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教案

合集下载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教学效果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了解教学中的 优点和不足。
教学改进方向: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 量。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能够引 导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提高 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
不足:教学方 法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和
人物形象:母亲坚强、善良、勤劳,孩子懂事、孝顺。
情节安排: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展现了母亲的辛劳和孩子的成长过程。
主题思想: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 艰辛。
故事背景及作者简介
故事背景:简要介绍《卖白 菜》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莫 言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趣味性
改进措施:尝试 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通过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建议
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讨论法需要教师精 心设计讨论主题和问题,同时 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 础和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和时间,同时也需要给予一定
的引导和帮助。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包括背景、问题、解决方 案等方面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 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

卖白菜教案范文

卖白菜教案范文

卖白菜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卖白菜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学习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前赚钱的意识。

教学内容:
1.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准备:
1.准备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卖白菜的模拟环境。

3.准备卖白菜的实际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第二步:讲解
1.介绍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讲解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探讨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第三步:实践
1.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拟环境中实际体验卖白菜的过程。

2.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卖白菜的价格和销售方式。

3.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竞争,看谁能卖出更多的白菜。

第四步:总结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卖白菜的经验和教训。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3.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词,能够熟读课文;2.简要了解莫言及其作品;3.划分文章段落,明确小说要素;4.初步体会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明确小说要素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主题教学方法:朗读,引导,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知道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莫言)是的,是莫言。

在你们映像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儒雅,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有钱的。

)你或许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我们看起来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曾为了三棵白菜而哭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卖白菜》,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曾经那疼痛的岁月,领悟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二、预习课文,初识生字1.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读课文,读出声音;2.注意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根据注释标注出来;3.标好段落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表演等形式,能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3.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能否充分表现表演任务中人物性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1.解说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分组表演法;4.自主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以“买菜”为话题,进行自由谈论,调动学生注意力。

2. 教学环节(40分钟)(1)故事情节的理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2.学生听取教师简要介绍后,通过问题提问法,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全面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分析,进行讨论和总结。

(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10分钟)1.教师以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分组表演(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表演任务;2.表演内容要求: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递主题思想。

3. 总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帮助学生强化掌握教学重难点;2.学生通过课堂自主阅读,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分组表演等);2.学生的小组讨论质量;3.学生自主阅读、文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针对难点环节,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素养的提高。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教学目标篇一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篇二一、说教材:《卖白菜》一文选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三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二是职业模块,三是拓展模块,本册教材就是其中的基础模块部分,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具鲜明的职教特色。

这篇课文是本册书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章从“我”与母亲对卖掉要留下过年的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写到母亲和“我”对买白菜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一故事,刻画了一位坚强、自尊、朴实、善良、诚信的母亲形象。

二、说学生:现在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贫穷和苦难,年龄正处在叛逆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有些片面。

而且不爱学习,基础较差,领会课文的能力不强,写作文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就学生情感来说,他们有这个年龄段独生子女的共同情感倾向:淡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重,不考虑他人感受,别人给予他的也不知感激、感恩,认为人人为他是应该的。

这就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找回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别人。

根据以上对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分别为:三、说教学目标。

主要有三个1、在知识目标上,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浓浓亲情,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在能力目标上,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尤其是学习利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卖白菜》教案(PY)

《卖白菜》教案(PY)

《卖白菜》教案(PY)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卖白菜》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人物之间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共鸣和理解。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对农村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卖白菜》课文及相关教学材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学辅助材料:课文解析、词汇卡片、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例如,可以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和挑战?”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可适时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3. 词汇和句型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4. 互动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理解和分析人物情感和动机。

5. 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教训,并进行反思。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历史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白菜种植和销售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白菜的起源和种植历史讲解白菜的品种和特点探讨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菜的特点分享白菜的历史和种植故事邀请专家讲解白菜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介绍第二章:白菜种植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的种植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2.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的播种时间和地点选择介绍白菜的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探讨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白菜种植的视频教程进行白菜种植的实地操作演示分组讨论白菜种植的注意事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第三章:白菜销售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培养学生制定销售策略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介绍白菜的销售渠道和促销方法探讨白菜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策略3.3 教学活动:调查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渠道小组合作制定一份白菜销售计划第四章:白菜营销活动策划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流程和关键要素介绍白菜营销活动的形式和创意方法探讨白菜营销活动的实施和评估方法4.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一份创新的白菜营销活动进行白菜营销活动的模拟实施和评估第五章:白菜营销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讲解白菜营销的关键要素和成功因素探讨白菜营销的挑战和未来发展5.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合作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因素和挑战进行白菜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第六章:白菜销售渠道探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的不同渠道及其特点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销售渠道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传统的白菜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菜市场探讨现代的白菜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优势和劣势6.3 教学活动:调查和分享不同销售渠道的案例和经验分析不同销售渠道对白菜销售的影响因素小组合作制定适合当地白菜销售的渠道策略第七章:白菜品牌建设与推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制定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和步骤介绍白菜品牌推广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探讨白菜品牌形象塑造和价值传播的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白菜品牌的推广活动进行白菜品牌的模拟推广和效果评估第八章:白菜销售数据分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基于数据做出销售决策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途径和工具探讨白菜销售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意义8.3 教学活动:学习使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如Excel、Google表格小组合作收集和分析本地白菜销售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销售策略的建议第九章:白菜销售谈判技巧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销售谈判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谈判的重要性和原则介绍白菜销售谈判的技巧和策略探讨白菜销售谈判中的沟通和协商技巧9.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模拟销售谈判的角色扮演第十章:白菜销售伦理与客户服务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探讨白菜销售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10.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小组合作制定客户服务策略和售后服务流程进行模拟销售场景的角色扮演,实践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课程导入:重点关注学生对白菜的历史和特点的兴趣引导,以及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的探讨。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故事背景介绍讲解《卖白菜》的故事背景,介绍作者及作品相关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2 故事梗概概括性地讲述《卖白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强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做铺垫。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情节梳理详细讲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变化。

2.2 情节解读对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介绍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和互动。

3.2 人物心理解读讲解人物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主题提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主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开放式讨论。

4.2 主题拓展将故事中的主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的意义。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让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主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观看。

第六章:文学技巧分析6.1 写作手法分析故事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主题。

6.2 修辞手法讲解故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故事表达效果的作用。

第七章:文化背景探讨7.1 时代背景讲解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白菜
教学目的:
➢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尤其是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提高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

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种?
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
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
开端(1~9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10~25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26~30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的列出白菜的数字?
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扎煞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

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

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

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

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四、拓展思考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

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