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 第14课 理性之光

合集下载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087页 0168页 0210页 0262页 0366页 0426页 0498页 0536页 0597页 0654页 0690页 0777页 0807页 0865页 0891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3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6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8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必修3:理性之光(岳麓版(08版))

必修3:理性之光(岳麓版(08版))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 张各是什么? 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 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案: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实践: 法国根据1791年宪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德意志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 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第三幕
孟德斯鸠、伏尔泰、 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 家的观点(重点)
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中的①——③的内容。 人物 孟德斯鸠 伏尔泰(视 屏) 卢梭(视频) 康德
观点
著作

① ①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 人民主权
② ② 《社会 契约论》 ③
他为法国中下 层提供了理论 旗帜,在法国 大革命中发挥 了积极作用 (幻灯片14、
回答: 答案:( 1 )含义:封建制度 ( 封建王权,宗教 (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 神权 )。 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 作用? 设想: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三权分
立 )。
作用:防止专制。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 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 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 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 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 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 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反映发展中(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利益要求(反封建专制) 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 挑战,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跟踪练习1)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最显著的特 点是 B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教案:第15课-理性之光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教案:第15课-理性之光

理性之光【学习目标】1.生疏启蒙运动的背景,记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启蒙运动先驱的主要观点,理解启蒙思想的影响。

2.生疏“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人非工具”的含义及历史意义。

3.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揭示人文主义的新进展。

4.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理解世界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的价值取向。

【教材分析】一.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主要人物及思想、实质与意义2.教学难点:伏尔泰、卢梭、康德思想的影响3.教学疑点:启蒙思想家思想共性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教材解读前言导入新课: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继承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公平、博爱,推崇普遍和必定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进展的道路。

第一子目【孟德思鸠:法的精神】1.启蒙运动兴起(1)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其次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论上提倡理性,敬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批判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兴起的条件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进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气日益壮大,他们把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气,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供应了新的思想武器,很多优秀的自然科学家提倡科学试验,提倡争辩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自然科学的进展使人们生疏到人类是可以制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信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在此基础之上消灭了启蒙运动。

2.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1)孟德斯鸠简介:法国有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目录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4课理性之光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6课综合探究:解决“李约瑟难题”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文艺复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1、背景:(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因素)黑死病;(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6、影响: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理性之光1

理性之光1

理性之光说课稿莱阳一中宋顺龙您知道官二代这个词儿吗?您知道我爸是李刚的故事吗“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您知道是谁的名言吗?特权与人权在我们当今社会依然在缠斗,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大家都知道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性,那么天赋人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就是用刚才的一段话来开始我的一堂课,这就是理性之光,也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我是来自莱阳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我叫宋顺龙。

下面我将从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我们首先来解读课程标准: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阐述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精神起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被弘扬。

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一单元我们要从中得到人性教育,树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人文理念,张扬人文精神!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再说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第4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部分,它上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下启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来临在本单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启蒙思想对日后的科技文化的发展在精神上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2)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能力培养:(1)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讨论可以注重培养同他人合作,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的合作交流。

2021-2022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理性之光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理性之光 Word版含答案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展。

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进展。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期望。

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推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敬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预备了思想条件。

2.启蒙运动的高潮: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大批思想界巨人纷纷涌现。

3.孟德斯鸠(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评价: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这个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温馨提示] 理性主义即人的思考与推断,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二、伏尔泰:自由与公平1.简介: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多才饱学,既是哲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又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2.主见(1)提出天赋人权。

(2)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开明君主制。

(3)歌颂理性,提倡生而公平、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3.影响:伏尔泰比同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地批判现存制度,更热忱地歌颂理性,提倡生而公平、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 [温馨提示] 伏尔泰所提倡的政体形式是“开明君主制”,他并不主见实行共和制。

三、卢梭:社会契约1.简介:卢梭是法国批判封建制度、宣扬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主见: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天赋人权”的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四、康德:人非工具1.主见(1)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至今耐人深思的观点,即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3-14理性之光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3-14理性之光

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一、选择题1.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答案】 A【解析】“三权分立”理论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西方思想家的政治理论()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狄德罗【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是卢梭的思想。

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 C【解析】A项是两人的共同点,B项是伏尔泰的主张,D项是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4.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A.拥有教育权B.获得劳动权C.争取人身自有权D.享有政治参与权【答案】 D【解析】反对妇女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这反映了卢梭反对妇女享有政治参与权。

5.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答案】 D【解析】18世纪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更是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诸多设想。

如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提出。

第14课 理性之光【岳麓版】(说课稿)

第14课 理性之光【岳麓版】(说课稿)

《理性之光》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三单元人文精神的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第14课理性之光。

教材分析:本课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课的内容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关系密切,学好本课可以更好的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建立过程,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进步性。

理论依据: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要学生深刻理解启蒙运动的内涵不太容易。

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非常重要。

所以本节课秉承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组织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并提高归纳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探究解决——拓展问题,学习提取信息和概括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人文意识,关注社会发展,领悟思想自由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学习概括的方法。

