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风险预警评估管理PPT
合集下载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多学科协作,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和健康
中风险妊娠的管理与应对措施
总结词:关注重点、针对性管理、动态 评估、有效干预
适时调整管理方案和干预措施,保障母 婴健康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 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
对中度风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根据具 体情况制定管理方案
对孕妇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动态评估 妊娠风险
包括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妊娠 期管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等 ,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同时,针对不同孕妇的特殊情 况,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 议。
06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未来发展
妊娠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构建更加精准、便捷的妊娠风 险评估模型,实现风险因素的
自动化识别和量化评估。
基因检测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会有更多与妊娠相关的基因变 异被发现,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 胎儿可能存在的遗传疾病风险。
联合评估
整合多学科、多维度的数据源,包 括临床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影像 学等,实现妊娠风险的全面联合评 估。
妊娠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向
预防性医疗
以健康管理为核心,通过全面 、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
2023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规范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概述 • 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类 • 妊娠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工作流程 •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未来发展
01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概述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定义
记录评估结果
医生将妊娠风险评估结果记录在孕妇 的《母子健康手册》和《产科门诊病 历》中,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告知孕妇 及家属,建议其按时产检并接受相关 医学观察与处理。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高危妊娠的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存在可能影响妊娠进程或胎儿健康的因素的妊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体重 、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
高危妊娠的识别
通过询问孕妇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识别出存 在高危因素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处理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定 期检查等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02
妊娠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临床评估技术
1 2
病史采集
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生育史等,以 及是否存在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体格检查
对孕妇的身高、体重、血压、胎心等进行检查 ,以评估其健康状况。
3
孕期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等检查,以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
实验室评估技术
妊娠风险评估的流程
妊娠风险评估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产科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医 疗人员。评估流程应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
妊娠风险评估的内容
妊娠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孕妇的年龄、孕产史、家族史、生活习惯、身体 状况、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妊娠的各种因素等。
建立更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识别高风险孕妇 。
远程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
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 享,提高管理效率。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预防为主
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预 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孕 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
高危妊娠是指存在可能影响妊娠进程或胎儿健康的因素的妊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体重 、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
高危妊娠的识别
通过询问孕妇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识别出存 在高危因素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处理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定 期检查等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02
妊娠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临床评估技术
1 2
病史采集
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生育史等,以 及是否存在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体格检查
对孕妇的身高、体重、血压、胎心等进行检查 ,以评估其健康状况。
3
孕期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等检查,以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
实验室评估技术
妊娠风险评估的流程
妊娠风险评估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产科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医 疗人员。评估流程应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
妊娠风险评估的内容
妊娠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孕妇的年龄、孕产史、家族史、生活习惯、身体 状况、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妊娠的各种因素等。
建立更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识别高风险孕妇 。
远程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
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 享,提高管理效率。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预防为主
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预 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孕 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对孕妇进行风险因素筛查,如年龄 、体重、家族史等,以确定高风险 孕妇。
个性化干预措施
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风险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营养指 导、运动建议、药物治疗等。
定期进行妊娠风险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
定期对孕妇的妊娠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计
划。
动态调整
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和胎儿发育 情况,动态调整干预措施和管理
贫血
检查孕妇血红蛋白,判断是否 出现贫血。
感染
检查孕妇感染指标,如白带常 规、尿常规等,排除生殖道感
染。
妊娠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低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胎儿 发育正常,无合并症与并 发症。
中等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胎儿 发育正常,存在轻微合并 症与并发症。
高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较差,胎儿 发育异常,存在严重合并 症与并发症。
根据孕妇的孕期和身体状况,指导孕妇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增长。
指导孕妇适当运动
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指导孕妇适当 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加强孕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
建立孕期保健服务网络
01
通过建立孕期保健服务网络,实现孕产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加强网络管理
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在内的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撰写
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报告撰写
撰写评价报告,明确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持续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效果监测
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流程、加 强培训、改善设备等。
个性化干预措施
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风险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营养指 导、运动建议、药物治疗等。
定期进行妊娠风险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
定期对孕妇的妊娠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计
划。
动态调整
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和胎儿发育 情况,动态调整干预措施和管理
贫血
检查孕妇血红蛋白,判断是否 出现贫血。
感染
检查孕妇感染指标,如白带常 规、尿常规等,排除生殖道感
染。
妊娠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低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胎儿 发育正常,无合并症与并 发症。
中等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胎儿 发育正常,存在轻微合并 症与并发症。
高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较差,胎儿 发育异常,存在严重合并 症与并发症。
根据孕妇的孕期和身体状况,指导孕妇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增长。
指导孕妇适当运动
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指导孕妇适当 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加强孕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
建立孕期保健服务网络
01
通过建立孕期保健服务网络,实现孕产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加强网络管理
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在内的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撰写
