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班医学统计学2011-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实验的设计

在确定处理因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二)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 。
四、明确观察指标 实验效应主要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 对象的效应。
(一)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二)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三)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
五、控制误差和偏倚 影响试验研究结果的因素:①真正由
(2)签订实验合同 研究者和实验对象应签订合同。受试 对象应确保自始至终参与研究,并 同意在实验中按规定接受处理措施 乙。
(3)检查实验对象的依从情况 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统计实际 服用药片占应服药片之比以了解依 从性的情况 。
(4)注意医德 在实验进程中,应尽可能向患者说明 参与实验的利弊,药物可能发生的 副作用以及解决办法,争取绝大多 数实验对象的合作 。
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慢性胃炎治 愈率是否相同?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2.该药有无副作用(肝、,肾功能损 害的情况) 3.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和 受试对象。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研究者可以 通过规定适宜进入实验的患者(或对 象)的标准 。
(5)定期检查研究记录 保证其完整准确,一旦发现错误和 遗漏应及时纠正和补充,以免在总 结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重复的原则 :临床试验若例数太 少,则难以反映出试验因素的真实 效应,所以必须有足够的实验例数, 即样本含量。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建立研究假设 分清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辅助问题
现以研究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举例说明。
主要问题:
某药治疗慢性胃炎是否有效(治愈率 是否高于对照组)? 辅助问题:
为防止偏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盲法 双盲法(double blind method) 研究 课题的主持人采取措施使参与的研 究者和研究对象(人)都不知道实验过 程中谁接受实验措施或对照措施(一 般使用安慰剂或标准药物)。
四、明确观察指标 实验效应主要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 对象的效应。
(一)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二)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三)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
五、控制误差和偏倚 影响试验研究结果的因素:①真正由
(2)签订实验合同 研究者和实验对象应签订合同。受试 对象应确保自始至终参与研究,并 同意在实验中按规定接受处理措施 乙。
(3)检查实验对象的依从情况 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统计实际 服用药片占应服药片之比以了解依 从性的情况 。
(4)注意医德 在实验进程中,应尽可能向患者说明 参与实验的利弊,药物可能发生的 副作用以及解决办法,争取绝大多 数实验对象的合作 。
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慢性胃炎治 愈率是否相同?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2.该药有无副作用(肝、,肾功能损 害的情况) 3.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和 受试对象。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研究者可以 通过规定适宜进入实验的患者(或对 象)的标准 。
(5)定期检查研究记录 保证其完整准确,一旦发现错误和 遗漏应及时纠正和补充,以免在总 结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重复的原则 :临床试验若例数太 少,则难以反映出试验因素的真实 效应,所以必须有足够的实验例数, 即样本含量。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建立研究假设 分清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辅助问题
现以研究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举例说明。
主要问题:
某药治疗慢性胃炎是否有效(治愈率 是否高于对照组)? 辅助问题:
为防止偏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盲法 双盲法(double blind method) 研究 课题的主持人采取措施使参与的研 究者和研究对象(人)都不知道实验过 程中谁接受实验措施或对照措施(一 般使用安慰剂或标准药物)。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与临床试验设计PPT课件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效应
c、观察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 差影响。 ►精确度:相同条件下同一对象的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 察时,观察值与其均数的接近程度。主要受随机误差影 响。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设计三原则
对照原则 control
随机化原则 randomization
重复原则 replication
在实验中应设立对照组,其目的是通过与对 照组效应对比鉴别出实验组的效应大小。
是指每个受试对象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 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观察, 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方法。
精品课件资料
对照原则
只有设立了对照组,才能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从而使处理因素的效应得以体现。
等效性试验 equivalence
研究目的是要显示两种或多种处理的反应间 差异的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的试验。
非劣效性试验 研究目的是显示所试验药的反应,在临床意 non-inferiority 义上不差于(非劣于)对照药的试验。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检验假设
优效性检验 等效性检验
非劣效性检验
对处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评估
1.安排多个处理因素
1.因素或水平较多时,所需
2.分析多个因素的主效应和 试验组和样本量均较大
交互作用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疗效是 等效的,并不是指两者的疗效相等,而是两种药物的疗 效相差(πT-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Δ< πT -πC <Δ)。
