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紧急撤离路线的实践与评估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
应急设备的快速部署与使用 演练实施
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与任务。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
01
提前通知员工,确保演练时人员 到位、设备齐全。
02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记录与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展望
技术优化降低成本 增强措施普适性 智能化技术应用 强化人才培养
进一步研究优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降低实施成本,提高措施的 经济性。
针对不同地质构造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提高 措施的适应性和普适性。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 造带的智能化决策和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地质构造带的识别方法
地质勘探
通过钻探、巷探等手段获 取岩心、岩屑、测井曲线 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质构 造带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重力、磁法、电法、 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间 接推断地质构造带的空间 分布和特征。
地质露头观察
在地表或井下观察岩石的 变质、变形、破裂等现象 ,直接识别地质构造带的 位置和类型。
目标:确保回采工作面在过地质构造 带时的安全、高效生产。
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所有回采工 作面在过地质构造带时的生产活动。
通过以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旨在确保回采工作面在地质构造带的 顺利通过,保障生产安全,提高采煤 效率,为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有 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 续关注地质构造带的变化情况,不断 完善和优化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 山的安全、稳定和高效生产。
03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技术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简介综采工作面是矿井中进行综采作业的区域,其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矿井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2. 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在进行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节理、褶皱等,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3.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特点和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技术措施:3.1 断层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断层时,需要采取断层处理技术。
根据断层的特点和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挤压、削弱、加固等。
3.2 节理处理综采工作面通常会遇到节理带,这些节理带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节理带的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可以采用填充、注浆、锚杆等技术手段来加固节理带。
3.3 褶皱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褶皱时,需要采取褶皱处理技术。
褶皱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针对不同的褶皱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制煤柱、加固支护等。
3.4 瓦斯防治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瓦斯,可以采用通风、抽采、钻孔抽采等方法来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扩散。
3.5 水害防治在综采工作面过程中,水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治水害,可以通过固结灌浆、拦砂堰、抽水排涝等技术手段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害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
4. 结论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综采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是隧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岩体强度、岩层稳定性等一系列因素,对于隧道开挖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以下是针对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的一些技术措施。
1.地质预测和勘察阶段:在隧道工程的前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预测和勘察工作。
通过现场地质勘察和实验分析,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得出地质构造的详细信息和工程险情,为后续掘进巷道过程中的施工选择和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2.合理的掘进巷道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构造信息,设计合理的掘进方案。
