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孟诗派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韩孟诗派“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

如何理解韩孟诗派“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

如何理解韩孟诗派“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韩孟诗派是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韩愈和孟郊所创作的诗歌流派,他们主张“以奇为美”,即通过独特奇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来实现审美效果。

以下是对于“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的理解:1.强调独特性与非凡之处:韩孟诗派注重在诗歌创作中展现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他们追求在诗歌中展示与众不同的观点、感悟和形象,通过引人注目的奇特之处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他们认为诗歌应该超越平庸,追求独特性与非凡之处。

2.崇尚刚健挺拔的风格:韩孟诗派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刚健挺拔的气势,力求用雄壮、豪放的词藻和形象来塑造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

他们追求在创作中展现豪放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通过极富磅礴力量的语言表达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探索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韩孟诗派在创作中经常探索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挖掘意义不凡的主题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他们选择一些不常见或有争议的题材,追求在诗歌中呈现出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表述方式,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4.追求审美的效果与震撼力:韩孟诗派注重在诗歌中创造出审美的效果与震撼力。

他们通过奇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

他们认为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更要产生审美上的冲击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以奇为美”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和创作倾向。

他们通过展现独特奇特的内容和形式,追求刚健挺拔的风格,挖掘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审美效果。

他们的创作倾向对于唐代诗歌发展和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

韩孟诗派选修课用课件

韩孟诗派选修课用课件

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
韩愈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被尊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歌 风格独特,语言精练,寓意深远 。
孟郊
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 岛”,其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 朴,意境深远。
韩孟诗派的特点
01
02
03
04
强调文采和个性
韩孟诗派主张诗歌要有文采和 个性,反对平庸和陈词滥调。
追求创新和突破
强调个性表达
韩孟诗派强调诗人个性、 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推动 了唐代诗歌的个性化发展 。
深化诗歌主题
韩孟诗派在诗歌中探讨社 会、人生、历史等主题, 使唐代诗歌的主题更加深 入和广泛。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启发后世的诗歌创作
韩孟诗派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对后世的 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迪了众 多诗人。
推动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韩孟诗派为后来的诗歌变革和创新提 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中国诗歌的 发展。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文学价值
韩孟诗派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外国文学的影响
韩孟诗派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对一些外国文学流派产生了影响,丰富了世界文学 的多样性。
04
韩孟诗派的争议与评价
韩孟诗派的争议
一。
孟郊的诗歌主题
孟郊的诗歌主题多关注社会现实 和人生苦难,表现出对底层人民 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
批判。
孟郊的诗歌技巧
孟郊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简练 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通过细节 描写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
想。
其他代表人物的诗歌赏析
其他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
其他代表人物的诗歌技巧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的形成 【以韩愈为中心】
一次是贞元十二年至十六年(796~800)间,韩愈先后入汴州董晋 幕和徐州张建封幕,孟郊、张籍、李翱前来游从; 另一次是元和元年到六年(806~811)间,韩愈先任国子监博士于 长安,与孟郊、张籍等相聚;后分司东都洛阳,孟郊、卢仝、李贺、马异、 刘叉、贾岛陆续到来,张籍、李翱、皇甫湜也时来过往,于是诗派全体成 员得以相聚。 这两次聚会,对韩孟诗派群体风格的形成至为重要。 第一次聚会时,年长的孟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诗风,从而给步入诗 坛未久的韩愈以明显影响【建中元年(780)孟郊就开始追求怪奇之美“暮 天寒风悲屑屑,啼鸟绕树泉水噎。行路解鞍投古陵,苍苍隔山见微月”, 此时韩尚平易】;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如白居易的《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 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 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 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 状……”
评价
从“不平则鸣”到重主观地创造到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 韩孟诗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创作理论。 它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诗的 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 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在《调张籍》一诗中,韩愈这样写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我愿生 两翅,捕逐出八荒。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 浆。” 此诗与当时一些崇杜抑李论者【如元稹,白居易】迥异其趣,给予李、杜 诗以同样的高度赞誉。这赞誉的落脚点不在李杜诗的思想内容,而在其诗 “巨刃磨天扬”那奇特的语言、雄阔的气势和艺术手法的创新。所以韩愈 与李杜精神之“交通”处便是在此。也即一种笼括宇宙的气概下的雄奇光 怪之美