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报告撰写
撰写评价报告,明确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持续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效果监测
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流程、加 强培训、改善设备等。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妊娠风险处理流程
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孕妇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启动 紧急处理流程。
妊娠风险管理与干预措施
个性化风险管理
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妊娠风险 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方
案。
干预措施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 、生活调整、心理支持等,以降低 妊娠风险。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对孕妇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 调整风险管理方案和干预措施,确 保母婴安全。
妊娠风险定义与分类
妊娠风险定义
妊娠风险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过 程中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 响的因素。
妊娠风险分类
根据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程度,妊 娠风险可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 和高风险。
妊娠风险评估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妊娠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孕妇 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 种风险,为制定相施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后,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并发症发 生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案例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估与管理实践
案例背景
风险评估
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发病率及影响 因素。
详细描述如何通过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 等方法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估 。
管理策略
效果评估
列举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孕妇,采取的饮 食、运动、胰岛素治疗等管理措施。
05
CATALOGUE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 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案例背景
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发病 率及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
详细描述如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孕妇进行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评估。
管理策略
列举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孕妇,采取 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管理措施 。
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孕妇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启动 紧急处理流程。
妊娠风险管理与干预措施
个性化风险管理
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妊娠风险 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方
案。
干预措施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 、生活调整、心理支持等,以降低 妊娠风险。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对孕妇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 调整风险管理方案和干预措施,确 保母婴安全。
妊娠风险定义与分类
妊娠风险定义
妊娠风险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过 程中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 响的因素。
妊娠风险分类
根据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程度,妊 娠风险可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 和高风险。
妊娠风险评估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妊娠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孕妇 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 种风险,为制定相施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后,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并发症发 生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案例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估与管理实践
案例背景
风险评估
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发病率及影响 因素。
详细描述如何通过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 等方法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估 。
管理策略
效果评估
列举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孕妇,采取的饮 食、运动、胰岛素治疗等管理措施。
05
CATALOGUE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 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案例背景
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发病 率及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
详细描述如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孕妇进行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评估。
管理策略
列举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孕妇,采取 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管理措施 。
孕产妇风险评估及管理PPT课件

05
孕产妇风险监测与报告制度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
孕产妇死亡率
反映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可 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
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产后出血、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用于 评估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
高危孕产妇占比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孕产史、合并症等,通过对高危孕产妇的占比 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调整方案
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和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干预 计划,确保母婴安全。
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服务
健康教育
家属参与
通过孕妇学校、宣传册、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孕产妇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 ,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鼓励家属参与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心 理支持工作,共同为母婴健康创造良 好环境。
心理支持
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咨 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其缓解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异常情况处理流程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
医疗机构在孕产妇保健服务过程中发现异 常情况,如高危孕产妇、严重并发症等。
医疗机构应立即向所在区县妇幼保健机构 报告异常情况,同时告知孕产妇本人及家 属。
专家会诊
追踪随访
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组织专家对异常情况进 行会诊,制定救治方案和治疗计划。
医疗机构对异常情况的孕产妇进行追踪随 访,确保救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做 好相关记录和报告工作。
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孕妇的基本情况、既往史、 家族史、孕产史、生活习惯、环 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评估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效果。
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处理实践
识别和处理妊娠合并症
对于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应准确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应对并发症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孕妇,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 化,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
做好病历记录
对于每一位孕妇的病历记录应详细、准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
妊娠风险管理的策略
妊娠风险管理应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包括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合理安排营养、避 免有害环境因素、控制体重增长等。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孕妇,应制定个性化的管 理方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
CHAPTER 02
妊娠风险评估技术
实验室检查技术
01
02
03
血清学筛查
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生 化指标,评估胎儿可能存 在的遗传疾病风险。
CHAPTER 05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培训计 划
培训目标与内容
了解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意义 和重要性,明确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 目标和任务。
学习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实践案例和 经验分享,提高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的 实际操作能力。
熟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治疗 和管理,了解妊娠期常见问题和应对措 施。
。
筛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筛查
,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转诊标准
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应及时 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
步评估和治疗。
高危妊娠的监护与治疗规范
监护内容
对高危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 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孕产妇风险预警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复习课程38页PPT

谢谢!