在掘进巷道过程中,根据地质构造的变化,合理调整施工方式、进尺断面和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加强巷道支护工程:针对地质构造变化带来的巷道稳定性问题,需要加强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巷道的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如锚杆、注浆、喷射混凝土等,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强化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如地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岩体位移监测等,及时获取地质构造变化的信息。
同时,建立预警体系,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预警和撤离措施。
5.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根据地质构造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
例如,在遇到断层带时,采用分段连续掘进、先进尺后进尺等方式,减小对巷道的影响;在遇到岩层强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刀齿掘进机、瞬时支护等方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总之,为确保巷道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需要综合运用地质预测和勘察、合理的掘进方案设计、巷道支护工程、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同时,需要加强巷道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地质构造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正确应对各种地质风险,保障巷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穿越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项目概述:151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构造带,采煤机截割困难,截齿消耗量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机组安全截割,要求综采队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在岩石区进行松动预裂爆破。
为确保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二、施工方法:1、出现地质构造岩石地段,施工时采取训练放松动炮,使采煤机切割通过,并确保刮面机的摊铺坡度一致。
2、施工方式:采用湿式钻孔爆破。
3、训练机具:气动锚杆钻机。
4、气动锚杆钻机训练。
爆破采用矿用三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MFB-200型发爆器起爆。
5、降尘方法:湿式训练、水炮泥装药、装货前洒水、爆破时使用喷雾,爆破后冲洗巷帮。
6、作业期间,现场值班矿长、科长进行现场指挥。
值班安全员对警戒人员负责、班组长担任。
地下联系电话为:8174。
7、放炮前首先对采面支架立柱、手把、液体供应管道等设施和设备用垃圾带保护。
8、构造带段严禁滞后,并确保刮刀笔直移动,无空顶现象。
9、采煤机从上往下割煤,当采煤机割透机头时,采煤机空刀跑至机尾,单向割煤,防止煤矸石引起输送机断链事故。
10、当工作面岩石厚度小于1.5m时,采用单排炮眼布置进行松动爆破(工作面全岩石、当地岩石地质结构基于本措施规定的装药量、炮眼间距、眼深布置)。
三、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矿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过程中,采煤机割煤要割直割齐,采煤机司机应严格控制开采高度。
2、当采煤机通过地质构造带时,要控制好采煤机的速度,时时监控采煤机的运行情况,使之缓慢通过,需训练放炮时提前进行加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采煤机割煤后,架子工必须立即赶上机器并拉动框架、移溜,拉架后及时打出侧护板。
当顶板破碎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否则人员不得进入作业。
4、过地质构造拉架作业时,要及时超前拉架顶死煤帮,保证端面距不大于200mm,当超过极限时,架设单柱,支撑方板,并设置临时支架,以缩短空顶时间及空顶距离,防止出现冒顶情况,并及时用坑木将顶板穿紧背实,防止漏冒顶。
12501采煤工作面过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12501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日期:2019年5月2日规程措施会审人员签字表规程、措施贯彻学习签字表12501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补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12501采煤工作面长130m,工作面平均坡度2-8度。
工作面运输巷剩余195m,目前工作面已经推进至局部变化地段,走向长度约15m,构造地段由于煤层厚度增加,巷道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上部处于煤层中,因此煤机推进过程中受巷道高度影响,导致支护困难,为确保安全顺利通过地质构造带,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过地质构造带所有事项的指挥领导。
组长:赵泽琼(矿长)副组长:文旭坤(总工程师)、朱高益(生产副矿长)、安才亮(安全副矿长)成员:梅其平(机电副矿长)、张奉川(安全副矿长)、安才亮(安全副矿长)、徐开茂(安全副矿长)、郭勇华(地测技术员)、曾开发(通风副总工)、祁庆虎(采煤技术员)、暴志鹏(机电技术员)、王德军(掘进技术员)三、主要负责人职责组长(赵泽琼):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本矿的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关系。
副组长:文旭坤负责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贯彻;朱高益是现场指挥者,负责现场组织协调指挥,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安才亮负责督促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案执行,抓好现场安全工作。
