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的纵向一体化略(一体化战略经典案例)
08第八讲-企业的多角化战略与一体化战略

19
2.1一体化战略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进展扩大自身价值,这表达了经过扩 张后的公司市场份额和确定财宝的增加。这种价值 既可以成为企业职工的一种荣誉,又可以成为企业 进一步进展的动力。
23
前向一体化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全部权 或加强对它们的把握,也就是指企业依据市场的需 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 品进展深加工的战略。在生产过程中,物流从顺方 向移动,称为前向一体化,承受这种战略,是为获 得原有成品深加工的高附加价值。一般是把相关的 前向企业合并起来,组成统一的经济联合体,这通 常是制造商的战略。
多角化经营,就是企业尽量增大产品大类和品种, 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多样的产品或业务,扩大企业 的生产经营范围和市场范围,充分发挥企业特长, 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 业的长期生存与进展。
2
1.1企业多角化战略的概念
对于多角化战略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化的定义, 由于观看和理解的角度不同,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
同心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以一种主要产品为圆心、 充分利用该产品在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和特长,不 断向外集中,生产多种产品,充实产品系列构造的 战略,也就是说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制 造与原产品用途不同的新产品。
5
水平多角化经营战略
水平多角化经营战略〔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 也称为横向多角化经营战略。指企业生产新产品销 售给原市场的顾客,以满足他们新的需求,即企业 利用原有的市场,承受不同的技术来、跨行业进展 新产品,进展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和生产新产品 销售给原市场的顾客,以满足他们新的需求。
服装产业链分析之雅戈尔

纵向一体化的开始
战略决策与影响
1995年雅戈尔集团组建了专事创品牌、做市场、争效益 的现代化营销中心——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致力于营销网 络体系的建设。目前公司己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区域、100多 家分公司,开设了300多家自营专卖店、商场和特许共2000多 个商业网点,营销方式和渠道的多元化营销网络体系已经形 成,成为支撑雅戈尔品牌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 中国服装产业结构格局的变化同时改变了雅戈尔的市场结 构,使其从以批发销售和贴牌加工为主体的服装加工厂家转 化为以服装加工为基础、以品牌服装营销为主体的具有复合 型业态的服装企业。雅戈尔的企业利润已含有相当的品牌附 加值。
纵向一体化的利弊分析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在于:
1、带来风险。纵向一体化会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投资, 提高退出壁垒。 2、纵向一体化的内部交易会减弱员工降低成本、改进技 术的积极性。 3、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管理能力。尽管存在一个纵向关系 ,但是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可能需要不同的成功关键因 素,企业可能在结构,技术和管理上各有所不同。熟悉 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企业是纵向一体化的 主要成本。 4、延长了时间。后向一体化进入零配件的生产可能会降 低企业的生产灵活性,延长对设计和模型进行变化的时 间,延长企业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纵向一体化的开始
二、进军面料,加快响应初步整合阶段(后向 一体化)
战略原因 1、面料质量还不到位。国内面料方面差距还是比 较大,很多面料还是用传统方式生产,没有大的 投入,质量跟国际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越是发 展到后来,由于不能满足对高品质的要求雅戈尔 在国内采购的面料越来越少。
2、还有进口面料价格太高、关税的原因。
什么是纵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 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 产品或服务。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 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 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 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案例5财务管理案例,第二版-裘益政-PPT

一、纺织服装业务(基础业务 ) 1、上游:棉花种植加工、纺纱、纺织城 2、中游:建设服装城 3、下游:以自营专卖店和大卖场为重点
服装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
二、房地产业务 处于微利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着难以抑制 的地产冲动 2010年,雅戈尔竞价获得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 商务区8号东地块,完成“立足宁波、提升苏州、 巩固杭州、出击上海”的既定战略。
三、投资业务 1999年,雅戈尔以3.2亿元认购2亿股中信证券股 份,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从此踏上投资业 务的征程。 2012年,公司对投资板块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完 成了由金融投资向产业投资过渡的战略转型。
理论依据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多元化战略也称为多样化战略或多角化战 略,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 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和长期稳定经营的战略。