38
孕产妇风险预警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复 习课程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培训ppt课件

1、绿色标识:妊娠风险低。孕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 症。
2、黄色标识:妊娠风险一般。孕妇基本情况存在一定危险因素,或患有孕 产期合并症、并发症,但病情较轻且稳定。
3、橙色标识:妊娠风险高。孕妇年龄≥ 40岁或BMI ≥28,或患有较严重的 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母婴安全有一定威胁。
4、红色标识:妊娠风险高。孕妇患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继续妊 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
ppt课件.
3
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 遵照规范和相关诊疗规范、技术指南等,开展与 职责和能力相适应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 工作。
• 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 登记和统计,并按照要求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机 构报送。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首次建册的孕妇进行妊 娠风险筛查;对建册孕妇进行随访管理;对产后 42天内的产妇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ppt课件.
9
工作内容----妊娠风险管理
•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在县级 以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有条件的 原则上应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尽快到 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 继续妊娠,应当建议其在县级及以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原则上应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 娩。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而不宜继续妊娠的孕产 妇,应当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 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 开展助产服务的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应当对孕妇 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果, 落实妊娠风险管理。
ppt课件.
4
工作内容----妊娠风险筛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关注的表现及特征
• 7.5 提示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 • 7.5.1 多饮、多尿、多食 • 7.5.2 烦渴、心悸、烦躁、多汗 • 7.5.3 明显关节酸痛、脸部蝶形或盘形红斑、不
明原因高热 • 7.5.4 口干(无唾液)、眼干(眼内有磨擦异物感或
无泪)等
需要关注的表现及特征
• 7.6 提示性传播疾病: • 7.6.1 外生殖器溃疡、赘生物或水泡。
分类管理
• (1)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 应当建议其在县级及以上危重孕产妇救治 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有条件的原则 上应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分类管理
• (2)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 应当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 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继续妊 娠,应当建议其在县级及以上危重孕产妇 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原则上应 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标识的意义
• (1)绿色标识:妊娠风险低。孕妇基本情况良 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 (2)黄色标识:妊娠风险一般。孕妇基本情况 存在一定危险因素,或患有孕产期合并症、并发 症,但病情较轻且稳定。
标识的意义
• (3)橙色标识:妊娠风险较高。孕妇年龄≥40 岁或BMI≥28,或患有较严重的妊娠合并症、 并发症,对母婴安全有一定威胁。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3. 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 • 3.1 生殖道畸形 • 3.2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 3.3 阴道及宫颈锥切手术史 • 3.4 宫/腹腔镜手术史 • 3.5 瘢痕子宫(如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子宫肌
腺瘤挖除术后、子宫整形术后、宫角妊娠后、 子宫穿孔史等) • 3.6 附件恶性肿瘤手术史
7.6.2 阴道或尿道流脓 • 7.6.3 性病史
需要关注的表现及特征
• 7.7 提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 7.7.1 言语交流困难、智力障碍、精神抑郁、
精神躁狂 • 7.7.2 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 7.7.3 癫痫史 • 7.7.4 不明原因晕厥史 • 7.8 其他 7.8.1 吸毒史
• (4)红色标识:妊娠风险高。孕妇患有严重 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 妇生命。
• (5)紫色标识: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紫色 标识孕妇可同时伴有其他颜色的风险标识。
评估结果的处理
•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结 果,在《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评估结果 和评估日期。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 色”、“红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 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 (附件5),在3日内将报告单报送辖区妇 幼保健机构。如孕产妇妊娠风险分类为红 色,应当在24小时内报送。
2.动态评估。
• 医疗机构应当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发现 孕产妇健康状况有变化时,立即进行妊娠 风险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 娠风险分级和相应管理措施,并在《母子 健康手册》上顺序标注评估结果和评估日 期。
(三)妊娠风险管理。
•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孕妇妊娠风险评估 分级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要注意信 息安全和孕产妇隐私保护。
1.筛查内容。
• 筛查项目分为“必选”和“建议”两类项 目。必选项目为对所有孕妇应当询问、检 查的基本项目,建议项目由筛查机构根据 自身服务水平提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 制定实施方案时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 既往史、生育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夫 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③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进行常规体检及妇 科检查等; ④化验项目:妇科彩超、血常规、 尿常规、空腹血糖、肝功、肾功、血型全套 (ABO血型、RH血型) 、HBsAg、梅毒、HIV 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一年内未检查者)
• (四)各级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 建立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自查 制度,定期进行自查,接受相关部门的质 量控制,并落实整改措施。
感谢观看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4. 家族史 • 4.1 高血压家族史且孕妇目前血压
≥140/90mmHg • 4.2 糖尿病(直系亲属) • 4.3 凝血因子缺乏