成员:负责协助组长、副组长搞好过质构造带的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时,小组成员要现场跟班,加强现场顶板、瓦斯及工程质量的管理。
四、过构造带范围:12501运输巷195m。
五、施工工期:10天(5月5日-5月10日)。
六、施工单位:采煤队七、施工负责人:陈良刚;督导矿领导:朱高益八、验收负责人:王德军九、劳动组织三八制作业,即“两采一准”,每班出勤26人。
12501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劳动定员计划表十、施工技术规格要求:工作面超高段采用丢底煤的方法,保证采高在2.2m左右。
十一、流程及质量要求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采煤方法,割煤到超高段时,采用丢底煤的方法,保证支护高度在2.2m。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的核心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害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常常伴随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其存在会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地质构造带容易导致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和煤尘积聚的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最后,地质构造带的存在还会增加矿井的水害风险,使采煤工作面的水文条件复杂化。
3. 安全技术措施之支护技术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需要针对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
首先,可采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加强综采工作面的支撑能力。
钢支撑可以增加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防止煤层的断裂和变形。
锚杆支护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钢支撑的固定性能,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地质构造带的周围,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增加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能力。
4. 安全技术措施之瓦斯抽采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负压抽采和正压抽采两种方式。
负压抽采的原理是通过在矿井上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负压吸引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而正压抽采则是通过在矿井下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正压驱动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技术措施之煤尘防治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伴随着煤尘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煤尘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煤尘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将空气中的煤尘湿化,减少煤尘的扬尘量。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前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采煤的重要部位,其稳定与安全对采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构造、岩层结构、地层断裂和褶皱等地质地貌现象。
其在采煤过程中可能对矿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和防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2. 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影响矿区地质、地貌、地形的各种因素,它们的变化和演化是采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可能影响到矿井的稳定性和地表地貌的平衡,导致采煤事故的发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采煤的安全和稳定。
3. 安全技术措施3.1. 处理裂隙带裂隙带的存在会给采煤过程中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1.清理裂隙带内部的煤块和碎石;2.使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冲洗和清理;3.在开采过程中使用较短的工作面长度,减少裂隙带的数量;4.对于大面积的、影响较深的裂隙带,需要进行注浆处理,填充裂隙间隙,增加地质体的整体强度。
3.2. 加强支护裂隙带处理完毕后,需要对支护进行加强。
1.确保支架质量符合要求,支架件精度要求高,要保持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2.采用智能化全自动液压支架或电液伺服控制支架,增加煤巷稳定性和支护效果;3.加密支架间距,保证支架的连续性;4.采用具有优越性能的煤巷进刀机,保证支架移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
3.3. 加强透水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矿井的透水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加强透水控制。
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井下注浆和注水技术进行控制;2.对面细钻构建钻孔测水试验网,实时掌握井下水情;3.加强地质预测,确定透水危险区;4.进行排水井网优化,保证矿井排水系统的稳定。
