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课件: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普通地质学课件: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 同化作用指岩浆熔化围岩,将围岩改变成为岩浆的一部分,即巨量高温熔 融体熔化周围规模较小的先存低温物体。
• 捕虏体:部分未熔化的围岩碎块成为捕虏体。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成分的过程, 成为混染作用。
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
三、分离结晶作用
超基性岩 基性岩——辉长岩 中性岩——闪长岩
酸性岩——花岗岩
•侵入岩是被周围岩 石封闭起来的岩浆固
结体,故又称侵入 体。
一、侵入作用概述
深成侵入体,简称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10km。


中深成侵入体,简称中深成岩,形成深度3~10km。

浅成侵入体,简称浅成岩,形成深度小于3km。
由于地壳隆起,上覆岩石被风化、剥蚀,侵入体便会暴露于地表。
二、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
三、分离结晶作用
四、侵入岩的产状
• 侵入岩的产状,指其形状、大小、展布方向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四、侵入岩的产状
1、侵入岩的产状——岩墙 • 岩墙也称岩脉,呈狭长形的侵入体。
四、侵入岩的产状
•当围岩是成层的岩石时,岩墙切割围岩的成层方向。
岩墙
四、侵入岩的产状
2、侵入岩的产状——岩床 • 围岩为成层的岩石,岩浆顺围岩的层间空
隙挤入、扩展后冷凝,固结成岩。 • 侵入体呈层状,其延伸方向与围岩层理平
行。厚度为数米到数百米。岩浆的成分常 为基性。 • 岩浆成分常为基性,其规模差别很大。
镁铁质岩床
四、侵入岩的产状
3、侵入岩的产状——岩盆与岩盖 • 围岩为近于水平延伸的成层的岩石,侵入体的展布与围岩的成层方向大致吻合。 • 岩浆成分常为中酸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岩盖
岩盆

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

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

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矿物成分及其特征本类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An5)、酸性斜长石。

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

副矿物种类极多,其中常见的有锆石、榍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褐帘石、独居石、磁铁矿和钛铁矿等。

碱性长石包括微斜长石、正长石。

多呈半自形粒状,有时组成大斑晶。

可有卡式双晶,微斜长石则多具格子状双晶。

常发育有条纹结构。

碱性系列可有歪长石。

斜长石多为钠-更长石或更-中长石(一般An为10-35)。

多呈自形板状晶,双晶发育,环带明显或无。

石英多为它形晶,充填于其它矿物之间。

可与长石成文象交生或蠕虫状交生。

可有气液或矿物包裹体。

黑云母暗褐色或暗绿色。

常呈自形鳞片晶。

可包裹磷灰石、磁铁矿、榍石、锆石等。

常蚀变为绿泥石。

碱性系列中为铁云母。

普通角闪石多为绿色。

碱性系列中可有钠闪石、钠铁闪石等。

辉石少见,通常为普通辉石、透辉石。

碱性系列中可有霓石、霓辉石。

常见结构及其特征常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其特点是暗色矿物晶形较好,斜长石次之,碱性长石较差,石为它形雨雪霏霏状,这在花岗中很特征,故也称为花岗结构。

其次也有斑状、似斑状结构。

当钾长石斑晶围以更长石环边时,可形成更长环斑结构。

石英和钾长石交生可形成文象结构及蠕虫结构。

种属划分及其特征花岗岩类岩石按其碱性程度可分为碱性和钙碱性两类。

其中钙碱性花岗岩类可据定量矿物法划分各属。

目前通用的是国际地科联推荐的侵入岩定量分类图解。

划分的依据是:(1)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三种矿物中石英的相对百分含量,(2)碱性长石和斜长石中碱性长石的相对含量。

据此分为:碱性长石花岗岩(alkalicfeldspargranite),碱性长石为主,几乎不含斜长石。

依碱性长石性质,可分为微斜长石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

花岗岩(granite),在花岗岩类中最为常见。

石英一般为30%左右,碱性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占长石总量2/3以上。

第四讲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第四讲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第4讲侵入作用与侵入岩一、侵入作用概述1.侵入作用的概念: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

2.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侵入作用——基本概念侵入岩1.侵入作用侵入体: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岩浆固结体。

围 岩: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

侵入作用——基本概念按照深度划分:深成侵入岩(>10km)中成侵入岩(3-10km)浅成侵入岩(<3km)侵入体围岩1.侵入作用同化作用指岩浆熔化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

