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智力

合集下载

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儿童的多元智能是指儿童在不同方面的智力发展,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我认知智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具备多种智能的潜能,而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激发和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讨论如何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一、语言智力语言智力是指儿童在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智慧。

为了培养儿童的语言智力,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儿童充分的语言刺激,例如与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读故事书和诗歌给儿童听,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此外,家长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如参观图书馆、参加语言培训班等,以拓宽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逻辑数学智力逻辑数学智力是指儿童在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方面的才智。

要培养儿童的逻辑数学智力,可以通过玩具积木、益智游戏等活动来促进儿童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参与数学游戏和数学题目的解答,培养他们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学校也可以开设有趣的数学课程,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三、空间智力空间智力是指儿童在空间感知和空间思维方面的天赋。

为了发展儿童的空间智力,可以鼓励儿童进行绘画、拼图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游戏和运动也能促进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例如搭积木、玩迷宫游戏等。

四、运动智力运动智力是指儿童在运动协调和体能方面的才智。

要发展儿童的运动智力,可以鼓励儿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如游泳、跳绳、打球等。

此外,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活动也能提高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

学校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帮助儿童培养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音乐智力音乐智力是指儿童在音乐感知和演奏方面的智力。

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智力,家长可以给儿童提供各种音乐体验,如听音乐会、学习乐器等。

学校也应该提供音乐教育,让儿童学习音乐理论和参与合唱团乐队等活动。

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演奏,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人类智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能力,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根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人类智力划分为七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代表了不同的认知领域和思维模式。

下面将介绍这七大智力类型:1.逻辑数学智力:逻辑数学智力是指人们对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天赋。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在解决逻辑问题、推理推断以及进行数学计算上表现出色。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擅长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

2.语言智力:语言智力是指人们对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并且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世界。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对阅读、写作和演讲有较高的天赋。

3.空间智力:空间智力是指人们对物体和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观察和理解物体的旋转、排列和组合,能够在空间中进行导航和定位。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对绘画、建模和设计有较高的天赋。

4.音乐智力:音乐智力是指人们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和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音调和音乐元素,并且能够创作和演奏音乐。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对音乐和声音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身体运动智力是指人们对运动、协调和空间感知的天赋。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掌握和运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技巧,如运动、舞蹈、体操等,并且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色。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对身体运动和动作有较高的天赋和掌握能力。

6.自我认识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是指人们对自身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和反思能力。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分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动机,并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这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对自省和个人成长有较高的兴趣和能力。

7.自然智力:自然智力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物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具有这种类型智力的人善于观察和区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植物和地理现象,并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较高的关注度。

儿童语言和智力测试题(3篇)

儿童语言和智力测试题(3篇)

第1篇一、前言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展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通过一系列科学设计的测试题,可以有效地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水平。

以下是一套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测试题,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了解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展状况。

二、测试说明1. 本测试适用于3-12岁儿童。

2. 测试分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空间感知、记忆力和创造力五个部分。

3. 每个部分包含10道题目,每题2分,满分100分。

4. 测试过程中,请家长或教育者仔细阅读题目,并引导儿童作答。

三、测试内容(一)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1. 题目: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 苍穹- 皎洁- 蜿蜒2. 题目: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 我们要去公园()散步。

A. 偶尔B. 经常C. 有时3. 题目:请将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A. 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玩具。

- B. 我非常喜欢这个玩具。

- C. 这个玩具是我的生日礼物。

4. 题目:请用正确的词语填空。

- 妈妈给我()了一杯牛奶。

A. 拿B. 买C. 做5. 题目:请根据下列词语,造一个句子。

- 美丽- 智慧- 慷慨(二)数学逻辑思维1. 题目:5+3=?2. 题目:下列哪个数字最大?6、7、8、93.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4. 题目:请找出下列图形中不同的一个。

5. 题目:请将下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7、3、5、8(三)空间感知1. 题目:请画出下列图形的影子。

-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2. 题目:请将下列图形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A. 球形- B. 长方形- C. 圆柱形3. 题目:请找出下列图形中不同的一个。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三角形- D. 梯形4. 题目:请画出下列图形的旋转后的样子。

