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键晶胞计算
2020年高考化学之《考前抓大题》10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解析版)

大题10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
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
(5)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
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Zn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1)[Ar]3d104s2(或1s22s22p63s23p63d104s2)(2)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l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平面三角形sp2(5)六方最密堆积(A3型)【解析】(1)Zn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1s、2s、2p、3s、3p、3d、4s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较Zn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Zn,故答案为: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 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 2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l 2、ZnBr 2、ZnI 2为共价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 (4)ZnCO 3中,阴离子CO 32-中C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4+2-322⨯=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碳酸根离子空间构型及C 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平面正三角形、sp 2杂化,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p 2;(5)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该晶胞中Zn 原子个数=12×16+2×12+3=6,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 ,高为ccm ,六棱柱体积2)×3×c]cm 3,晶胞密度=m V 为:六方最密堆积(A 3型)。
第十二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九课时晶胞结构的分析与计算2课件-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⑤金刚石型堆积 设原子半径为 R,由于原子在晶胞体对角线方向 上相切(相邻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
的四分之一),可以计算出晶胞参数:a=b=c=8 3 3R, α=β=γ=90°。每个晶胞中包含八个原子。
η=8×a433πR3×100%=88×433πRR33×100%≈34.01%。 3
角度一 原子坐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的计算 [典题示例 4] (1)(2019·全国卷Ⅱ)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
的晶胞如图 1 所示。晶胞中 Sm 和 As 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 2 所示。
图1
图2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人儿生童大不 有得无,行抱胸负一怀,,这般虽无寿关作百紧岁要为犹,为可拔无成也年高。人则设不可问胸无出大志现。 ,主要考查晶胞的微粒组成、晶胞的
桐山万里丹山路,雄风清于老风声
人雄若鹰密有 必志须度,比万鸟、事飞可得微为高。,粒因为间它的的猎物距就是离鸟。、空间占有率、原子分数坐标等内容,如 2020
[解析] (1)根据图 1 中原子 1 的坐标为12,12,12,可看出原子 2 的 z 轴为 0,x、y 轴均为12,则原子 2 的坐标为12,12,0;原子 3 的 x、y 轴均为 0,z 轴为12,则原子 3 的坐标为0,0,12。(2)D 与 周围 4 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 与顶点 A 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 角线上,过面心 B、C 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 2 等分,同理过 D 原子的且平行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再 2 等分, 可知 D 处于到各个面的14处,则 D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4,14,14。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 配合物和晶胞配位数的确定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配位数的确定一、各种典型配合物中配位数的判断1.配位数可以等同于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也可以等同于配位体的数目。
如[Ag(NH3)2]NO3、[Ag(CN)2]-、[Cu(NH3)4]SO4、[Cu(H2O)4]2+、[Zn(NH3)4]2+、[Zn(CN)4]2-、K3[Fe(SCN)6]、[Fe(CN)6]3-、[FeF6]3-等配合物或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数目以及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均相等,其中Ag+离子的配位数为2,Cu2+离子与Zn2+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Fe3+离子的配位数为6。
一般规律:一般配合物的配位数可以按中心离子电荷数的二倍来计算。
又如Ni(CO)4、Fe(CO)5、Cr(CO)6等羰基化合物中Ni、Fe、Cr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5、6。
[Co(NH3)4(H2O)2]Cl2、[CrCl(H2O)5]Cl2中Co2+离子与Cr3+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
说明:羰基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呈电中性,此类配合物的配位数由化学式直接判断。
Co2+离子与Cr3+离子的电荷数分别为2、3,但配位数都是6。
所以,配合物的配位数不一定按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电荷数判断。
2.当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多基配体配合时,配位数可以等同于配位原子的数目,但不是配位体的数目。
如[Cu(EN)2]中的EN是乙二胺(NH2CH2CH2NH2)的简写,属于双基配体,每个乙二胺分子有2个N原子与Cu2+离子配位,故Cu2+离子的配位数是4而不是2。
3.当中心离子(或原子)同时以共价键与配位键结合时,配位数不等于配位键的键数。
如[BF4]-、[B(OH)4]-、[AlCl4]-、[Al(OH)4]-等配离子中,B、Al原子均缺电子,它们形成的化学键,既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配位数与配位键的键数不相等,配位数均为4。
又如Al2Cl6(如下左图所示)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4。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微考点85晶体结构及相关计算(微粒个数,晶体密度,粒子间距,化学式)

晶体结构及相关计算(微粒个数,晶体密度,粒子间距,化学式)1.(2019·广州质检)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2.晶体硼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已知晶体硼的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上各有1个B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硼分子含有12个硼原子B.晶体硼是空间网状结构C.晶体硼中键角是60°D.每个硼分子含有30个硼硼单键3.(2018·银川模拟)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
钛酸钡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A.BaTi8O12B.BaTi4O5C.BaTi2O4D.BaTiO34.(2018·宁夏石嘴山三中月考)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镁型,③为钾型,④为铜型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5.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在金刚石晶体中,6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且不在同一平面上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6.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
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2-2数目为6B.该晶体中的阴离子与F2是等电子体C.6.4g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0.1molD.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共有12个7.(2018·武汉调研)硼和氮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原创】物质结构与性质之晶胞计算1