即巨量高温熔融体熔化周围规模较小的先存低温物体。

混入岩浆中的围岩碎块可以全部熔化,也可以部分被熔化,部分被熔化的称为捕虏体。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成分的过程,称为混染作用。

侵入作用——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1.侵入作用1.侵入作用细粒花岗岩体边部的奥陶系捕虏体(新疆马鞍桥)1.侵入作用侵入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富含橄榄石成分的玄武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先形成由橄榄石组成的超基性岩;•继而形成由辉石与基性斜长石组成的基性岩——辉长岩(与其成分相近的喷出岩是玄武岩);•随后形成由角闪石与中长石组成的中性岩——闪长岩(与其成分相近的喷出岩是安山岩);•最后形成的是由石英、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与酸性斜长石组成的酸性岩——花岗岩(与其成分相近的喷出岩是流纹岩)。

(3)鲍温反应系列:侵入作用——鲍温反应系列玄武岩浆白云母石 英续高温低温矿物晶出顺序1.侵入作用(4)浅色矿物:石英、钾长石以及各种斜长石,称为长英质矿物;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富含铁、镁成分,称为铁镁质矿物。

侵入作用——鲍温反应系列1.侵入作用(5)伟晶岩的形成:岩浆结晶分异的后期温度降低到500-800℃ ,残余岩浆中长英质物质富集,挥发性组分相对含量大大提高,残余岩浆聚集在岩浆体的上部或贯入于围岩之中,慢慢冷凝结晶,形成矿物晶体特别粗大、晶形较完整的岩石,称为“伟晶岩”。

岩石学-第7章中酸性侵入岩类

岩石学-第7章中酸性侵入岩类
进一步的划分是根据产状将其划分为侵 入岩类和火山岩类。
侵入岩类:
第一节 花岗质岩石
及其相关岩类
狭义的花岗岩是指SiO2 > 63%, 石英含量(modal)大于20%, 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碱性长 石的酸性侵入岩。但一些SiO2 含量<66%、石英含量>5%, 主要组成矿物仍为长石和石英 的岩石,如石英闪长岩、石英 正长岩等,它们在分布上常与 花岗岩密切共生、矿物成分和 化学成分上并无具特殊成因意 义的分界,因此也常把它们与 花岗岩一起广义地称为花岗岩 类或长英质岩类。
(2). 常见种属-钙碱性系列花岗岩
浅色。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 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 少量的黑云母、角闪石, 辉石少见。副矿物有磷灰 石、锆英石、梢石、磁铁 矿。
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含量分为 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和英云闪长岩
暗色矿物含量小于1%时,称 白岗岩。
(2). 常见 种属
花岗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侵入岩。在我国 华南地区花岗岩约占据了全区面积的1/4,其 中主要是钙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极少。从 地质构造位置上讲,主要分布在活动带及地台 结晶基底上。花岗岩主要构成大型的岩基、岩 株,也有小型的岩株、岩盖、岩墙等。较大的 岩体往往是不同期次,甚至不同时代侵入的复 式岩体。
•花岗岩类是泛指Si2O大于 52%中、酸性侵入岩(长英 质岩),
•包括具共生关系的中性岩 和酸性侵入岩
•花岗岩是指Si2O大于63%的 酸性侵入岩,
产出特花岗征岩类产状
花岗岩类岩石常以 大规模的岩基产 出,形成大型山 链的主体,如南 岭和昆仑山脉中 的花岗岩类岩基、 南美洲秘鲁的海 岸岩基,长达2千 公里,宽达数十 公里,这些大规 模的花岗质岩基 的产出与造山作 用关系密切。另 外花岗岩与很多 金属矿床具密切 的成因联系。

