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3年高考题(解析版)_20200305_220333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3年高考题(解析版)_20200305_220333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3年高考题(解析版)_20200305_220333

作业帮直播课

高考三年汇编:大气运动

[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I 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

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

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C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9. B 10. C 11. D

【解析】9.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

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

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

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②。

10. 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

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

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11. 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

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C,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

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

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C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

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

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7*新课标II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

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7.

8.

A.用水便利

C.地势平坦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B.

D.

B.

D.

土壤肥沃

植被缺失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

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 D 7. A 8. B

【解析】6.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一般先放火烧荒,其目的是在没有植被的士地

上播种。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故选D

7.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故

选Ao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

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

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

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学科¥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吃高层气流 ?

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

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

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

俗称“落黄沙”。

图7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答案】8. C 9. D

【解析】

8,解:A、携带沙尘的风在乙地下沉且低空风速小,则风力沉积作用大,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浮沉过程是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浮尘是来自异地的下沉气流在乙地飘落,观点错误,故正确。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9.解:根据图中所示,浮尘出现的地区有低压上升气流形成扬沙,为经过高空输送,在下沉气流区下沉形成

浮尘。A.图中乙地为冷锋过境,天气为雨过天晴朗,不会出现浮尘,A不对。

B.图中乙地在高压外围,风力较大,不会出现浮尘,B不对。

C. 根据等压线,图中乙地为低压中心,不符合浮尘的形成条件,C不对。

D. 根据等压线判断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符合浮尘出现条件,D对。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

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8题,要仔细阅

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

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

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 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答案】B

解: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A错;

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火山喷发频率增加,B正确,CD 错。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示信息的

获取、解读和应用能力。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017?北京卷)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匚1 <6级

口 6—8 级

■ 8—10 级

■ 10—12 级

图2

2.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答案】2. D

解: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台风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

辐合,台风北部的风向是东北风,西部是西北风,南部是西南风,东部是东南风;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

副热带洋面,我国黄海纬度较高,不能形成台风,A错;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

风平浪静,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BC错。

故选:Do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对台风的理解,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在12

级以上称为台风。

(2017?北京卷)41. (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埋其丁,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10°

15°-

35。

图17

【答案】(1)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

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r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结合降水柱状图不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

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

低气压带控制这里,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因此到处是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7月,信风

带控制这里,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

考点:自然带类型和成因。

【点睛】自然带的类型和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的类型可以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根据经纬网和降水柱状图,

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2017?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

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D. T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

B.阴,西北风

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答案】7. A 8. C

【解析】

7. 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

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

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8. 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

考点:天气和天气系统。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

I闻5冷气团

I (WO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① 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 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 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

(暖气团);

④ 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2017?江苏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一成的“5

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9?20题。

图10

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

B.乙

C.丙

D. T

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B.增加PMio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答案】19. AC 20. BD

【解析】

19. 读图可知本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交界地区,沙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

古西部地区。

20. 扬尘、沙尘暴天气,导致空气中尘土飞扬,能见度降低,增加PM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

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2018年高考题]

(2018 ?新课标I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

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

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 6: 00出发,左侧靠窗

B. 8: 00出发,右侧靠窗

C. 10: 00出发,左侧靠窗

D. 12: 00出发,右侧靠窗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答案】9. B 10. B 11. A

【解析】

9.高速公路一般较少经过小的居民点,D错误;该高速公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车流量较小,A错误;两路

段雾霾天气不严重,C错误;据图可知,该高速公路是从重庆到贵州的毕节,沿途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

因此乙和丁路段平均限速较低,B正确。故选B。

10.据题干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

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

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

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B正确D错误。故选B。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毕节地处

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选A。

【点睛】第1题考查了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重庆为“山城”,毕节、遵义属于贵州省,云贵高原“地无

三尺平”,所以限速的是地形。第2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需要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

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

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

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最少需要2. 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 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第3

题考查的还是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区域地形的认知,不难。

(2018 -新课标II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

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

成6~8题。

图3

7.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8.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7.D 8.B

【解析】本题细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体,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

值,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7. 恩克斯堡岛位于70° s和80° 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

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8. 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

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 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

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

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

(2018 ?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

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5—6题。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 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5.D 6.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伴随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诸多变化,

为此,人类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维系地球生态平衡。

5. 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 错;河湖水

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

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

殆尽后,随看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D对。

6.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

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

【点睛】

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

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

端天气频繁等。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2018 ?北京卷)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 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7. 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C. 夏至 D.立秋【答案】6.B 7. A

【解析】

6. 据图可知,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A错误;据等压数值的递变可知甲地为一低压中心,盛行上

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正确;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判断极地并不是气压最高的地方,C错误;

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hPa 以下,据图可知,180°经线经过太平洋,该处低纬度热带洋面没有形成台

风,D错误。故选B。

7. 据图可知,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强盛,北太平洋面为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可判断

为北半球冬季,故选Ao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大气活动中心。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

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根据大气活动中心可判断季节。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作业帮直播课

(2018 ?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

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l.C 2.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

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內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

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 项正确;塔里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