................................... - 17 -一.设计目标设计一款差分放大器,要求满足性能指标:● 负载电容pF C L 1=● V VDD 5=● 对管的m 取4的倍数● 低频开环增益>100● GBW(增益带宽积)>30MHz● 输入共模范围>3V● 功耗、面积尽量小参考电路图:二.单个MOS管的的特性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ductor)你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之差分放大电路电流源课件

有零点漂移吗?
Q点相互独立。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低频 特性差,不能集成化。
三、变压器耦合
可能是实际的负载,也 可能是下级放大电路
理想变压器情 况下,负载上获 得的功率等于原 边消耗的功率。
从变压器原 边看到的等 效电阻
P1
P2, I
2 c
RL'
I
2 l
RL
RL'
I
2 l
I
2 c
RL
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动态 仅输入差模信号,vi1 和 vi2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vO1 和 vO2大小相等, 相位相反。 vo vO1 vO2 0 ,
信号被放大。
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动态 仅输入共模信号, vo vO1 vO2 0 ,
同时输入差模和共模,仅差模信号被放大。
VCC VBE (VEE ) VCC VEE
R
R
Ic2是基准电流的镜像
代表符号
6.1.1 BJT电流源电路
1. 镜像电流源
动态电阻(小信号)
ro
( iC2 )1 vCE2
IB2
rce
一般ro在几百千欧以上 ,
45纳米工艺下的有源电流镜的差分放大器设计

45纳米工艺下的有源电流镜的差分放大器设计在45纳米工艺下设计差分放大器常常是信息电子学设计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差分放大器是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输入信号中提取出差分信号,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和滤波的功能。
这篇文章将从差分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步骤以及45纳米工艺下的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差分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输入端(非反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和一对工作在共模模式下的有源负载电流镜。
有源电流镜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电流,确保差分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在45纳米工艺下,由于工艺缩减,发生器负载电阻的功耗限制也有一定挑战。
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差分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当输入信号的差分模式信号增大时,差分对的两个晶体管的电流将以不同的幅度变化,从而使输出信号增大。
而当输入信号的共模模式信号变化时,差分对的两个晶体管的电流将以相同的幅度变化,从而抵消掉输出信号的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差分放大器能够提取出输入信号中的差分信号,实现信号放大。
在45纳米工艺下设计差分放大器,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
首先,由于纳米级工艺的缩减,晶体管的尺寸变小,因此需要对晶体管进行精确的模型参数提取,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工艺缩减,电路中的线性度、功耗和噪声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设计差分放大器时需要平衡这些参数,以实现最佳性能。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方案来改善差分放大器的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主动偏置电路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和稳定性;可以使用级联放大器来增加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还可以采用反馈电路来降低放大器的噪声水平。
这些优化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条件来选取。
综上所述,差分放大器在45纳米工艺下的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优化电路结构,提取模型参数,平衡各种性能指标等方法,可以实现一款稳定、线性、低功耗的差分放大器。
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设计

《IC课程设计》报告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设计摘要在对单极放大器与差动放大器的电路中,电流源起一个大电阻的作用,但不消耗过多的电压余度。
而且,工作在包河区的MOS器件可以当作一个电流源。
在模拟电路中,电流源的设计是基于对基准电流的“复制”,前提是已经存在一个精确的电流源可以利用。
但是,这一方法可能引起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被用来产生一个稳定的基准电流,这个基准电流再被复制,从而得到系统中很多电流源。
而电流镜的作用就是精确地复制电流而不收工艺和温度的影响。
在典型的电流镜中差动对的尾电流源通过一个NMOS镜像来偏置,负载电流源通过一个PMOS镜像来偏置。
电流镜中的所有晶体管通常都采用相同的栅长,以减小由于边缘扩散所产生的误差。
而且,短沟器件的阈值电压对沟道长度有一定的依赖性。
因此,电流值之比只能通过调节晶体管的宽度来实现。
而本题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实现的。
目录1设计目标 (1)2相关背景知识 (2)3设计过程 (6)3.1 电路结构设计 (6)3.2 主要电路参数的手工推导 (6)3.3 参数验证(手工推导) (7)4 电路仿真 (9)4.1 用于仿真的电路图 (9)NMOS: (9)PMOS (9)整体电路图 (10)4.2 仿真网表(注意加上注释) (10)4.3 仿真波形 (13)5 讨论 (17)6 收获和建议 (17)参考文献 (19)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参考电路图如下:工艺ICC网站的0.35um CMOS工艺电源电压5V增益带宽积25MHz低频开环增益100负载电容2pF输入共模范围3V功耗、面积尽量小2相关背景知识据题目所述,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的制作为0.35um CMOS 工艺,要求在5v 的电源电压下,负载电容为2pF 时,增益带宽积大于25MHz ,低频开环增益大于100,同时功耗和面积越小表示性能越优。
我们首先根据0.35um CMOS 工艺大致确定单个CMOS 的性能,即在一定值的W/L 下确定MOS 管在小信号模型中的等效输出电阻和栅跨导,然后记下得到的参数并将其带入到整体电路中计算,推导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电路中的器件参数,例如,小信号模型的增益、带宽、功耗等,再分析是否满足题目中的各项指标的要求。