侵入岩研究方法ppt课件

侵入岩研究方法ppt课件
各类浅成-超浅成、深成侵入岩体、脉岩及变质侵入岩类。
★ ( 二)研究内容
(1)查明侵入体分布范围、形态、规模及产状;研究其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 用、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分异作用特征;研究其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圈定内外接触带, 测量接触带产状;
(2)研究不同类型侵入体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划分岩石类型;研究侵入体包体、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7)根据碰撞造山过程分:
地幔分异7、板块碰撞前、碰撞后隆起、造山晚期、非造山、同碰撞、 造山后
3、侵入岩产状 侵入岩主要构成大型的岩基、岩株,也有小型的岩株、
岩盖、岩墙等。较大的岩体往往是不同期次,甚至不同时 代侵入的复式岩体。
8
Q 90 1a 90
1b
M<90
60
60
3a 钾长花岗岩 (中文教材)
(3)研究岩体中捕虏体、残留体及深源岩石包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 和脉岩(派生脉岩和区域性脉岩)特征。
(4)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原则,建立区内侵入岩等级体制,建立单元、归并超单 元;
(5)研究侵入体的侵入期次、顺序、时代及就位机制,研究侵入体与围岩和矿产 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
(6)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体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各类侵入岩形成的大地构造
侵入岩研究方法
--侵入岩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
谭克彬 2010.12
1
目录
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二、有关侵入岩基本概念
三、侵入岩的分类命名
四、侵入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五、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六、
七、
八、
九、
十、岩石地球化学软件的运用
2
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地质岩石各种图标

地质岩石各种图标

岩浆岩分类及基本特征表火成岩分类及基本特征表岩浆岩的分类根据SiO含量对岩浆岩大类的划分2SiO岩类备注2>66酸性岩类66-53中性岩类常见四大类岩石45-53基性岩类<45超基性岩类<20 碳酸岩类(很少)根据碱度对岩浆岩系列和岩石类型的划分按色率划分岩浆岩的分类1.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类色 率 岩 类 >66 深色岩 35-66 中色岩 <35 浅色岩3.霓霞岩-霞石岩类4.碳酸岩类5.辉长岩—玄武岩类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7.闪长岩-安山岩类8.正长岩—粗面岩亚类9.霞石正长岩—响岩亚类10.花岗岩—流纹岩类Q 909060602010356590205P5A10105090106060F硅英岩(英石岩)富石英花岗岩类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 云 闪长 岩 碱长 花 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 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石英斜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含副长石闪长岩含副长石辉长岩含副长石斜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副 长 石 正 长 岩碱长正长岩含副长石碱长正长岩副长石岩含副长石二长闪长岩含副长石二长辉长岩副长石闪长岩副长石辉长岩深成岩根据实际矿物含量用QAPF图解分类和命名(基于Streckeisen, 1976图)Q=石英,A=碱性长石,P=斜长石,F=副长石侵入岩各大类的主要特征色率主要矿物结构构造产状超基性岩-橄榄岩>90%橄榄石、辉石等粒、碎斑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层状、蛇绿岩套基性岩-辉长岩10-90%辉石、斜长石(An >50)辉长结构-半自形-他形块状构造杂岩体中性岩-闪长岩10-40%角闪石斜长石(An=30-50)半自形粒状块状构造杂岩体酸性岩-花岗岩<10%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An<30)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块状构造斑杂构造片麻状构造岩基岩株岩浆岩化学成分变化规律Q 60602020103565905A 1010509010P 60609090F M 90<M=90100—(>Ol 10%)(<Ol 10%)(>Ol 10%)(<Ol 10%)流纹岩英安岩碱长流纹岩石英 碱长粗面岩石英安粗岩玄武岩安山岩碱长粗面岩粗面岩安粗岩含副长石粗面岩含副长石碱长粗面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碧玄岩响岩质 副长 石岩碱玄质副长石岩副长石岩超镁铁质岩火山熔岩QAPF图解分类和命名响岩。