物质结构与性质之晶胞计算21.(2019·高考全国卷Ⅰ,35)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 和Mg 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 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 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氧化物 Li 2O MgO P 4O 6 SO 2 熔点/℃1 5702 80023.8-7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是MgCu 2的拉维斯结构,Mg 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__________ pm ,Mg 原子之间 最短距离y =________ pm 。
❻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MgCu 2的密度是❼________ g·cm -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高考全国卷Ⅱ,35)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 SmAsFO 组成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2)Fe 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__轨道电子,Sm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 66s 2,Sm 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________O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
晶胞中Sm 和As 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 -和O 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 和1-x 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 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 g·cm-3。
3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讲解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知识点梳理】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①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物质。
②非晶体:是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物质。
2、晶体的特征(1)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基本性质是由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决定的。
①自范性:a.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的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自发”过程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②均一性:指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质在晶体中各部分都是相同的。
③各向异性:同一晶体构造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④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在外形上,常有相等的对称性。
这种相同的性质在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做有规律的重复,这就是对称性。
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重复规律的体现。
⑤最小内能: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物质非晶体固体、液体、气体相比较,其内能最小。
⑥稳定性:晶体由于有最小内能,因而结晶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⑦有确定的熔点:给晶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某温度便立即熔化。
⑧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当入射光的波长与光栅隙缝大小相当时,能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结构的周期大小相近,所以晶体是个理想的光栅,它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建立了测定晶体结构的重要试验方法。
非晶体物质没有周期性结构,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2)晶体SiO2与非晶体SiO2的区别①晶体SiO2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SiO2无规则的几何外形。
②晶体SiO2的外形和内部质点的排列高度有序,而非晶体SiO2内部质点排列无序。
③晶体SiO2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而非晶体SiO2无固定的熔沸点。
④晶体SiO2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而非晶体SiO2没有周期性结构,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非选择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3点:(1)核外电子在排布时应遵循洪特规则特例;(2)分子间氢键能够使物质的沸点升高;(3)取1 mol晶体计算出该晶体一个晶胞的质量,再计算出一个晶胞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晶体的密度。
【解析】(1)区别晶体、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
(2)26号元素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由此可知基态铁原子的3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当铁原子失去4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和3d轨道上的一个电子时形成三价铁离子,因此三价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三价铁离子遇硫氰酸根离子变成红色。
(3)乙醛中甲基上的碳为sp3杂化,醛基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乙醛分子中有5个单键、一个双键,其中五个单键全是σ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乙酸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较高;氧化亚铜晶胞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4+8×1/8+6×1/2=8,根据氧化亚铜的化学式可知,晶胞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所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16个。
第37题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网络构建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题型 :
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2、第一电离能、电负性 3、杂化轨道类型、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化学键 6、配合物 7、晶胞计算
近年高考纵览
2013年化学考试大纲
141页 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 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 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4) 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 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 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 (5)六方氢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
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 金刚石相当,晶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 化硼晶苞中含有______各氮原子、 ________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 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子为
sp3 杂化,a
项
符
(3)Ni 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3d84s2,3d 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 电子。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2 的元素有 C、O,其中 C 的电负性小。
