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__第2课时_导学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2.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教学方法建议】活动探究【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
【分组活动1】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
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
讨论每一种方式的配位数。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学生活动1】学生分四组活动,各由一人汇报结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排列结果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方式。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非密置层,配位数4 密置层,配位数6我们继续讨论,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
首先讨论非密置层这种情况。
【学生活动2】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可能的排列。
汇总各类情况逐一讨论。
(一)简单立方体堆积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1个原子,被称为简单立方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太低,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二)钾型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如下图: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显然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了,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高二化学导学案:3.3 金属晶体(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导学案(第2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2.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思考】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
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会怎样呢?【活动探究】教材P74 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
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两种排列方式小球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哪一种排列方式空间利用率更高?【学与问】将直径相等的圆球放置在平面上,使球面紧密接触,除上面两种方式外,还有没有第三种方式?【质疑】如果将小球在三维空间排列情况又如何?【阅读】阅读教材P74-75,初步了解金属晶体的其它主要空间排列方式【典例解悟】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
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2.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少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C.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大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对点练习】 1.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有:(1)配位数为8的________堆积,(2)配位数为________的镁型堆积,(3)配位数为______的__________堆积。
其中______和________空间原子利用率相等,________以ABAB方式堆积,________以ABCABC方式堆积,就金属原子的堆积来看,两者的区别是第______层。
2.某晶体具有金属光泽,熔点较高,能否由此判断该晶体属于金属晶体______(填“能”或“否”),判断该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的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高二化学选修3第3章第3节金属晶体教案二

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教案【教材内容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
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专题分四个单元介绍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第一单元的内容首先从介绍金属键入手,对金属的特性作出了解释,又介绍了影响金属键的主要因素;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又拓展了合金的性质与结构。
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单元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拓展了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使学生对于离子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第三单元通过对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以氮分子、乙烯等共价型物质为例介绍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原子晶体的性质与键能的内在联系。
第四单元介绍范德华力、氢键的形成,以及范德华力、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教案[讲]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放置得到的两种方式,[讲]不难理解,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板书] 镁型:按ABABABAB……方式堆积;设圆半径为R,晶胞棱长为a 角线长则立方面心晶胞中含:体对角线长为体心立方晶胞含2个球2).立方面心结构立方面心结构的配位数=12(即每个圆球有12最近的邻居,同一层有六个,上一层三个,下一层三个)。
33金属晶体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选修3.docx

第二课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块1: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内的排列情况【提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休的排列都比较有序,那分别是什么作用力使他们有序排列呢?分子晶体小,分子间的范徳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了晶体中,原了z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思考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讲述】既然金属品体中是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歹U,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