《侵入岩及侵入作用》课件

《侵入岩及侵入作用》课件

参考文献
张三
《侵入作用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论文集,2015年。
李四
《侵入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对侵入作用的制约》,地质学报,2018年。
王五
《侵入作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构工程师,2020年。
矿产资源开发
侵入岩中常含有宝贵的矿 物质,因此在矿产勘探和 开采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 义。
地质学研究
侵入作用和侵入岩是地质 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 为我们了解地壳内部提供 线索。
结论
1 重要性
侵入岩和侵入作用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理解地壳演化和地质现象。
2 未来趋势
进一步研究侵入岩和侵入作用的新方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其更多的科学价值。
成因
侵入岩是由地球内部岩 浆上升运动和冷却结晶 形成的,与火山活动有 所不同。
侵入作用
1
定义
侵入作用是指岩浆从地下穿透岩层
效应
2
或裂隙的过程,形成侵入岩体并对 周围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侵入作用会改变地壳结构、地质构
造和地球物理场,并在局部区域形
成特殊的岩浆活动。
3
分类
侵入作用可分为浅层侵入和深层侵 入,具体分类还包括岩浆团和岩浆 脉等。
侵入岩及侵入作用 - 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侵入岩及其作用。了解侵入岩的定义、分类和成因,探究侵入 作用的效应、分类和应用,并探讨侵入岩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侵入岩
定义
侵入岩是从地壳深处向 地表穿透并冷却结晶的 岩石,形成具有特殊地 质特征和组织结构的岩 体。
分类
侵入岩按照岩石成分、 结构、岩浆运动方式等 特征进行分类,如花岗 岩、辉绿岩、闪长岩等。
侵入岩的影响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正长岩其中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深色矿物约占20%。有时有少量石英(不超过20%)或似长石类矿物(不超过10%)出现。
2、中性侵入岩的结构主要为:
(1)半自形粒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构成。一般情况下总是深色矿物首先结晶,斜长石稍后,最后是钾长石和石英(照片8、9)。
(2)斑状结构岩石由斑晶矿物和基质矿物组成,它们是岩浆在二个不同世代的结晶产物。浅成或超浅成闪长岩多为斑状结构,基质为细—微粒结构(典型结构,岩石中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明显比钾长石好,钾长石结晶较晚。钾长石呈它形分布于斜长石间隙中,或形成较大的它形晶,包嵌着柱状斜长石晶体和一些深色矿物(照片12、13)。
四、酸性侵入岩
酸性侵入岩具代表性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凡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且三者含量之和≥85%者,被称做花岗岩类(狭义的)。
1、矿物成分
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主要矿物有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更长石),含量85%±。次要矿物有黑云母、普通角闪石和少量辉石,含量<15%。副矿物包括锆石、榍石、磷灰石和磁铁矿。
碱性系列中则以含大量碱性长石和含有碱性铁镁矿物为特征,代替酸性斜长石的是钠长石,铁镁矿物为碱性角闪石和碱性辉石。
2、花岗岩类的结构
四、酸性侵入岩(P.41)
照片说明及图版(P.43~P.47)
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为便于与火山岩相比较,这里特将各类侵入岩代表性岩类的主要结构特征介绍如下:
侵入岩属显晶质结构,根据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又分为:
(1)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
(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5-2mm(或5-1mm);
(3)细粒结构晶粒直径<2mm(或<1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一、超基性侵入岩(P.39)二、基性侵入岩(P.40)三、中性侵入岩(P.40)四、酸性侵入岩(P.41)照片说明及图版(P.43~P.47)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为便于与火山岩相比较,这里特将各类侵入岩代表性岩类的主要结构特征介绍如下:侵入岩属显晶质结构,根据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又分为:(1)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5-2mm(或5-1mm);(3)细粒结构晶粒直径<2mm(或<1mm)。

颗粒更细小,<0.2mm(或<0.1mm)者称微粒结构;而颗粒很大,粒径>1cm者则称巨晶或伟晶。

实际上,岩石中矿物颗粒都一样大小者比较少见,这里指的粒径是指岩石中最主要矿物的一般大小。

一、超基性侵入岩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45%及不含石英为特征。

超基性侵入岩具代表性的岩石为橄榄岩和辉石岩等。

1、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

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 100-90)和贵橄榄石(FO 90-70);辉石为富镁斜方辉石(顽火辉石、古铜辉石及紫苏辉石)和富钙单斜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异剥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

副矿物:尖晶石类、铬铁矿、钛铁矿、磷灰石和磁铁矿。

2、主要结构(1)半自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一部分规则的晶面,其他的晶面发育不好而呈不规则形态。

若岩石主要由这些半自形晶构成,则称半自形粒状结构(照片1)。

(2)粒状镶嵌结构是超基性岩中常见的结构,粒状矿物近等轴形,被此呈直线镶嵌接触(照片2、3)。

(3)网状结构这是橄榄石遭受蛇纹石化的次生结构。

特征在于开始是蛇纹石呈网格状贯穿整个切面,网眼中仍保留有未蚀变的橄榄石,这就是网状结构(或网状构造)(见照片2、3)。

变化剧烈时,整个橄榄石切面会被蛇纹石和磁铁矿混合物所取代,但橄榄石原有的轮廓仍可察见。

二、基性侵入岩基性岩岩石化学成分是SiO2含量为45-53%,以富CaO、Al2O3、MgO、FeO、Fe2O3,贫碱、(K2O+Na2O)含量约4%±为特征。

基性侵入岩的典型代表为辉长岩和辉绿岩。

1、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通常为拉长石或培长石)和一种暗色矿物,常见者为辉石(包括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

