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实验目的】1.掌握肝脏DNA分离的原理及操作过程2.掌握主要试剂的作用3.熟悉DNA纯度及含量鉴定方法【实验原理】动物肝脏。
小牛胸腺和鱼类精子含有较多的DNA,是提取DNA的良好材料。
动植物的DNA室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中(主要在核内),DNA核蛋白(DNP)在0.14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近视它在纯水中的1%。
,而在1mol/L NaCl溶液中,其溶解度至少是纯水中的二倍。
相反,核糖核蛋白(RNP)能在0.15mol/L NaCl溶液中溶解。
利用这一性质,可使脱氧核糖核蛋白与核糖核蛋白分开。
制备过程中,当细胞破碎时,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加,DNA将遭受降解,为此在提取液中加入柠檬酸盐、EDTA做抑制剂,并要求整个提取操作在4℃以下进行,以减少酶对DNA的破坏。
分离得到的DNP,进一步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用含有异丙醇的氯仿除去变性蛋白,最后用95%的冷乙醇从溶液中把DNA沉淀出来。
DNA纯度可以通过A260/A280进行鉴定,而浓度可以用紫外吸收法、定磷法、二苯胺显色法测定。
【实验操作】1.取新鲜猪肝脏,除去血水和结缔组织,在冰浴上切成小块,称取10g,加入2倍体积(20ml)0.15mol/L NaCl-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于组织捣碎机中迅速捣成匀浆,再以玻璃匀浆器2~3次使细胞破碎,最后加缓冲液至50ml。
2.组织匀浆移入离心管内,浸入冰盐溶液中冷却,而后在4℃下6000r/min离心5~10min。
弃上清(可用于制备RNA)。
将沉淀用2倍体积的冷的上述缓冲液洗涤2次,洗涤时用匀浆器研磨洗涤,离心条件同上。
3.将离心后所得沉淀物悬于5倍体积的0.15mol/L NaCl-0.1mol/L EDTA-Na2(pH8.0)溶液中,而后边搅拌边慢慢滴加5%SDS溶液,直至SDS的最终浓度达到1%为止。
然后加入固体NaCl,使其最终浓度达1mol/L。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实验报告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实验报告摘要:DNA提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实验技术,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肝脏中的DNA,探究D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操作步骤和试剂,可以成功地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
引言: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它为我们了解生物的遗传信息提供了基础。
而动物肝脏作为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中的DNA含量丰富,因此成为DNA提取的理想来源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肝脏中的DNA,探究D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动物肝脏样本、细胞裂解缓冲液、蛋白酶K、异丙醇、氯仿、等温酒精、TE缓冲液等。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动物肝脏样本,用细胞裂解缓冲液将其均匀悬浮。
b. 加入适量的蛋白酶K,使其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消化。
c. 加入异丙醇和氯仿,进行DNA的沉淀和分离。
d. 用等温酒精洗涤DNA,去除杂质。
e. 用TE缓冲液溶解DNA,获得高质量的DNA溶液。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到了DNA。
观察DNA溶液的外观,呈现出透明且黏稠的特点,符合DNA的理化性质。
进一步通过紫外光谱检测,发现DNA溶液在260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而在280nm处几乎没有吸收,表明DNA溶液中没有蛋白质的污染。
此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DNA条带,进一步证明了提取到的DNA的完整性和纯度。
DNA提取的关键步骤是细胞裂解和DNA分离。
细胞裂解缓冲液中的离子和蛋白酶K的作用可以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DNA释放到溶液中。
异丙醇和氯仿的加入可以通过沉淀和分离的方式将DNA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等温酒精的洗涤可以去除DNA溶液中的杂质,如蛋白质和盐类。
最后,用TE缓冲液溶解DNA,可以得到高质量的DNA溶液。
结论: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肝脏中的DNA,探究了D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动物肝dna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肝dna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肝DNA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肝组织中的DNA,探究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观察提取得到的DNA的质量和纯度。
实验材料:
1. 动物肝组织样本
2. 细胞裂解缓冲液
3. 蛋白酶K
4. 乙醇
5. 离心管
6. 离心机
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动物肝组织样本切碎并加入细胞裂解缓冲液,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2. 加入蛋白酶K,使细胞裂解,释放DNA。
3. 将混合液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
4. 用乙醇沉淀DNA,将DNA沉淀物洗涤并溶解。
5.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质量和纯度。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提取到了动物肝组织中的DNA。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DNA样本纯度较高,质量较好。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肝组织中的DNA,验证了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并观察到了提取得到的DNA的质量和纯度。