- 正方形- 矩形5. 题目:请找出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大的一项。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三角形(四)记忆力1. 题目: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拼音。

八种智力心理学

八种智力心理学

八种智力心理学
1.语言智力:指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说、写、阅读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这种智力表现为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理解能力高等。

2. 逻辑数学智力:指人们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智力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强、数学能力突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等。

3. 空间智力:指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包括对空间形状、方向、距离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这种智力表现为空间想象能力强、几何学习成绩优异、艺术创作能力突出等。

4. 身体动态智力:指人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包括运动、舞蹈、手工艺等方面的才能。

这种智力表现为身体协调能力强、运动技能突出、手工艺能力高等。

5. 音乐智力:指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包括音乐表演、作曲、听音辨曲等方面的才能。

这种智力表现为音乐才能强、音乐理解能力高、音乐表演技巧突出等。

6. 自然观察智力:指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生命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发现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这种智力表现为科学兴趣强、自然观察能力高、实验设计能力突出等。

7. 人际智力:指人们与他人相处、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包括领导、沟通、谈判、合作等方面的才能。

这种智力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强、领导才能突出、合作精神高等。

8. 自我认识智力:指人们对自我理解和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才能。

这种智力表现为自我认知水平高、自我控制能力强、自我实现能力突出等。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包括语言智力、逻辑学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或内省智力,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资料,欢迎阅读。

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其中有两种智力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得到充分训练。

第一种是语言智力,即我们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一种智力在作家、诗人身上得到了高度发展。

第二种是逻辑学或数学智力,即我们推理和计算的能力。

它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他五种智力包括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或内省智力。

(1)音乐智力,这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有着明显的高度表现。

(2)空间或视觉智力,主要表现为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所具备的特殊能力。

(3)运动或身体智力,这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身上,也许还在外科医生身上得到很高程度的发展。

(4)人际智力是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这是销售人员和谈判人员应有的能力。

(5)内在或内省能力即洞察能力,这是人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它使人产生直觉,让自己进入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巨大信息库。

人的智力类型第一种是语言智力,即读、写和用词交流的能力。

高度发展这一能力,可以使学生未来成为作家、诗人或演说家。

第二种是逻辑或数学智力,即推理和计算能力。

这一能力发展的学生,有望成为科学家、数学家、律师等。

第三种是音乐智力,在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身上得到了高度发展。

第四种是空间或视觉智力,建筑师、雕塑家、画家的这种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

第五种是运动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或外科医生身上有很高程度的发展。

第六种是人际智力,第七种是内在智力或内省智力,这是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可缺少的能力。

智力类型差异智力的类型差异,是指智力组成因素的质的差异。

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类型差异。

1.知觉的类型差异。

智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智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智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 IQ)被广泛视为衡量个体智力水平的一个指标。

而语言能力,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与智商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智商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智商与语言能力的定义智商是通过智力测量工具,如韦氏智力测验(WISC)、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SB)等,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估和量化的指标。

智商与个体的思维、逻辑推理、问题解决能力等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力潜力。

语言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它包括词汇量、语法能力、交流技巧等方面,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基础。

二、智商对语言能力的影响智商与语言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高智商个体通常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使得他们在语言运用中更具表达能力和语言敏感性。

首先,高智商个体往往有较高的词汇量和语法能力。

他们能够更快地学习和记忆新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灵活运用于语境中。

这使得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更具说服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高智商个体对语言的理解和解码能力也较强。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含义,从中抓住关键信息。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处理复杂的语言信息,从而更好地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再次,高智商个体常常具备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

他们善于运用语言来揭示和表达问题的本质,能够用较少的词语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这使得他们在演讲、写作等方面更具优势。

总体而言,高智商个体往往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低智商个体在语言领域无法取得进步。

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取决于智商。

三、语言能力对智商的影响语言能力对个体智商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个体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首先,语言能力提供了个体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通过语言的表达与交流,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开阔自己的思维领域。