次要矿物是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石英和钾长石。

副矿物是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尖晶石等。

2、主要结构为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等。

(1)辉长结构(基性深成岩的典型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等深色矿物呈近似等轴粒状,它们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近于等大,呈半自形—它形粒状,互相呈不规则排列。

这表明是辉石和斜长石在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照片4、5)。

(2)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但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明显高于辉石,而且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条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照片6、7)。

如果它形辉石颗粒较大,包有自形斜长石时,则称嵌晶含长结构。

三、中性侵入岩中性岩SiO2含量为53-66%。

矿物成分特点以长石为主,暗色铁镁矿物含量一般为30%左右。

中性侵入岩类的代表岩石为闪长岩、二长岩和正长岩。

1、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或(和)碱性长石及一种或几种深色矿物,有时有少量石英或似长石类矿物。

闪长岩中的斜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常为更—中长石,环带构造发育。

一般不出现正长石和石英,如果出现的话,它们总是成为填隙物质充填于其它矿物所构成的空隙中。

二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An30-50)、碱性长石和一种或数种铁镁矿物,斜长石和碱性长石含量大致相等,有时会出现少量石英和似长石。

正长岩其中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深色矿物约占20%。

有时有少量石英(不超过20%)或似长石类矿物(不超过10%)出现。

2、中性侵入岩的结构主要为:(1)半自形粒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构成。

一般情况下总是深色矿物首先结晶,斜长石稍后,最后是钾长石和石英(照片8、9)。

(2)斑状结构岩石由斑晶矿物和基质矿物组成,它们是岩浆在二个不同世代的结晶产物。

浅成或超浅成闪长岩多为斑状结构,基质为细—微粒结构(照片10、11)。

少数情况下可出现似斑状结构。

(3)二长结构是二长岩的典型结构,岩石中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明显比钾长石好,钾长石结晶较晚。

钾长石呈它形分布于斜长石间隙中,或形成较大的它形晶,包嵌着柱状斜长石晶体和一些深色矿物(照片12、13)。

四、酸性侵入岩酸性侵入岩具代表性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

凡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且三者含量之和≥85%者,被称做花岗岩类(狭义的)。

1、矿物成分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主要矿物有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更长石),含量85%±。

次要矿物有黑云母、普通角闪石和少量辉石,含量<15%。

副矿物包括锆石、榍石、磷灰石和磁铁矿。

碱性系列中则以含大量碱性长石和含有碱性铁镁矿物为特征,代替酸性斜长石的是钠长石,铁镁矿物为碱性角闪石和碱性辉石。

2、花岗岩类的结构根据颗粒大小分为巨粒、粗粒、中粒和细粒结构。

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等粒和不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包括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1)半自形粒状结构花岗岩类矿物的自形程度一般是暗色矿物的自形程度较好,其次为长石,其中又以斜长石自形程度比钾长石好,石英则呈它形晶充填于其他矿物不规则的间隙内。

这种结构在花岗岩中最为典型,故又称花岗结构(照片14、15)。

(2)斑状结构岩石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小颗粒(或玻璃)之中。

大的叫斑晶,小的称为基质。

基质是由细晶、微晶、隐晶质等组成。

斑晶和基质多形成于二个不同的世代,是岩浆两期结晶的产物。

斑晶是在地下深处或上升过程中晶出,结晶时间早,经历的时间长,因而生长得比较大。

随后,带有斑晶的岩浆侵入到地壳浅处或溢出地表,未凝固的液态岩浆,则快速凝结形成微晶、隐晶或玻璃质基质。

这种大小不同、世代不同的两群,就矿物粒径而言,其间无中等大小的矿物颗粒,依此可与连续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斑状结构中的斑晶(尤其是石英)经常因熔蚀而具有熔蚀结构,这是因为斑晶上升到地表或浅处,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压力降低,使原来在地下深处稳定的矿物斑晶变得不稳定,加之喷出地表的氧化等,使岩浆温度一度升高,这些都会造成早期形成斑晶的熔蚀(照片16、17、18)。

(3)似斑状结构岩石也是由两类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大小并不十分悬殊,基质是显晶质的(粗粒、中粒或细粒)。

斑晶和基质的成分基本上相同,表明斑晶和基质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是同一世代的产物。

具似斑状结构者称斑状花岗岩(照片19、20)。

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除了基质的结晶程度二者有差别外,就是斑状结构中的斑晶和基质是不同世代的产物,而似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世代的产物。