3.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差分放大器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实习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 LabsI t t d Ci it D i L b单元实验三(第一次课)模拟电路单元实验-差分放大器电路设计2007-2008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时间安排z实验内容:z设计差分放大器z对电路进行直流、交流、瞬态分析z目的:z掌握模拟集成电路单元模块的设计分析方法z时间安排:z一次课完成差分放大器的电路设计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实验要求z设计图示差分放大器z尺寸需调整z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z负载电容C=2pFLz VDD=5Vz放大管的Vdsat=200±30mVz对管的m取4的倍数z低频开环增益>100z GBW>25MHzz PM>60z共模输入范围>3Vz功耗、面积尽量小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实验结果记录z请记录如下数据z各晶体管尺寸(m、W、L)z各晶体管的Vdsatz低频开环增益、GBW、PMz直流功耗、瞬态功耗平均值及对应跳变频率z转换速率(上升、下降分别记录)z单位缓冲接法,输入1V跳变时,输出端的信号建立时间(20μV)z上升、下降分别记录z实验方法,参见P5~P32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3创建放大器的电路(按下列尺寸设置)z M0、M1的尺寸z M=4, W/L=2/2z M2的尺寸z M2, W/L2/2M=2W/L=2/2z M5的尺寸M1W/L2/2z M=1, W/L=2/2z M3、M4的尺寸z M=4, W/L=2/2z vp:正输入端z vn:负输入端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4创建放大器的Symbol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5创建Power的电路图z如图创建Power的电路z创建Power的Symbol Viewz仅供仿真时调用!!!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6创建放大器的仿真电路(DC/AC仿真)z正输入端vp,加激励信号,DC=2.5,AC magnitude=1V负输入端,大电阻()、大电容()反馈z vn1G1F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7放大器的仿真电路:z I3:提供电流源z C2:放大器的负载z R0:1Gz C0:1Fz I0:调用Power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8常用Analyses设置z Tran:瞬态z DC:直流z AC:交流设置完毕后运行Simulation,然后可以查看Simulation Results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9直流/交流分析设置z直流分析:直流工作点z交流分析:起止频率设置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0z Results->Print->DC Operating Points->鼠标点击元件->弹出对话框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1βr的倒数该元件的功耗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2z Results->Direct Plot->AC Gains & Phase->进入Schematic View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3z View的左下角显示:Select first point然后鼠标左键点击(p为输出结点)z vout First point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4z first point选定后,View的左下角显示:Select second point然后鼠标左键点击p(p为输入结点)z vp Second point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5z弹出图示窗口:两条曲线表示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6z低频增益测量:在较低频率处测量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值如图测得的低频增益为z41.1898dB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7z增益带宽积测量:幅频特性曲线幅度为0dB时对应的频率注意:标尺很难完全定位到0dB,所以允许误差在正负50m dB以内z注意:标尺很难完全定位到0dB,所以允许误差在正负50m dB以内z测得增益带宽积为6.31193MHz增益带宽积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8z相位裕度测量:使用B标尺在增益带宽积频率处,测相移z PM (Phase Margin)=180+Phase88o(g),图中相位裕度约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9Results: Circuit Conditionsz查看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Results->Circuit Conditionsz放大管、负载管、电流镜等均应工作于饱和区z开关管工作于线性区z线性区:红色显示1、选项设置2、图中显示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0单位增益接法的放大器电路:输入为阶跃脉冲信号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1瞬态仿真设置z Analysis->Choose ,弹出窗口选择精度设置Conservative :精度高Moderate :中等精度Liber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 22:仿真速度快z第一步:将标尺A放置于平台区靠右的区域第二步:将标尺从点往左移动,直到||μz B A|Delta Y|≈20Vz第三步:将标尺A移动到跳变起始点,测Delta X,即为建立时间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3z Delta X,即为建立时间测得的建立时间为z414.419ns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4转换速率测试z A点:跳变点右侧;B点:远离斜率变化区域测得转换速率为z10.3043MV/sec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5功率测试(保存Power信号的设置)z Outputs->Save All…->弹出Save Options窗口->如下设置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6z Tools->Results Browser->弹出窗口中点击OK在中z Results Browserz