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2011真题解析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大全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金属学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 (3)再结晶温度(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
(10分)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
(10分)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
(10分)6、选答题(二选一,10分)(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0分)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10分)9、选答题(二选一,10分)(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
(10分)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
(10分)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
(10分)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考研初试--冶金物理化学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冶金工程
一、解答
1、 等温方程式∆G θ =-RT ln K θ两边所描述的状态?它们的关系(数值上相等)。
2、 运用氧势图分析炼不锈钢去碳保铬在标准态下和非标准态下得最低还原温度。
3、 菲克第一定律与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4、 推导渣硫化物的容量,及其在冶金中的意义。
5、 推导二元正规溶液的,ln mix i m i H RT γ∆=。
6、 7、 根据图中气体反应物A 在未反应核中浓度分布图(界面化学反应控速时的),回答:
(1)哪一步是控速环节。
(2)推导它为控速环节时的速率方程。
二、首先要你用分子理论计算FeO 的活度,再代入∆G 中判断渣能否氧化含C 0.5%的钢液,其中还要用元素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求钢中C 的活度系数。
三、在成分点为m 的液体(其量为W m )中加入1/2W m 的固体A 得新液相;
(1)分析得到的新液相的冷却过程(三元共晶型的M 1点);
(2)分别得到多少一次初晶和二次结晶A ;
四、渣中(CaO )氧化钢液中S ,已知钢液中[S]的传质为控速环节,反应平衡是S 为0.01%;
(1)写出反应式,并分析反应机理(液/液反应机理);
(2)计算将钢液中S 从0.1%脱到0.02%所需时间;
(3)从动力学分析影响脱硫速率的主要因素;。
2011年高考真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

2011年高考真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2011年高考真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1解析 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 A正确 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 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 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 B正确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 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因此选项C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CO32 Ba2 =BaCO3↓、HCO3 OH Ba2 =H2O BaCO3↓ 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 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 选项D也正确。
答案 C2解析 A项中是Mg与CO2反应 方程式为2Mg 2CO2 点燃2MgO C 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方程式为Fe2O3 2Al 高温2Fe Al2O3 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 方程式为2Na 2CH3CH2OH=2CH3CH2ONa H2↑。
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 不是置换反应 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 认为生成了铁单质。
此题难度不大 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 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的错误 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答案 D3解析 本题考察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稀释浓硫酸时 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 并及时搅拌 A是错误的 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因此C不正确 蒸发溶液时应该用蒸发皿而不是表面皿 由MgCl2水解 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Cl2固体 所以D不正确。
因此只有选项B 是正确的。
答案 B4解析 铝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A不正确 铝属于活泼金属其表面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使铝不易被腐蚀 铁放置在空气可以直接发生化学腐蚀 例如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被腐蚀 铜放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缓慢的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即铜绿 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 因此选项B不正确 AlCl3、Fe Cl3、Cu Cl2均属于强酸弱碱盐 在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HCl 溶液在加热时会促进水解 同时生成的HCl挥发 进一步促进水解 当溶液蒸干后将最终将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 所以选项C正确 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 在水溶液中Al3+不会放电生成铝单质 Fe3+在水溶液会放电但产物是Fe2+ 而不是单质铁 只有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单质铜。
