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十六点就够了

合集下载

如何看超声检查报告单

如何看超声检查报告单

如何看超声检查报告单
超声检查是目前医院检查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发
现身体内部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看懂超声检查报告
单似乎有些困难。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看超声检查报
告单。

一、注意检查时间和检查部位
首先,在看报告单时,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信息:检查时
间以及检查部位。

检查时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出现时间,
而检查部位则决定了检查范围。

对于超声检查报告单,检查部位常规都会标注明确,如肝脏、
胆囊、甲状腺等等。

如果标注不清或存在疑惑,我们需要及时询
问相关医生或医技人员。

二、观察报告单中的数据
除了检查时间和检查部位,报告单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数据了。

而这些数据通常在报告单上都有相应的数字表示。

例如,在肝脏超声检查中,我们需要关注肝脏大小、肝脏表面
是否光整等一系列数据。

具体数据指标可能因检查目的和部位不
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了解每个指标的
正常范围。

三、关注医生的诊断意见
在排除生理变异等因素后,如果某些数据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医生在报告单中往往会给出一个相应的诊断意见。

这个诊断意见
通常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因为它是医生针对数据分析后的结论
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意见,了解我们当前身体状
况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做出的调整。

总之,在看超声检查报告单时,我们需要对报告单进行全面的
分析和理解,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异常情况,保持身体健康。

甲状腺的超声解读

甲状腺的超声解读
2. 根据钙化的分布特征可表现为簇状钙化、 弧形钙化、环状钙化。
粗大钙化 点状钙化
簇状钙化 弧形钙化
微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
环状钙化(结节性甲状腺肿) 粗大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内浓缩胶质
1. 甲状腺结节内浓缩胶质是指甲状腺胶质在结节内高度浓 缩。
2. 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伴“彗尾征”。 3. 浓缩胶质代表良性超声征象。 4. 可以出现在囊性成分内,也可以出现在实性成分内。
2、临床意义: 椭圆形或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直立状:多见于恶性结节 ,部分良性结节。
不规则形:多见于恶性结节,局灶性甲状腺炎,部分良性结节。
边界
1.分类: 清晰: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明确。 模糊: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不明确。
2.临床意义: 边界清晰: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包裹型乳 头状癌,髓样癌)。 边界模糊: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亚甲炎。
界欠清,无包膜回声;
2、颈前肌与甲状腺之间的间隙消失。
3、检查时患侧甲状腺局部压痛感明显,治疗过程中,观察
病变的图像有明显变化,逐步减轻恢复正常;
4、CDFI:异常回声区周边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
信号少或无血流信号。
(五)桥本甲状腺炎
【超声特点】
回声减低、内部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呈网格状
1、弥漫性轻度肿大,边缘光滑整齐,峡部明显增厚;
消瘦。 体检: 心动过速、手震颤、甲状腺肿大、
眼球突出。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超声特点】
弥漫性肿大、质地不均、血流灌注丰富
1、甲状腺多呈弥漫性、对称性、均匀性中度增大(包 括峡部),可增大2-3倍; 2、边缘光滑; 3、实质回声低-中等回声密集细小光点,分布均匀或不 均匀; 4、CDFI:血流信号丰富,内径增宽,并有搏动,甲状腺 内血流呈五彩缤纷,称为“火海征” ;

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一、甲状腺超声检查适应证1、具有甲状腺相关症状和体征。

2、辅助检查发现甲状腺异常。

3、甲状腺外科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评估。

4、甲状腺病变的随访。

5、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

二、超声检查方法1、检查仪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配备实时高频线阵探头,选用7~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

甲状腺显著肿大,可适当降低探头频率(5~7MHz),甲状腺或其结节位于胸骨后,可改用凸阵探头。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充分暴露颈前区进行检查,注意去除颈部装饰物。

行颈部131I放射治疗的患者需在治疗1个月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行ECT检查的患者需在1周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3、检查体位(1)仰卧位:为常规体位,在颈后及双肩后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呈头低颈高位,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2)侧卧位:如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可采取侧卧位,分别检查甲状腺左、右叶。

