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指南设计

合集下载

高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5)第二章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 (7)2.1基本尺寸参数的确定 (7)2.2质量參数确定 (7)第三章高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方案 (9)3.1油缸的计算与选型 (9)3. 2计算与选型 (10)第四章油箱与油管的计算与选型 (12)4.1油箱容积V的计算 (12)4.2油管内径D的计算 (12)4. 3分配阀的选型 (13)第五章取力器的选型 (14)5・1取力器的布JL方案的选定 (14)5.2取力器的型号 (14)总结与展望 (16)參考文献 (18)高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摘要高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一般包括举升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原理上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其中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去研究。

国内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基本上釆用的是传统的经验性设计,整体性能很难达到置优。

本文通过对為位自卸汽车的研究,提出了自卸汽车举升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现代设计方法,并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做了说明,给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国产离位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字:鬲位自却汽车、液压系统、液压缸Abstract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 of high dump truck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dump tiuck generally includes lifting hydraulic system and steering hydraulic system・ Dump truck hydraulic system principle is relatively simple, but there are many specific issues need to seriously study・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dump truck in China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desig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igh dump truck,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dump truck lifting and steering hydraulic system of general design process and modern design method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described, given some mature solutions, in order to inspire the design of domestic high truck hydraulic system.Key words: high dump truck,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cylinder引言高位自卸汽车是专用自卸汽车一种,高位自卸汽车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并可以散堆的货物(如沙、土、以及农作物等),服务于建材厂、矿山、工地等。

重型自卸汽车举升液压系统设计

重型自卸汽车举升液压系统设计
图3—1主要尺寸参数
3.2质量参数的确定[1]
额定装载质量是自卸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参数之一。目前,中、长距离公路运输趋向使用重型自卸汽车,以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额定装载质量一般为9~19t;而承担市区或市郊短途运输的自卸汽车额定装载质量为4.5~9t。同时,还应考虑到厂家的额定装载质量合理分级,以利于产品系列化、部件通用化和零件标准化。此外,额定装载质量还必须与选用的二类货车底盘允许的最大总质量相适应。
改装部分质量主要包括:车厢质量、副车架质量、液压系统质量、举升机构质量以及其他改装部件的质量。改装部分质量既可通过计算、称重求得,也可根据同类产品提供的数据进行估算。
自卸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装备齐全、加够燃料、液压油和冷却液的空车质量。它一般是二类底盘整备质量与改装部分质量的总和。是自卸汽车总体设计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
通常由二类货车底盘改装的自卸汽车(Me<15t)质量利用系数略低于原货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国产自卸汽车的ηGO=1.0~1.5,国外自卸车的ηGO=1.3~2.0.如表3—2所示
图3—2自卸汽车质量利用系数
由此ηGO= =0.652(1—4)
自卸汽车的质心位置是指满载时整车质量中心位置,自卸汽车的质心位置对使用性能(例如汽车的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等)影响很大。因此,自卸汽车总体设计时应尽量使质心位置接近原货车的质心位置。
较低
系统倾卸稳定性
较差
较好
系统耐冲性
较好
较差
直推式举升机构结构简单,较易于设计。但这样易导致油缸泄漏或双缸不同步,进而造成车厢举升受力不均。目前,该类举升机构主要用于重型自卸汽车。
综上所述,结合选择车型情况,对于长安SC3043JD32自卸车,本文选用油缸直推式举升机构。并能承受较大的偏置载荷;举升支架在车厢后部,车厢受力状况较好。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自卸汽车又称自卸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散装物料的特种车辆。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自行卸料功能,即可以将装载物体自行卸下,无需借助外力。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是其实现自卸功能的关键部件,对其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一、液压系统组成自卸汽车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液压泵:将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转化为液压能,提供能量给液压系统。

2.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卸载箱体提升并斜着倾卸。

3.液压阀:控制油液流动,保证机构的升降和倾卸。

4.油箱:存储液压油,供给液压泵使用。

5.油管:连接各液压元件,传递压力和流量。

6.过滤器: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保护系统元件。

7.压力表:测量系统的压力值,保证液压系统工作在安全范围内。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采用液压原理实现自卸功能。

液压系统的能量转化和传递都依赖于液压油,在高压作用下,液压油产生一定的流量,将液压泵等元件中的活塞或柱塞带动,从而实现传递功效。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开始于油箱内的液压油。

液压泵通过吸油口从油箱中吸取液压油,通过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来转动液压泵中的转子,从而产生压力和流量。

