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要点
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及其满意度分析

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及其满意度分析发表时间:2019-04-24T14:48:22.8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2期作者:孔瑞雪梁智芳[导读] 目的:阐述、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总结其用药护理满意度。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3科 250014摘要:目的:阐述、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总结其用药护理满意度。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抛硬币形式,将其划分为2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及其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就用药依从性对比,前者更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5±5.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14±4.5),观察组更优。
结论:医护人员通过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合理干预,能够实现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升,保障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提升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满意度帕金森本身属于一种锥体外系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又名震颤麻痹,英国认为其属于一种中脑黑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发慢性神经系统疾病[1]。
目前,医学领域并未明确帕金森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症表现为运动症状。
临床医学就帕金森治疗,一般选取药物治疗,但据相关报道显示,帕金森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属于常见现象[2]。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阐述、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总结其用药护理满意度,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抛硬币形式,将其划分为2组。
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使得对抗帕金森病的药物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抗帕金森用药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前景和竞争态势的参考,并为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概述和抗帕金森用药市场的概况、趋势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目前市场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市场前景。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促进抗帕金森用药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目的和概述,并对文章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在正文部分,将包括帕金森病概述、抗帕金森用药市场概况以及帕金森用药市场趋势分析三个小节。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帕金森用药市场的前景展望、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并对整篇报告进行总结。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抗帕金森用药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态势、市场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发展的参考,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促进抗帕金森用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的内容如下:在本文中,我们对抗帕金森用药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帕金森病及相关药物进行了概述。
通过对市场概况和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态势。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希望本报告对读者了解抗帕金森用药市场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启发,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正文2.1 帕金森病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运动能力,表现为肌肉僵硬、静止性颤抖、姿势平衡障碍和运动缓慢。
帕金森病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帕金森病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卢 茜摘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㊂方法: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6月在医院收治的89例P D 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信息寻求行为量表(H I S B )评估所有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特征P D 病人的H I S B 评分,重点分析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㊂结果:经评估,89例P D 病人的H I S B 评分为(65.83ʃ6.32)分;不同年龄㊁自我效能㊁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关怀度P D 病人的H I S B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㊁自我效能低下㊁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均是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 <0.05)㊂结论:P D 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较低,年龄大㊁自我效能低下㊁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影响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㊂关键词 帕金森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K e y w o r d s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e k i n g b e h a v i o r ;f a m i l y c a r i n g d e g r e e ;s e l f -e f f i c a c y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2.034 帕金森病(P D )为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提高㊁动作迟缓及静止性震颤,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损害病人的身体健康[1-2]㊂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策略或行动来获取信息,并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以此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㊁改善健康结局[3]㊂研究指出,慢性病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低,导致病人的主动性降低,不利于病人的预后[4]㊂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㊂现报道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9例P D 病人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符合P D 的诊断标准[5];2)签署知情同意书;3)具备基础阅读㊁理解能力㊂排除标准:1)阿尔兹海默病病史;2)有精神病史;3)合并感染㊁免疫性疾病;4)存在心脑血管疾病;5)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6)合并恶性肿瘤㊂1.2 方法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受教育程度㊁家庭人均月收入㊁发作类型㊁婚姻状况㊂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 S E S) 采用该量表评估病人的自我效能[6],共1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总分40分,>24分为自我效能良好,ɤ24分为自我效能低下㊂1.2.3 家庭关怀度评分问卷(A P G A R )用来评估病人的家庭关怀度[7],共5个条目,采用作者简介 卢茜,护师,本科,单位:330000,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㊂引用信息 卢茜.