检查两侧颈部淋巴结时,也可采用侧卧位。

4、仪器调节(1)选择合适的预设置:甲状腺,浅表器官。

(2)嘱病人平静呼吸和不做吞咽动作。

(3)灰阶超声检查:合适的深度、增益聚焦范围调至观察区域水平:如果病变位置表浅,可以使用水囊或涂布足够厚度的导声胶使肿块位于探头的聚焦区域内。

(4)彩色多普勒检查:彩色多普勒增益调节:在空载状态下,调高彩色增益至彩色溢出伪像出现,再下调彩色增益,至伪像刚消失为止。

脉冲多普勒超声:选择合适的流速范围,注意多普勒取样容积及角度矫正(<>°)。

5、扫查方法原则上应包含所有甲状腺组织(两侧叶、峡部、锥体叶)。

(1)双侧叶横切扫查:从甲状腺上极出现到下极消失,最大横切面测量(经峡部)左右径(横径)和前后径。

(2)双侧叶纵切扫查:从甲状腺左、右侧叶出现到峡部,测量最大上下径。

(3)峡部横切扫查:从峡部上缘出现到下缘消失,包含左右侧叶时测量峡部前后径,注意锥体叶。

(4)峡部纵切扫查:包含部分左右侧叶,注意锥体叶。

超声检查报告正常值怎么看

超声检查报告正常值怎么看

超声检查报告正常值怎么看超声波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超声检查报告正常值数据,供大家阅读!超声检查报告正常值范围1.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值主动脉内径30毫米动脉瓣开放幅度15~20毫米主动脉壁运动幅度>10毫米左房内径20~30毫米二间瓣DE幅度>25毫米EF斜率80~150毫米/秒左室流出道20~35毫米右室流出道20~32毫米室间隔厚度8~11毫米室间隔运动幅度3~8毫米左室后壁厚度7~11毫米左室后壁运动幅度6~18毫米左室内镜(舒张期)35~55毫米2.超卢波检查正常值(1)肝脏:大小:右锁骨中线:前后径9.5~13.0厘米肝内回声:质均,肝边缘光滑。

(2)脾脏:脾厚度:男<4.0厘米;女<5厘米。

侧卧:肋下(-)。

(3)胆囊:胆囊长径:3.5~7.0厘米;横径:1.5~2.9厘米;前后径:1.5~3.0厘米;壁厚:0.1~0.4厘米。

胆囊壁光滑,内为无回声区。

胆总管:0.6厘米以下。

门静脉:0.9~1.4厘米。

(4)胰腺、胰头:1.4~2.0厘米;胰尾:0.7~1.2厘米;胰管:小于0.3厘米。

胰腺边界光滑,回声均匀。

(5)肾脏:长径:10~12厘米;宽径:5~6厘米;厚径:3~4厘米。

肾集合系统为强回声光条,其内无回声区。

小于1.0厘米。

肾边缘光滑,肾皮质为均匀的低回声区。

(6)妊娠诊断依据:正常子宫:纵径:5.0~7.0厘米;横径:4.5~6.5厘米;前后径:3.0~5.0厘米。

早期妊娠诊断:若横径或纵径中一项阳性则可肯定妊娠。

子宫增大,育腔内见胎囊,胎心搏动及胎动。

(7)颅脑:探查一侧大脑半球有无占位病变。

正常:畸中线波无偏移或偏移<0.2厘米。

不正常:若有一侧中位病变则中线波向对侧偏移0.3~0.5厘米为可疑,0.5厘米以上则有意义。

(8)眼球眼轴探测(均为眼睑外探测):眼轴长度:为23.09±1.06毫米;双眼球为对称的圆形液性暗区;双眼球后为均质的回声增强区。

超声检查报告单解读

超声检查报告单解读

超声检查报告单解读
超声检查报告单是医生用来记录和解读超声检查结果的文档。

一般包括检查日期、检查方式、检查区域、检查结论等内容。

在解读超声检查报告单时,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区域:超声检查可以用于不同部位的检查,如甲状腺、肝脏、肾脏等。

首先要查看报告单中注明的检查区域,确保与患者症状或疾病相符。

2. 检查方式:超声检查有不同的方式,如B超、彩超等,不
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需要根据报告中注明的方式,了解具体检查的目的和结果。