3.4. 加强煤岩变形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煤岩变形的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为悬臂垂直度、自由面特点和支架角度等方面。
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福泉市太平煤矿作业地点: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二年十二月七日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一、巷道基本概况:根据15002回风巷施工揭露情况来看,该掘进54m时遇地质构造带有淋水,岩层破碎且夹有黄泥,泥厚0.65m,煤层厚度1.8m,底板松软,施工困难,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经矿研究决定,先架锁口棚,打木垛接顶控制顶板,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调整施工方案。
经过3各多月的稳定观察,构造带顶板已基本稳定,局部泥岩已漏空见顶板,施工难度依然较大。
由于我矿技术力量有限,职工劳动技能不多,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因素,没有掌握打穿梁架设U型柔性支护的技术,只能选择锚网和砌碹支护工艺。
为了施工安全,决定对已施工的软岩段,现行锚网喷浆支护,然后自碛头后退5m 处向右帮夹30°角重新开口掘进,从K5煤层顶板绕过次地质构造带。
编制依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1500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以及本矿实际情况编制,如有与作业规程相抵触或相异的条款内容,执行本措施。
为了该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施工班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检查、督促。
二、组织领导矿成立过地质构造带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熊安法副组长:朱先明徐克华成员:黄芳根聂荣华安东范细荣吴文龙雷东红林军良熊四元付应金掘进头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至少有1名领导小组成员在现场监督指导施工。
三、施工方案1、在15002回风巷碛头退后5m处在巷道右侧垂直开口2m,然后沿与原巷道中心线夹30°角,即15°左右的方位角掘进,进入K5煤层的顶板绕过该地质构造带。
2、对原巷道迎头5m的矿工钢支护,每架再打一棵加强支撑柱,确保该段巷道支护牢固,然后密闭该段巷道。
3、施工前,必须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水,进一步搞清地质构造带的延伸范围,确定下一步巷道施工方位及支护工艺。
4、巷道仍然采用YT-28型凿岩机打眼,2.5m的钻杆,循环进尺2.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泉市太平煤矿
作业地点:15002回风巷
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二年十二月七日
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
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一、巷道基本概况:
根据15002回风巷施工揭露情况来看,该掘进54m时遇地质构造带有淋水,岩层破碎且夹有黄泥,泥厚0.65m,煤层厚度1.8m,底板松软,施工困难,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经矿研究决定,先架锁口棚,打木垛接顶控制顶板,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调整施工方案。
经过3各多月的稳定观察,构造带顶板已基本稳定,局部泥岩已漏空见顶板,施工难度依然较大。
由于我矿技术力量有限,职工劳动技能不多,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因素,没有掌握打穿梁架设U型柔性支护的技术,只能选择锚网和砌碹支护工艺。
为了施工安全,决定对已施工的软岩段,现行锚网喷浆支护,然后自碛头后退5m 处向右帮夹30°角重新开口掘进,从K5煤层顶板绕过次地质构造带。
编制依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1500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以及本矿实际情况编制,如有与作业规程相抵触或相异的条款容,执行本措施。
为了该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施工班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检查、督促。
二、组织领导
矿成立过地质构造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熊安法
副组长:朱先明徐克华
成员:黄芳根聂荣华安东细荣吴文龙雷东红林军良熊四元付应金
掘进头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至少有1名领导小组成员在现场监督指导施工。
三、施工方案
1、在15002回风巷碛头退后5m处在巷道右侧垂直开口2m,然后沿与原巷道中心线夹30°角,即15°左右的方位角掘进,进入K5煤层的顶板绕过该地质构造带。
2、对原巷道迎头5m的矿工钢支护,每架再打一棵加强支撑柱,确保该段巷道支护牢固,然后密闭该段巷道。
3、施工前,必须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水,进一步搞清地质构造带的延伸围,确定下一步巷道施工方位及支护工艺。
4、巷道仍然采用YT-28型凿岩机打眼,2.5m的钻杆,循环进尺2.0m。
5、采用12#矿工钢进行临时支护,采用三根4.5m长的12#矿工钢梁作超前支护,上面铺设大板护顶,随掘进前移架设支架,支架间距(中对中)0.6m,误差不超过0.1m。
6、巷道锚喷与碛头间距5m,打锚杆挂网与掘进架设支架同步进行;采用Ø20㎜长2200㎜的钢筋作锚杆,锚杆间距800×800㎜,自巷道墙帮开始,布满整个巷道断面;锚
网采用1200×2000㎜的金属网,布满整个巷道断面,喷浆厚度100mm。
7、巷道绕过地质构造带后,向左(底板方向)转入煤层中,恢复正常掘进和矿工钢支护顶板。
四、巷道布置
1、巷道布置图见下页附图。
2、巷道断面:
1)、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段断面为半圆拱形,掘进断面S掘=7.43(㎡),净断面S净=6.72(㎡)。
巷道净高2.7m,净宽2.8m,水沟0.3×0.3m。
2)、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段临时支护巷道断面基本呈梯形,掘进断面S掘=7.43(㎡),净断面S净=6.0(㎡)。
