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系统课设

过程控制系统课设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书1. 题目PH控制系统2. 设计要求①设计义某化工过程中废液中和的pH控制系统;②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③对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整定;④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

3 . 仪器设备A3000现场控制系统,pH控制系统。

二、基本原理pH控制系统子工业,尤其是化工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利用pH控制可以实现化工过程的正常生产过程、造纸厂等化工厂废液达标排放等。

1. pH的特点PH控制系统的主要方式有:有一种碱(或酸)滴定另一种物质使pH值保持在某一值上;对两种分别呈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流量进行控制使pH值保持在某一值上;控制两种物质使混合溶液保持在一定的pH值上。

PH控制和其他控制参数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点:●PH滴定曲线的高度非线性;●滴定过程的测量纯滞后特性。

图01为典型的酸碱滴定特性曲线。

从图01知,溶液的pH值随中和流量非线性变化。

图01 典型的酸碱滴定特性曲线显然在控制系统中将pH值的变化转化为中和反应酸碱的控制流量变化,是根据滴定特性曲线进行的。

将滴定特性曲线转化为酸碱流量变化规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利用非线性阀补偿过程的非线性;●采用三段式滴定调节器,用三条相接的线性段代替非线性滴定曲线;●采用滴定曲线的非线性调节器精确描述滴定曲线。

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非线性阀补偿滴定曲线非线性用的越来越少;而基于计算机功能元器件或计算机的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应用越来越多。

对滞后的补偿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微分Smith补偿方法,由于该方法本身适应能力较差,较少使用;●改进的Smith补偿方法;●自适应方法,应用较多的是增益自适应的Smith法。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误差跟踪能力,pH控制系统经常采用的控制策略是PI或PID,不能采用P调节。

2. 三段式非线性调节器和采用滴定曲线的非线性调节器(1)三段式非线性调节器实际中,酸碱中和后通过pH计测得pH值的大小,控制系统当前pH值大小折算成溶液中酸碱量的多少,并调节系统酸碱流量的大小实现要求的pH值。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组态的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完成设计要求中所提功能。
设计说明书一份(总体设计、硬件组态、相关数据连接、控制程序清单等)
பைடு நூலகம்四、进程安排
周一:硬件模块组态
周二:相关数据的连接与调试
周三:编写控制程序,进行软件调试
周四:撰写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吴作明主编,工控组态软件与PLC应用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组态的说明。
3.系统程序的设计。
(1)相关数据的连接。
(2)控制程序的编写。
4.完成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题目的要求。
5.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原始资料
施仁主编,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电子工业出版社。
许志军主编,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
2、潘立登主编,过程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
3、侯志林主编,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机械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
设计题目: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
下列设计中其中一项作为设计内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锅炉夹套水温与锅炉内胆水温串级控制。
设计要求:
1、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完成系统硬件模块的组态。
(1)硬件模块组态。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课设小组:第四小组目录摘要 (1)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说明 (2)1.1课程设计题目 (2)1.2 课程设计容 (3)1.2.1 设计前期工作 (3)1.2.2 设计工作 (4)第二章设计过程 (4)2.1符号介绍 (4)2.2水箱液位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6)2.3压力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2.4串级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第三章压力 P2 定值调节 (8)3.1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原理图 (8)3.2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8)第四章水箱液位L1定值调节 (9)4.1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9)4.2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9)第五章锅炉流动水温度T1调节串级出水流量F2调节的流程图 (10)5.1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10)5.2串级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11)第六章控制仪表的选型 (12)6.1 仪表选型表 (12)6.2现场仪表说明 (13)6.3 DCS I/O点位号、注释、量程、单位、报警限及配电设置表 (14)第七章控制回路方框图 (15)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摘要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过程控制设计DCS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说明1.1课程设计题目:附图为某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P&ID图,该图为一示意图,并不完全符合规。

根据该图,请完成以下任务:不完全符合规的P&ID图1、指出该图不符合“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HG/T20637.2)”的地方。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过程控制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3.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如计算机软件)进行过程控制系统仿真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过程控制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过程控制问题。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3.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关注过程控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为我国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包括过程控制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过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介绍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达式、方块图及其相互转换。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学模型3. 过程控制策略:讲解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以及串级、比值、前馈等复合控制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策略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阐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和控制器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分析5. 过程控制系统仿真:介绍过程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及其应用,通过实例演示仿真过程。

教材章节: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实现6. 过程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1000字作为一种系统工程,过程控制系统对于工业自动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项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编程和调试提高主观能动性,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认识。