3. 结论分析:报告单中一般会给出结论,如肝脏无异常、甲状腺结节等。

可以根据结论了解检查结果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或异常指标。

4. 异常指标:如果报告中存在异常指标,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的异常情况,可能包括肿物的性质、大小、数量等。

可以与医生进一步交流,了解异常指标的具体含义和可能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报告单只是辅助医生诊断的一种工具,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因此,在解读超声检查报告单时,最好与医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和可能的处理方案。

教你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单

教你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单

教你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单作者:黄汇慧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第12期B超报告单上的囊性、钙化、纵横比……都是用来描述超声探头下的甲状腺结节,这些“天书”透露了哪些信号?囊性、实性以及囊实混合性都是關于结节内部结构成分的描述囊性表示结节内部为液性成分,通俗说就是里面都是“水”样物质。

实性指结节内是实体组织。

囊实混合性则两者都有。

囊性结节通常都是良性的,实性与囊实混合性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但相对于实性结节来说,囊实混合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低一些。

纵横比>1或是恶性结节结节边缘光整是良性结节的表现,而不规则或模糊则有恶性可能。

结节纵横比也是很重要的良恶性预测指标,是指结节的前后径与上下径或左右径大小对比。

纵横比>1,有可能是恶性结节,反之恶性可能性小。

钙化和补钙没关系其实钙化的说法不是特别准确,用超声术语来说应该是局灶性强回声,如微钙化(点状强回声)、彗星尾征、粗钙化、环形钙化等。

结节内出现强回声与很多因素有关,形成机制也不一样。

有的是良性结节内部坏死(粗钙化),有的是囊性结节里的浓缩胶质(彗星尾征),还有的与恶性肿瘤相关(微钙化)。

但局灶性强回声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超声大夫的经验、超声仪器的图像质量都有很大关系。

有患者看到报告单上写着钙化,还以为是补钙补太多都到结节里了,其实是两回事,没什么关系。

单凭血流信号不能推断肿瘤性质肿瘤细胞需要丰富的血液供氧,血流信号是否意味着恶性?结节是否有血流信号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机器的质量、超声大夫的操作手法都有关,必须结合上面提到的其他特征进行综合判断才可以。

(摘自《北京青年报》)。

甲状腺超声报告模板

甲状腺超声报告模板

正常:甲状腺左侧叶上下径:35mm,前后径12mm,左右径11mm。

甲状腺右侧叶上下径:35mm,前后径13mm,左右径10mm。

峡部前后径3mm。

甲状腺双侧叶大小形态正常,包膜清晰,实质均匀,无局灶性病变。

双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1、甲状腺双侧叶及峡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2、双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结节性甲状肿检查所见甲状腺左侧叶上下径:mm,前后径mm,左右径:mm。

甲状腺右侧叶上下径:mm,前后径mm,左右径:mm。

峡部前后径mm。

甲状腺双侧叶增大,形态不规则,包膜清晰,实质内见多个结节,呈低回声,境界清晰,部分结合并囊性变,左侧叶最大结节×mm,右侧叶最大结节×mm,结节周围见不到正常腺体回声。

彩色血流检查各个结节内部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甲状腺双侧叶大小形态正常,包膜清晰,实质均匀,无局灶性病变。

)(双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提示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

双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

检查描述:甲状腺左侧叶上下径:52mm,前后径18mm,左右径23mm。

甲状腺右侧叶上下径:55mm,前后径22mm,左右径32mm。

峡部前后径7mm。

甲状腺双侧叶增大,形态不规则,包膜清晰,实质内见多个结节,呈低回声,境界清晰,部分结节合并囊性变,左侧叶最大结节8×6mm,右侧叶最大结节29×18mm,结节周围见不到正常腺体回声。