Schematic->psf->Run1->tran-tran->I8->pwr->双击鼠标I8单元的功耗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7z双击鼠标后弹出Calculator窗口选择p g,然后点击z Special Functions->Average Printz平均功耗为:111.944μW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8功率测试(直流功耗)z在Results Browser中z Schematic->psf->Run1->dcOp-dc->I8->pwr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9z Analyses->Choose->dc->Component Parameterz Select Component Schematic 点击p ,然后在中选择扫描源z Component NameParameter Namez Parameter Name 扫描源的起止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 30扫描源的起z输出电压随直流量的变化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31。
模电课设-差分放大器

实验差分放大电路一:设计题目: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二:设计指标:双端输出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20~30,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 c|~0;单端输出时,A d1=,A d2=,|A c1|=|A c2|=0~1;输出电阻:R o=40~50KΩ。
三:实验目的:(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的标标的测试方法。
(3)了解电路产生零漂的原因和抑制方法。
(4)学会调节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的测试方法。
(6)掌握差分放大电路在不同输入,输出模式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式四:实验仪器与器件(1)计算机。
(2)Multism仿真软件。
(4)数字电压表。
(5)双踪示波器。
(6)交流毫伏表。
(7)12V的直流电源。
(8)函数信号发生器。
(9)晶体三极管,电阻,电容等五:预习要求:1.根据直流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按照教材中介绍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稳压电源。
根据设计与计算的结果,写出设计报告。
2.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六、设计原理:为了充分利用集成电路内部元件参数匹配较好、易于补偿的优点,输入级大都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形式。
1、将两个电路结构、参数均相等的单管放大电路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如图(a),输入电压u I1和u I2分别在两管的基极,输出电压等于两管的集电极电压之差。
a.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在理想情况下,电路中左右两部分三极管的特性和电阻有参数均完全相等,则当输入电压等于零时,U CQ1=U CQ2,故输出电压U O=0。
如果温度升高使I CQ1增大,U CQ1减小,则I CQ2也将增大,U CQ2也将减小,而且两管变化的幅度相等,结果VT1的VT2输出端的零点漂移将互相抵消。
2、为了进一步减小每个管子输出端的温漂,设计了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差分放大器设计报告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差分放大器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姓名:徐彭飞学号:201221030137 姓名:杨萍学号:201250300004差分放大器设计报告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差分放大器的模拟集成电路模块,给出电路原理图,对电路进行直流、交流、瞬态分析并给出仿真结果,给出简单的集成电路版图。
差分放大器的性能指标:1、负载电容CL=2pF2、VDD=5V3、放大管的Vdsat=200±30mV4、对管的m取4的倍数5、低频开环增益>1006、GBW>25MHz7、PM>608、共模输入范围模输入范围>3V一、电路原理图:器件尺寸:M0、M1的尺寸:M=4, W/L=2/2 M2的尺寸:M=2W, /L=W/L2/22/2 M5的尺寸:M1=1W, /L2=/22/2 M3、M4的尺寸:M=4, W/L=2/2 vp:正输入端 vn:负输入端二、电路原理图符号:三、仿真时的Power电路:四、差分放大器的DC/AC仿真(一)放大器的DC/AC仿真电路原理图:正输入端vp:加激励信号,DC=2.5,AC magnitude=1V 负输入端vn:大电阻(1G)、大电容(1F)反馈I3:提供电流源C2:放大器的负载大器的负载R0:1GC0:1FI0:调用Power(二)MOSFET的直流工作点:(三)交流分析得到的带宽、增益、相位裕度:五、单位增益接法的放大器电路的瞬态仿真(一)单位增益接法的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输入为阶跃脉冲信号(二)瞬态仿真输出波形(三)直流扫描(输出电压随直流量的变化)六、简单的电路版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电流镜负载的差分放大器摘要:差分放大器是最重要的电路发明之一,它可以追溯到真空管时代。
有于差动放大具有很多有用的特性,像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所以它已经成为当代高性能模拟电路和混合信号电路的主要选择。
电流源在差分放大器中广泛应用,电流源起一个大电阻的作用,但不消耗过多的电压余度。
在模拟电路中,电流源的设计是基于对基准电流的“复制”,稳定的基准电流则由一个相对复杂的电路来产生。
在电流镜中,只需调整MOS管的W/L就能获得不同的、精确的复制电流。
在本课程设计中,将根据典型电流镜负载差动对中,增益、带宽与MOS管W/L之间的关系,获得满足要求的放大器。
一.设计目标 ................................................................................................................................ - 1 - 二.单个MOS管的的特性 ...................................................................................................... - 2 -2.1 、NMOS特性仿真...................................................................................................... - 2 -2.2 、PMOS特性仿真 ...................................................................................................... - 4 - 三.