巷道净高2.5m,上净宽2.0m,下净宽2.8m,水沟相同。
3)、巷道断面图附后页。
超前支护示意图:
巷道布置图
15002回风巷过构造段断面图
比例1:30
断面(m 2)巷道特征 净7.43掘进6.72支护形式锚喷厚度12kg/m 梯形直径0.10m 轨道铺设水沟每米巷道材料消耗量m 3
形状(钢筋)6根锚杆
间距粗砂断面(m 2) 净0.149掘进0.098砂浆18mm 0.8m 0.460.0940.0270.014水
水泥水沟数量喷浆巷道特征及每米材料消耗量
五、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除掉活石悬矸。
在刷帮、挖柱窝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确保安全,挑顶时必须有专人观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在地质构造带边缘施工,因煤体松软、顶板破碎,
必须采取前探支护,应在前探梁掩护下进行打眼、装药爆破、出渣及架设支架等工作,严禁空顶作业,必要时还应采取打点柱加强支护。
3、严格按支护标准施工,巷道做到平、直、稳、净,支架必须与煤岩接严接实,严禁空帮漏顶。
4、支架间必须用拉杆固定好,防止支架前倾后倒。
5、及时进行支护,严格控制好空顶距和空顶时间,严禁空顶作业或空顶时间过长而发生冒顶。
6、支架必须打在实底上且必须牢固可靠,严禁支在浮煤悬矸上,并有一定的迎山角。
支架必须合口、接口合缝,不得出现前倾后仰。
7、支护材料规格12#矿工钢,支架间距0.6。
空顶段必须采用前探梁前移超前支护,顶部用大板过顶,巷帮用金属网背帮,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8、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除掉活石悬矸并不得留有伞檐。
9、由于构造带附近底板松软,所有支架必须穿鞋,柱鞋尽量放在实底上,柱靴采用木板时,木板厚度必须大于100mm,规格200×150mm。
10、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11、更换支架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原则。
12、放炮前,距迎头10米以支护必须加固,防止被炮崩倒。
13、每个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冒顶前的预兆,如发现顶板压力急剧增加、有异响、围岩变形等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工作。
14、打眼过程中当班安全员及带班人员必须安排专人进行观顶,发现问题要及时停钻撤人进行处理。
15、打锚杆挂网前,巷道两帮基底的存矸必须清理干净,并要达到设计断面要求。
16、挂网时,接头搭茬不得小于200mm,必须用托盘压紧,锚杆螺母拧紧,使金属网紧贴煤岩壁。
17、喷浆前,必须对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若发现橡胶结合板磨损,压紧螺丝杆失灵,橡皮清扫器磨损,喷头出水不正常等,要及时处理。
18、喷浆人员必须佩戴好防尘口罩、手套、眼镜或其它保护面具,穿好雨衣。
19、初喷前首先敲帮问顶,摘掉活石。
初喷和复喷前,必须用风水冲刷岩壁,当围岩不宜见水时,可单独以压风吹净岩壁浮尘。
20、复喷前在拱顶、拱肩、拱基线等处每隔10米打点拉线并在拱基线上挂垂线,严格拉线复喷,以保证喷厚和平整度。
21、对影响喷浆的障碍物必须提前拆除,如不能拆除的必须加以保护。
22、喷射手应配2人,1人持枪喷射,1人辅助照明并负责联络、观察顶板及喷射角度等情况,以保证安全和喷射质量。
23、喷料湿润,减少粉尘,喷头距喷射面不能太近或太远,一般控制在(0.8~1.0)米左右,应尽量垂直喷射面,但不能大于70°,工作风压调至(0.1~0.25)Mpa为宜,下料要用筛网,规格为20×20mm的钢筋圆形网片,大小与喷射机搅拌口相同。
24、喷浆时,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无论何时,喷枪出口不得朝向人员,防止伤人。
25、喷浆完毕,停机前要吹净喷浆机余料,停机后必须将喷浆机具及周围清理干净,管路要盘放整齐。
26、掘进头施工结束,当班收工前,领导小组成员和安全员必须对工作面做全面验收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消除,不得留到下一班处理。
六、应急措施
1、所有参加过地质构造带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服从跟班矿领导的指挥。
2、发现掘进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超过1%时,必须停止打眼及爆破工作,采取加接风筒增大风量降低瓦斯浓
度,只有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当掘进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将所有人员撤到进风巷道,待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
3、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顶钻、喷孔、片帮、顶板压力突然增大、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响煤炮声等明显突出征兆时,跟班矿领导或安全员必须立即将所有人员撤至风门的安全地点并及时向矿长、总工程师汇报,采取有效防突措施进行处理。
4、发现顶板有离层、掉渣、压力增大等冒顶片帮预兆时,必须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巷道安全地点,进行观察,待顶板稍稳定时,再派有经验的工人采用长柄钢钎挑掉松动离层顶板,然后架设临时支护控制顶板,并接顶背严,确认安全后再恢复施工。
5、发现电气设备漏电或失爆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人员撤离漏电设备20米外的安全地点,通知电工下井处理,处理完毕后由电工亲自恢复供电后,方可恢复施工。
6、施工中发现探眼有水流出时,要加强水情观察,如构造导水,探眼水量增大或有透水预兆(有水叫声、臭味、水压增大、岩壁挂红挂汗等)时,必须立即停止打眼并不得拔出钻杆,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到总轨道上山以上安全地点待命,并向地面调度汇报,同时通知+860m水平及以下作业地
点人员撤人。
由安全员、瓦斯员在总轨道上山下出口观察,确认无危险后,再按照探放水措施要求进行探放水作业,消除构造水患。
7、避灾路线:同《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发生灾害事故均从总轨道上山撤到轨道平巷,沿副斜井撤到地面。
本措施未尽事宜,执行《1500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措施贯彻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