彩色血流检查各个结节内部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

(在诊断上不用写,只是描述合并囊性变)双侧颈部未肿大淋巴结。

甲状腺瘤(以右侧为例)检查所见甲状腺左侧叶上下径:mm,前后径mm,左右径:mm。

甲状腺右侧叶上下径:mm,前后径mm,左右径:mm。

峡部前后径mm。

甲状腺左侧叶大小形态正常,包膜清晰,实质均匀,无局灶性病变。

甲状腺右侧叶大小形态正常,包膜清晰,实质均匀,局灶性病变大小×mm,境界清晰,呈低回声。

彩色血流检查瘤体部及周围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规范化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规范化诊断
TI-RADS 1级 正常甲状腺 TI-RADS 2级 良性情况(0%恶性) TI-RADS 3级 可能良性结节(<5%恶性) TI-RADS 4级 可疑结节(5~80%恶性) 4a (恶性可能5-10%) 4b (恶性可能10-80%) TI-RADS 5级 可能恶性结节(>80%恶性) TI-RADS 6级 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
27
七、结节边缘
1. 边缘模糊:结节与周围 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 界。 2. 边缘细小分叶:结节边 缘形成齿轮样的起伏。 3. 边缘成角:结节边缘部 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 度,通常形成锐角。 4. 边缘毛刺:从结节的边 缘伸出锐利的细线。
28
29
八、结节声晕
• 指围绕结节的低回声环,与结节生长方式有关, 目前认为声晕是由于小血管围绕或周边水肿、粘 液性变原因所致。
4. 一般最大径线和身体长轴是平行的(也就是通常意义上
横着长的),那么多是良性的表现,如果最大径线是和 身体长轴垂直的(纵着长),那么就是恶性的机会大些, 这个规律特别适合1cm以内的结节,对于判断某些微小 癌很有帮助。 5. A/T≥1多见于甲状腺恶性结节。
22
病理:PTC
23
五、结节形态
一般粗略划分为形态呈椭圆形、形态不规则。
– 结节内粗大钙化致后方回声衰减,多提示良性。 – 恶性结节后方回声衰减可能与肿块内胶原纤维大量增 生有关。
3. 后方回声无改变:占绝大多数。
41
42
彩色多普勒CDFI
参照Adler血流半定量分级标准(观察结节内血流信 号的形态、数量) 0级: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I级:结节内可见1· ~2处点状/短棒状/细条索状血流 信号。 II级:结节内可见3~4处点状血流/一支条状血流信 号(长度接近或超过结节半径)。 III级:结节内可见5处点状血流信号/3支以上血流 信号/相互交通成网状的血流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十六点就够了!
一、结节部位
左上、左中、左下、峡部、右上、右中、右下举例:描述:左侧甲状腺(中上/背/肋)中上背侧面
二、结节数目
甲状腺腺体内被超声所能检出的结节个数。

1.分类:单发/多发
2.临床意义: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单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48%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背景中;单发和多发结节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相似。

目前强调超声检查时应对每个结节的超声特征单独进行分析,以甄别多发结节中的恶性结节。

三、结节大小
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一般在纵断面进行测量。

以上径线应包括结节的声晕。

临床意义:结节纵横比(A/T):在横切面上计算A/T
●纵径(A)是指结节与皮肤垂直的最大前后径。

●横径(T)是指结节与皮肤平行的最大径。

● A/T≥1:多见于恶性结节 A/T &lt;1:多见于良性结节。

随访●结节3~6个月随访前后比较,径线增大大于20%,其中两径至少均大于 2mm ,或容积≥50%为结节增大。

●良恶性结节均可增大。

恶性结节快速增大见于未分化癌、淋巴瘤、高级别甲状腺癌等。

良性结节增大多见于结节出血囊变、腺瘤等。

甲状腺癌分类和处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特殊性。

●甲状腺癌大小不同,临床治疗措施也不相同。

结节是否恶性与结节大小无关。

小结节同大结节一样具有恶性可能性。

四、结节形态
1.分类:
椭圆形或圆形: A/T ≤1直立状: A/T&gt;1不规则形
临床意义:
椭圆形或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直立状: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

不规则形:多见于恶性结节,局灶性甲状腺炎,部分良性结节。

五、结节纵横比
为结节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1,≤1
六、结节边界结节与非结节的连接面。

1.分类:
●清晰: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明确。

边界清晰
●模糊: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不明确。

边界模糊
2.临床意义:
●边界清晰: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包裹型PTC,髓样癌)。

●边界模糊: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亚甲炎。

7. 结节边缘:近边界的结节区域分清边缘和边界的概念
1.分类:
光整: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交界面光滑完整。

不光整: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交界面出现成角或微小分叶样结构。

边缘成角:边缘出现小于90度的较小成角边缘。

微小分叶:为在结节的边缘出现一些小的分叶。

2.临床意义:
边缘光整: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边缘不光整: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