韩孟诗派分析课件

韩孟诗派分析课件
韩孟诗派强调诗歌的文学性和叙 事性,将散文的写作手法融入到 诗歌中,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
染力。
奇崛险怪
韩孟诗派追求诗歌的独特性和创新 性,语言奇特、构思巧妙,表现了 他们独特的艺术个性。
抒情写意
韩孟诗派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通 过写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使诗歌更具情感和思想内涵。
02
CATALOGUE
CATALOGUE
韩孟诗派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推动诗歌创新
韩孟诗派打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向。
强调个性表达
韩孟诗派倡导诗人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对后世的个性解放和文学 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深化意境构造
韩孟诗派注重意境的创造,对后世的诗歌意境构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
历代评价与争议
重视个性表达
韩孟诗派强调诗人的个性和独特性,这种思想启示现代诗人要 重视自己的个性表达,不要盲目追随潮流和迎合读者。
挖掘内心世界
韩孟诗派的作品往往深入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启示现代诗 人要勇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诗歌
表达出来。
创新语言和形式
韩孟诗派的语言和形式都非常独特,这种创新精神启示现代诗人 要勇于创新语言和形式,以创造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方式。
情感表达
韩孟诗派强调情感表达的直接和真实,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现代诗歌中 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现代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03
意象运用
韩孟诗派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这种意象运用方式在现
代诗歌中也非常常见,许多现代诗人通过创造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诗歌的
主题和情感。
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韩孟诗派作品分析

名词解释韩孟诗派

名词解释韩孟诗派

名词解释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

2、幽僻、清冷、苦涩的诗歌意象。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商州客 舍》) “天色寒青苍,北风叫枯桑……调苦竟何言, 冻吟成此章”(《苦寒吟》),以“寒”字为中 心,极力突出诗人对生活的特殊感受。 《秋怀十五首》,“吟虫”、“秋露”、 “秋月”、“秋草”、“冷露”、“峭风”等意 象组合在一起,渲染出浓郁的凄冷寒寂、幽僻萧 索的氛围 苏轼谓“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
(二)韩愈的诗歌内容
1、民生诗 《汴州乱》二首之一:“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坠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反映民生疾苦 。 2、幽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240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颔联直书“除弊事”, 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 悲且壮。“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 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 者英雄失路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 恋。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四)韩愈的影响 清· 叶燮《原诗》内篇:“韩愈为唐诗 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 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 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三、孟郊(751-814)
(一)生平
字东野,武康(今浙 江德清)人。性格狷介孤 傲,不谐流俗,46岁才进 士及第,为此写了《登科 后》一诗:“昔日龌龊不 足夸,今朝放荡思无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 尽长安花。”
• • “不平则鸣”,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重视诗歌的抒 情功能; “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构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 观裁夺。
二、韩愈
(一)生平 (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 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曾任吏部 侍郎,谥曰“文”,故有“韩昌黎”、 “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而 孤,由嫂郑氏抚育成人。贞元八年(792) 登进士第,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 博士、监察御史等。贞元十九年(803) 因上书言关中旱饥,触怒权要,被贬为 阳山令。元和十四年(819)又因反对宪 宗拜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 他任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革新文 风的同时,也致力于诗歌的革新。 韩愈

韩孟诗派(韩愈、李贺、孟郊)

韩孟诗派(韩愈、李贺、孟郊)

李贺
(790~816),字长
吉,世称鬼才、诗鬼,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 “三李”。一生愁苦 多病,27岁卒。父名 晋肃,避父讳不得举 进士。诗风独树一帜, 世称“长吉体”。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 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 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 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 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 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 如此。
李诗特色
①想象奇特怪诞,多写鬼怪、死
亡、游仙、梦幻,以表现内心苦 闷。
②奇峭的用字、冷艳凄迷的意象,
构成凄幽冷艳的诗境。
李贺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
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 言,创造出神秘幽奇、冷艳凄迷艺术境界。
唐· 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说:“云烟
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 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 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 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 女,不足为其色也……
孟郊
孟郊一生贫困,仕途潦倒,四十六
岁时才考中进士,他及第后曾写下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因此他的诗多 啼饥号苦,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 鸣。
秋怀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 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源自 清· 叶燮《原诗》内篇:“韩