1、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类型 (1)横向多元化 (2)纵向多元化 (3)相关多元化 (4)无关多元化
2、企业的多元化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来增加企 业的价值 (1)协同效应 (2)范围经济 (3)交易内部化 (4)增强垄断地位
启发与思考
启发:
(1)战略投资是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向,以战略投 资者身份投入那些准上市公司,只要方向对路,行 业准确,是大有希望的。 (2)多元化既是玫瑰,也是陷井。 (3)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后,顺应形势进行产业的 整合、调整是必须的。
雅戈尔的多元化战略:浮与沉
多元化经营之路:浮与沉
雅戈尔历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码600177,以下简称雅戈尔)2012年度 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 159,860.48万元,其中,品牌服装、房 地产和投资三大业务对净利润的贡献分 别为51.20%、63.12%、-14.32%。
雅戈尔战略分析报告

雅戈尔战略分析报告组员:沃峥峥、童心、柯素云、金珧、王喜晓、吴宝玲、丁锦飞、施珂珂、邵嘉乐、吴伟一、公司简介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三大产业为主体,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2009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利润总额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上交国家税收亿元。
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的增长潜力列2009全国制造业500强第12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强第74位。
同时还获评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慈善榜》和《胡润企业社会责任50强》。
目前雅戈尔在全国拥有100余家分公司,400多家自营专卖店,共2000余家商业网点。
拥有衬衫、西服、西裤、茄克、领带和T 恤六个中国名牌产品,主打产品衬衫为全国衬衫行业第一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连续15年获得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西服连续10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雅戈尔品牌多次获评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和行业标志品牌。
二、 雅戈尔发展的内外环境的分析企业环境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又可以分解为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两个相互关联部分。
其关系见图2: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环境图2 企业战略环境图(一)雅戈尔的历史和现状1.雅戈尔发展的历史雅戈尔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小作坊加工阶段。
1980年底,20多位返城知青以2万元安置费办起位于宁波段塘的“青春服装厂”,也就是雅戈尔的前身。
所以雅戈尔的一开始只是一个不足三十人,只有几台缝纫机的小型民办服装加工厂。
维持其生产的利润只有廉价的制造加工费。
与中国当时的其他服装企业相比,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
第二,批发市场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定规模的服装来料来样外贸加工,国际市场的服装消费标准需求等,给中国服装市场带来了在加工质量管理,经营管理的深远影响。
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出自MBA智库百科(/)纵向一体化战略(V 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目录[隐藏]1 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2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3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4 纵向一体化战略应用分析4.1 案例一:雅戈尔纵向一体化战略驱动力分析[1]5 参考文献[编辑]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它是组织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扩张的一种形式,与它相同的还有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加强型战略。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
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经常选择的战略体系,但是任何战略都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和不足,纵向一体化的初衷,是希望建立起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来获得更高的回报,并通过面向销售终端的方略获得来自于市场各种信息的直接反馈,从而促进不断改进产品和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纵向一体化,戴维·怀特和斯达奇在1993年出版的《斯隆管理评论》中说道:“什么东西不能进行纵向一体化,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垂直一体化”。
根据阅读材料6-2中粮的全产业,对雅戈尔实施垂直一体化的战略

根据阅读材料6-2中粮的全产业,对雅戈尔实施垂直
一体化的战略
采取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1.降低产品成本。
纵向一体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各种资源,实现产业链条之间的整体配合,从面把许多本来的外部交易如原料采购,变成内部的交易,可以大大减少整体交易成本。
2.产生以差别化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如独具特色的面料使成衣更具有独特性。