【板书】第三节金属品体任务1.1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内的非密置层排列的特征【组织活动】现在每个小组桌上有16个大小和同的玻璃小球,下面大家利用这16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而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Z间紧密接触,有儿种可能的排列方式?讨论每一种方式的配位数。
最后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讨论情况。
配位数是指任意一个原了周围与Z相接触的原子的数目。
学生分组活动,有序排列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学生自C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任务1.2金屈原子在二维平面内的密置层排列特征【组织讨论】大家都已经排列的差不多了,现在大家把自己组的排列情况拿到台上來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组的排列结果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配位数是4另-•种方式配位数是6配位数是4配位数是6【提问】其他组还有没有不没有同的排列方法和配位数?【讲解】金屈原子的平面堆积有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特征:a・行列对齐,四球一空的是非密置排列。
b,行列相错,三球一空的是密置排列。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隙。
非密置排列和密置排列,其配位数分别是4和6,所谓配位数,是指任意一个原子周围与之相接触的原子的数口(展示课前用玻璃小球制作的模型,辅助说明配位数的意思)。
【板书】1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非密置层密置层学生认真听讲形象直观的向学生讲清楚两种配位情况,通过讨论学生更容易理解密置排列和非密置排列,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3金属晶体第二课时1

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认识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有摆列方式2.训练学生的着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课要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摆列方式【教课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摆列方式【教课方法】讲解法、研究法、实验法。
【教课具备】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淆物【教课过程】师生双边活动详目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程标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创建问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聆听、察看、思虑题情境,引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激发学习入摆列;金属晶体中,金属兴趣。
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摆列。
今日,我们一同议论相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摆列问题。
利用 16 个大小同样的情玻璃小球,有序地摆列在分小组着手摆列,同景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组内沟通议论。
培育着手设上),要求小球之间密切小组代表讲话。
动脑和合计接触。
可能有几种摆列方作沟通的式能力巡对学生沟通进行适合的视点拨。
归多媒体展现小球二维排学会对纳列的两种方式,观看,思虑,沟通比、总结总和剖析。
结两种摆列方式小球的配培育剖析激位数分别是多少?思虑、沟通、回答。
和沟通问疑哪一种摆列方式空间利题的能力用率更高?板二维摆列的两种方式:培育概括书记录非密置层,配位数 4总结的能总密置层,配位数 6力结设假如将小球在三维空间摆列状况又怎样?议论、合作、沟通,代培养发散思维疑表讲话能力展示课件观看、思虑、议论:这种聚积小球的空间利用率高低怎样?培育察看剖析问题能力。
(一)简单立方聚积总1 相邻非密置层原子结在一条直线上概括记录学会归2 这类聚积方式空间板纳。
利用率最低,只有金书属钋采纳这类聚积方式假如是非密置层上层金设属原子填入基层的金属议论沟通培育学生疑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发散思想均照此聚积,结果将会是能力怎样呢?课件察看思虑沟通。
培育察看展示剖析问题能力。
(二)钾型(体心立方)这类聚积方式的空间利总用率明显比简单立方堆概括记录结积的高多了,很多金属是学会概括板这类聚积方式,如碱金书属,简称为钾型。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3 金属晶体 第二课时1

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育方针】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摆放方法2.练习学生的着手才能和空间幻想才能。
3.培育学生的协作认识。
【教育要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摆放方法【教育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摆放方法【教育方法】讲授法、探求法、实验法。
【教育具有】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教育进程】师生双边活动细目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方针引进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摆放;倾听、调创设问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摆放;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摆放。
今日,咱们一同评论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摆放问题。
查、考虑题情境,激起学习爱好。
情形规划使用16个巨细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摆放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严密触摸。
可能有几种摆放方法分小组着手摆放,同组内沟通评论。
小组代表讲话。
培育着手动脑和协作沟通的才能巡视对学生沟通进行恰当的指点。
概括总结多媒体展现小球二维摆放的两种方法,观看,考虑,沟通学会比照、总结和剖析。
激疑两种摆放方法小球的配位数别离是多少?哪一种摆放方法空间使用率更高?考虑、沟通、答复。
培育剖析和沟通问题的才能板书总结二维摆放的两种方法:非密置层,配位数4密置层,配位数6记载培育概括总结的才能设疑假如将小球在三维空间摆放状况又怎么?评论、协作、沟通,代表讲话培育发散思维才能展现课件观看、考虑、评论:这种堆积小球的空间使用率凹凸怎么?培育调查剖析问题才能。
总结板书(一)简略立方堆积1相邻非密置层原子在一条直线上2这种堆积方法空间使用率最低,只要金属钋采纳概括记载学会概括。
这种堆积方法设疑假如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基层的金属原子构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成果将会是怎么呢?评论沟通培育学生发散思维才能课件展现调查考虑沟通。
培育调查剖析问题才能。
总结板书(二)钾型(体心立方)这种堆积方法的空间使用率明显比简略立方堆积的高多了,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法,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2.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案重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教案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教案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
【教案具备】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b5E2RGbCAP 【教案过程】
能力
两种排列方式小球的配
位数分别是多少?