同一世代的斑晶和基质鉴别标志是:1、两者的矿物在结构状态和成分上都接近或一致;2、斑晶周围无熔蚀或暗化边现象;3、大的斑晶的继续生长和基质的结晶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基质的颗粒往往会从边缘伸入到斑晶中,故斑晶虽具有结晶外形,但都没有完整平直的晶面。

似斑状结构斑晶和基质,有的在大小上并无很显著的区别,往往过渡为连续不等粒结构。

(4)文象结构碱性长石和石英呈有规则的连生,石英具独特的棱角形和楔形在碱性长石中有规律的排列,状如古象形文字,这些石英嵌晶光性方位一致,正交镜下同时消光(照片21)。

这种结构主要是相当于长石、石英二组分体系共结比的岩浆、当温度下降至共结点时同时结晶而形成。

镜下方可见到的文象结构称显微文象结构。

基质是显微文象结构的斑状结构称花斑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花岗斑岩常称为花斑岩(照片22、23)。

这里补充一下细碧岩的结构特点:细碧岩斑状结构或无斑结构,有的具杏仁构造。

基质结构大致同玄武岩,包括间隐结构、填间结构等。

不同于玄武岩的是,由于斜长石微晶是酸性斜长石(钠长石、钠更长石),故称之为细碧结构。

以钠长石和绿泥石矿物组合及Na2O含量较高为特征。

绿泥石为火山玻璃或暗色矿物蚀变的产物。

细碧岩在结构上虽与玄武岩的相似,但由于它是海底(水下)喷发,熔浆快速冷却,易产生淬碎碎屑结构,因此斜长石微晶往往呈平行、半平行排布,甚至呈束状、放射状结构,且斜长石微晶多呈中空骸晶结构。

淬碎碎屑的轮廓有时清晰可辨(照片24)。

照片说明照片1 角闪石岩全晶质,粗粒半自形粒状结构。

主要矿物为普通角闪石。

角闪石呈黄绿色,多色性显著,{110}解理发育,解理纹细密,横切面上见56°和124°相交的解理缝。

消光角C∧Ng=24°,(-)2∨。

次要矿物斜长石,呈细小粒状包含于角闪石之中(在视域外)。

石英呈细粒分散于角闪石空隙处。

不透明矿物为钛铁矿和黄铁矿,不规则粒状钛铁矿周边有一圈白钛石。

L(照片长边长度,下同)=4.4mm,正交偏光,山东历城桃斜照片2、3 橄榄岩全晶质,中粒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

主要矿物为橄榄石,次要矿物为斜方辉石和金云母。

橄榄石多为近等轴形粒状,有的呈短柱状,对称不完整的晶体轮廓可见。

橄榄石已蛇纹石化,蛇纹石呈网格状贯穿整个切面,形成网状构造。

浅褐红色者为金云母。

斜方辉石切面形态呈短柱状、等轴粒状,横切面上具两组近于正交的解理缝。

纵切面上呈平行消光,干涉色暗灰色,个别切面上呈一级灰白,应为顽火辉石。

上述粒状矿物彼此多呈直线镶嵌接触。

不透明矿物为磁铁矿。

L=4.4mm,照片2 单偏光,照片3 正交偏光,安徽照片4、5 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组成,含少量橄榄石。

组成矿物自形程度几乎相等,近于等大,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辉长结构)。

L=4.4mm,正交偏光,山东照片6、7 蚀变石英辉绿岩岩石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斜长石自形程度明显高于辉石,较自形的斜长石格架中充填着它形辉石颗粒。

辉石已蚀变为纤闪石(少量)和绿泥石,岩石呈变余辉绿结构。

基性斜长石表面布有帘石类矿物和绢云母的混合物。

石英呈它形充填在其它矿物间隙中。

照片6 L=4.4mm,照片7 L=2.2mm,单偏光,江西浮梁照片8、9 辉石闪长岩主要组成矿物为斜长石,次要矿物为单斜辉石。

岩石呈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

斜长石(更—中长石)具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在斜长石的间隙中见石英和钾长石有规律连生的显微文象状连晶。

L=4.4mm,正交偏光,浙江丽水照片10、11 石英闪长斑岩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为黑云母和斜长石,基质矿物粒径0.1mm左右,细粒结构。

L=4.4mm,正交偏光,镇江照片12、13 照片示二长结构特征斜长石自形程度高,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及黑云母被嵌在大块的它形钾长石(条纹长石)晶体中(选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