3.提高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摆脱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依赖,有利于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如原料供应的稳定或者销售渠道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突发事件或者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构成的威胁。
4.提高行业进入障碍。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1.提高在本产业的投资,增大风险,也不一定能降低经营成本。
2.投资需要较多的资金。
3.降低灵活性。
企业依赖自己的内部活动而不是外部的供应源,而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比外部寻源还昂贵。
4.价值链的各阶段生产能力的平衡问题。
5.战略的实施需要拥有完全不同的技能和业务能力。
6.可能降低创新能力。
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目录[隐藏]1 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2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3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4 纵向一体化战略应用分析4.1 案例一:雅戈尔纵向一体化战略驱动力分析[1]5 参考文献[编辑]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它是组织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扩张的一种形式,与它相同的还有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加强型战略。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
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经常选择的战略体系,但是任何战略都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和不足,纵向一体化的初衷,是希望建立起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来获得更高的回报,并通过面向销售终端的方略获得来自于市场各种信息的直接反馈,从而促进不断改进产品和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纵向一体化,戴维·怀特和斯达奇在1993年出版的《斯隆管理评论》中说道:“什么东西不能进行纵向一体化,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垂直一体化”。
雅戈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案例介绍

雅戈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案例介绍3(1雅戈尔公司情况介绍3(1(1雅戈尔公司简介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当时正在实行改革开放,一批年轻的返乡知青抓住了这一机会,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成立了青春服装厂。
十几年后,雅戈尔公司于1990 年正式成立。
三年后,宁波盛达发展公司、鄞县石矸镇工业总公司以及雅戈尔这三家企业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创立了宁波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份集团化的转变。
1998年,雅戈尔公司宣布正式上市,从而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一年后,雅戈尔公司在日本建立了第一家分公司,从此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1998年1,3月,雅戈尔公司的衬衫和西服业务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8(2,和50(5,,合计为98(7,。
1998年的第一季度,雅戈尔公司主营业务所赚取的收益占总收益的71,,与1997年的比例相同。
雅戈尔公司上市后,每年可以生产500万件衬衣和60万套西装,通过当时所统计的信息可知,雅戈尔公司生产的衬衣有着12(7,的市场占有率,雅戈尔公司生产的西装也有着7,的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排名中分别占据第一名和第二名。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雅戈尔公司会通过资本市场把服装业做到更好、更大和更强。
然而,雅戈尔公司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同时发展房地产、金融和服装三大产业,房地产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利润贡献率甚至在较长时期内远远大于传统的服装业务的利润贡献率。
雅戈尔公司创立至今,其经营范围涉及服装、房地产和金融这三个领域,同时还涉及一些其他领域,成为了一家多元化的企业。
现今,雅戈尔公司己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成立的分公司约有100家,专卖店约有400家,同时还有2,000家营销网点,旗下有5万名员工。
在服装领域,主要经营西装、衬衫、领带、T恤和夹克。
其中,雅戈尔公司主打的衬衫是出口免检产品,也是国内第一家出口免检产品。
同时,其衬衫的市场占有率16年来在同行业中高居榜首,西装市场占有率11年来在同行业中同样高居榜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其成衣服装能力的形成其根本驱动力在于供不应求的成衣市场需求。在前面几个阶段,雅戈尔人不断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其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学习曲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且使其在加工品质、生产规模、管理方法上取得了相对的产业优势,也使得雅戈尔在中国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服装企业群中成为佼佼者,同时这也为后期雅戈尔服装品牌在中国服装消费市场上的崛起和企业整体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前一发展阶段的雅戈尔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和国内其它服装企业基本相同,仍属于比较传统的加工型服装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体系、以批发和贴牌加工为主体的市场结构、以加工费和有限的材料增值为基础的利润结构等,使得企业难以获取理想的产品附加值。