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是一种以杂揉手法和细穴针刺为主要手段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和调整人体经络系统来调节人体阴阳失衡,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在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时,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主要通过刺激患者头部和上肢等区域的经络穴位,以调整患者情绪和改善生活质量。

1. 心理调节作用: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整患者的情绪,缓解抑郁症状。

研究表明,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如β-内啡肽、血清素等,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 改善脑功能:脑卒中损伤后,患者的脑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穴位来促进脑血流的恢复和改善脑功能。

研究发现,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可以增加患者脑血流量和氧合作用,提高脑细胞代谢水平,从而促进脑组织修复和恢复。

3. 调整免疫功能: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与免疫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

研究发现,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可以增加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减轻免疫炎性反应,改善免疫调节功能。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

它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改善脑功能、调整免疫功能和促进神经再生等多种机制来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的疗效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部分研究结果存在偏差。

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并明确其治疗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观察中医症候施护结合头部按摩对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的效果

观察中医症候施护结合头部按摩对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的效果

观察中医症候施护结合头部按摩对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症候施护结合头部按摩对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的效果。

方法将46例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部按摩进行治疗,2疗程(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HAMD)对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24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症候施护结合头部按摩对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患者抑郁状态效果肯定,能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症候施护;头部按摩;脑卒中;抑郁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导致各种合并症,如焦虑、抑郁等[1]。

卒中后抑郁能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导致躯体症状加重,且可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使其生活质量下降[2-3],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使患者治疗和康复的积极性降低,对其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影响。

笔者采用在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头部按摩的方法效果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患者均为我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均经CT 或MRI 确诊为中风,既往发病但未遗留严重肢体瘫痪的再次发病患者;病程大于6个月,小于2年,并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参照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 [4]。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 60.5±8.5)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 61.3±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5]脑梗死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

结果: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行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穴位按摩;情志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状态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临床多发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

许多脑卒中患者在被成功挽救后,可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长此以往,患者可产生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不仅可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还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2]。

在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中,中医干预法有独到之处,如情志护理、穴位按摩均应用较多。

本研究以分组对比方式,探索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例。

对照组男5例,女3例,年龄52~74岁,平均(61.32±4.15)岁;病程4~13个月,平均(7.35±1.41)个月;其中脑出血3例,脑梗死5例。

观察组男4例,女4例,年龄52~76岁,平均(61.47±4.28)岁;病程4~14个月,平均(7.41±1.56)个月;其中脑出血4例,脑梗死4例。

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科学饮食、遵医嘱用药,提醒不要过度运动,但应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观察组加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1)穴位按摩:前期指导并协助家属按摩,待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时,鼓励其自行按摩。

按揉穴位,保护卒中后的脑神经

按揉穴位,保护卒中后的脑神经

2023.10对卒中患者来说,中医穴位治疗在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改善远期预后及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优势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不过针刺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揉穴位来调节神经功能。

经过对许多临床研究的统计总结,以下4个穴位用得较多、疗效较好,同时这些穴位具有较好的神经系统保健作用,没有卒中或癫痫的中老年朋友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穴位进行按揉。

● 百会穴中医古籍文献明确指出百会穴善治卒中及癫痫,如《针灸大成》载:“百会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百病皆治”。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百会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让脑部末梢血管阻力明显降低,显著改善脑部血液供应,进一步调控神经通路,减轻神经元损伤,发挥抗癫痫作用。

【取穴方法】在头顶部,将两只耳朵折起来,两耳尖向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卒中后说话不流利,癫痫;也有益于失眠、健忘。

【按揉方法】用指腹或掌心,顺时针按揉60周,用力均匀柔和,注意不可重压。

● 丰隆穴中医将癫痫等疾病的病机归结于痰浊上蒙神窍,丰隆穴是“治痰”的重要穴位。

《玉龙歌》载:“痰多宜向丰隆泻”,现代医学已通过相关仪器设备已证实刺激丰隆穴可以减少脑部癫痫样放电次数,降低电波波幅。

另外,中老年人体内水液代谢减慢,痰湿较盛,丰隆穴对此类疾病也有帮助。

【取穴方法】在小腿部,首先确定膝盖髌骨下缘至外踝尖的中线,并拢食指和中指,一侧贴于小腿前正中线(胫骨前嵴外侧旁开2横指),另一侧(外侧)与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癫狂痫;下肢行动不利;咳嗽,痰多,哮喘。