精品课件资料
平行组设计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效应
c、观察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 差影响。 ►精确度:相同条件下同一对象的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 察时,观察值与其均数的接近程度。主要受随机误差影 响。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设计三原则
对照原则 control
随机化原则 randomization
重复原则 replication
在实验中应设立对照组,其目的是通过与对 照组效应对比鉴别出实验组的效应大小。
是指每个受试对象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 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观察, 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方法。
精品课件资料
对照原则
只有设立了对照组,才能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从而使处理因素的效应得以体现。
等效性试验 equivalence
研究目的是要显示两种或多种处理的反应间 差异的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的试验。
非劣效性试验 研究目的是显示所试验药的反应,在临床意 non-inferiority 义上不差于(非劣于)对照药的试验。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检验假设
优效性检验 等效性检验
非劣效性检验
对处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评估
1.安排多个处理因素
1.因素或水平较多时,所需
2.分析多个因素的主效应和 试验组和样本量均较大
交互作用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疗效是 等效的,并不是指两者的疗效相等,而是两种药物的疗 效相差(πT-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Δ< πT -πC <Δ)。
精品课件资料
平行组设计 精品课件资料
医学统计学:第九章 实验设计概述和方法

12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 处理因素 ◊ 受试对象 ◊ 实验效应
例如:用某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其
处理因素
血压下降的情况 。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 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影响的研究
处理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 受试对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实验效应: 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改变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 +s1
||
||
对照组:O+S2 o+s2
-------------------
T e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1+s1
||
||
对照组:T2+S2 e2+s2
-------------------
T1-T2 e1-e2
比较e1与e2孰优孰劣
对照的原则——常用的对照形式
8
2、实验研究的分类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ing trial)
9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以实验动物或某些标本为实验对象,容易随
4、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在同一批受试者身上 进行,例如用药前后。这种对照具有了控制受试 者间误差的特点,但对照和处理的效应指标是在 不同时间测定的,因而引入了“时间”这一因子 ,所以一般情况下还要设立平行对照或采用交叉 设计。
5、相互对照:不专门设置对照组,而是2 个或几个 实验组间相互对照。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 搏,设立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和心肌病组,比较 该药对由这三种疾病引起的室性早搏的疗效。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 处理因素 ◊ 受试对象 ◊ 实验效应
例如:用某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其
处理因素
血压下降的情况 。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 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影响的研究
处理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 受试对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实验效应: 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改变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 +s1
||
||
对照组:O+S2 o+s2
-------------------
T e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1+s1
||
||
对照组:T2+S2 e2+s2
-------------------
T1-T2 e1-e2
比较e1与e2孰优孰劣
对照的原则——常用的对照形式
8
2、实验研究的分类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ing trial)
9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以实验动物或某些标本为实验对象,容易随
4、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在同一批受试者身上 进行,例如用药前后。这种对照具有了控制受试 者间误差的特点,但对照和处理的效应指标是在 不同时间测定的,因而引入了“时间”这一因子 ,所以一般情况下还要设立平行对照或采用交叉 设计。
5、相互对照:不专门设置对照组,而是2 个或几个 实验组间相互对照。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 搏,设立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和心肌病组,比较 该药对由这三种疾病引起的室性早搏的疗效。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之 实验设计共123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之 实验设计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ຫໍສະໝຸດ 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医学统计学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

只能研究一个因素且为两水平,此外设置一 个控制因素(配对因素)
配对的特征或条件: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非 处理因素或混杂因素
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 病种、病型、族别、生活习惯、工作环境
配对原则
配对设计
原则
条件相近,“对子”内同质, “对子”内随机分组
目的
控制已知的主要非处理因素,提高组间均衡
随机分组时应注意:
完全随机设计
• 随机数的位数不应小于N的位数,如果有重 号数字应舍弃;