2.压力和流量传递至进口压力油管和回油口分别通过液压管路连接至液压阀组。

液压阀组中的各个阀功能不同,如配压阀、溢流阀、换向阀、电磁阀等,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和工作状态来控制液压油的流经和流量,使其他元件协调工作。

3.液压油进入液压缸腔,推动活塞使自卸罐体倾卸。

在倾倒进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升降高度。

4.液压系统中的安全阀起到保护作用,当液压系统油压过高时,安全阀开始工作,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在液压系统控制方面采用的是手动控制,通过液压控制阀进行跨越控制。

自卸车的制动过程中,减速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液压系统的制动能让司机更加轻松地执行制动操作。

此外,液压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如下:1.传递能力强:液压系统可根据需要来调整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可在多个执行机构上做功,实现集中控制。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机械及液压系统设计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机械及液压系统设计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机械及液压系统设计一、引言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在现代物流和运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可以起重挪动货物,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在举升机构中,机械及液压系统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举升机构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机械及液压系统设计两方面,详细的介绍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设计原理和过程。

二、机械系统设计在设计机械系统时,应该考虑到举升机构所要承受的负荷和挑战。

首先需要确定所有运动部件的尺寸和位置,以便满足承受负荷和运行稳定的要求。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机械结构和连接件,以确保各个运动部件的协同运行。

最后,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1 运动部件尺寸与位置设计在设计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运动部件时,应首先考虑所要承受的负荷。

举升机构将承受货物的重量和自身重量,因此需要确保各个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需要考虑到升高货物所需的高度和占地面积,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升降工作。

2.2 机械结构与连接件设计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机械结构和连接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各个运动部件之间的协同运行。

常用的机械结构包括点式连杆机构、摆杆机构、旋转机构等,连接件包括螺栓、销子、铰链等。

在选择机械结构和连接件时,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2.3 安全措施设计在自卸汽车举升机构中,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

设计安全措施是确保机构在工作期间的正确且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一些常规的安全措施包括安装安全带、加强运动部件的抗摆性、设置限制器等。

任何的失误或差错都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液压系统设计在自卸汽车举升机构中,液压系统是将机械的能量转换为液体压力能量的关键,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升降运动和保持稳定平衡。

液压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保证油液的压力、流量、温度和清洁度等指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满足设备使用的需要。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目录1 安装油缸 (2)1.1油缸安装的总体要求 (2)1.2 安装油缸支撑梁 (3)1.2.1油缸支撑梁的要求 (3)1.2.2安装油缸支撑梁 (3)1.3 安装底盘支架 (3)1.4 油缸与底盘支架的连接 (4)1.4.1 吊装油缸 (4)1.4.2安全事项 (4)1.5 油缸与厢体的连接 (4)2.齿轮泵安装 (5)2.1 齿轮泵安装示意图 (5)2.2 油泵管路连接示意图 (5)3 安装液压油箱及附件 (6)3.1 安装油箱 (6)3.2 安装油箱附件 (6)3.3安装空气滤清器和回油滤清器 (6)4 安装举升阀 (7)4.1 举升阀连接 (7)5 气控阀安装 (8)5.1 气控阀的连接 (8)5.2 气控阀安装的注意事项 (8)6 限位阀安装 (9)6.1 固定方式 (9)6.2 安装方式: (9)6.2.1 限位阀安装在油缸上 (9)6.2.2 限位阀安装在支架上 (10)6.3 限位阀的连接 (10)6.4 限位阀调节步骤 (10)7 油管和接头的安装 (11)7.1高压油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1)7.2 低压油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1)7.3 管接头 (12)8 最终检查 (12)9 油缸喷漆 (12)10整车液压系统检测及调试 (12)10.1 检查液压系统 (12)10.2 测试液压系统 (13)自卸车液压系统的安装1 安装油缸1.1油缸安装的总体要求●油缸的安装位置取决于实际应用条件或车辆的安全和额定载荷。