(2)难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以人权这一主线整合教材资源;以情境体验历史;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辨以及合作探究法,依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影响了法国大 革命
社会契约
德国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人非工具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 主体地位
深远影响
科学理性逐渐驱散愚昧的时代
思想上:丰富和 发展了人文精神 的内涵。倡导自 由、平等、民主、 法制等思想。
政治上: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理性王国,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 舆论准备。
经济上:人们走 进了一个理性时 代,推动了各国 资本主义的进步 与发展。
何 保 护 权


康德:人非工具
康德 (1724—1804 )
➢ 姓名: 伊曼努尔·康德 ➢ 国籍:德国 ➢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人非工具
观点: ① 人非工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而是自身的目的 ① 尊重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地位: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 哲学家 ,其 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应 如
BELIEFF AND REASONL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
重 获
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

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利 ?
卢梭:社会契约
卢梭(1712—1778 )
出生于钟表匠家庭,代表平民 和小资产阶级利益,是启蒙思想家 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

BELIEFF AND REASONL

君 联即国家。

——(法)路易十四
专 因为我想这样做,这就合
制 法。
何 而 失 ?
——(法)路易十六
0
人应如何重获权利?
2


BELIEFF AND REASONL
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 种天赋权利。
平等意味着反对等级 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
自天 由赋 平人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第14课
理性之光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背景探索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 阶级展开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特权的斗争。
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力 量的壮大
天主教会和 封建专制
现实阻碍
推动力量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自然科学的 发展
启蒙运动
0
人的权利因何而失?
1
人的权利因何而失?
漫画上的农民背 着一位高级教士 和一位贵族;它 表示赋税的重担 完全压在人民的 肩上。贵族和僧 侣不仅不纳税, 反而耗尽国家的 财力……
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 天上和人间的一切权力都 来自上帝,世俗的权力来
宗 教
自于上帝的授予。

人 的 权
——阿奎那(神学) 学
卢梭:社会契约
观点: ① 天赋人权 说: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② 人民主权 说: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③ 社会契约 论:君主权力来自于人民,
人民有权推翻暴君、重建社会契约 地位:启蒙思想家中 最为激进 的民主主义者。
卢梭:社会契约
政体:民主共和制
我的博客
« 1762年 8月 »







1
2
3
4
5
4楼 卢梭: 楼上,你既然不能给人民幸福,那人民就可以 发挥革命权推翻你!
5楼 伏尔泰:小卢,“主权在民”??!!推翻君主??!!你可 要慎重考虑哦……!!!!
0
人应如何保护权利?
3

权力限制权力
应 如
BELIEFF AND REASONL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

用权力来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 三权分立
立法权 (议会)
行政权 (国王)
分权与制衡
司法权 (法院)
目的:防止专制,确保民主 核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分权制衡)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1689—1755)
出身贵族,曾担任波尔多法 院的院长,后遍游欧洲,曾在英 国游历2年。
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观点: 三权分立 ;一切存在物都 有其 法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政体: 君主立宪制 ; 地位:成为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的 基本原则。
D.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谢谢观看
关于权利的思考
因何而失 如何重获 如何保护
君主专制 宗教禁锢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法律约束 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斗争对象
理性王国
理性之光 自由、民主 平等、法制
理性王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权利来源: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社会状况: 自由、民主、平等、法制 权利制约: 三权分立、法律、道德
D.主张开明专制
A.三权分立
B.人非工具
C.社会契约
D.君主专制
课堂演练
A 3.主张实行君主制的启蒙思想家是( )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④康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C 4.有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
B.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C.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文艺复兴】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01 含义:以法国为中心,启迪和开导 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 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运动。 02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独立思考和判断) 03 批判对象: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
权力压迫下的人们 找回权利的运动
目录
Contents
01 人的权利因何而失? 02 人应如何重获权利? 03 人应如何保护权利?
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14-16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
指导: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神学 追求:人性
指导:理性主义 反对:专制制度、宗教神权 追求:自、民、平、法等 提出:新制度构想
斗争形式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楼主 卢梭:《社会契约论》大功告成,自己先顶一下!在 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1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2楼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3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我逼上绝境!
课堂回顾
指导思想 理性主义
追求目标 自由、民主 平等、法制
启蒙
斗争对象 君主专制 宗教神学
运动
未来设想 资产阶级 “理性王国”
课堂回顾
国别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意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政治制 度基本原则
法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自由平等 影响18世纪的欧洲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
自由,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
党领导人之一。于1793年 11月8日被雅各宾派送上断
头 多台少。罪临恶刑前假说汝了之一句名为以后行!
人所熟知的名言:

道人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 自身的目的。
应 如
BELIEFF AND REASONL
德非 法工 则具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 它们反复思考,它们所引起的 敬畏和赞叹就越是充溢我们的 心灵,这就是“头上的星空” 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如 何 重 获
而平等。
等权 权


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伏尔泰(1694—1778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领袖、哲 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一生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 黑暗。
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观点: 自由 是人人享有的天赋权利 人人生而 平等 ;
政体: 君主立宪制 ; 影响:对 18世纪的欧洲 产生了巨 大影响。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 披着宗教的外衣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
影响
集中在文艺领域, 促进了思想解放
扩大到政、哲、史等领域,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准备,
人文主义发展
复兴
成熟
课堂演练
A 1.有关伏尔泰的主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B.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C.反对君主专制
C 2.卢梭的主要主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