帕金森病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2):345-347.0~2分3级评分法,总分10分,7~10分为高家庭关怀度,4~6分为中家庭关怀度,0~3分为低家庭关怀度㊂1.2.4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评估方法采用健康信息寻求行为量表(H I S B )评分[8],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900,包括信息需求㊁获取健康信息的障碍㊁对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态度及信息来源4个维度,共43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法,其中条目1~条目35为正向计分,条目36~条目43为负向计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越高㊂1.3 质量控制研究中问卷及量表以匿名编号的形式,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由病人自行填写,填写完成后,及时回收,并查漏补缺,保证调查质量㊂研究中所有调查表均有效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㊁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行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㊂2 结果2.1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 经评估,89例P D 病人的H I S B 评分为(65.83ʃ6.32)分㊂2.2 影响P D 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㊁受教育程度㊁自我效能及家庭关怀度的P D 病人H I S B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不同特征P D 病人的H I S 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㊃54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表1影响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单因素分析(n=89)单位:分项目类别例数H I S B得分统计值P 性别男4865.37ʃ6.71t=-0.6710.504女4166.36ʃ7.20年龄ȡ60岁3762.08ʃ6.15t=-4.872<0.001 <60岁5268.50ʃ6.11病程>5年4365.93ʃ6.07t=0.1390.890ɤ5年4665.74ʃ6.74受教育程度专科及以上2573.63ʃ7.28高中/中专3266.30ʃ6.69F=30.711<0.001初中及以下3259.27ʃ6.74家庭人均月收入ȡ5000元3865.82ʃ6.84t=-0.0140.989 <5000元5165.84ʃ6.97发作类型震颤型4465.29ʃ6.75强制型2965.74ʃ6.96F=0.5970.553混合型1667.48ʃ7.14自我效能低下4061.73ʃ6.55t=-5.324<0.001良好4969.18ʃ6.58家庭关怀度低2758.35ʃ6.26中3065.73ʃ6.48F=31.945<0.001高3272.24ʃ7.11婚姻状况已婚6765.26ʃ6.38t=-1.4470.152未婚/离异/丧偶2267.57ʃ6.852.3影响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 D病人H I S B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㊁自我效能低下㊁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均是P D病人健康信息需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㊂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㊂表2自变量赋值方式变量赋值方式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中专=2,专科及以上=3年龄ȡ60岁=1,<60岁=0自我效能低下=1,良好=0家庭关怀度低=1,中=2,高=3表3影响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95%C I t值P 常量53.010[48.722,57.298]16.582<0.001受教育程度低3.5611.002[1.569,5.554]3.553<0.001年龄大-5.3962.494[-10.353,-0.439]-2.1640.033自我效能低下-9.3660.904[-11.162,-7.570]-10.364<0.001家庭关怀度低3.3940.983[1.440,5.347]3.453<0.0013讨论3.1 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现状P D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低,说明病人缺乏健康信息来源,获取健康信息时存在较大的障碍,降低了病人的疾病管理信心,不利于临床预后[9-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89例P D病人的H I S B评分为(65.83ʃ6.32)分,说明P D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较低,崔培荣等[4]研究指出,慢性病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与自我效能㊁居住地㊁月收入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㊂本研究经比较不同特征P D病人的H I S B评分后,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㊁自我效能低下㊁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均是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㊂较上述研究存在差异,可能与纳入的病例资料不同有关㊂3.2 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3.2.1年龄年龄大的P D病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掌握疾病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对于康复训练的接受速度较为缓慢,且需要更多知识的灌注,难以全面了解疾病管理相关知识[11],且年龄大的P D病人担心自身病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加上年龄大的P D病人多合并基础疾病,疾病管理困难,会降低病㊃64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人的疾病管理信心,进而降低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12-13]㊂对此,建议应加强对年龄大的P D病人的健康教育,可采取病友交流会及健康教育讲座等,促使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提高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㊂3.2.2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低的P D病人难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处于被动学习的情况,其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且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难以正确认识疾病,因此,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较低[14-15]㊂对此,建议加强P D病人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应避免医学术语,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结合文字㊁视频等形式,帮助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㊂3.2.