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学生将学习并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及其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理解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熟悉常用的控制算法;4)学习模拟量信号的传输及数字量信号的传输与控制,深入剖析过程控制系统中各种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5)熟悉数据采集与通信技术,主控器的编程、调试和软硬件环境搭建方法。

2. 实验设备与材料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及材料如下:1)PLC控制器(可使用Siemens S7-200、Schneider Zelio Logic等PLC控制器);2)功率放大器(使用1KW的功率放大器,用于控制实验装置的加热);3)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包括普通型、电容型、毛细管型等);4)人机界面操作器/工控机、旋钮开关、LED、蜂鸣器等交互控制组件;5)驱动器/执行机构,接口电缆、相应的电源和电线等。

3. 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液位控制等构件,以PID控制器为主要控制模式,控制对象为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并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

搭建实验平台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和购买控制器和实验箱;2)安装和调试控制器与箱体之间的接口;3)加装驱动器/执行机构;4)安装、连接和调试传感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5)调试控制器与各传感器、驱动器/执行机构之间的串联关系,确保各根信号电线的接法正确无误。

(2)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本实验将设置4路模拟输入口,通过PLC控制器采集原始信号并处理。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概述课程设计的目的了解具体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加深对过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对S7-300PLC与S7-200PLC编程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运用WINCC组态软件和计算机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

课程设计的内容用S7-300PLC与S7-200PLC主-从站进行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

要实现的目标(1)明确控制要求,设计出系统结构图、方框图、电气接线图、程序流程图等。

(2)S7-200PLC从站程序设计①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控制程序包括主程序OB1、子程序SBR_0和中断程序INT_0。

②流量给定700升。

③采用定时中断SMB35,来调用流量采样定时中断程序INT_0,把实时检测的管路流量反馈到S7-200PLC的模拟量输入口,与流量给定量进行比较算出误差e。

④采用指令系统中的PID控制算法,整定好PID参数,计算出的实时控制量通过S7-200PLC的模拟量输出口输出,来控制电动执行器和阀门的开度。

⑤所有信号要转换为4-20mACD信号,并与流量物理量0-2500升建立对应关系。

⑥采用状态表进行各变量的监视与修改,系统有启动、停止按钮操作功能。

(3)S7-300PLC主站程序设计①要求采用SFC14和SFC15指令进行主-从站的数据交换,通过S7-300PLC 主站进行写操作(如系统启动/停止等),并能读取S7-200PLC从站的参数;S7-200PLC能接受S7-300PLC主站的指令;实现主-从站读/写(接收/发送)操作。

(4)性能指标要求无超调量,稳态误差为3%,加随机扰动能克服掉。

(5)上位监控要求:采用WINCC上位监控软件,设计出单回路流量一阶的上位监控系统,包括建立通讯,数据变库组态、工艺图形组态、数据组态与显示、趋势组态与显示、报表组态与显示等功能。

2.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单回路流量系统硬件设计方案2.1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原理该实验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选用S7—300PLC作为主站控制器,由电源模块307—1BA00—00AA00、CPU模块315—2AG10—0AB0、模拟量输入模块331—5HF02—0AB0、模拟量输出模块332—5HF02—0AB0、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323—1BH01—0AA0组成,PC机与300PLC采用MPI(CP5611)通讯。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引言:过程控制系统是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在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中,学生将探讨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并通过实践设计一个实际的过程控制系统。

一、绪论过程控制系统又称作工业控制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对传感器的采集和执行器的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1.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负责采集工业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执行器则负责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对工艺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2.控制器:控制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算法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判断,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送往执行器。

3.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人与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它提供了一个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的目标:在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即要控制的工艺过程中所需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2.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工艺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工艺过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3.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用于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

4.选择控制策略:根据工艺过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5.设计控制算法:根据选择的控制策略,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并将其实现在控制器中。

6.仿真和优化:使用仿真工具对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使系统的性能符合要求。

7.实现与调试:根据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采购和安装相应的硬件设备,并进行调试和验证。

8.监控与维护:设计好的过程控制系统需要持续地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在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设计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和监控工业过程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流程,并着重介绍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步骤。

一、引言过程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监测和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保证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学习过程控制系统的专业学生而言,掌握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非常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过程控制系统,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素在进行过程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系统需求分析:了解工业过程的特点和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2.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系统需求分析,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最优控制等。

3.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根据需求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并合理布置传感器。

4. 控制器选择与配置: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并通过配置参数来实现所需的控制策略。

5.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易用的人机界面,以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测和控制过程。