● 油缸的应用要求(举升能力和举升角度)取决于车辆的轴荷分配和厢体的外形(如后悬、厢体长度、厢体高度、旋转点等)。

● 车辆的轴荷分配取决于当地法规或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

● 额定举升重量=厢体容积(长×宽×高)×货物比重+厢体自重+5%超载重量。

● 其他可能影响安装位置的因素如图1所示:①驾驶室间隙——确保油缸与驾驶室间留有足够空间,以便于驾驶室的翻转、举升过程中厢体的运动及安装区域内可接触到其它部件。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目录1 安装油缸 (2)1.1油缸安装的总体要求 (2)1.2 安装油缸支撑梁 (3)1.2.1油缸支撑梁的要求 (3)1.2.2安装油缸支撑梁 (3)1.3 安装底盘支架 (3)1.4 油缸与底盘支架的连接 (4)1.4.1 吊装油缸 (4)1.4.2安全事项 (4)1.5 油缸与厢体的连接 (4)2.齿轮泵安装 (5)2.1 齿轮泵安装示意图 (5)2.2 油泵管路连接示意图 (5)3 安装液压油箱及附件 (6)3.1 安装油箱 (6)3.2 安装油箱附件 (6)3.3安装空气滤清器和回油滤清器 (6)4 安装举升阀 (7)4.1 举升阀连接 (7)5 气控阀安装 (8)5.1 气控阀的连接 (8)5.2 气控阀安装的注意事项 (8)6 限位阀安装 (9)6.1 固定方式 (9)6.2 安装方式: (9)6.2.1 限位阀安装在油缸上 (9)6.2.2 限位阀安装在支架上 (10)6.3 限位阀的连接 (10)6.4 限位阀调节步骤 (10)7 油管和接头的安装 (11)7.1高压油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1)7.2 低压油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1)7.3 管接头 (12)8 最终检查 (12)9 油缸喷漆 (12)10整车液压系统检测及调试 (12)10.1 检查液压系统 (12)10.2 测试液压系统 (13)自卸车液压系统的安装1 安装油缸1.1油缸安装的总体要求●油缸的安装位置取决于实际应用条件或车辆的安全和额定载荷。

● 油缸的应用要求(举升能力和举升角度)取决于车辆的轴荷分配和厢体的外形(如后悬、厢体长度、厢体高度、旋转点等)。

● 车辆的轴荷分配取决于当地法规或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

● 额定举升重量=厢体容积(长×宽×高)×货物比重+厢体自重+5%超载重量。

● 其他可能影响安装位置的因素如图1所示:①驾驶室间隙——确保油缸与驾驶室间留有足够空间,以便于驾驶室的翻转、举升过程中厢体的运动及安装区域内可接触到其它部件。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指南设计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指南设计

前举式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细则一、液压系统的组成自卸车液压系统一般由以下零部件组成:取力传动轴、齿轮泵、齿轮泵固定支架、进出油口、低压进油管、高压油管、气控换向阀、液压举升油缸、液压油箱、手控阀、限位阀、安全溢流阀、单向阀、气管、管接头和各种紧固件等。

各零部件连接图前举式自卸车液压原理图1油箱 2液压泵 3液压举升阀(含溢流阀)4举升油缸 5限位阀 6 气控阀二、安装前的准备1、认真阅读车辆液压系统安装技术资料,不明确的事项与技术人员勾通;2、发动车辆,接通取力器,判断取力器旋转方向是否与技术资料提供的旋向相符合;(注意:从车辆后方往前看,取力器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相反为左旋。

)3、检查取力器法兰盘连接孔是否与技术资料规定的取力传动轴法兰盘连接孔相符合;4、根据技术资料的规定准备好液压系统零部(组)件。

三、安装指南1、安装传动轴和连接紧固件用高强度螺栓将传动轴固定在取力器上,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干涉现象。

注意:一定要安装弹簧垫圈,螺栓拧紧力矩约20Nm。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记。

2、安装齿轮泵进出油口根据齿轮泵上的标识安装O形密封圈、进出油口,确保连接可靠、密封可靠。

3、安装齿轮泵固定支架根据传动轴的长度和底盘情况,确定齿轮泵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并在底盘车架纵梁侧面配钻固定支架安装孔;安装并紧固齿轮泵固定支架,装配好齿轮泵并紧固,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注:齿轮泵上螺栓拧紧力矩约50Nm;底盘车架纵梁上螺栓拧紧力矩约115Nm;齿轮泵与传动轴之间的安全间隙控制在5mm左右。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识。

4、布置高低压油管根据技术资料规定的高低压油管规格,安装并拧紧高低压油管,管路沿途用管卡固定,确保管路畅通,油管不晃动,不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注意:高压油管接头拧紧力矩约为75Nm,低压油管紧固前需绕缠生胶带或涂密封胶。

完成后检验。

5、布置气压管路按技术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按气控原理图和底盘空间合理布置管路,并作好标识。