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对特定行为完成的信心,可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坚持性和选择方式,并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促使其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16]㊂若P D病人的自我效能低下,病人在面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时,多会出现回避㊁消极的想法,降低病人的情绪调节能力㊁损害其康复信心,继而产生心理负担,被动地接受疾病,降低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17]㊂对此,建议应关注P D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情况,针对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制订相关干预方案,以增强病人的疾病康复信心,提高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㊂3.2.4家庭关怀度家庭关怀度是个体对家庭功能的满意度,高水平的家庭关怀度有利于个体身心调适,采取健康行为[18]㊂若P D病人的家庭关怀度水平低,则病人难以通过家庭获取帮助与支持,在面对疾病的管理时,多会出现自卑㊁无力感,对疾病失去康复信心,继而降低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19-20]㊂对此,建议应关注P D病人的家庭关怀度,嘱咐家属给予病人必要的关怀与帮助,促使病人积极面对疾病的管理,以提高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㊂4小结综上所述,年龄大㊁自我效能低下㊁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均是P D病人健康信息需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嘱咐家属给予病人必要的帮助与关怀,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制订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病人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㊂本研究样本量少,可能会对本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后续研究还需增加样本量,纳入更多基线资料,以进一步探讨P D病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㊂参考文献:[1]周玲.基于P D C A循环的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2,44(3):351-355.[2] R E K T O RI,S VÁT K O VÁA,V O J TÍŠE K L,e ta l.W h i t e m a t t e ra l t e r a t i o n s i n p a r k i n s o n'sd i s e a s ew i t hn o r m a l c o g n i t i o n p r e c e d eg r e y m a t t e r a t r o p h y[J].P L o SO n e,2018,13(1):e0187939.[3]陈春娟,张伟.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 725-727.[4]崔培荣,倪雪萍,宗明灿,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2(6):805-812.[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6]王海燕,许燕玲,胡三莲,等.中文版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68-270.[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56.[8]王美凤,张清.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获取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385-1389.[9] P A NCX,R E NJR,HU AP,e t a l.S u b j e c t i v e c o g n i t i v e c o m p l a i n t si nn e w l y-d i a g n o s e d P a r k i n s o n'sd i s e a s e w i t h a n d w i t h o u t m i l dc o g n i t i v ei m p a i r m e n t[J].F r o n t i e r si n N e u r o s c i e n c e,2021,15:761817.[10]张婷婷,尹安春,宋桂荣,等.帕金森病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6):2826-2830.[11] C HU ACY,K O H M RE,C H I A NS,e t a l.S u b j e c t i v e c o g n i t i v ec o m p l a i n t si n e a r l y P a r k i n s o n'sd i se a s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r m a lc o g n i t i o n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 f f e c t i v e s y m p t o m s[J].P a r k i n s o n i s m&R e l a t e dD i s o r d e r s,2021,82:24-28.[12]刘庆伟,邵美华,赵亚玲,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描述性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21,28(2):47-52.[13] G R O T H E MJ,L A B R A D O R-E S P I N O S A M A,J E S USS,e t a l.I nv i v o c h o l i n e r g i cb a s a l f o r e b r a i nd e g e n e r a t i o na n dc o g n i t i o n i nP a r k i n s o n'sd i s e a s e:i m a g i n g r e s u l t s f r o mt h eC O P P A D I Ss t u d y[J].P a r k i n s o n i s m&R e l a t e dD i s o r d e r s,2021,29(88):68-75.[14]张敏,聂瑞,罗梅芬.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在线搜索行为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7):103-109;138 [15]陈正芳,王书威.老年脑卒中病人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㊁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280-1283.[16] C H A H I N EL M,U R B E L,C A S P E L L-G A R C I A C,e ta l.C o g n i t i o na m o n g i n d i v i d u a l s a l o n g a s p e c t r u m o f i n c r e a s e d r i s k f o rP a r k i n s o n's d i s e a s e[J].P L o SO n e,2018,13(8):e0201964.[17] C A R E Y A,J U L I A N R,K R I S T E L L E R K,e ta l.T h e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a n d c e r eb r o v a sc u l a r e f f e c t s o nc o g n i t i o n i n p e r s o n sw i t hP a r k i n s o n'sd i s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J].A d v a n c e si nP a r k i n s o n'sD i s e a s e,2015,4(2):28-42.[18]陈晓旦,曾庆磊,张毓珍,等.R E B 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㊁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561-564.[19] B A R B O Z A N M,T E R R A MB,B U E N O MEB,e t a l.P h y s i o t h e r a p yv e r s u s p h y s i o t h e r a p y p l u sc o g n i t i v et r a i n i n g o n c o g n i t i o n a n d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i nP a r k i n s o nd i s e a s e: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P h y s i c a lM e d i c i n e&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2019,98(6):460-468.[20]张宏晨,王艳红,唐楠,等.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5):13-16.(收稿日期:2023-02-22;修回日期:2023-12-01)(本文编辑蒋尔丹)㊃74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
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分析

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林淑惠卓素联高艳琴曾良花朱丽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20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究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PD)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历号单双数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模式干预。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用药依从性、负面情绪。