语言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语言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语言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语言教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是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可以对幼儿智力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能力的提升、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交能力的促进三个方面来探讨语言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一、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语言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早期学习语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学习语言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

通过学习语言,幼儿可以学会思考、归纳、比较和推理,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认知能力的培养语言教育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语言,幼儿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事物和概念,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语言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

通过描述事物、叙述经历,幼儿不仅能够观察和思考,还能够准确地记忆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语言教育还有助于幼儿发展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通过听老师讲解、参与课堂活动,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

逐渐地,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会得到提升,对其他学习和思考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三、社交能力的促进语言是社交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和同伴一起学习、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与老师互动,幼儿还可以学习到与他人交往的礼仪和规范。

此外,语言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语言,幼儿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这对于幼儿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有助于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语言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语言智力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智力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智力教育活动幼儿园语言智力教育活动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方法,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智力能力。

语言智力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语言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幼儿在该阶段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期,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智力发展。

一、幼儿语言智力的发展幼儿语言智力的发展可以分为语言认知、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三个方面。

1. 语言认知语言认知是幼儿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从语音、语调、语法到词汇等方面,幼儿都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幼儿期,幼儿逐渐掌握语音、语调、语法和意义等语言元素,学会了把话听懂、说出来、读出来和写出来。

2.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幼儿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幼儿在学习了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的语言知识后,需要通过练习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幼儿理解他人语言和文字的能力。

幼儿在语言听力、阅读等方面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准确理解他人表达的含义,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幼儿园语言智力教育活动1. 交流活动交流活动是幼儿语言智力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集体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又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并能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2. 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幼儿园的一种常见语言教育活动,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描述,帮助幼儿了解图片中的事物、人物、场景和情感,同时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

这样的活动丰富多彩,既可以通过图片教授故事、童话和知识,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智力发展水平。

3. 唱歌跳舞唱歌跳舞是幼儿园常见的语言教育活动之一,通过唱歌跳舞,让幼儿学会用歌声和舞蹈表达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智力作者:刘晗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11期摘; 要:比克顿提出语言先于智力的观点,认为大脑突变产生语言,语言提升人类智力,让人类产生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殊行为。

他首次提出线上思维与线下思维的概念,解释行为与智力的依存关系。

虽然其论点和论述过程都有些许缺陷,但他的创新视角和反叛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比克顿;语言;智力;语言中心论一、引言英国语言学家德里克·比克顿(Derek Bickerton)原是加纳海角海岸大学的英国文学教师,为克服教学中的文化障碍,遂赴利兹大学学习语言学。

正是这一年的学习和探索让他发现,语言学才是自己的毕生追求。

比克顿任教语言学的第一个关键任务便是解答“为何聪明的圭亚那孩子英语成绩极差”[1](1P10)。

许多人认为这与他们的母语是洋泾浜语(Creole,即克里奥尔语)有关,于是比克顿从洋泾浜语入手,開始了语言学研究生涯。

他先是研究洋泾浜语的起源、儿童习得这种语言的过程,然后逐渐过渡到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语言习得行为与其他物种交流行为之间的差异。

1996年,比克顿出版了Language and Human Behavior(《语言与人类行为》),此书观点新颖、言辞激烈。

全书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比较人类语言和动物类语言的特点、发源和进化的异同;二是比较传统行为主义和语言学的论述。

比克顿就语言进化以及语言与智力、思维的关系展开大胆论述,一反传统的新达尔文进化论,提出语言先于智力的观点:大脑突变产生语言,从而提升人类智力,让人类获得意识,由此拥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殊行为。

成晓光称之为“语言中心主义”,将此书(共四章)中的三章纳入《西方语言哲学教程》,足见比克顿立意之新、地位之重。

本文总结比克顿的语言中心思想,分析其意义及合理性,以期为比克顿的语言观研究提供参考。

二、语言与智力语言与智力一直是生物、心理和语言学界的共同话题。

最初,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综合自然学科和行为主义,用科学实验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究动物种群与人类的差异,强调理性、逻辑、实证。