小型液压自卸系统安装结构图及主要事项

小型液压自卸系统安装结构图及主要事项

小型液压自卸系统安装结构图及主要事项一、产品图片及安装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通往油箱(油泵进油口)2、通往发动机倒档器3、通往分配阀进油孔(油泵出油口)【分配阀上端油孔为进油孔】4、通往后桥5、分配器回油管通往油箱回油孔【分配阀下端为回油孔】6、通往油缸【分配阀侧面油孔通往油缸】7、油缸升降控制手柄【后推上升、前拉下降】8、齿轮泵分离操作手柄二、小型液压自卸系统操作注意事项:1、该车型通常采用水冷循环发动机,日常要注意散热水箱内水量的多少,注意添加(切记:不能添加自来水,防止水垢堵塞水路。

要添加纯净水,冬季需要添加防冻液);伊洛三轮车配件2、注意液压系统油箱内油量的多少,油量过少注意添加,并每年更换。

3、液压自卸车厢顶起后,车厢下面绝对不能站人或者手、脚伸入,防止不小心触动开关,车厢下落伤人。

如要维修等需要人进入车厢下面,请一定拉紧手刹,并用固定支撑物顶死车厢,防止下落。

4、液压系统采用齿轮泵驱动,该齿轮泵为右旋方向(即车辆前进档时传动杆旋转方向)。

注意:千万不可在挂倒档时操作液压自卸系统,此时,传动杆旋转方向相反,会造成液压油在齿轮泵内堵塞并增压,可能发生齿轮泵爆裂、甚至伤人事件。

液压自卸三轮摩托车操作顺序:1、将车行驶至或者倒车至适当位置,发动机摘空档停车,并拉紧手刹制动;2、确定倒档器位置在正常档(前进)位置;3、将左手齿轮泵分离操作手柄扳到齿轮泵结合工作位置;(此时与后桥传动连接脱开)4、根据车辆具体载重,发动机挂一档或者二档,轻加油门,将液压缸控制器手柄向后推,此时液压缸升起;5、卸货完成,将液压缸升降控制手柄前推,油缸收起、车厢落下。

★注意:使用液压自卸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厂家核定载货质量,不能超载。

在液压缸升起过程中,注意控制油缸上升速度。

千万不要速度过高,防止猛冲造成车辆抬头,发生人员滑落受伤事件。

6、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多次升降。

(★在升降自卸过程中,千万不可让人员靠近车辆,并严格杜绝用手拉、脚蹬等方法接触车厢,防止车厢意外下降伤人)7、卸货完毕,将车厢落下放稳,将发动机档位挂空挡位置;8、将齿轮泵控制手柄扳至齿轮泵齿轮脱开位置(此时与后桥连接结合);9、松开手刹制动;10、正常操作行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举式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细则
一、液压系统的组成
自卸车液压系统一般由以下零部件组成:
取力传动轴、齿轮泵、齿轮泵固定支架、进出油口、低压进油管、高压油管、气控换向阀、液压举升油缸、液压油箱、手控阀、限位阀、安全溢流阀、单向阀、气管、管接头和各种紧固件等。

各零部件连接图
前举式自卸车液压原理图
1油箱 2液压泵 3液压举升阀(含溢流阀)
4举升油缸 5限位阀 6 气控阀
二、安装前的准备
1、认真阅读车辆液压系统安装技术资料,不明确的事项与技术人员勾通;
2、发动车辆,接通取力器,判断取力器旋转方向是否与技术资料提
供的旋向相符合;(注意:从车辆后方往前看,取力器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相反为左旋。


3、检查取力器法兰盘连接孔是否与技术资料规定的取力传动轴法兰盘连接孔相符合;
4、根据技术资料的规定准备好液压系统零部(组)件。

三、安装指南
1、安装传动轴和连接紧固件
用高强度螺栓将传动轴固定在取力器上,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干涉现象。

注意:一定要安装弹簧垫圈,螺栓拧紧力矩约20Nm。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记。

2、安装齿轮泵进出油口
根据齿轮泵上的标识安装O形密封圈、进出油口,确保连接可靠、密封可靠。

3、安装齿轮泵固定支架
根据传动轴的长度和底盘情况,确定齿轮泵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并在底盘车架纵梁侧面配钻固定支架安装孔;安装并紧固齿轮泵固定支架,装配好齿轮泵并紧固,确保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注:齿轮泵上螺栓拧紧力矩约50Nm;底盘车架纵梁上螺栓拧紧力矩约115Nm;齿轮泵与传动轴之间的安全间隙控制在5mm左右。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识。