2011年高考真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

2011年高考真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1.(2011北京高考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2011福建高考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 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5.(2011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Li、Na、K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6.(2011上海5)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7.(2011上海8)高炉炼铁过程中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A.铁 B.氮 C.氧 D.碳8.(2011福建高考24,14分)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
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
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2Fe3++Fe === 3Fe2+2TiO2+(无色) +Fe+4H+ === 2Ti3+(紫色) +Fe2++2H2OTi3+(紫色) +Fe3++H2O === TiO2+(无色) +Fe2++2H+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冶金物理化学》答案解析

=-492310
J/mol
1-9 用 Si 热法还原 MgO, 即 Si+2MgO2=2Mg(s)+SiO2(s0 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 关系为: ∆ r G =
θ
( 523000 − 211.71T )
J/mol
试计算: (1)在标准状态下还原温度; (2)若欲使还原温度降到 1473K,需创造什么条件? 解:(1) 令 即 523000-211.71T=0 ∆ r Gθ = 0
1 Fes + O2( g ) + Al2O3 = FeO • Al2O3 (s) 2
3.128 ×104 lg( pO2 / pa ) = − + 12.895 T
∆ f Gθ = ( −578200 + 166.5T ) J / mol
在 1373-1700K 的平衡氧分压为 已知 Mo+O2=MoO2(S)
0 -601.8
θ θ H 298 − H0 / kJ / mol
-212.12
8656.7
解:先将气态 O2 的 fef 值换算为 298K 时的 fef
θ θ θ θ GT − H 298 Gθ − H 0 H θ − H0 [ = ]O2 [ T ]O2 − [ 298 ]O2 T T T
=-212.12-8656.7/1000 =-220.78 J/mol ⋅ k 由反应式
= 2 × (−1986300 + 402.1T ) − 2 × (−1687200 + 326.8T ) − (−578200 + 166.5T )
= −20000 − 15.9T
代入 T=1600K 则有 ∆ r G = −45440 J / mol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试用热力学原理简述氧势图中各直线位置的意义。
2.简述规则溶液的定义。
3.简述熔渣分子结构理论的假设条件。
4.已知金属氧化反应方程式(1)、(2)、(3),判断三个方程式中,哪个M是固相,液相,气相?确定之后,计算M的熔点和沸点。
已知(1)2M+O2 = 2MO(s)ΔG1θ= -1215000 + 192.88T(2)2M+O2 = 2MO(s)ΔG2θ = -1500800 + 429.28T(3)2M+O2 = 2MO(s)ΔG3θ = -1248500 + 231.8T5. 简述三元系相图的重心规则。
6. 试推导当O2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0.1Pa时硫容量的一种表达式。
7. 试写出熔渣CaO-SiO2的光学碱度的表达式。
8. 推导在铁液深度为H的耐火材料器壁上活性空隙的最大半径表达式。
9. 简述双膜传质理论。
10. 试推气固相反应的未反应核模型在界面化学反应为限制环节时的速率方程。
二.计算题(30分)在600℃下用碳还原FeO制取铁,求反应体系中允许的最大压力。
已知:FeO(s) = Fe(s)+ 1/2 O2(g) Δr Gθ= 259600 –62.55T ,J/molC(s) + O2 = CO2(g) Δr Gθ= -394100 + 0.84T,J/mol2C(s) + O2(g) = 2CO(g) Δr Gθ= -223400 - 175.30T ,J/mol 三.相图题(25分)1)标明各相区的组织。
2)分析x点的冷却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并用有关相图的理论解释。
四.对渣-钢反应 [A] +(B2+) = (A2+) + [B] (25分)(1)分析该反应有几个步骤组成。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题物理化学A

; 。
16 . 硫酸与水可形成 H2SO4 H2O(s) 、 H2SO4 2H2O(s) 和 H2SO4 4H2O(s) 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k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________种。
三、计算题(每题15分)
1.1mol H2 (g) 从 100 K,4.1 dm3 加热到 600 K,49.2 dm3,若此过程是将气体置于 750 K 的 恒温炉中,让其反抗恒定外压 100 kPa 的方式进行。以氢气为体系,计算体系的 Q、W、ΔU、 ΔH、ΔS、ΔA 以及环境的熵变值。已知 H2 的规定熵值 S m (298K)=130.6 J·K-1,假设气体符 合理想气体性质,在此温度区间内摩尔等容热容为常数:20.83 J·K-1·mol-1 。
11.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rG = 5 kJmol-1 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不能判断 (C) 能逆向自发进行 (D) 不能进行