后来语言学家的加入,为这项研究注入更多社会性、文化性的思考。

一直以来,受新达尔文主义影响,哲学、进化论、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都认为:人类的智力先于语言。

即语言进化与其他技能进化过程相似,人类演化程度比高等灵长类动物高,发达的大脑产生高级的智力,从而将低级的动物语言演化成高级的人类语言。

比克顿却不赞同这种简单的智力增长模型。

他详细分析人类语言与动物交流系统的异同,又从智力的内容、用途和分类入手,解构传统的“智力产生语言”的观点。

(一)关于语言人类语言和动物交流方式都是用于交际的表征系统[2](P12),但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Edward Wilson的研究表明,很多鱼类、鸟类以及哺乳动物在交流系统丰富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唯有人类远居所有生物之上[3]。

Premack曾用黑猩猩和儿童做实验,证明动物只知道自己的思想状态,却不知其他生物是否与自己所想是否相同,也无法干涉对方的思想[4]。

Dennett将这种动物交流等级称为“一级意向性(first-order intentionality)”。

而人类语言至少具有三级意向性,可以讲如“我给他留了便条,让他知道,我已知道你知道这件事了”这样的语句[5]。

这不只是表述丰富性的差异,更是开放性的问题。

因为语言是开放系统,而动物交流方式是封闭系统[2](P16)。

蜜蜂跳舞、狼群嚎叫等都只能表示在时间、空间上最直接的信息,而人类语言则不受时空限制。

换言之,语言具有位移性,可以指称或谈论远离当时当地的东西[6](P2),如讲远古传说、谈国际时事等。

此外,比克顿还认为,与动物的交流方式相比,人类语言富有组合性(combined)和系统性(systematic),缺乏象似性(iconic)和梯度性(gradient)[2](P17-19)。

他综合时贤的实验和研究结果,从以上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两种交流系统的差异。

如:动物表达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更直接、更显而易见(鸟乍起羽毛,让身体看起来更大,表示强势或征服),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音高、音长、响度、姿势等来表达情绪的变化(领头鸟的鸣叫声比鸟群其他鸟更响亮持久),但它们的表达单位为分散方式、没有系统联系,也大多无法通过组合得到新意义。

我们认为,人类语言并非不具有梯度性。

词汇重音(word stress)和音调重音(pitch accent)是自然语言韵律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前者固定作用于词汇内部,后者作用于话语层面,主要通过与语句中其他词项相比,在音高、音长以及音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显著性来体现[7](P94)。

虽然比克顿举例“A l-o-o-o-o-ng journey is not necessarily longer than a long journey”[2](P19),以此证明人类语言无梯度性。

但从音系学角度考虑,拖长音的“l-o-o-o-o-ng”的确有助于说话者强调旅程的时间跨度久,或路程极远,甚至表现出因无聊、尴尬、厌烦等情绪所带来的“冗长”之感。

因此,我们不便绝对地否认语言的梯度性。

此外,语言的象似性和任意性(arbitrary)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难题。

而比克顿也只是强调动物交流方式的象似性极强,并未确认语言没有这种特质,也没有限定语言象似的维度。

考虑到拟声词(如英语中的“bang”“woof-woof”,汉语中的“叮咚”“哗啦”)和复合词的构成(如英语中的“blackboard”“shepherd”,汉语中的“房车”“马路”),我们也不应绝对地否认语言的象似性。

因此,比克顿所言“动物交际系统和人类语言的差别不是程度上的,而是类别上的”[2](17),似有可商榷之处。

尽管如此,二者在程度和类别上的差异也足以说明人类语言的先进了。

(二)关于智力化石记录表明,原始人类使用的最早石器出现于两百万年前,而其他轻便的工具却是在近四万年突然出现的。

在这期间,人脑大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表明,人脑在四万年前发生结构重组,导致智力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我们通常通过考察人类和动物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记忆力、理论论证、抽象思维、计划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能力,来判断被试者的智力程度[8](P27)。

智力涉及的方面越多,这些因素就越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相较而言,更有可能发生的是,一种新的智力因素产生,从本质上拉动了其他所有因素[2](P86)。