如果将小球在三维空间
观看、思考、讨论:这
学会归
归纳记录
用率显然比简单立方堆
学习了金属在二维空间
思考金属的堆积方式还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
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在新课标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下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
1.内容要求了解离子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
借助典型离子晶体的模型认识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
2.学业要求能说出微粒间作用的类型、特征、实质;能比较不同类型的微粒间作用的联系与区别;能说明典型物质的成键类型。
能运用离子键解释离子化合物等物质的某些典型性质。
能借助离子晶体等模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通过对典型离子晶体NaCl晶体的模型分析,让学生建立起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NaCl晶体不导电、切身感受NaCl晶体以及生活现象这些宏观现象切入,探析NaCl晶体中微粒的排布以及模型建构再到作用力,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CsCl晶体和陌生离子晶体CuCl模型的探讨,加深对离子晶体结构模型的认识,再通过氯化亚铜和氯化钠半径与熔点的比较冲突,知道化学键存在键型过渡,因此晶体也存在过渡晶体,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而晶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我们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寻找合适的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对比发现,旧人教版是将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分两节单独介绍的,而新人教版是将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合为一节介绍,并在其后新增了过渡晶体和混合型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内容有所删减(具体如下),新人教版内容相对旧人教版更简单,但是其内容描述更为科学和全面。
通过对比发现,新人教版和新鲁科版在细节处理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新鲁科版本章内容分为3节,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下分五个小标题分别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晶体(具体如下);而新人教版本章内容分为4节,四种晶体分两节介绍,且先介绍《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再介绍《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在《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这一节分三个小标题分别介绍了“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和“过渡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 金属晶体》导学案(第2课时)
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
【课标要求】
1、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2、了解金属晶体性质的一般特点
3、理解金属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 【新课导学】 二、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
(1)定义: 和 通过 形成的晶体。
(2)构成微粒: 。
(3)微粒间相互作用: 。
2、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Ⅰ、概念 ①紧密堆积: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使微粒间尽可能地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②空间利用率:空间被晶格质点占满的百分数。
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③配位数:在晶体中,与离子直接相连的带异电荷的离子数称为配位数 Ⅱ、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 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
__层,配位数为 _______层,配位数为 (2)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有四种堆积方式
①简单立方体堆积,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可能的排列。
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 ,每个晶胞含 个原子,被称为 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 ,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②体心立方(A 2型)堆积----钾型
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如下图:
这种堆积方式所得的晶胞是一个含 个原子的立方体,一个原子在立方体的 ,另一个在立方体的 ,称为体心立方堆积,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 )显然比简单立方堆积的 多了,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③六方最密堆积(A 3)型和面心立方(A 1型)最密堆积
对于密置层的原子按钾型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堆积方式---- 和 ,即:镁型和铜型。
六方最密堆积如下图左侧,按 的方式堆积;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右侧,按 的方式堆积.这两种堆积方式都是金属晶体的 堆积,配位数均为 ,空间利用率均为 ,
但所得的晶胞的形式不同。
3、混合晶体-------石墨
石墨不同于金刚石,它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sp 3杂化.而是呈 杂化,形成 ____________结构,因此石墨晶体是 结构的,每一层内部碳原子间是靠 相维系,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 层间距离为335pm ,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 维系的;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一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末参与杂化的2p 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
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归纳小结】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对比(填表):
【例、关于金属晶体的六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晶胞是六棱柱 B.晶胞是六面体 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 D.每个晶胞中含17个原子
解析:金属晶体的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型式的晶胞是六棱柱的3
1——平行六面体,
有8个顶点和1个内部原子,晶胞中绝对占有2个原子。
【当堂检测】
1、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则在单位晶胞中钾原子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2、金属晶体的中金属原子的堆积基本模式有
A .1
B .2
C .3
D .4 3、仔细观察右图这种堆积方式是
A .钾型
B .简单立方
C .镁型
D .铜型 4、下列排列方式是镁型堆积方式的是
A .ABCABCABC
B .ABABAB
C .ABBAABBA
D .ABCCBAABCCBA 5、下列金属晶体采取的堆积方式是铜型的是
A .Ag
B .Fe
C .Zn
D .Po 6、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中空间利用律最高的是
A .简单立方
B .钾型
C .镁型
D .铜型 7、从严格意义上讲石墨属于
A .分子晶体
B .原子晶体
C .混合晶体
D .金属晶体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律68%
B .钾型、配位数6、空间利用律68%
C .镁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律74%
D .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律74% 9、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晶体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B .原子晶体一定是单质
C .分子晶体一定是化合物
D .金属晶体的硬度>原子晶体的硬度>分子晶体的硬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是具有一定几何外观的,所以汞不属于金属晶体
B .金属一般具有较高的硬度,而钠可以用小刀切,但钠属于金属晶体
C .塑料具有一定延展性,所以属于金属晶体
D .金属晶体一般具有较高的硬度,所以金刚石属于金属晶体 11、科学家发现的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K 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YBa 2Cu 3O 4
B .YBa 2Cu 2O 5
C .YBa 2Cu 3O 5
D .YBaCu 4O 4
12、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其配位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
金属晶体可看成金属原子在_________________里堆积而成.金属原子堆积有4种基本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
13、(1)请描述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金属导电靠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____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
15、有一种金属结构单元是一个“面心立方体”(注: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分别有一个金属原子)。
该单元平均是由__________个金属原子组成的。
16、完成下表,金属等径圆球密堆积有三种基本方式:
(1)平均多少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 (2)n g 碳原子可构成多少个正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