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3个月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PD患者PDCA循环模式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帕金森病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doi:10.14033/ki.cfmr.2020.22.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22-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in improv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PD). Method: A total of 102 PD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 of medical record number,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DCA circulation mode interven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negative emo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total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4%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ode in PD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improve their negative emotions.[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mode Parkinson disease Negative emo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361021, China帕金森病(PD)属于临床神经性的退行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1%~2%[1]。
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减退、震颤、僵硬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帕金森病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提供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探讨以下两个方面:(1)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等方面。
(2)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病例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探讨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能力、社交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2)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帕金森病患者发放问卷,探讨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1.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有望得到以下结果:(1)确定帕金森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揭示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探讨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确定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其次,揭示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能为帕金森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调研第二阶段(三个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第三阶段(两个月):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第四阶段(一个月):论文撰写和修改。
五、研究预算本研究的预计总经费为10000元,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费用、病例随访费用等。
具体预算内容如下:调研经费:2000元问卷调查经费:4000元数据统计经费:1000元论文撰写经费:3000元六、研究风险评估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样本数量不足: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病例随访来获取数据,当样本数量较小时,难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分析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22期(总第462期)2020年8月临床,一方面可帮助护士记录患者的临床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巡房的过程中时刻提醒护士注意各项细节,避免遗漏[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 <0.05),说明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率,安全性较高。
通过加强培训,树立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3级护理质控,重视护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改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13-14]。
血流动力学是关注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情况的关键性数据,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重症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血液黏度等会发生转变[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人文关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不良波动具有更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 重症脓毒症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陈克娇,陈清秀.严重脓毒症患儿行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12(7):64-66.[2]马瑞.重症脓毒血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18,25(14):107.[3]季玉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效果分析[J/OL].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15(2):85-86.[4]王馥循,陈海勤,秦理.ICU 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4(27):5314.[5]任涛.中心静脉置管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患儿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53-155.[6]唐雪,林丽,段棣飞.风险流程管理对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3(18):85-86.[7] Guo X H,Sun Y F,Han S Z.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sepsis[J].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2017,31(2):389-394.[8]郑学香,杨艳丽,朱高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4):140-141.[9]费佩佩.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7(16):85-87.[10] Bo Y,Long Z Y,Xing L G.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high-volumehaemofiltration can reduce sepsi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J].Critical Care,2018,22(1):173-174.[11]崔鑫,张杰,杜文斯.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改善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154.[12]马羽,罗斌,宋丹.1例隐球菌感染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7):252-253.[13]杜爱燕,周薇,潘红.1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6):113-116.[14]鲍慧,王敏,周静.尿脓毒血症高危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Z1):74-76.[15]王春玲,张景华,刘影,等.重症脓毒血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16-217.(收稿日期:2020-03-12) (本文编辑:郎序莹)①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21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信作者:卓素联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分析林淑惠① 卓素联② 高艳琴① 曾良花① 朱丽君①【摘要】 目的:探究PDCA 在提高帕金森病(PD)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 年第 3 期
