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STP技术实现大客户接入方案
大客户宽带专网的MSTP接入方案

大客户宽带专网的MSTP接入方案一、MSTP技术简介MSTP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带宽:MSTP技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波长叠加在一个光纤上,从而提供高带宽的传输能力。
每个波长的速率可以达到几十Gbps以上,远远超过了传统以太网的带宽限制。
2.网络稳定性:MSTP网络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光纤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损耗小等特点,可以提供稳定的网络传输环境。
同时,MSTP技术支持链路保护和环网保护等功能,可以在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3.灵活性:MSTP技术支持多种网络接口类型,包括光接口、电接口和语音接口等,可以灵活适配不同的网络应用需求。
同时,MSTP技术还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环网、星型网和链路段等,可以灵活部署和扩展网络。
针对大客户宽带专网的需求,可以采用以下MSTP接入方案:1.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大客户的地理分布和网络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一般可以采用星型网或者链路段的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的扩展性,可以预留一定的网络带宽和资源,以便未来的扩容和升级。
2.部署传输设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部署MSTP的传输设备。
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光纤开关、光放大器、光传输系统等,用于实现光纤的复用和传输。
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接口的类型和数量,以满足大客户的接入需求。
3.配置网络参数:根据网络需求和服务等级,配置MSTP的网络参数。
包括链路传输速率、网络保护方式、QoS(服务质量)参数等。
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提供符合大客户需求的网络服务。
4.部署用户终端:根据大客户的需求,部署相应的用户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光接口、电接口和语音接口等,用于接入MSTP网络和实现数据传输。
5.网络监控与维护:对MSTP网络进行定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网络性能的监测、链路故障的排除、异常事件的处理等。
通过及时的维护和管理,可以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传输。
MSTP在银行系统专线接入中的应用

MSTP在银行系统专线接入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mstp在银行系统专线接入中应用的介绍,详细说明了mstp专线接入方案的应用场景,方案的特点,网管的实现。
根据客户的不同带宽需求,无需更换设备就能接入,完成客户的多种业务接入。
关键词:运营商;大客户;mstp;专线接入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89-030 引言目前,在sdh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的mstp(mu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带来的以太网专线产品已经在传输网内广泛使用。
运营商为大客户提供的专线业务可在2m-1000m带宽中的多种速率选择,非常方便的用以太网的方式接入,同时网络带宽升级可以不增加客户设备投入。
因此搭建一个扩容便捷,安全可靠的以太网专线网络,不仅有利于大客户也将大大提高日常的办公效率。
运营商结合目前主要的组网技术,为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又使项目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采用mstp以太网专线为银行系统,提供解决专用数据网接入的解决方案。
1 业务需求客户实际需求情况:1.1 省行至各地市支行必须环网接入、省行至中心城市n个二级支行需考虑环网接入。
省行入局必须环网接入。
1.2 省行、各地市支行局方提供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多模的ge光口,二级支行、营业网点以太网电口接入。
1.3 用户需求列表(见表1)客户需求表明:该客户组网有如下特点:①核心节点压力较大,核心节点总容量为ge。
②客户核心节点出局方向多,需兼顾考虑本地核心及骨干出口。
2 接入措施2.1 措施一2.1.1 应用条件:用户要求租用sdh以太网专线且没有双路由保护等其它通信需求,可通过光纤直连或光电转换器提供用户接入。
(图1)2.1.2 用户设备要求:用户需提供具有标准以太网接口的路由器、交换机或者pc机等设备。
2.1.3 用户接入端局方式:当用户的以太网设备具备光纤接口时,可以直接通过光纤上连至局端mstp设备的光接口上。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ZY-MSAP接入方案

----中国电信CDMA2000、中国移动TD-SCDMA微蜂窝室内覆盖接入、政 企大客户业务接入、个人业务接入的唯一整体接入解决方案
北京正有网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ZY-MSAP接入系统 统一搭建3G微蜂窝室内覆盖、政企大客户和个人业务接入的完整解决方案