【按揉方法】此处肌肉较丰厚,可拇指垂直用力至稍有痛感,按下后顺时针揉60周,再换至另一侧。

● 内关穴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管人的神智,卒中后癫痫为神窍瘀闭,需要通络清心。

《针灸甲乙经》载:“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刺激内关穴具有很好的安神定志效果,可减少癫痫发作。

社区心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首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社区心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首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社 区心 理 干 预 联 合 穴 位 按 摩 对 首 发 卒 中后 抑 郁 的影 响
闰迎 霞 沈 慧平
( 河 北省 张家 口市 第一 医 院社  ̄ j ' - i 诊部 , 河北
【 关 键词】 卒 中; 心理疗法 ; 穴位按压 ; 抑郁
张家 口 0 7 5 0 05 . 9 9 ; R 4 9 3 ; R 7 4 3 . 3 ; R 7 4 9 . ( 3 6 5 【 文献标识码】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作者简介 : 闫迎 霞 ( 1 9 6 5 一) , 女, 副 主任护 师 , 学士 。从 事 临床护
理工 作 。
1 . 3 干 预方 法
2组患 者 均 接 受 卒 中常 规 药 物
初步 研究 [ J ] . 中 国康复 医学 杂 志 , 1 9 9 8 , 1 3 ( 6 ) :
卒 中是 严重 危 害人类 健康 的常 见病 、 多发 病 。 卒 中后 抑郁 是卒 中后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之一 , 研 究 发 现, 至 少有 4 0 %~ 5 0 % 的患 者 在 卒 中后 有 抑郁 的 体验 , 多发 生在卒 中后 2个 月 ~1年 , 尤 其 在 卒 中 患者返 回社 区后 颇 为 多 见 … 。卒 中后 患 者 常伴
点》 中卒 中的诊 断标 准 , 并经 c T和 M R I 证 实 为单 一首 发 病 症 ; 符合 “ 中 国精 神 障碍 分 类 与 诊 断标 准 ( C C MD一 3 ) ” _ 4 中抑郁 的诊 断标 准 9项 中
的 4项 , 选 取汉 密 尔顿 抑 郁量 表 ( H A MD) 前1 7 项 总分 >8分而 <3 5分 的轻 、 中度 抑郁 患 者 。 1 . 1 . 2 纳 入标 准 岁, 病程 <6个 月 。 1 . 1 . 3 排 除标 准 有精 神 障碍病 史 , 语 言交 流 障 碍, 认知障碍, 听力 障碍 , 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符合诊断标准 , 年龄 l 8~7 5

按揉太冲穴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按揉太冲穴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按揉太冲穴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太冲穴位于脚趾之间的缝隙处,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穴,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太冲穴与情绪的平衡有密切关系,按揉太冲穴能够缓解情绪不稳定,对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近年来,健康领域对于辅助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患者在健康护理中也会进行一些非药物的辅助治疗。

本文将探讨按揉太冲穴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一、恶性肿瘤伴抑郁症的影响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情绪明显的症状。

患者在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情绪难以平复,从而形成抑郁症。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二、太冲穴的保健作用太冲穴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阳气下行的穴位,可以理气活血,调畅情绪,舒缓情绪。

因此按揉太冲穴可以调整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太冲穴还有祛风明目、清热利湿的功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按揉太冲穴护理干预的影响通过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按揉太冲穴的护理干预,可以达到以下一些影响:1. 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太冲穴的按揉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情绪不畅的状况,消除疲劳和烦躁感,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2. 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抑郁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通过按揉太冲穴来舒缓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抵抗疾病,促进身体的康复。