电路设计与参数推导.......................................................................................................... - 6 -3.1电路设计:.................................................................................................................... - 6 -3.2手工推导参数................................................................................................................ - 7 - 四.差分放大器仿真 ................................................................................................................. - 9 -4.1、HSPICE仿真:......................................................................................................... - 9 -4.2、器件参数修改........................................................................................................... - 10 -4.3 仿真波形..................................................................................................................... - 12 -4.2、共模电平的范围:................................................................................................... - 13 -4.3 数据对比..................................................................................................................... - 16 -五.总结 ...................................................................................................................................... - 17 -一.设计目标设计一款差分放大器,要求满足性能指标:● 负载电容pF C L 1=● V VDD 5=● 对管的m 取4的倍数● 低频开环增益>100● GBW(增益带宽积)>30MHz● 输入共模范围>3V● 功耗、面积尽量小参考电路图:二.单个MOS管的的特性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ductor)你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
MOS管的source和drain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
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
这样的器件被认为是对称的。
2.1 、NMOS特性仿真电路图如下:HSPICE仿真:* Project NMOS* Innoveda Wirelist Created with Version 6.3.5* Inifile :* Options : -h -d -n -m -z -x -c6* Levels :*.prot.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tt.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res.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cap.unprotM1I1 VD VB 0 0 NVN L=1U W=10U M=1 VBS VB 0 1VDS VD 0 5* DICTIONARY 1* GND = 0.options post list.dc VDS 0 5 0.1.op.print i1(M1I1).END仿真波形:仿真得出的数据:subcktelement 0:m1i1model 0:nvnregion Saturatiid 18.6184uibs -4.227e-22ibd -23.6496avgs 1.0000vds 5.0000vbs 0.vth 830.1150mvdsat 125.6460mvod 169.8850mbeta 1.4749mgam eff 894.5056mgm 192.1882ugds 1.2418ugmb 72.1958ucdtot 12.5800fcgtot 24.0149fcstot 31.6174fcbtot 34.8211fcgs 18.4311fcgd 2.8784f参数计算:2n 1()(1+)2D ox GS TH n DS W I C V V V Lμλ=-)( 12D DS I V ∂=∂2n ()(ox GS TH W C V V L μ-)n λ 由仿真结果可以算出:n λ=0.0352.2 、PMOS 特性仿真电路图如下:HSPICE仿真:* Project PMOS* Innoveda Wirelist Created with Version 6.3.5* Inifile :* Options : -h -d -n -m -z -x -c6* Levels :*.prot.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tt.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res.lib 'D:\ePD\05model\05model\h05hvcddtt09v01.lib' cap.unprotM1I1 VDS VGS VDD VDD NVP L=1U W=10U M=1 V1I2 VGS 0 4V1I3 VDS 0 5V1I4 VDD 0 5* DICTIONARY 1* GND = 0.options post list.dc V1I3 0 5 0.1 *V1I2 3.5 5 0.1.op.print i1(M1I1).END仿真得出的数据:subcktelement 0:m1i1model 0:nvpregion Linearid 0.ibs 0.ibd 0.vgs -1.0000vds 0.vbs 0.vth -899.3391mvdsat -136.0660mvod -100.6609mbeta 471.1383ugam eff 384.0716mgm 0.gds 46.9930ugmb 0.cdtot 29.4825fcgtot 30.8144fcstot 30.3463fcbtot 40.6913fcgs 17.7584fcgd 12.8808f参数计算:21()(1+)2D p ox GS TH p DS W I C V V V Lμλ=--)( 12D DS I V ∂=-∂2n ()(ox GS TH p W C V V L μλ-) 由仿真结果可以得出p λ=0.0729三.电路设计与参数推导3.1电路设计:3.2手工推导参数8n 0.035V 0.7231 1.1710=n TH ox t λμ-===⨯⨯-2,,, 3.830010 8p n 0.0729V 0.906 1.210=2.433424TH ox t λμ-==-=⨯⨯-2,,,10 由库文件可以得到上述除了λn 、λp 外的器件参数,λn 、λp可以由mos 管的仿真得到。
30=2.9510si ox ox C t εε-=⨯ 由性能指标低频开环增益>100,GBW(增益带宽积),CL=1pf 可得24(ro //ro )100V m A g => 324L 12(ro //ro )C dB BW π= 630102m L g GBW C π=>⨯ 求得64223010 1.884910m L g C π->⨯⨯=⨯我们设计中取42310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