北京正有网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ZY-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是以 MSTP技术标准为核心,在充分研究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和业务需求的情况下专为3G(TDSCDMA、WCDMA、CDMA200)设计的室内覆盖微蜂窝系统接入、政企大客户多业务接 入和个人业务接入的统一接入网络平台。 电信运营商由过去的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通重组成目前 的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固网运营或者移动运营的模式,这 一新的变化,使得各运行商的业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必须把原来固网运营中的政企大客 户业务接入、个人用户语音和数据业务接入以及原来的移动基站特别是微蜂窝接入纳入到 同一个网络平台中,才能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统一管理、打造优质网络、避免重复 建设、节省投资的目的。 作为3G标准之一的CDMA2000、TD-SCDMA系统,其微蜂窝覆盖的传输业务带宽一般 需要2-4个E1。政企大客户业务接入一般要求提供多个E1业务、V.35业务、FE业务等,个 人用户业务则要求语音(通过E1或VOIP方式实现)和数据业务(FE)接入。这就要求接 入设备必须具备多业务的要求。 另外,由于要同时完成对这些用户的服务并满足他们的业务要求,就必须做到高带宽、 多业务、多光方向、各种拓扑网络的实现、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
ZY-MSAP系统是专门为接入层打造的完整解决方案,具有和SDH/MSTP系统同样的特 点:标准、规范、保护完善、网管强大、故障告警和性能管理齐全等等。
MSTP大客户本地网接入应用

MSTP大客户本地网接入应用解宝新【摘要】MSTP平台是传统的SDH技术在目前数据业务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丰富和发展的产物,它继承了SDH稳定、可靠的特性,并融合了数据网灵活、多样的业务处理能力,可大量应用于大客户专线、以太网接入以及DDN专线等业务的接入,并将在数据城域网业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城域传输网络的发展.【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年(卷),期】2011(018)006【总页数】1页(P124)【关键词】MSTP技术;本地网;接入应用【作者】解宝新【作者单位】黑龙江联通集团客户事业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1 MSTP技术的引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宽带城域网的兴起以及话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传送需求的不断增长,当前的业务传送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输和数据技术的融合趋势已十分明显。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已成为当前城域传送网的主流技术。
MSTP技术就是在SDH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对多种业务(主要是以太网业务和ATM业务)的支持功能,实现对城域网业务的汇聚。
2 当前本地网络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本地网中,数据业务通常由SDH和分离的FR、ATM和IP网提供,这种重叠的网络结构是多年来应新业务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这种结构有利于各业务网的单独规划和运营管理,但随着不同种类业务的数量和流量增加,特别是在当前IP业务高速增长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中,这种网络结构造成传输网资源严重浪费、网络统一规划和管理困难、各业务网间互通复杂、网络发展不适应业务多样化需求等问题,使建设和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
而在承载数据业务方面,现有的传输网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数据业务发展的要求。
本地网原有的SDH设备主要提供面对TDM业务E1/E3/E4,155M/622M/2.5G接口,但数据业务的接口有多种(如以太网为10M/100M/1G),在利用SDH设备提供数据业务时还需外加接口转换设备。
基于MSTP的大客户电话网络解决方案

基于MSTP的大客户电话网络解决方案潘培培;袁慧梅;王琦【摘要】Traditional telephone access network is complicated to operate for the huge line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heavy wiring work and the access requirements of the local telephone network access system in the engine room, a solution based on MSTP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core technology in the progra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rogram can save resources and is convenient to maintain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refore, it deserves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similar network system.%对于较大的电话网络,传统的接入网络操作复杂.论述了某地区电话网络接入系统中机房配线工作量大的现状,针对该地区电话网络的接入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对其核心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期刊名称】《光通信技术》【年(卷),期】2011(035)011【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MSTP;PSTN;V5.2;SDH;信令转换;电子配线【作者】潘培培;袁慧梅;王琦【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 引言随着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业务种类和带宽等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接入网络操作复杂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联通-SDH技术方案-MSTP方式