2D(g) 的速率方程为 v=kc(A)c2(B),若使密闭的反应容器增大一 12.反应 A(g)+2B(g)
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A)8 倍 (B)6 倍 (C) 1/8 (D)1/6
5. 已知电池 Pt|H2(p)|H2SO4(b=0.01mol·kg-1)|O2(p)|Pt 在 298.15 K 时的电动势 E=1.229 V, 液 态 水 的 Δ fHm (298.15K)= -285.84 kJ·mol-1 , 则 该 电 池 所 对 应 的 电 池 反 应 为 ;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Hm 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G m 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Sm 为 。 6.氯仿 (1) 和丙酮 (2) 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 T 时,测得总蒸气压为 29398 Pa,蒸 气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 y2= 0.818(设蒸气可看成理想气体) ,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 气 压 为 29571 Pa , 则 在 溶 液 中 氯 仿 的 活 度 为 ;活度的标准态 为 。 7.已知反应 2NH3(g)= N2(g)+ 3H2(g) 在某恒定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 条件下, 氨的合成反应 (1/2)N2(g)+(3/2) H2(g)= NH3(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2009真题解析

2.3 热力学计算题
10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主要是搞清楚如果要反应朝着特定方向进行,有几个典型 方法,考虑压强、考虑温度这两个方面即可。参考答案:
令 r G 0 ,得到 T=2470K。
考虑到镁熔点 648.9℃,镁沸点 1090℃,在 1473K 时,镁呈现气态,因此可以创 造真空条件,还可以加入添加剂 CaO ,借以降低 SiO2 的含量,进而促进反应的 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创造真空条件来实现温度的降低。 (标准态压强记熟,为
4
解析:熔渣结构理论中的分子理论模型及活度计算是重点内容。参考答案: 分子结构理论假设: ① ② ③ 炉渣是由简单氧化物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氧化物分子所组成; 炉渣中只有简单氧化物才能参与金属液间的反应; 由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复合成复杂氧化物的过程存在着动态平衡。
自由氧化物的浓度(活度)等于由化学分析所测定的氧化物的总浓度与该氧化物 的结合浓度之差,即 n B (自) n B(总)- n B (结),组分B的活度为 a B nB(自)/ n ,其 中, n B(自) 、n B 结) 、 n 分别指组分B的自由氧化物、复合氧化物、自由氧化物及 复合氧化物的物质量的总和。
解析:有效边界层的定义已经多次强调,注意有效边界层概念实际上是将边界层 中的湍流传质和分子扩散等效地处理为厚度为 c 的边界层的分子扩散。 参考答案为:
'
5
解析:实质上是考查双模理论,双模理论为液液相传质理论模型,界面两侧各存 在一个边界层, 过程的总阻力包括两个边界层的传质阻力和界面化学反应的化学 阻力,相关机理也很简单,参考答案: (1)钢种 Mn 原子向钢渣界面迁移; (2)渣中 SiO4 离子向钢渣界面迁移 (3)钢渣界面发生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而丹克沃茨的表面更新理论认为流体2的各微元和流体1的接 t e
触时间即寿命各不相同,而是按照 0 ~ 分布,符合统计分布规律,即流体微团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在表面上的更新不同时进行,按照统计学分布规律取S,得到的传质系数为
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201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θ θ -1
-6
=(-861490+150.2 T)J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三、 (25 分) 对于如下三元系相图, 成分为 M1 点的液相, 用相图的相关原理分析其冷却过程, 并划出冷却曲线。
四、(30分)直径为1.2cm的FeO球团,在800℃、0.1MPa的CO气流内进行还原,还原产物是 多孔结构铁。已知还原反应属于CO气体在产物层内扩散控速,球团密度4.8×103 kg/m3, M =72×10-3 kg/mol,产物层内CO有效扩散系数2×10-4 m2/s,还原反应:
2 试题逐题分析
2.1 简答题方面,试题强调对细微知识点的考查
1)试用热力学原理简述氧势图中各直线位置的意义。 解析:氧势图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还需要掌握氧势图的应用,主要有以下 几点:1)判断氧化物的稳定性 2)求得氧化物的分解压 3)判断氧化物的相对 稳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温度 4)求CO及H2还原氧化物的平衡常数及还原
r G
值是不同的,由
等温方程式 r G - RT ln K 可知,标准平衡常数 K 也不同,但活度的标准态
不同时,只要保证在同一组元在平衡态和指定态的活度计算采取的标准态一致 G 标准平衡常数 K 也不同, 但 r 值仍相同。 时, 即便所得化学反应的 r G 不同,
解析:实际上是考查边界层理论,这也是重点强调的内容,参考答案:由有效边 界层理论得到的有效边界层厚度 C 值如下: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6-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边界层理论模型为:
其中
k d 为传质系数, c s 为由固体表面向流体内传输的物质在固体和流体界面的
二、 (25 分) 若铁钒溶液与固态 VO 平衡,其平衡氧分压为 6.7×10 Pa,在 1873K 下,试分 别以纯固态钒和钒在铁液中为 1%的浓度(质量)为标准态计算铁液中钒的活度。 已知 V(s)=[V] 2 V(s)+O2(g)=2 VO(s) solGv(s) =(-15480-45.6 T)Jmol rG
FeO
假设还原前后球团直径不变,试推导并计算完全还原所需要的时间。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评讲系列
北京科技大学专业课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评述
2011 年试卷分析
点评人:谷宗喜
1 试卷呈现的特点