6. 安全性考虑:确保系统具备安全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课程设计步骤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步骤,供学生参考:1. 系统需求分析:对于一个给定的工业过程,分析其特性和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2.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需求分析,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并解释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3.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根据需求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并合理布置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控制器选择与配置:根据选择的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并通过配置参数来实现所需的控制策略。

5.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易用的人机界面,以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测和控制过程。

界面应包括实时数据显示、报警功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专业班级:自动化0905课设小组:第五小组姓名:组员学号:同组人: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14日目录第1章题目要求 (1)第2章具体设计 (2)2.1 符号介绍 (2)2.2 控制系统设计 (3)2.2.1 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 (3)2.2.2 锅炉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原理 (5)2.3 仪表的选择 (6)2.3.1 调节器的选择 (6)2.3.2 液位变送器的选择 (7)2.3.3 执行器的选择 (8)2.3.4 调节阀的选择 (9)第3章仪表选型 (9)第4章现场仪表说明 (10)第5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1)第1章题目要求附图为某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P&ID图,该图为一示意图,并不完全符合规范。

根据该图,请完成以下任务:不完全符合规范的P&ID图1、指出该图不符合“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HG/T20637.2)”的地方。

2、如果该系统采用DCS集中控制,测量,依据相关标准重新绘制PID图。

3、在该图的基础上,设计至少两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一个串级控制系统。

控制仪表选用单回路盘装控制仪表,根据设计,简化该图,去掉不必要的阀门,测量元件,增加必要的控制仪表,重新绘制P&ID图。

4、依据设计,根据图中提供的有关数据,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环境、条件,选取图中所涉及的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填写所有仪表数据表。

并说明量程选择的依据。

5、具体要求为:锅炉液位L2定值调节之一(VC1作进水量执行器)压力P2定值调节之五(用水泵作水源、变频器作执行器的串联式压力调节)- 1 -锅炉液位L2调节之一串级进水流量F1调节第2章 具体设计2.1 符号介绍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1、常用检测元件的图形符号热电偶热电阻嵌在管道中的检测元件 孔板 取压接头2、仪表的图形符号 就地安装 盘面安装 盘后安装3、执行机构的图形符号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带电-气阀门定位器的气动阀 电磁阀如上表所示,文字代号由两部分组成:字母部分与数字部分。

字母部分即圆中上部分代号;数字部分即圆中下部分代号。

字母部分由两部分,第一个字母为所处理的变量,例如温度T、压力P、物位L、流量F。

需要时其后面可跟一个修饰字母,例如‘F’表示‘比’、‘D’表示‘差’、‘Q’表示‘累计’。

根据国标改后的P&ID图2.2 控制系统设计2.2.1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是由下列4部分组成的:(1)被控对象——锅炉;(2)电子阀;(3)液位变送器;(4)PID智能调节器等组成。

如下图所示。

- 3 -被控量是锅炉的液位Hs ,调节参数是流入水箱的流量Q ,锅炉液位由液位变送器检测得液位反馈信号Hf ,它和液位设定信号Hs 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Hi ,调节器对输入偏差Hi 进行PID 运算,输出变化量u 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调节阀门的阀位,改变调节参数Q ,使被调节参数H 保持着设定值。

其中f 为系统扰动信号。

锅炉液位L2定值调节之一(VC1作进水量执行器)被控量是压力Hs ,调节参数是水泵,压力由压力变送器检测得反馈信号Hf ,它和压力设定信号Hs 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Hi ,调节器对输入偏差Hi 进行PID 运算,输出变化量u 控制信号,控制水泵,使被调节参数H 保持着设定值。

其中f 为系统扰动信号。

扰动fH- 5 -压力P2定值调节之五(用水泵作水源、变频器作执行器的串联式压力调节) 2.2.2 锅炉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原理扰动f量Hs是主参数给定值,H1是被控的主参数,H2是副参数,f1是作用在主对象上的扰动,f2是作用在副对象上的扰动。

对于此液位控制系统,最终目的是在串级控制情况下,实现PID调节的最大范围。

锅炉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工艺框图为:锅炉液位L2调节之一串级进水流量F1调节锅炉液位控制器给出控制信号给出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中,出水流量控制器根据给定值给出出水流量控制电动阀控制指令,从而控制出水压力,出水压力传感器采集出水压力值,反馈到出水流量控制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后得出的残差信号再次输出给定水流量控制电动阀,控制出水压力;主回路中,出水流量值影响锅炉液位,锅炉液位传感器采集锅炉液位值,反馈到锅炉液位控制器,与最初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残差信号再次输出给出水流量控制器的副回路控制出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锅炉液位的目的。