第七章 韩孟诗派

第七章 韩孟诗派

永贞行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瘅疠烝。 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 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纳凉联句:昼蝇食案緐,宵蚋肌血渥 。 城南联句:灵麻撮狗虱,村稚啼禽猩。
韩愈是中唐、也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 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 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领袖,广交文友, 提携后进,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 掀起了有影响的新诗潮。 他的诗大都气魄宏大,气势磅礴,改 变了大历以来诗坛上纤巧卑弱的现象。其 次,是他有意打破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 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想象奇崛,意 象怪奇,构思奇特,标新立异。表现了一 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
四、韩诗地位与影响:
《原诗·内编》上:“唐诗为八代 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 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 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第三节
孟郊、贾岛、李贺
一、孟、贾、李三人的共同点: l、他们都与韩愈有密切交往,其创作也 都受韩诗追求奇崛险怪的影响。 2、三人都是科场失意、仕途不顺。孟效 四应科举,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五十岁 选授溧阳尉。贾岛早年为僧徒,后还俗应举, 但屡试不第,直到58岁时,才被任命为遂州 长江县主薄。李贺更是命乖运奇,因其父名 晋肃,而失去应举的资格,后任奉礼郎,年 27即抑郁而死。
第二节
韩愈
一、生平思想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河南孟 县),自称郡望河北昌黎。三岁时父亲 韩仲卿去世,得长兄韩会抚养。十年后, 韩会死于韶州贬所,由嫂抚养。19岁应 举。“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 卒无成”。不得授官。从29至34岁,先 后在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徐州节度使 张建封幕府作推官。
贞元十东)连州 阳山县令。元和元年至十二年,先后任 国子监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因 平淮有功),进入统治集团上层。十四 年,因《谏迎佛骨表》,得罪宪宗,贬 潮州刺史。次年回。后官拜国子监祭酒、 兵部侍郎、吏部侍郎。57岁去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的领袖是韩愈和孟郊,该诗派成员大都具有崇尚雄奇怪异的审美取向。

1、简介
(1)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言郡望昌黎,故后人多称韩昌黎。

一生两次被贬。

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一:天街。

但是,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

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代表作《山石》。

(2)孟郊字东野,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46岁进士及第,50岁任溧阳尉。

一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饥饿、穷蹙、疾病、羁旅、失子、衰老,接踵而来,使他受尽了苦难生活的磨难。

有《孟东野诗集》。

孟郊的作品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诗作,但数量更多的是抨击黑暗世俗、强烈表现自我悲慨和贫寒生活的诗作。

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这些诗作大表现诗人凄怆寒苦的生活,诗境仄狭,风格峭硬。

小诗《游子吟》古朴平易,为后人传诵
2、风格
,“言人之所未言,辟人所未境”。

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面,在创作态度上,“用思艰险”,崇尚“苦吟”,主张“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在诗歌风格上,主要追求奇崛险怪、雄奇怪异之美。

而思想内容上,即使是优秀之作,也多以抒写个人的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端,直接反映现实的较少。

3、诗歌主张分析
(1)不平则鸣: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

它既是对创作活动产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对一种特定创作心理亦即“不平”心态的肯定。

“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

韩愈提倡“不平则鸣”,就是提倡审美上的情绪宣泄,尤其是“感激怨怼”情绪的宣泄,可以说是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物质。

(2)笔补造化:用李贺的话来说,就是“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

“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3)雄奇怪异之美:使用幽险,凶怪的词语创造怪奇的意境(4)大胆创新,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议论为一体从“不平则鸣”到裁物象、觑天巧、补造化,到明确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韩孟诗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创作理论。

它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