而在比克顿看来,这个因素就是语言①。

也就是说,语言的突现让人类智力迅速提升。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智力是指让生物达到自动平衡(homeostasis)的方式[2](P87)。

这里的平衡并非物理稳定的平衡(balance),而是生物在生态系统或社会环境中的体内稳态,即如何调整自身、更好地适应环境。

从生物学角度上来说,智力水平高意味着生物能在恶劣的条件下作出最好的选择,或者说,面对低智力生物能用极其简单的办法来解决的问题,高智力生物能想出更为复杂高级的解决方案[9](P12)。

后半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的确有其道理。

例如,刺猬遇到天敌时,会把身体团成球,让毛刺竖在外面保护自己;如果臭鼬想吃刺猬,就会排出臭气,把刺猬熏晕,让它无法抱成一团。

这些都是生物本能的应激反应。

反观猿猴、黑猩猩等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遇到天敌时,则会使用工具或利用群体合作等手段躲避、制服天敌。

这说明猿猴和黑猩猩的智力水平要比刺猬和臭鼬高,遇到同样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方式较后者更为复杂高级。

显然,物种之间的智力水平差距极大。

英国比较心理学家McPhail把智力分为三个层面:S-R层面(Stimulus-Response Level,刺激—反应)、S-S层面(Stimulus-Stimulus Level,刺激—刺激)和语言层面(Language Level)[10][11]。

“刺激—反应”指的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直接反应,哪怕像变形虫、草履虫这种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能受物理刺激或环境酸碱度等因素影响,改变自身形状或发生运动。

这种智力等级最低,为所有生物共有。

“刺激—刺激”指的是生物能在两种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巴甫洛夫的狗:狗闻到肉香时,唾液腺受到刺激,分泌唾液;这时摇铃,狗的听觉神经就会受到刺激。

反复实验强化后,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也就是说,狗可以把味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联系在一起。

这种智力优于前者,为所有脊椎动物和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共有。

最高等级的智力就是语言,只有人类才拥有。

不过,包括McPhail在内的三十多位心理学家都无法对这一层面做出解释。

(三)思维形式与表征系统比克顿在McPhai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个新概念:线上思维(online thinking)与线下思维(off-line thinking)[2](P90-96)。

线上思维指的是生物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原反应。

它所依靠的是感觉系统的输入,涉及生物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

如:猎物(羚羊)遇到天敌(狮子)后会下意识地逃跑,海参受到其他物体触碰后会把内脏排出体外。

线下思维指的是生物在头脑和心灵内部对事物的思考。

它所依靠的是语言,只涉及心智本身。

如:科学家在头脑中构思实验过程,员工在会议结束后总结复盘,思考抽象问题等。

二者的直接区别在于,线上思维只依靠与感觉直接相关的物体表现,而线下思维则关乎贮存于人脑中的抽象表现[2](P108)。

比克顿进而将McPhail的三种智力层次分成两类:第一表征系统(PRS,primary representation system)和第二表征系统(SRS,secondary representation system)。

“刺激—反应”与“刺激—刺激”层次均属于第一表征系统,因为二者的发生基础都需要外界刺激。

也就是说,它们都需要利用、也只涉及线上思维。

这种系统较为基础,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

语言层次属于第二表征系统,涉及线下思维。

因为只有人类拥有语言,所以只有人类才有这一系统。

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有线下思维。

虽然没有真正直接动手做一些事情,但在头脑中可以想象那些虚拟的过程。

McPhail、比克顿关于智力层次、思维形式与表征系统分析的异同,如表1所示:线上思维与线下思维也可以同时进行。

例如,小刘开车去公司开会,同时想着该如何陈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让领导接受,如果老张和老李反对,他们会从哪个角度反对,自己又该怎样反驳。

如此,小刘利用线下思维,以语言为载体,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不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世界。

而开车涉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因此利用的是线上思维。

两种思维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突然,车前面滚过来一个球。

小刘会下意识地踩刹车,头脑中的开会场景迅速烟消云散,转而思索马路上的突发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