!"#$ 2005 , %&. 3
-163-
由于其剂提供了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4]。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还具有神经保护作 用 。一些实验室研究证明,与 LD 相比,溴隐亭 ( Ropinirole)明 和 D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匹尼多 显降低MPTP 处理的猴模型异动症的发生率和严重
先从 1.25 mg/ 次,每天 1 次开始,每隔 1 周每天 增加 1.25 mg,通常的有效剂量在 2.5"15 mg 之间。 达到满意疗效后就不再增加剂量。溴隐亭最常见 的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和恶心。 培高利特 ( pergolide)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一项研究显示[1]:培高利特组治疗 1 年后运动 波动的发生率为 6.1%,3 年后为 16.3%;而 LD 组 治疗 1 年后为 18.5% , 3 年后为 32.9% 。培高利特 对 D1 和 D2 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其作用强度是溴隐 亭的 10 倍,即 0.25 mg 的培高利特相当于 2.5 mg 的溴隐亭。其起始剂量建议从 0.025 mg/ 次,每天 2 次开始,每隔 1 周左右每天增加 0.025 mg,逐渐 增加至合适的剂量。我国患者通常的有效剂量在 0.15"1.5 mg 之间,分 3"4 次 /d 服用,最大可用至 3"6 mg/d。培高利特作为 LD 的辅助治疗时可明显 改善 LD 长期治疗引起的运动波动,延长 “ 开”期 的时间。由于其半衰期较长,晚上服用有利于改 善夜间症状。其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和幻觉。 克瑞帕 ( α!二氢麦角隐亭)疗效与溴隐亭相 似,但副作用相对较少。对早期轻症患者可单独 使用。对晚期重症患者则作为 LD 的辅助治疗,可 以达到减少 LD 用量、减少 LD 的严重并发症以及 延长 “ 开”期时间。起始剂量从 5 mg/ 次,每天 2 次开始,每隔 1 周左右每天增加 5 mg,常用剂量 为 20 "60 mg/d,分 2 次服用。其副作用与溴隐亭 和培高利特相似,但发生率较低。 吡贝地尔 ( piribedil,泰舒达)是多巴胺 D2 和 D3 受体激动剂,对震颤、强直、少动均有疗效, 对震颤的疗效更明显一些。同上述 3 种多巴胺受 体激动剂一样,既可单用也可作为辅助 LD 的治 疗。单用时常用剂量每日为 150 "250 mg,作为辅 助治疗时每日常用剂量为 50"150 mg。由于该药是 缓释片,应整片吞服,不要嚼碎。其副作用有轻 微的胃肠道反应,少部分患者有体位性低血压。 另一种非麦角类受体激动剂罗匹尼罗 ( ropini- role)起始治疗者不管是否加用 LD,异动症的发 生率 ( 20%)明显低于 LD ( 45%)起始治疗者。 普拉克索 ( Pramipexole)是另一种非麦角类 D2 和 D3 受体激动剂。一项对比研究 ( 2 年,双盲 随机)显示:试验终点时运动波动发生率 Pramipexole 组 28% , LD 组 51% ;异动症发生率 Pramipexole 组 10% , LD 组 31% 。此药在我国已 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有望在近 1"2 年内上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减少并发症的机制可能是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 临床护理 •213帕金森是一种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淀粉样血管病等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
据文献报道,在全部帕金森中该病患者占到3%~5%[1]。
目前我国该病患者多达170余万[2]。
血管性帕金森主要以呆滞、非对称性肌张力增加、无静止性震颤、步态慌张为表现,患者的自理能力低下,所以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患者,均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 、MRI 证实,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帕金森以及严重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2~83岁,平均(73.75±6.7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口头告知遵医用药的重要性。
观察组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为:1.2.1 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服药状况进行调查,找出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调查显示,影响其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主要与服药观念、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智力状态、社会支持等有关。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1.2.2 加强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的认知干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理解接受能力对其进行用药教育,讲解帕金森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治疗手段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等,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的危害,不可擅自改变疾病或停药。
1.2.3 加强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的行为干预,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并做好用药记录,加强用药监管的力度,对依从性好的患者进行相应听到鼓励与奖励。
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激素治疗的依从性,采用中文修订版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 )量表[3],共8个问题,满分8分,8分为依从性好,6~8分为依从性一般,低于6分为依从性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117 例帕金森病患者 2 个量表的评价情况
量表 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Parkinson disease (PD)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analyze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was adopted to survey 130 cases of Parkinson disease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 disease, drug, psychological status, social support and so on. Results The two average score of Parkinson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were (2.36 ± 1.16) points and (9.96 ± 2.60) point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d personal monthly income, medication concept, PD drug adverse reaction,social support, mental state and anxiety disorder. Conclusions Parkinson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overall is good, but these patients who can b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doctor′ s advice has very few.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in the majority.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medical staff should implement targeted medication gui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13.006 作者单位:116000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通信作者:尹安春,Email:YAC800@