本套试卷是北京科技大学 2011 年冶金工程专业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入学考 试真题,本套试卷呈现的特点是考点基础,主要从重点知识来进行考察。所有考 点均在大纲要求范围内,只要细致备考,可以取得高分。 本套试题所涉及的许多知识点以前都有所涉及,另外,提醒我们要注意一些 细微的知识点,例如叙述表面更新理论如何在溶质渗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这就是要求我们不仅对这两种理论的基本假设了然与胸, 还有进一步分析两者的 区别。热力学大题考查不同活度标准态下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属于传统题型; 相图部分考查具有一个不稳定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 M1 的冷却过程,属于意料之 中;动力学大题延续着继续考察气固反应动力学(未反应核膜型) ,但是是以计 算题的形式,在外扩散控速和内扩散控速考察之后,以计算题的形式来考查显得 角度新颖。 总体来看,本套试题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考点把握很准确,可以给考生 备考复习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这套试题告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基本概念的 理解,应该更加注意书本中的细微知识点,复习要做到全而细。
自由氧化物的浓度(活度)等于由化学分析所测定的氧化物的总浓度与该氧化物 的结合浓度之差,即 n B (自) n B(总)- n B (结),组分B的活度为 a B n B(自)/ n ,其 中, n B(自) 、n B 结) 、 n 分别指组分B的自由氧化物、复合氧化物、自由氧化物及 复合氧化物的物质量的总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n B 结)取决于复合化合物分子 式的选定,因为这种分子式不能确定,常是根据经验确定的,但所选定的化合物 实际上是不能证明其存在的,另一方面,熔渣的复合化合物种类众多,数量大, 因此分子理论假设计算组分活度的方法是复杂而且是不可取的。
一、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试用热力学原理简述氧势图中各直线位置的意义。 2)简述熔渣分子结构理论的假设条件。 3)某溶液中组元B的标准态改变时(其它条件不变),下列热力学参数哪些会随之改变,哪 些不变? (a) 组元B的活度aB;(b) 组元B的化学势B; (c)有组元B参与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d) 有组元B参与的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r G ; (e) 有组元B参与的化学反应的吉 布斯自由能变化 r G 。 4)试推导当O2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0.1Pa时硫容量的一种表达式。 5)试写出多元系铁溶液中组元i的相互作用系数的表达式。 6)简述正规溶液的定义? 7) 试讨论如何由有效边界层得到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 8)简述表面更新理论如何在溶质渗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9)试描述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中的传质系数 Kd 的可能的形式? 10)推导在铁液深度为 H 的耐火材料的器壁上活性气隙的最大半径的表达式?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8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动力学里面考查了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区别以及三种传质 系数的表达式, 并考查了边界层理论的推导过程, 这就要求在复习过 程中加强推导练习,不能仅仅局限于看懂。 2.2 热力学计算题方面,考查了取不同活度标准态来计算组元活度
试题编号:
809
试题名称:
冶金物理化学
(共 2 页)
适用专业: 冶金工程 说明: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真题解析-2011 年
-4-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系列
布斯自由能变化 r G 。
解析:考查采取不同活度的标准态时,组分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 的区别。 活度的热力学表达式为: i i RT ln ai , 由于组元i的拉乌尔活度 a R,i 及亨利活度 a H ,i 及a%,i 在数值上各不相等,因此对于不同活度的标准态所得的标 准化学势 i 也各不相同。且活度采用不同标准态计算时,
5)试写出多元系铁溶液中组元i的相互作用系数的表达式。
解析:实质是考查浓度以质量分数表达的瓦格纳一次作用参数,参考答案:
eij
称为定浓度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当铁液中i的组元保持不变时,
j组元的质量分数每增加1%时,所引起的i组元活度系数对数值的改变。定义规定
j [% j ] 0 ,因为只有 [% j ] 0 时, lg f i 与 ,强化了对基本理论的考查,譬 如氧势图、硫容量;并且从细微着手考查,例如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 更新理论的区别; 三种传质系数的表达式等。 从内容上涉及热力学和 动力学,第 1-6 题为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里面的考点都见过,难 度不大,考点都是重点强调过的;7-10 题为动力学基本概念,其中
6)简述正规溶液的定义?
解析:正规溶液的性质无需赘言,已经强调很多遍,其混合自由能、混合熵、混 合晗、过剩偏摩尔混合自由能、过剩混合自由能全部要求会推导,另外,正规溶 液可能会涉及大题,见书本43-45页,例题1-3-4也要求熟练掌握。参考答案:
7) 试讨论如何由有效边界层得到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
c 浓度, b 为该物质在浓度边界层外流体内部浓度,J 为该物质在界面处的扩散流 密度。此题实质上要求推导边界层理论,书本107页叙述的很清楚,这部分还要 求掌握有效边界层、浓度边界层、速度边界层定义。
8)简述表面更新理论如何在溶质渗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解析:表面更新理论和溶质渗透理论都是气液相传质理论模型,其基本假设和传 质系数表达要求牢记,参考答案为:溶质渗透理论认为流体2中的各微元和流体1 的接触时间即寿命 t e 是一定的, t e 代表平均寿命;且传质为非稳态,即在强烈流 动的流体中,任何流体微团在界面的停留时间很短,且停留时间固定,得到的传 质系数 k d 2
因此答案为(a);不同(b);不同(c)不同;(d)不同;(e)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