八、结节内部结构
1.分类:
(1)实性结节:结节内全部成分为实性。

(2)囊性:结节内全部成分为囊性。

胶质囊肿
(3)混合性:结节内既有实性成分,又有囊性成分。

●实性为主型:实性成分&gt;50%●囊性为主型:囊性成分&gt;50%
囊性为主,实性部分为海绵状
●海绵状结节:结节体积内50%以上出现多个微小囊状结构聚集,其间含有纤细分隔,呈强回声,横断面有时似微钙化。

海绵状结节
2.临床意义:
恶性结节:实性(80%),混合性以实性为主,13-26%的恶性结节内有囊性成分。

良性结节:实性(47%)、囊性、混合性以囊性为主、海绵状结节。

海绵状结节多为良性结节,诊断特异性99.7%-100%。

九、结节回声水平
1.分类
高、等、低回声:根据结节与周围甲状腺或颌下腺实质回声相比,结节内回声分布不均时,以结节内占优势的回声类型为主。

分为高、等、低、极低和无回声。

等回声低回声极低回声无回声高回声
2.临床意义:
极低回声:多见于恶性结节,诊断特异性92-94%,也见于良性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

低回声:大部分恶性结节等回声:大部分为良性结节,如腺瘤样结节,少部分为恶性结节。

高回声:多为良性结节。

十、结节回声均匀性
分均匀和不均匀
十一、结节钙化: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
1.分类
根据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分类。

微钙化:小于2mm的钙化,大小在1mm左右,大部分小于1mm,一般无声影,较多微钙化聚集时也可产生声影。

微钙化
粗钙化:大于2mm的钙化,常伴声影
粗钙化
边缘钙化:位于结节边缘部位的钙化,可呈弧形或环形,可光滑或不光滑。

环状钙化间断钙化
2.临床意义:
结节内出现任意类型的钙化,患癌的风险性均增加,以微钙化恶性危险性最大。

微钙化:多见于恶性结节(PTC,髓样癌,未分化癌等)(病理:砂粒体),部分良性结节(增生结节),Graves’s病,桥本。

粗钙化:良性结节,恶性结节(髓样癌)。

a.单发实性结节内部伴粗钙化时可能为恶性;
b.粗钙化可与微钙化并存于PTC中。

边缘钙化:光滑的边缘钙化(环形、弧形)多见于良性结节,不光滑的边缘钙化也可见于恶性结节。

十二、结节内浓缩胶质
1.超声表现:甲状腺胶质在结节内高度浓缩,超声上表现为囊性结节内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实性结节内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并非浓缩胶质。

2.临床意义:良性结节
十三、声晕
围绕结节的低或无回声环,由纤维结缔组织、受压的甲状腺组织或慢性炎症浸润组织构成,也可为血管结构(腺瘤)。

1.分类
按完整性分:
完整声晕:结节声晕完整无中断不完整声晕:结节声晕出现中断无声晕按声晕厚度不同:厚声晕(厚度>2mm)薄声晕(厚度≤2mm)
按声晕厚薄均匀度:
厚度均匀声晕厚度不均匀声晕2.临床意义:
完整,细窄——良性良性结节:完整均匀厚度薄声晕
不规整,厚的地方&gt;2cm——恶性。

恶性结节:不完整、厚、不均匀声晕(15-30%的PTC 不完整声晕)
十四、结节被膜连续性
良性结节:多呈膨胀性生长.被膜可局部隆起,但连续性好。

良性结节
恶性结节:靠近被膜浸润性生长者.被膜受到侵犯,连续性可出现中断。

恶性结节
十五、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1.分类:
边缘型:结节边缘存在血流信号,结节中央无或少许血流信号。

混合型:结节边缘和中央均存在血流信号,程度相似。

中央型:结节中央存在血流信号,边缘无或少许血流信号。

无血流型:结节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2.临床意义:
边缘型:良性结节,恶性结节混合型: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中央型:多见于恶性结节无血流型:良性结节(出血囊变、胶质储留),少数恶性结节(微小)
十六、PI/RI
以多次测量的最高值为标准,PI>1.3,RI>0.75可用于识别恶性结节,但部分恶性结节可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动力学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