1.1 MSTP 组网解决方案建议1.1.1MSTP技术简单介绍MSTP是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的缩写,它可以将传统的SDH、以太网、ATM、POS、RPR等多种技术有机融合,通过将多业务汇聚、并高效适配的方式实现多种业务的综合传送。
城域网具有覆盖范围广、投资大、业务种类多、竞争激烈且用户的发展难以预测的特性,基于SDH技术的MSTP所具有的多业务综合接入和传送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城域网灵活、廉价地提供多种业务。
MSTP技术源于SDH,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囊括PDH、SDH、POS、以太网、ATM、RPR、SHDSL、DDN等技术于一体,它既可通过多业务汇聚方式实现城域网业务的综合传送,又可通过自身对多类型业务的适配性实现业务的接入和处理,非常适应城域网多种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一套相对完善的城域网技术体系.从城域数据业务网要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SLA服务的角度来看,MSTP具备受理各类高等级专线业务的能力,并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发挥作用。
根据租用业务的SLA服务原则,运营商网络应该能够提供从最高等级到最低等级的业务,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对专线的需求。
如果部分最终用户对运营网络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以不信任机制来看待租用电路的话,那么MSTP技术在解决大客户专线需求方面还具有数据网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如安全性、透明性和可管理性等。
对于真正基于SLA的银行客户专线服务,MSTP除了提供数据网已经解决的数据业务之外,还具备信息透明、带宽透明、高安全性和可管理的高等级业务,更能够恰当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升网络的综合竞争力,避免IP网络同质化所造成的价格战。
因此,从IP数据网的现状和最终用户对IP数据网的认知来看,有机地将MSTP技术与IP数据网结合起来,将成为近几年内实现银行客户专线业务的理想解决方案。
MSTP技术是基于SDH技术发展演变而来的,因而它天生具备了SDH技术的众多优点,如组网,业务保护等方面;另一方面,MSTP又是对传统SDH技术的革新,由于大量采用了GFP(通用帧映射规程)、虚级联和LCAS(动态链路调整)等新技术,又容纳了IP/以太网和ATM技术。
对大客户专线接入解决方案的建议

对大客户专线接入解决方案的建议【摘要】随着大客户专线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协议转换器进行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如何解决客户大带宽接入需求,以及客户灵活的业务接入需求,成为运营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推出了MSAP技术在组网上的应用,表明了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接入网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客户接入解决方案1.大客户专线业务需求分析大客户业务的需求呈多样性,包括传统的语音业务、视频类业务、办公信息化、高速Internet接入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对于一般的普通用户,大客户的业务量更大、种类复杂、如何为他们提供包括固定业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对运营商的挑战和机会。
2.MSAP技术应运而生MSAP基于MSTP技术内核,在基于TDM传送的SDH功能之上,增加EoS(Ethernet over SDH)和EOP(Ethernet Over PDH)功能,将以太网等宽带业务内嵌或融合到SDH上,可在原有MSTP设备基础上提供对原有大量PDH、协转、光纤收发器等多种远端设备的统一接人,同时提供灵活的上联方式,可通过STM-1/E 1/FE等多种方式实现与城域网的互连,用同一个平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接人需求。
其本质上是MSTP技术在接人层的一种产品形态,同时MSAP较MSTP设备形态容量小,功能更聚焦,适用于业务量大且类型多的区域。
可提高局端接人机房设备的利用率,有效的和不同上层网络实现互通,细分市场客户,完成具有针对性的专线接人。
同时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率。
IMSAP的组网模式和功能优势。
3.1 组网模式.MSAP作为专线业务接入平台,优化原有大客户专线的末端延伸。
在用户中心机房配置MSAP设备,可以灵活地接人分支机构的V35、E1、以太网业务,通过GFP封装后汇入于MSTP155M端口。
用户中心机房可通过155/622M光缆或FE/GE等较高速接口接人到上层的运营商MSTP公网或IP城域网,而MSAP又可以与现网SDH/MSTP统一网管,大大简化了网络结构,网络可扩展性较PDH有极大提升。
MSTP技术在大客户专线接入的应用研究

MSTP技术在大客户专线接入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5-10T10:06:16.2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作者:刘建梅[导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的业务类型需要更加强大的传送网技术来支撑。
广西华南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摘要: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的业务类型需要更加强大的传送网技术来支撑。
