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_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案

3、出示例题
下图中,纸条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尺子的左端没有刻度0,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3,右端对着刻度7,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纸条的长度。

所以,7-3=4(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4、下图中,玩具汽车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尺子的左端没有刻度0,玩具汽车的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1,右端对着刻度4,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玩具汽车的长度。

所以,4-1=3(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4-1=3(厘米)
答:玩具汽车的长度是3厘米。

5、延伸拓展:
一把破损的尺子只能看清3个刻度(见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那些长度?(单位:厘米)
分析:破损尺子中的3个刻度分别是3,6,10。

如果把“3”作为起始刻度,那么它和“6”之间的长度是6-3=3(厘米),和“10”之间的长度是10-3=7(厘米);如果把“6”作为起始刻度,它和“10”之间的长度是10-6=4(厘米)。

所以,可以直接测量出3厘米、7厘米和4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6-3=3(厘米)10-3=7(厘米)10-6=4(厘米)
答:可以直接测量出3厘米、7厘米和4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一、认识长度单位在学习长度单位之前,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长短、大小,我们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来衡量。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关键要点:●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它们。

●简述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厘米概念与测量厘米是小学阶段最早接触的长度单位之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厘米的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概念:●定义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

●认识厘米尺:展示厘米尺,介绍刻度、零刻度线等要素。

●测量方法:从零刻度线开始,数出物体所占的厘米数。

实践活动:●使用厘米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测量技能。

三、米的认识及应用在掌握了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概念及其应用,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更广泛的测量需求。

关键概念:●定义米: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种,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或高度。

●认识米尺或卷尺:介绍这些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单位换算初步:简单介绍1米=100厘米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实践活动:●使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等,感受米的实际应用。

●设计简单的“小小测量师”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并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四、单位换算基础在掌握了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后,开始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内容:●强调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

●教授换算方法:通过乘法或除法进行单位换算。

●举例说明:如“50厘米是多少米?”、“2米是多少厘米?”等。

五、实践测量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测量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如电视、沙发、餐桌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长度单位(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长度单位(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测量方法,量出几个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2、完成课本上第四页的课后练习
结束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怎么使用尺子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5
8
用直尺量量自己书桌上的物品,看看他们有多长
(课本、铅笔盒、练习册、橡皮等)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也叫做“cm”知晓一庹、一拃这种用身体来测量长度的方式学会使用厘米尺来量我们身边比较短的物品
认识厘米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如今我们怎么样知道一个东西有多长?
古时候人们怎么样才能测量一个东西有多长呢

很久以前,人们用1庹(tuǒ)、1拃(zhǎ)等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1拃
1步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测量出的长度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拃”不一样长。为了便于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尺子是我们如今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刻度:直尺上的数字刻度线:直尺上的一条条竖线直尺上的第一个数字是0 ...........
0到1cm之间是长为1cm,在直尺上你还能找到长为1cm的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表格式教案
②小结:像这样的情况,在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子的刻度0,而是对着其他刻度,那么用物体的两端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巩固练习
①判断:下面纸条的长度是6厘米。对吗?为什么?
不对。纸条长5厘米。因为纸条的一端没有对准0刻度,那么另一端对着的刻度“6”就不是纸条的长度,纸条的长度应该是两个刻度之差6-1=5(厘米)
②填一填。
11厘米、9厘米。
小结
1。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学生回答)
2。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没有对准0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两个刻度之差。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名称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仅限厘米),同时学会用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建立长度的观念,并且在头脑中构建用断尺测量长度,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用断尺测量长度比较抽象,二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为新知做好铺垫,感受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会用断尺测量长度的.谁来说说这支铅笔的长度,用尺子量长度应注意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尺子长7厘米。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要把尺子的刻度“0” 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数学新人教二(上)长度单位第1课时 认识厘米

数学新人教二(上)长度单位第1课时  认识厘米

黄色纸条和蓝色纸条一样长。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 单位。
2.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 单位。“厘米”还可以写作“cm”。
3. 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 是1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 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物体的左端,对准的是0之外的其 他刻度,那么右端刻度减去左端刻度就是物 体的长度。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方法一:把尺子的刻
度0对准纸条
的左端。
纸条的右端对 着刻度几,就 是几厘米。
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方法二:纸条的左端对
准的不是刻度 纸条的右端 0,而是刻度1。 对着刻度6。
6-1=5(厘米) 纸条对 着刻度0。
数字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可 以用“cm”表示。
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这的在长是直度1尺厘。上米找,出像其这他样1比厘画米一的下长1度厘。米
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宽 大约1厘米
便利贴宽 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学习目标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 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 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初步尝试估测物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题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练习题一、填长度单位。

1、教室的长大约是6()。

2、小明的身高是124()。

3、一张课桌的长约是1()。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00()。

5、一枝自动铅笔长10()。

6、一根绳子长2()。

7、教室的门高大约是2()。

8、一棵大树高大约是10()。

9、小朋友的拇指宽约1()。

10、教室的宽大约是6()。

二、填一填。

1、1米=()厘米100厘米=()米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在刻度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刻度3到刻度7是()厘米。

4、一枝铅笔大约长()厘米。

5、黑板大约长()米。

6、20厘米+50厘米=()厘米17米-8米=()米60米+9米=()米15厘米-7厘米=()厘米三、在里填上“>”、“<”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