• 若科研上需要各组例数不等可利用序号(R) 调整各组例数。如在例2中要求A组6例,B 组5例,C组4例,可规定R=1~6者为A组, R=7~11者为B组,R=12~15者为C组。
优点:
完全随机设计
1.设计、操作简单,最常见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各组例数可相等(平衡设计), 也可不相等(非平衡设计)(以相等时检验效能最高)。
研究 总体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受试 对象
按匹配 条件
区组1
区组2
● ● ●
区组b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k个水平
k个水平
● ● ●
k个水平
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示意图
随机分组
随机区组设计
例 将16头动物按体重配伍随机分为4组
匹配编号:先将16头动物称重,记录,再把体 重相近的4头动物配成一个区组,每一个区组 内4头动物分别编号为1,2,3,4
例2 将15头动物随机分成三组。
完全随机设计
① 先将动物编号如1、2……15号,然后在随机数 字表内从第5行第11列起向下读取15个随机数 字,取两位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② 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③ 规定R=1~5者为A组,R=6~10者为B组,
配对的特征或条件: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非 处理因素或混杂因素
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 病种、病型、族别、生活习惯、工作环境
配对原则
配对设计
原则
条件相近,“对子”内同质, “对子”内随机分组
目的
控制已知的主要非处理因素,提高组间均衡
随机分组时应注意:
完全随机设计
• 随机数的位数不应小于N的位数,如果有重 号数字应舍弃;
• 若科研上需要各组例数不等可利用序号(R) 调整各组例数。如在例2中要求A组6例,B 组5例,C组4例,可规定R=1~6者为A组, R=7~11者为B组,R=12~15者为C组。
优点:
完全随机设计
1.设计、操作简单,最常见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各组例数可相等(平衡设计), 也可不相等(非平衡设计)(以相等时检验效能最高)。
研究 总体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受试 对象
按匹配 条件
区组1
区组2
● ● ●
区组b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k个水平
k个水平
● ● ●
k个水平
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示意图
随机分组
随机区组设计
例 将16头动物按体重配伍随机分为4组
匹配编号:先将16头动物称重,记录,再把体 重相近的4头动物配成一个区组,每一个区组 内4头动物分别编号为1,2,3,4
例2 将15头动物随机分成三组。
完全随机设计
① 先将动物编号如1、2……15号,然后在随机数 字表内从第5行第11列起向下读取15个随机数 字,取两位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② 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③ 规定R=1~5者为A组,R=6~10者为B组,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共63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比如,不一样时期药品批号,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7页
Today: 7/18/2024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例: 人、动物 1. 受试对象选入标准 明确要求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 纳入标准
(inclusion criteria)、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控制 (1)受试对象一致性
1 0.241587 对照组
6
2 0.801812 实验组
7
1 0.815609 实验组
7
2 0.278857 对照组
8
1 0.987038 实验组
8
2 0.544396 对照组
9
1 0.447716 对照组
9
2 0.83546 实验组
10
1 0.510957 对照组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10
2 0.899394 实验组 第29页
干预因素 研究类型 研究范围 研究地点 控制误差 相互关系
实验研究 施加 推断性 较小
实验室或现场 较好
对调查加以验证
调查研究 不施加 描述性 大 现场 较差
为实验提供线索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5页
Today: 7/18/2024
三、研究设计基础要素
(一)处理原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试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10
10 Ordered
treat
2
2 Random
SAS 输出结果
pair -treat-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7页
Today: 7/18/2024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例: 人、动物 1. 受试对象选入标准 明确要求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 纳入标准
(inclusion criteria)、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控制 (1)受试对象一致性
1 0.241587 对照组
6
2 0.801812 实验组
7
1 0.815609 实验组
7
2 0.278857 对照组
8
1 0.987038 实验组
8
2 0.544396 对照组
9
1 0.447716 对照组
9
2 0.83546 实验组
10
1 0.510957 对照组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10
2 0.899394 实验组 第29页
干预因素 研究类型 研究范围 研究地点 控制误差 相互关系
实验研究 施加 推断性 较小
实验室或现场 较好
对调查加以验证
调查研究 不施加 描述性 大 现场 较差
为实验提供线索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5页
Today: 7/18/2024
三、研究设计基础要素
(一)处理原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试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10
10 Ordered
treat
2
2 Random
SAS 输出结果
pair -treat-
医学统计学第3章实验设计

设计类型、估算样本含量、选定统计分析指标和方法等。
根据研究者是否人为地设置处理因素,即是否给予干预
措施,可将医学研究分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类。
1. 调查研究
又称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确切地说应是非随机
化对比研究。它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是在 完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记录, 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依照因素与水平的不同,可产生四类实验:
单因素单水平实验,如研究教育干预法预防小儿单纯性