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融合了SDH、以太网、ATM等多种网络技术,实现了多业务的综合接入与传送,使得SDH从单纯的传送网演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
特别是满足大客户专线接入,MSTP有着明显的优势。
本文主要对MSTP技术以及其在大客户专线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大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MSTP;技术;大客户专线;应用;引言近年,不断增长的IP数据、视频语音、图像等多种业务传送发展需求,原先以承载语音为主的城域网在容量和接口能力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业务传输与汇聚的要求,于是多业务传送台(MSTP)技术应运而生。
MSTP技术是在传统SDH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SDH 只提供基本的TDM业务处理,对其他多业务的支持能力不足。
而MSTP技术不仅具备SDH的所有功能,还支持TDM业务、AT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多种业务的传输需求。
一、MSTP概述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1]。
其利用GFP数据封装、虚级联映射、统计复用、RPR等技术,有着更灵活的带宽分配能力和更有效的带宽利用率,同时MSTP灵活支持ATM业务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至今,MSTP发展了三代。
第一代MSTP的特点是提供以太网点到点透传,它是将以太网信号直接映射到SDH的虚容器中进行点到点传送;第二代MSTP的特点是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它是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以太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基于SDH虚容器的点对点链路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第三代MSTP的特点是支持以太网QoS,它引入了中间的智能适配层、通用成帧规程高速封装协议、虚级联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等多项全新技术,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MSTP技术实现大客户接入方案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联通大客户传输的网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基础网络的资源状况,阐述了利用先进的MSTP技术实现大客户传输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组网方案、系统特点以及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多业务传输平台传输网络大客户接入方案
0 前言
大客户又称集团用户,是电信运营商在电信市场中的商业客户,通常是大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大的企业集团。
相对于一般用户,大客户对运营商而言表现为业务量大、业务类型复杂、业务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一般市场中“80%的业务来自于20%的客户”的规则,在电信市场也同样适用。
毫无疑问,大客户业务是拉动各电信运营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目前各运营商竞争的焦点。
因此,如何部署可运营、可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经济、高效的大客户解决方案,是电信行业非常紧迫而且重要的课题。
用户对数据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自于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实现传统运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模式的演变。
当前,许多企业已采用以太网、FDDI等局域网技术组建了公司的内部网,同时企业的跨地域通信需求随着其业务模式的拓展,对外联络的商务信息的传递,远程的宽带语音、数据及图像传输需求而变得非常旺盛,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各企业由于自身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信息的传输和管理也存在着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银行系统的网点遍布市区,这些网点内部需要进行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数据通信,这就需要运营商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高度可靠的、可管理的数据专网,税务、工商、公安系统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和需求。
局域网之间如何可靠、安全地互联,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的集团用户内部网,来实现办公网络化,这就需要专业化的电信网络运营商来提供质优价廉的解决方案。
目前基站配套的SDH传输网络已经实现广泛覆盖。
在发展大客户时,首先要确定大客户的市场范围:政府部门、金融用户、企事业单位用户、商住楼、宾馆用户和智能小区。
对于联通而言,过去主要为大客户提供的是语音及专线业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以太网方式组建内部网,对运营商提出了安全可靠传送数据业务的需求。
因此,运营商在建设一个大客户传输网络时,既要确保支持传统TDM业务传送,同时还要支持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
这一问题在城域尤其突出。