3. 有助于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对药物产生依赖,通过按揉太冲穴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对治疗的接受度,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四、具体操作方法按揉太冲穴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按摩,也可以请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操作。

穴位按摩及放松疗法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

穴位按摩及放松疗法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 2 0 1 3年 5月 第 1 1 卷 第 5期
・ 6 3 9 ・
穴位 按 摩 及 放 松 疗 法 对 脑 卒 中抑 郁 患者 的 治疗 作 用
肖碧云 , 蔡 秀燕
关键词 : 脑卒 中; 抑郁 ; 穴位 按 摩 ; 放 松 疗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9 . 1 R 2 5 5 . 2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编号 : 1 6 7 2—1 3 4 9 ( 2 0 1 3 ) 0 5— 0 6 3 9 —0 2
注将血糖控制 到 l O mmo l / L 以下 , 改 口服 降 糖 药 物 , 同 时 控 制 饮食 , 胰 岛素静脉滴注的过程要密切监测血糖 , 防止 血糖 下 降 过
老年 糖 尿 病 患 者 临 床 表 现 往 往 不 典 型 , 常 常 被 误 诊 为 其 他 系统 疾 病 , 不 能 得 到 及 时 治 疗 而 使 病 情 加 重 或 出 现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随着 糖 尿 病 发 病 率 的 上 升 , 糖 尿病 并 发 症 不 断 增 多 , 糖 尿 病 并发癫痫 的发生也逐渐增多 , 以癫 痫 为 首 发 症 状 , 并 作 为非 酮 症
糖 尿 病 性 癫 痫 发作 以 部 分 运 动 性 发 作 为 主 , 也 可 出现 复 杂
部分性发作 、 部分性癫痫 持续状 态 、 全面强直 一 阵 挛 性 发 作 。 本
静脉 滴注 , 监测血糖 , 待血糖下 降到 1 0 mmo l / L时 改 为 口 服 降
糖 药 。从 治 疗 开 始 到 血 糖 降 到 1 0 mmo l / / L平 均 时 间 为 5 h ~
卒 中后 抑 郁 发 生 率 增 加 , 可高 达 4 1 . 5 6 _ 2 ] 。本 研 究 比较 穴 位 按 摩 及 放 松 疗 法 对 卒 中后 抑 郁 患 者 的 治 疗 效 果 , 以 寻 找 能 有 效 改善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的 方 法 。

针灸和推拿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与应用

针灸和推拿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与应用

针灸和推拿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与应用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以便恢复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

在脑卒中康复领域,针灸和推拿是两种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这两种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

针灸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针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针刺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刺激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对脑卒中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针灸能够刺激肌肉、神经和脑部结构,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再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局部代谢水平,从而加快肌肉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感知功能,使其更易于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自理。

针灸还可以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

脑卒中患者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针灸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缓解情绪问题,从而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推拿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推拿是一种按摩疗法,也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

它通过手法的刺激和按摩,改善细胞和局部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推拿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此外,推拿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推拿还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脑卒中常常导致认知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

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和代谢,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再生,从而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总体来说,针灸和推拿都是可行的脑卒中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它们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情绪问题,改善运动、感知和认知功能,从而有利于康复。

此外,针灸和推拿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和推拿是按摩疗法,需要专业医生或按摩师来进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影响
作者:方素珠刘芳陈松李中元陈星余李强林楠聂平英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探究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30例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头部百会穴、太阳穴、神庭穴、四神聪穴进行为期3个月的头部穴位按摩,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结果:头部穴位按摩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头部穴位按摩可以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焦虑;抑郁;头部穴位按摩;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88-02
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是脑卒中患者严重且常见并发症,国外发病率27.81%[1],国内发病率可达40.69%[2]。

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且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自杀风险[3],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针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见效快[4-5],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依赖性。

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心理干预、艾灸等,可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6-7],但其受医院康复周期、治疗成本和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

头部穴位按摩作为一种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有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运用头部穴位按摩干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