2.3 仪表的选择2.3.1 调节器的选择DDZ-III型仪表采用了集成电路和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提高了仪表精度、仪表可靠性和安全性,适应了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防爆要求。

III型仪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统一信号标准,现场传输信号为DC4~20mA,控制室联络信号为DC1~5V,信号电流与电压的转换电阻为250 。

B.广泛采用集成电路,仪表的电路简化、精度提高、可靠性提高、维修工作量减少。

- 7 -C .整套仪表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

DDZ-III 型仪表室按国家防爆规程进行设计的,而且增加了安全栅,实现了控制室与危险场所之间的能量限制于隔离,使仪表能在危险的场所中使用。

电动指示调节仪工作原理的整个电路按其功能可分为指示放大电路、虚地电路、输入电路、PID 调节电路、输出电路、手自动切换电路六个部分。

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调节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①输入信号:1~5VDC ②输出信号:4~20mADC③给定方式:内外给定由开关选择 ④调节形式:比例+积分+微分⑤手自动切换特性:自动≒手动1≒手动2(直线是无扰动,无平衡) ⑥供电电压:24V ±5%DC ⑦消耗功率:光柱不大于10W2.3.2 液位变送器的选择本设计采用GHR900系列液位变送器。

变送器工作原理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的压阻效应,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一般为4~20mA)。

基本性能指标:基本误差:±0.2%F.S;±0.5%F.S 电源电压:24V ±5%DC,(12~36VDC)工作温度:-20~+80℃(介质无结晶)超出此范围可采用螺纹或法兰式底部取压,中间加隔离器。

贮存温度:-40~+125℃零点温度系数:±0.015%量程/℃量程温度系数:±0.015%量程/℃长期稳定性:±0.1%量程/年输出信号:4~20mA,1~5V;连接:M27х 2允许过载:标准量程的3倍限流保护:在过载情况下,电源限制标称为26mA2.3.3 执行器的选择设计选用ZKJ-610型电动执行机构,该机构由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机、位置发送器和减速器四部分组成。

DKJ型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是DDZ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执行单元,它接受调节单元(或计算机)信号,自动地操纵执行机构完成调节任务,广泛地用于电站、化工、石油、冶金、建材、供热、轻工、水处理等行业。

它可以输出转矩和90度转角。

DKJ型电动执行机构,配成各种电动操作器,可完成调节系统的“手动—自动”的无扰动切换,及时对调节对象的远方手动操作。

该执行机构位置发送器均采用最新的传感元件,参考国外最新电路,集电源变压器,整流、稳压、功放、恒流于一体,制成模块(M)使执行机构的可靠性、稳定性更高,从而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主要技术性能:1、输入信号:开关量信号2、输入通道:三个3、输入电阻:2型200欧姆;3型250欧姆4、输出信号:2型0-10mA,DC;3型4-20mA,DC5、输出轴每转时间80—120秒6、输出轴有效转角90度7、死区:2型小于等于150uA;3型小于等于240uA8、阻尼特输出轴振荡次数不超过“三个半”周期9、基本误差:正负2.5%10、回差:1.5%11、电源电压:220V(+22V,-33V)50Hz12、使用环境温度:放大器:0—+50度;执行器:-25—+55度13、使用环境相对湿度:放大器:10%—70%,执行器:小于等于95%2.3.4 调节阀的选择给水调节阀气开关的选择一般都是从安全角度开率,在停电停气时,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高压蒸汽给蒸汽透平压缩机供气,为保护这些设备以选用气开阀为宜。

如果以蒸汽作为工艺生产中的热源时,为保护钢炉,以选用气开阀为宜。

第3章仪表选型仪表选型表- 9 -第4章现场仪表说明第5章总结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AUTO-CAD软件工作的基本操作过程,了解了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课本上的知识是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本次课设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得更为简单,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而且在设计中,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过的过程控制的知识强化,能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程序表示出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前对于AUTO-CAD的认识是模糊的、概念上的,现在通过自己动手设计,从实践上认识了系统是如何编辑的,对过程控制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程设计比较复杂,经过我们一起探讨,一起研究,反复修改之后,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课程设计,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过程控制课程上讲到的各种过程,把他们合理地拼凑起来,就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

参考文献《过程控制系统》李国勇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过程控制系统》方康玲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EFPT过称控制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控制仪表与装置》周泽魁化学工业出版社《EFAT-P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应用资料》《太原理工大学总管路图》-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