因此,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城市及其郊区范围的大客户多业务综合传送平台就显得十分重要。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支撑大客户专线业务的主要技术有:数字数据(DDN)专线、IP(10/100 Mbit/s)专线、ATM 专线等。
不同的业务需求需要不同的传输网络来承载,如果为了不同的客户而建设不同的网络,将存在重复建设,维护困难,无法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问题。
联通的专线业务刚刚起步,以IP专线业务(10/100 Mbit/s)和2M专线业务为主。
IP专线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是其尽力传送的技术特点使得其安全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也就是说其QoS达不到一些对专线质量要求较高的客户的需求。
另外,当前的光边缘接入由于设备成本投入的原因,原来采用了大量的PDH接入的方式,但是此方案也存在安全上和管理上的明显不足。
首先,PDH为第一代数字光通信产品,无法提供网络管理,组网能力差,很难提供对业务的保护。
此外PDH速率低,没有统一的光接口规范。
如果数据业务的接入采用PDH+E1转换器的方式,会造成网络复杂、设备种类多、业务可靠性低、网络监控困难、带宽僵硬等问题。
PDH采用的点对点方式也限制了网络进一步发展。
在数据业务的处理上,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为数据业务10/100M通过网桥转换成N×E1(N<3),上用户侧PDH传输至有以太网交换机的节点,通过网桥转换回10/100M接口进以太网交换机。
但是网桥(Ethernet协议转换器)无法进行网管,维护困难。
使用Ethernet协议转换器,一是带宽受限,上行带宽固定,带宽增加须更换网桥,业务没有可扩展性,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转换器无法实现网管,这与电信网路的可运营、可管理的特征不相符,属于临时解决方案。
PDH点对点传输,业务无法保护,网络扩展受限,总带宽为8M或16M,当业务增加时,无法扩容;不支持环形网、链状网及大型星形网络结构;网络扩充性及升级性差,还占用较多的城域网交换机端口;以太网交换机节点有大量设备和大量电缆,故障点增多,维护困难。
综上所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网叠加,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纯数据专线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无法保证专线客户的高QoS要求。
这些问题在原有大客户传输网中消耗了较多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对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非常不力。
目前,联通已经开始提升网络品质,进行网络扩容改造和优化,为打造经济、高效、可运营和可管理的大客户网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2 大客户解决方案
适用于大客户分布点较分散,且数据带宽需求非常高的场合或者用于总部与分支的网络。
其组网特点是各节点都能独自获得高达155M或622M的接入带宽,用户间相互没有干扰;缺点是需要星型光纤,网络不能成环,无法作SDH或数据保护,针对重点用户高可靠性业务可采用双回路的方案实现业务和端口的保护。
与传统的PDH设备组网相比,能提供更大的带宽(155M),支持所有网络设备的网管能力,可通过网管中心管理用户业务及设备。
支持多业务接入能力(所有业务在NR600上提供,不需额外设备)。
与传统的PDH 设备相比,为用户节省了基带Modem(E1到V.35转换)、路由器(V.35到Ethernet转换)或EOE(E1到Ethernet)等设备的投资。
数据带宽灵活,可通过网管指配N×2M(N<48,满带宽)。
设备数量少、体积小、功耗低、维护方便。
此方案主要用于解决大客户部联系到的一批用户的互联,提供租用2M或10M线路的情况。
这批用户主要以金融业为主,如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而且分布较广,对业务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很高。
这些客户原来大部分是没有网络互联的,为了改善这些大客户的网络现状,决定采用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组网,因为环形结构的MSTP网络能够很好地利用SDH保护倒换或者数据保护功能实现业务的保护。
此种建网方式也是目前大客户建网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也符合联通城域网络总体建设方向,便于互联互通。
对于特大型机构,需要组建内部专网,可以利用MSTP大客户专网的汇聚层采用MSTP设备组成一个2.5G环。
对于接入网络,可以根据接入业务量的大小采用集成型或者标准型的MSTP设备作为大客户接入网的中心节点,通过STM-1/4或者STM-16与汇聚层的2.5G设备组成环形网或者链状网,灵活实现业务的调度和处理,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3 系统特点
大客户传输专线网具有以下特点:
a)接口丰富,除了具备TDM、POS、Ethernet &ATM业务端口外,考虑城域现有业务的特点,还可以提供N×64K、FE1、G.SHDSL接口,支持V.24/V.35/X.21等多种业务。
b)有光纤资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及容量实现末端业务的直接接入及拉远,便于全网统一管理和维护。
c)安全性高、业务透明、开通速度快。
d)实现统一的网络级管理,对端到端业务进行监控和维护。
4 经济效益
由于光纤网络和光传输设备自身的发展,设备的投入成本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在性能方面,不仅可以安全传递语音业务,而且对数据业务的处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不仅支持透传,而且也可以支持二层共享。
另外,设备本身功耗体积的减小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极大地降低了整个运行维护的成本,因此MSTP 全面的解决方案是当前在大客户接入网络中强有力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