专题十六 │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判断 1.根据分子结构式推断分子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
专题十六 │ 要点热点探究
[解析] (1)水分子中的共价键为 σ 键,且都是氢原子的
s 轨道与氧原子的 p 轨道形成,故可表示为 δs-p。(2)H3O+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的离子化合物。
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数越多,则形成的离子键就越强。
3、离子键的特征
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整理ppt
14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叫做离子键。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 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铵盐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
Li >Na> K
②B C Be N N> C >Be> B
④ Na Al S P P >S >Al> Na
判断依据:1、一般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大, 第一电离能越小。
2、反常情况,考虑价电子排布。
整理ppt
8
课堂练习
• 2. 下列各元素原子排列中,其
电负性减小顺序正确的是( B )
• A、K>Na>Li B、F>O>S • C 、As>P>N D、 C>N>O
等电子原理:
空间构型相同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具有相似
的性质。如:CO和N 2 整理ppt
13
(二)离子键
1、离子键形成的原因 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
值大于1.7时,原子之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2、离子键的实质
阴、阳离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当静电作用中同时
存在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形成稳
正四面体 CH4 C2H6 NH4+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整都理pp用t 于形成共价键 20
2、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的分子,中 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 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整理ppt
18
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的影响: 1、分子极性越大,熔点、沸点越高。 2、相似相溶原理。
整理ppt
19
1、杂化 2、杂化过程 3、杂化轨道的类型
杂化类型
sp sp2 sp3
杂化轨道间 的夹角 180° 120° 109°28′
空间构型
实例
直线
BeCl2 C2H2
平面三角形 BF3 C2H4 C6H6
3、重叠方式:“头碰整头理pp”t 式
12
π键:
1、特征:镜像对称(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 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 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
2、重叠方式:“肩并肩”式
3、一般规律:共价键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有 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 键组成。
2、请写出第四周期中最外层 电子数是2的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式
整理ppt
4
二、元素性质1: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1、概念: 通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
程度。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
量叫做电离能,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kJ·mol-1。 2、意义:
①比较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
②由电离能的突跃式变化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递增;同一主族,
自上而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递减。
整理ppt
5
特例?
二、元素性质2: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1、概念:
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用来表示当 两个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2、意义:
整理ppt
9
化
强烈 学
物
键
质
微
粒
间பைடு நூலகம்
的
相
互
分
作
子
用
间
微弱 作
用
力
离子键 共价键 配位键 金属键
σ键、π键
类型
非极性 分子
极性键、非极性键
极性
键能
分子
键
参 键长
数 键角
分子立体构型
范德华力
物质的物理性质
氢键
整理ppt
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
10
键能
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键长
确定分子在空间的几何构型
键角
反应热=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
(吸收能量)整理ppt
(放出能量) 11
四、各类化学键
(一)共价键的本质:
当成建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 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 电子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
σ键:
1、类型:s—s σ键;s—p σ键;p—p σ键。
2、特征:轴对称(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 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1、金属键及其实质 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叫做金属键。本质上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2、金属键的性质 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
间运动,属于整块金属。
3、金属键与金属性质
4、影响金属键的因素 一般而言,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
电子的数目越大,金属键就越强。
整理ppt
1
第一章《原子结构》的体系结构
整理ppt
2
1、泡利不相容原理;2、能量最低原理
(能级交错现象) ;3、洪特规则;
要求:会书写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
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整理ppt
3
1、第三周期中某元素原子的 未成对电子数为2,试写出 (1)核外电子排布式 (2)价电子排布式
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整理ppt
6
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取决于元素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
元素的性质:
1、原子半径
2、化合价 3、电离能 4、电负性 5、氧化性
同周期、同主族元 素性质变化的相似性和 递变规律
6、还原性
整理ppt
7
课堂练习
1、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K Na Li
整理ppt
15
(三)配位键
1、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成键两原子间的共用电子
对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而形成的。
2、形成条件
一个原子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 道3、”常。存在配位键的物质 ——配合物
(1)中心原子
(2)配位体
(3)配位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
整理ppt
16
(四)金属键
①用于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 元素活泼性如何。通常电负性小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金属 元素;电负性大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
②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
3、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
5、金属键的意义
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整理越ppt大,熔、沸点越高。
17
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A―A
{ 双原子分子
极性分子 A―B
{ 多原子分子
非极性分子 对称排列的以极性键结合的 多原子分子CO2、CH4、CCl4等
极性分子 不对称排列的以极性键结合的
多原子分子 H2O、NH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