虽然雅戈尔建立了庞大的成衣生产基地,引入了大量先进设备和工艺,相对其它竞争对手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但成衣加工行业的门槛并不太高,市场上成衣加工厂商越来越多,已经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只是单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之间的时间、成本、质量的等全方位的竞争,服装行业在时间方面的竞争尤其激烈。雅戈尔上纺织城,是自身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是培养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自己发展上游产业,满足其成衣的要求,不但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赢得时间优势,加快周转引领服装潮流;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还可大大降低与面料供应商的交易费用;还可保证快速实现雅戈尔成衣用料质量和风格上的国际化。
八十年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服装业也在随之悄然发生着演变。首先是一定规模的服装来料、来样外贸加工,给中国服装业带来市场格局上的变化和加工品质与管理规范上的冲击。该阶段中国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从单一朴素的内销批发市场向内销加一般性消费国际市场转化。大量的加工设备和相对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的引进,给中国服装业的加工品质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同时,制造规范和制造管理体系的导入,为中国服装业在管理经营观念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奠定了初级基础。
这个发展阶段是中国服装产业飞速发展的准备期,虽然这时的中国服装产业基本结构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业,但在市场结构和企业经营理念层次上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根本性变化。国际市场的服装消费标准需求,对中国服装企业的加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经营体系产生了积极性的影响。
在此阶段,雅戈尔抓住了几次发展的机遇,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有效利用规模经济,并积累经验利用学习曲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雅戈尔在为国内其它服装公司贴牌加工生产的同时,还向中国服装零售市场进行批发销售,尽管这种朴素的销售形式还非常传统,但这种穿越贴牌生产,直接将触角伸向零售市场的行为也使企业的市场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国服装产业结构格局的变化同时改变了雅戈尔的市场结构,使其从以批发销售和贴牌加工为主体的服装加工厂家转化为以服装加工为基础、以(初级)品牌服装营销为主体的具有复合型业态的服装企业。雅戈尔的企业利润已含有相当的品牌附加值,初级品牌市场巨大的营销利润成为雅戈尔真正的第一桶金。
5.进军面料加快响应初步整合阶段
雅戈尔20多年来发展很快,在成衣制造方面与国际上知名企业差距不是很大,可以认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为很多国外名牌就是由其代工的,其中包括不少对品质要求非常严的日本客户。但是国内面料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很多面料还是用传统方式生产,没有大的投入,质量跟国际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越是发展到后来,由于不能满足对高品质的要求雅戈尔在国内采购的面料越来越少。为迎接“入世”挑战,雅戈尔近年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日本建立了雅戈尔公司,2001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美元。与日本著名纺织服装生产经销企业伊藤忠、丸红等都有紧密合作关系,业务成倍增长,售价比国内高30%以上。但日本商家担心雅戈尔的面料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如色牢度、强力度、经纬密度有严格要求,特别是理化指标,如面料是不是绿色织物、是不是符合环保要求、会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目前我国在纺织领域,特别是印染后整理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服装业的发展。
4.自有品牌生产和营销阶段
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城市的服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服装的品牌和时尚元素,这种衣着文化观念的变化对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性的影响,使中国的服装消费市场结构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转变。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服装市场逐渐进入了有规模的初级品牌消费阶段。服装零售业向服装产业的回归,是这阶段中国服装产业结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许多具有一定加工规模和加工品质管理能力的国内服装企业,先后在国内市场启动了品牌运作经营模式,并获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功。
雅戈尔目前虽然是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但与国际大公司比起来,还是太小。要做百年企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必须做大。为此,就要不断投资,扩大规模。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成衣制造模仿很快,但是面料的模仿需要一个更长的阶段,雅戈尔期望在面料方面能够赶超世界水平,同时形成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雅戈尔最终选择与日本最大的几家综合商社合资开发纺织城,其中雅戈尔占70%,日方占30%。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先期上棉纺,占地200亩,主要生产衬衫面料,同时上马印染和后整理,再上毛纺、化纤等项目。整个纺织城预计总投资1亿美元,建成后年销售额可达到10个亿。雅戈尔将投巨资兴建纺织工业城自己生产面料的消息传出后,业内外一片哗然。面料生产厂商、成衣生产厂,管理学专家、行业专家都在关注!雅戈尔要上的不只是一个纺织厂,而是一个庞大的纺织工业城,占地高达500亩,雅戈尔服装工业城已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了,占地也才350亩。我们来剖析一下主要反对意见的理由:
为其他目的释放资源 将那些与核心活动无关的事物交给外部专业公司完成,可以使企业重新部署资源。专业公司一般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面料开发与生产已经成为其核心活动的一部分,近几年雅戈尔每年有大约10个亿的投资,投什么?服装工业城已经够大了,在世界上可能也数一数二,加上国内服装产能已大量过剩,没必要重复投资服装。而我国纺织业薄弱,通过引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填补国内高档面料生产、印染和整理的空白。
虽然这种变化对企业的运作体系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尤其是主动市场观念的建立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概念对后期雅戈尔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作用。同时,这种加工费、简单的材料增值和有限的批发销售利润的利润结构为雅戈尔的企业原始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国际品牌OEM阶段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服装产业在加工技术、产品品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一些有影响、有地位的国际化服装品牌和中国服装业终于握手合作了。国际品牌服装的加工订单陆续投向中国,使得中国服装业的整体加工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逐渐与国际化标准接近。同时这种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对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国服装产业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服装业随市场结构的改变,使其从产业结构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雅戈尔就是其典型代表或标识。
1.小作坊加工阶段
中国服装产业最初起步于以传统加工技术支撑的朴素服装产品消费市场。在这个阶段,中国服装市场上基本没有流行消费和品牌消费的概念。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服装产业的主流企业普遍采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方式,该阶段的中国服装产业基本上属于简单的传统加工产业,而且是小作坊形式,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业。而服装产品的销售,则隶属于零售行业,是服装产业的血缘亲关联产业。在此阶段,服装生产厂家只是向零售行业批发销售产品,销售利润基本上就是服装的生产利润。
雅戈尔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案例正文
雅戈尔通过20多年的努力和摸索,逐步确立了以纺织服装为主业、房地产和国际贸易为两翼的经营格局,旗下拥有上市公司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各类子公司近四十家。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列第155位。2003年实现销售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17%;实现利润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出口创汇5.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税收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1%。2001、2002、2003年全国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双百强”第一名。2003年“雅戈尔国际服装城”被中国服装协会确认为中国最大的服装先进制造业基地。雅戈尔积极向服装产业的上下游拓展:不但向商业、零售、连锁方向发展,组建庞大的分销网络;还向上游的纺织面料进军,建立自己的纺织面料城。它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投巨资打造了一条厚实的纺织、服装和分销零售网络商业链条。
外包可享受规模经济 持反对意见的专家的主要理由在于成本交易理论,外部专业生产由于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可成本更低。但成本交易理论的前提假设却是在外部能够达到规模经济而内部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而雅戈尔下游内部的成衣和营销网络的巨大需求就保证了其完全能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更何况还有很大一块OEM的产能需求。进入上游产业,还可节省大量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降低成衣的整体成本。
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后,通过销售终端需求拉动生产,解决了产能的问题,但此时发现遇到了新的瓶颈。市场及客户的导向的趋势、为保持零售商的兴趣、刺激消费者购买,服装企业必须紧跟季节更迭,不断地设计和开发新的产品线。服装企业发现,要跟上零售商的兴趣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的要求比以前更迫切了。但是,现状是一件西服花在面料采购环节的时间需要45天,甚至2个月,面料到位后,经过生产开裁再到成品入库,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个月,整个流程大概是3个月。雅戈尔衬衫面料的主要供货方是广东佛山、上海、深圳的几家纺织厂,主要生产中档面料,路途非常远,响应周期比较长。而服装是一季节性很强的产品,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货物”运送到“合适的地点”,一旦过季,将严重影响销售。可以说,采购环节的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在此阶段的雅戈尔处于新建企业的创业期,其主要业务就是为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上海开开)作贴牌加工业务。雅戈尔起步时只是一个不足10个人、几台缝纫机的小型民办服装加工厂,与中国其它服装企业相比,除了简朴、勤奋之外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可言。当时雅戈尔的利润结构构成只是廉价的制造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