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外研究称,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不依 从现象普遍,占 60%~90%[3-4],其中影响因素各异[5],严重制 约着疾病进展和患者自身健康。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在调 查患者依从性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 为医护人员制订科学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指导提供参考依 据,现报道如下。
结果
1. 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1)经 Morisky 服药 依从性量表调查发现,服药依从性最低得分为 0 分,最高得 分为 4 分,平均分为(2.36 ± 1.16)分,处于依从性中等水 平。总体来看,依从性低、中、高水平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4、 71、22 例。(2)通过服药依从性评估量表统计显示,服药依从 性得分最低为 4 分,最高为 16 分,平均分为 (9.96 ± 2.60) 分,为服药部分依从。其中,部分依从的患者居多为 112 例,其次服药完全不依从者为 3 例,而服药完全依从者为 2 例。(3)综合 2 个量表的评价结果见表 1。
采用国内叶晓青等[17]推荐的 4 个问题来测量依从性。采用 4 分制评分,总分愈高表明服药依从性愈好。得分范围为 4~16 分,16 分为完全依从,5~15 分为部分依从,4 分为 完全不依从。对 20 例患者进行预调查,测得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09,2 周后重测信度为 0.864。(2)调查方法。经 方便抽样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部分问卷由医 生在住院初期进行评定,其余问卷则在研究者住院期间通 过统一指导语向其解释调查内容及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发 放,采用无记名方式,患者独立和/或家属配合下填写,结束 后当场收集并核查,保证问卷的回收质量,所有调查过程 均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按研究因素数的 5 倍,再考 虑 20%不合作情况,确定最终样本量为 130 例,实际发放 1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17 份,有效率为 90.0%。本研究已 通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KY2016-03)。
[Key words] Parkinson disease; Medication compliance;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 Fund program: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in 2013 of Liaoning Province (2013225002)
目前接受药物治疗且服药时间≥ 3 个月;具备正常的语言交 流能力,清楚理解并能独立或在家属的配合下回答问题;知 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者。排除标准:精神疾患、听力和视 力障碍者;危重病例、神志不清、无法进行日常沟通者。
2. 方法。(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涉及患者 年龄、性别、民族及婚姻状况等 14 项,依据大量资料和患者 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由神经科医疗及护理专家审阅修改后 应用。②改良 H-Y 分级量表[6]:是国内外通用的帕金森病病 情分级评定方法,分 0~5 级,共 7 个等级,级别越高病情越 重。出于分析目的,将 1~1.5 级归为轻度,2~3 级归为中 度 ,4~5 级 为 重 度 。 ③ 统 一 帕 金 森 病 评 定 量 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7]:为国际公认的帕 金森病症状评定量表,包括 4 个分量表,其中 UPDRS-Ⅱ为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总分 0~52 分,总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 越差。UPDRS-Ⅲ为运动检查评分,总分 0~56 分,得分越高 躯体运动症状越严重。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是临床上应 用评定抑郁状态的最普遍量表,18 个条目,总分 0~60 分, 分数高低用于反映抑郁症状程度。此量表简便且标准明 确,其信度为 0.99,各单项症状评分信度为 0.78~0.98,效度 系数为 0.37,可见其信效度较好。⑤汉密尔顿焦虑量表[9]: 是广泛用于评定患者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调查量表。14 个 条目,总得分在 0~56 分,总体信度为 0.93,各单项症状评 分信度为 0.83~1.00,效度系数为 0.36,被证明为具有良好的 信效度。⑥39 项帕金森病生命质量调查问卷(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 : [10] 是国外检验的 最适宜帕金森病生命质量量表,用来评估最近 1 个月的情 况,共 8 个维度,39 个条目,总评分及项目类别评分均可转 换为百分制指数,分值越低代表生命质量水平越好。经评 价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内在一致性及可重复性,可以在帕金 森病中广泛应用。⑦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11]:是最具影响 力的智能状态筛查量表之一,检查内容共 19 项,总分 30 分,分值越高越表示智力状态接近正常水平。正常分值与 检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凡是达不到底线分值的均 视为痴呆。其重测信度为 0.80~0.99,痴呆诊断的敏感性为 80%~90%,特异性为 70%~80%,因此可见其良好的信度、 敏感性及特异性[12]。⑧社会支持评定表 [13]:由我国肖水源编 制,共 3 个维度,10 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分值范 围为 12~66 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96,重测信度为 0.92,各条目的一致性 在 0.89~0.94,适合我国人群使用。⑨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 的测定:由于国内依从性研究大多仅凭 1 个指标来评估服 药依从性,难以全面衡量且可靠性偏低,所以,本次采用 2 个调查量表同时分析与评定。a.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14]: 该量表采用 4 个问题来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范围 0~ 4 分,得分 0~1 分为依从性低,2~3 分为依从性中等,4 分 为依从性高[15],总得分越高提示依从性越好。它具有较好的 信效度,Cronbach α 系数为 0.74,重测信度>0.7,各条目公 因子载荷值均高于 0.63~0.81[16]。b. 服药依从性评估问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年 5 月 1 日第 32 卷第 13 期 Chin J Prac Nurs, May 1 2016, Vol.32, No. 13
帕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 调查分析
·983·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卢芳 尹安春
【摘要】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 问卷法对 117 例帕金森病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药物、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 2 次结果为(2.36 ± 1.16)分和(9.96 ± 2.60)分,影响因素有个人月收入、 服药观念、药物不良反应、社会支持、智力状态、焦虑障碍。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总体尚 可,但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正确服药的患者只占极少数,且影响因素颇多,医护人员应从影响因素出 发,实施有针对性的服药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同时改善其生命质量。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服药依从性; 现状; 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2013 年辽宁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计划(2013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