4、布置高低压油管
根据技术资料规定的高低压油管规格,安装并拧紧高低压油管,管路沿途用管卡固定,确保管路畅通,油管不晃动,不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注意:高压油管接头拧紧力矩约为75Nm,低压油管紧固前需绕缠生胶带或涂密封胶。

完成后检验。

5、布置气压管路
按技术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按气控原理图和底盘空间合理布置管路,并作好标识。

6、安装手控阀
根据驾驶室的空间选择手控阀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司机座椅的左侧地板上平面,该总成为配装。

安装好手控阀后,按技术要求和说明书连接气管并紧固。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识。

7、安装液压油缸
根据技术要求选择液压油缸及相应的上下固定支架,先将油缸固定为初始安装距状态后,安装上下支架和油缸固定架并紧固。

然后将油缸吊装在车厢前板上并紧固。

注意:必须确保安装孔位的准确性,油缸上下固定支架的拧紧力矩约210Nm。

油缸必须垂直安装,无论左右还是前后,其公差皆为±2mm,并位于副车架和车厢的中央。

油缸与支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

注意:确保进油口朝车辆前进方向。

完成后检验,作好标记。

油缸固定支架连接示意图
8、吊装车厢
吊装车厢时必须保证车厢中心线与副车架中心线重合。

必须保证油缸安装支架距副车架最前端距离不小于30mm。

9、固定油缸支架
在车厢和副车架安
装调试正确后,将固定
油缸支架按技术要求固
定在副车架上,并按技
术要求焊接相应的加强
板。

焊接牢固,焊后打磨
焊缝。

完成后检验,进
行下一道工序。

10、安装液压油箱
按技术要求在油缸支撑架上安装液压油箱,保证油箱不与车厢、底盘附件相干涉,紧固油箱固定带。

注意:固定带与油箱之间必须安装橡胶垫(板)。

然后连接油箱下部的球阀开关,在接头上绕缠生胶带或涂密封胶,连接低压管并紧固,确保连接可靠。

完成后检验并作好标记。

*严禁站在油箱上作业,严禁在油箱上直接焊接。

11、安装气控换向阀
在液压油箱安装完成后,将气控换向阀按技术要求安装在油箱上部的安装座上,确保安装有密封圈。

按原理图和技术要求连接高压管和气管,确保连接正确,并紧固。

完成后检验。

注意:管路连接一定要与说明书和原理图相符合。

阀上的安装螺栓拧紧力矩约30Nm,一定不要过量锁紧安装螺栓。

12、安装限位阀
再次检查液压系统,确保所有液压管路、气压管路的连接正确、可靠后,按原理图和技术要求将限位阀接入气控管路中。

加注液压油至油箱标尺相应位置。

启动车辆,接通取力器,缓慢将车厢举升至约25°状态下,在车厢下安上安全垫木,支撑起安全撑杆,确保安全后将限位阀安装在油缸支撑架内侧的限位阀安装板上,确保连接可靠,安装位置准确。

将车厢缓慢举升至最大角度或举升至液压油缸最后一节的一半时,停止举升,调整限位阀顶针至合适位置(保证后端刚性限位要求)。

将车厢降低后再次微调限位阀顶针,再举升验证限位阀的限位功能。

注意:在调试限位阀时,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在驾驶室操作,并有专人在车辆旁观测车厢举升状态。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举升。

13、最终调试
•检查补充液压油(液面至油位标尺中刻度线),各转动处加注润滑脂(油),进行车辆举升调试。

•检测举升系统,工作时应顺畅,无卡滞、异响现象。

•举升测试时间通常为20-30秒。

•车厢举升至最大角度时,油缸的伸出长度应小于油缸总行程100-150mm,此时,后端刚性限位起作用。

调试好后,作好标记。

•检测厢体下降速度为举升速度的75%-100%。

•检查后门锁紧装置的工作,举升8°-10°时,后门自动打开;
下降到5°时,后门应正常关闭。

•厢体运动时,厢体动作应垂直,且不会碰触尾灯或底盘尾端零部件。

•举升时,检查后翻转轴处,翻转支架与副车架间的轴向间隙变化不大于1mm。

•对于任何型号的油缸,都严禁将支架倒置安装。

•多次举升,将液压系统中的空气排尽。

•一定不能过量加油,多次举升后,液压油的液面高度必须能从液位计上显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