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取到高质量、高纯度的DNA样本,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动物肝DNA提取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生化实验课件-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和测定

实验2 DNA的定量测定(二苯胺法)
一. 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的 掌握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器材 坐标纸 试管 吸管 722型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实验2 DNA的定量测定(二苯胺法)
三.实验耗材 1. DNA标准溶液(取DNA钠盐用5mmol/L的NaOH 配成200ug/L的溶液) 2. 二苯胺溶剂(纯二苯胺1g溶于100ml冰醋酸 (A.R.)再加入10ml过氯酸(A.R.浓度>60%) 混匀待用。临用前加入1ml 1.6%乙醇溶液) 3. DNA样液(将实验1提取的DNA粗品用蒸馏水 溶解,定容至25ml,控制其DNA含量在100ug/ml 左右)
实验2 DNA的定量测定(二苯胺法)
四. 实验操作 1.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表1加入各种试剂,混匀,于60°C恒温水浴45min,冷却后, 在595nm波长下于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以吸光度对DNA浓度作 图,制作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 取DNA样液1.0ml,加入蒸馏水1.0ml,混匀。然后准确加入二苯 胺试剂4.0ml,混匀,于60°C恒温水浴45min,冷却后,595nm 波长下于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 求得DNA的质量(ug)。
实验1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2. 在沉淀中加入20ml柠檬酸钠缓冲液、10.5ml氯仿-异 戊醇混合液、2ml SDS使其最终浓度为0.41%,振荡 30min,然后缓慢加入固体NaCl(约1.8g),使其最 终浓度为1mol/L。将其在3500r/min离心20min,取 上清水相。 3. 在上述水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冷乙醇,边加边用 玻棒慢慢搅动,将缠绕在玻棒上的凝胶 状物用滤纸吸去多余的乙醇,即得DNA 粗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25ml。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报告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报告研究背景•DNA提取是基因研究和遗传分析的基础步骤之一,对于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肝脏DNA的提取方法,并通过PCR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实验设计和方法1.实验所用材料和仪器:–动物肝脏样本–DNA提取试剂盒–离心管、显微管–PCR反应体系组分–PCR仪2.DNA提取步骤:–取动物肝脏样本,加入提取试剂,进行细胞破裂和蛋白质消化。
–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分离,再加入酒精将DNA沉淀。
–对DNA进行洗涤、干燥和溶解,得到纯净的DNA提取物。
3.DNA鉴定和PCR步骤:–制备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酶和缓冲液等。
–进行PCR反应,使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进行扩增。
–通过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检测特定的DNA序列是否存在。
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DNA提取和PCR扩增,成功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到DNA,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凝胶电泳结果显示,PCR反应产物呈现出预期的大小和条带清晰,表明目标DNA序列存在于动物肝脏中。
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提取和鉴定了动物肝脏中的DNA。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动物肝脏的遗传信息。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遗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nes B. A review of DNA extraction techniques for biofilm analysi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Water Research, 2018, 132: 87-96.[2] Brown C G, McKinstry J L, et al. Comparison of seven methods for extraction of bacterial DNA from fecal and cecal samples of mice.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19, 164: 105682.讨论与展望•本实验采用DNA提取试剂盒的方法,相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勺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 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勺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寸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勺结构: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
试剂、器材和实验材料
一、试剂:0.15mol/LNaCl-0.015mol/L柠檬酸钠、0.15mol/LNaCl-0.15mol/LNa2EDTA 溶液、10%SDS、5mol/LNaCl溶液、氯仿—异丙醇混合液、95%乙醇
二、器材:离心管、电子台秤、恒温水浴、量筒、烧杯、刻度吸管、离心机。
三、实验材料:新鲜兔子肝脏
实验操作
1.取处理好的肝脏组织于离心管中,加入40mlSSC溶液,将肝脏中的冰块捣碎,平衡后3000rpm离心10min.