4.4 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高脂血症、 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等)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5. 既往疾病及手术史 • 5.1 各种重要脏器疾病史 • 5.2 恶性肿瘤病史 • 5.3 其他特殊、重大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分类管理
• 1.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绿色”的孕产妇,应 当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以及相关 诊疗指南、技术规范,规范提供孕产期保 健服务。
分类管理
• 2.对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的孕产妇,应 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 保健和住院分娩。如有异常,应当尽快转 诊到三级医疗机构。
分类管理
• 5.注意孕妇需要关注的表现特征及病史。
(2)建议项目
• TORCH筛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心电图, 血脂、甲状腺功能、ECG。
2.筛查结果处置。
• (1)对于筛查未见异常的孕妇,应当在其《母 子健康手册》上标注绿色标识,按照要求进行 管理。
• (2)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孕妇,应当在其《母 子健康手册》上标注筛查阳性。筛查机构为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当填写《妊娠风险筛查 阳性孕产妇转诊单》(附件3),并告知筛查阳 性孕妇在2周内至上级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 估,由接诊机构完成风险评估并填写转诊单后, 反馈筛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 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后续随访。
(四)产后风险评估与管理
• 医疗机构在进行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 检查时,应当落实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 范有关要求,再次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 如发现阳性症状和体征,应当及时进行干 预。
三、质量控制
•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孕产妇妊娠风险 评估与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督导和评 价,并进行通报。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6. 辅助检查 • 6.1 血红蛋白<110g/L • 6.2 血小板计数 ≤100×109/L • 6.3 梅毒筛查阳性 • 6.4 HIV筛查阳性 • 6.5 清洁中段尿常规异常(如蛋白、管型、红细胞、
白细胞)持续两次以上。 • 6.6 尿糖阳性且空腹血糖异常(妊娠24周前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孕产妇风险预警评估管理
概述
• 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是指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妊娠相 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 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 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工作内容
• (一)妊娠风险筛查 • (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 • (三)妊娠风险管理
(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
• 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原则上应当在开展助产 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
1.首次评估。
• 对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妇,医疗机构应 当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附件 4),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按照风险严 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 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 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
• (二)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规 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辖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 估与管理工作质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每年至 少进行1次工作督查。
质量控制
• (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当至少每半年 组织1次辖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 作的质量控制,提出改进措施。每年形成 报告报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7.0mmol/L;妊娠24周起≥5.1mmol/L) • 6.7 血清铁蛋白<20μg/L
需要关注的表现及特征
7.1 提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 • 7.1.1 心悸、胸闷、胸痛或背部牵涉痛、气促、
夜间不能平卧 • 7.1.2 哮喘及哮喘史、咳嗽、咯血等 • 7.1.3 长期低热、消瘦、盗汗 • 7.1.4 心肺听诊异常; • 7.1.5 高血压BP≥140/90mmHg • 7.1.6 心脏病史、心衰史、心脏手术史 • 7.1.7 胸廓畸形
• 3.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 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将其作为重点人群 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合理调配资源,保证 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 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 一例、救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 和“红色”的孕产妇,要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机 构报送相关信息,并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 中心共同研究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 应急预案。
分类管理
• 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而不宜继续 妊娠的孕产妇,应当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 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本人继续 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 (3)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 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并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综合干预措施。
(一)妊娠风险筛查
• 首诊医疗机构应当对首次建册的孕产妇进 行妊娠风险筛查(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见附件2)。孕产妇符合筛查表中1项及以 上情形的即认为筛查阳性。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一. 基本情况 • 1. 周岁≥35或≤18岁 • 2 .身高≤145cm,或对生育可能有影响的躯
体残疾 • 3 .体重指数(BMI)>25 或<18.5。 • 4 .RH血型阴性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 二 、异常妊娠及分娩史 • 1 、生育间隔<18月或>5年 • 2 、剖宫产史 • 3、 不孕史 • 4 、不良孕产史(各类流产≥3次、早产史、围产
儿死亡史、出生缺陷、异位妊娠史、滋养细胞疾 病史、既往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史) • 5 、本次妊娠异常情况(如多胎妊娠、辅助生殖 妊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