2.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重复第一步操作,再弃去上清液,得到DNP粗制品。
3.沉淀物悬于25mlPH8.0的Na2EDTA溶液中。
4.缓慢滴加10%SDS溶液3ml,边加边搅拌,同向轻搅。
5.60℃恒温水浴10min,不断搅动。
6.取出,冷却,加入5mol/LNaCl溶液8ml,转移到500ml的烧杯中。
7.加入40ml氯仿—异丙醇混合液,在室温下摇动20min。
8.将混合物转移至离心管中,平衡后,3000rpm离心5min,离心后混合物分为三层。
9.用吸管小心吸取上清液,放到30ml95%乙醇中,用玻璃棒轻轻缠出DNA丝状物。
讨论
1.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时,要注意同向轻搅,因为提取的DNA比较容易断裂。
2.在室温下摇动时,要注意只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学生姓名:15级学长
学号:560311xxxx
专业班级:食科xxx班
2017年 5 月 2 日
实验背景:
DNA提取主要是CTAB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物理方式如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
化学方式如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
生物方式:酶法。
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硅质材料、阴离子交换树脂等。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广泛应用在动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图谱的构建、品种鉴定、物种形成和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无论是基因工程,还是蛋白质工程,核酸分子都是这些技术应用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所以DNA的分离与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基本技术.哺乳动物DNA的分离通常是在存在EDTA及SDS去污剂条件下用蛋白酶K消化细胞,随后用酚抽提蛋白质而实现的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用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
二、实验原理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常以核蛋白(DNP/RNP)的形式存在,其中DNP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盐溶液,但在0.14M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P则可溶于低盐溶液,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其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
将抽提得到的DNP用SDS处理可将其分离成DNA和蛋白质,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可得DNA上清,加入冷乙醇即可将其呈纤维状析出。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生成蓝色物质,因此可用二苯胺鉴定DNA。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仪器
①量筒②离心机③离心管④移液枪⑤恒温水浴锅⑥研钵⑦电子天平
2、实验试剂和材料
①新鲜猪肝②0.1mol/L NaCl-0.05mol/L 柠檬酸钠溶液③95%乙醇④NaCl固体⑤5%SDS溶液⑥V(氯仿):V(异戊醇)20:1的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
1、称取 2.2g质量的猪肝,加入2倍肝重的0.1mol/L NaCl-0.05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并用碾砵磨碎;将匀浆倒入两个10毫升离心管中,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 ,沉淀中再加入8 ml缓冲液于4000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取沉淀。
2、向沉淀中加入檬酸钠缓冲液至10ml,摇匀后将溶液平均分装到2个10毫升离心管中。
每个管分别加入2.5 ml 氯仿-异戊醇
混合液、0.5 ml SDS,振荡30mi;然后缓慢分别加入固体NaCl 0.45g,使其最终浓度为1mol/L;在4000r/min离心5 min,用移液枪取上清水相,记录体积。
3、在上述水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95%乙醇,边加边用玻棒慢慢朝一个方向搅动,将缠绕在玻棒上的凝胶状物用滤纸吸去多余的乙醇即得DNA粗品。
取1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等量二苯胺溶液进行DNA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
1、数据记录:
称取猪肝2.2g,DNA液体积7.8ml.
2、实验现象
①离心后分为三层。
②滴加冷乙醇时,溶液出现白色悬浮物,用玻璃棒搅拌后,棒上出现白色絮状物(DNA)。
③加入二苯胺后,DNA溶液呈现蓝色
六、误差分析和思考题
1、误差分析
(1)猪肝较滑,难以研磨充分;
(2)离心液倒出时可能损失部分DNA;
(3)部分DNA研磨或摇晃时被损坏、断裂
2、思考题
实验中的乙醇、SDS、氯仿-异戊醇、NaCl、柠檬酸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加盐溶解RNP,使得DNP留在沉淀物中。
加SDS使蛋白质变性。
加氯仿-异戊醇使得蛋白质和DNA分离。
加NaCl调节浓度使得DNA溶解。
加冷乙醇使得DNA析出。
加二苯胺使得DNA 变成蓝色。
七、参考文献
陈钧辉,李俊,张冬梅.生物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第四版,200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