肥胖的效果; 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如研究不同含氟制剂的防龋效果; 多因素单水平实验,如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椎间盘突出 的治疗效果; 多因素多水平实验,如研究多种药物不同剂量的联合治 疗对消化溃疡的疗效。
与处理因素相对应并同时存在的是非处理因素。某些非
性。
三、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下,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局,
它通过观察指标来体现。 选择观察指标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客观性
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分,主观指标是指被
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记忆、陈述或观察者的主观判断结 果;而客观指标则是借助测量仪器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获得的结果。 在临床试验中,主观指标易受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心理因
组的研究对象数量出现较大差异。应用随机化排列可避 免这种现象。(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附表17)
1. 完全随机化 完全随机化就是直接对受试对象进行随机化 分组,分组后各组受试对象的例数不一定相 等。其具体步骤如下: (1) 编号 将n个受试对象按一定顺序编号,如动物可
对照形式有多种,常有以下几种: 1. 安慰剂对照 安慰剂或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 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外观如剂型、大小、颜色、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组: 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 对比 -) 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非实验效应 非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
含义:对照是随机选取一组或几组同质的研究 对象,分别接受与实验组不同的处理,以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说明研究因素的 效应大小。
对照(Control)
• 在生物科学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 多,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难以控 制,为解决多因素及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设立对照组,用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 比较来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消除各种非处理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影响,以 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作用,并使实验结果 误差得到尽可能地缩小。
– 它可以是外部的因素,如物理的、化学的、生 物的、社会的因素等,也可以是研究对象自身 具有的,如年龄、性别、遗传等。
选择处理因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处理 Nhomakorabea素必须标准化
– 研究因素施加于研究对象,其成分、形式、施 加强度、时间、方法、环境条件和施加人员等 必须固定。 – 如何保证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如一, 保持不变,如在进行药物疗效的试验观察中,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生产厂家、 批号、药品标准等必须一致。所以,在实验设 计时,必须制定处理因素标准化的具体措施和 方法。
研究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
• 又称实验效应或效应指标,是研究因素作 用于研究对象后呈现的反应,或在研究因 素存在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影响; • 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通过观察指 标表达,定量或定性地反映实验效应。
研究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2)
• 选择指标的要求:
研究对象(study object)
• 研究对象必须具备
– 反应性(敏感性)和稳定性:指研究对象接受 研究因素后能做出有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的 走向反应趋向一致。 – 同质性:所选的研究对象的种属、生物学特性 及其他条件均衡一致。 – 依从性:研究对象接受研究因素的合作程度。 临床研究的高依从性是建立在患者自愿、诊断 正确、研究因素有效、无严重毒副作用的基础 上,并与病情轻重、患病时间、患者的心理状 态、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环境条件等有密 切关系。
选择观察指标的基本原则
• 精密度(precision):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值的 接近程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 灵敏性(sensitivity):表示指标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可减少假阴性率,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铁蛋白 均为反映贫血的指标,但灵敏度不同。 • 特异性(specificity):表示指标检出真阴性的能力, 减少假阳性率,如碱性磷酸酶和甲胚蛋白均为反 映原发性肝癌的指标。 • 先进性:要选择高、精尖、新的指标。
• 决定重复性的关键是样本含量,故常将重 复性简化为“样本含量”。
样本含量的估计
• 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 –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或检验效能1- β; – 容许误差,δ; – 观察资料的变异度,σ;
假设检验中常用的几 种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1.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或配对设计的均数)的比较
• 只有通过随机化分组,才能避免由于各种客观因 素与主观因素可能引起的偏性,减少系统误差, 并可使其产生的总效应归于总的实验随机误差中。 此外,随机化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 只有满足随机化原则的资料才能应用各种统计分 析方法。
随机化(Randomization)
• 所谓随机,就是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 的机会被抽中或被分配到任何一个组中去, 抽中或分组的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和 影响。
– 要反映研究目的和内容; – 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主要指标是反 映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齐全,一个不可少; 次要指标是辅助说明问题的,可依其价值大小 选取; – 标准化:指标的采集方法、部位、时间、保存、 运输、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等方面应固定化; – 指标应具备:客观性、准确性、精确性、特异 性或关联性、灵敏性、重复性、可行性、先进 性。
动物 编号
随机 68 数 序号 分组 结果 处理 3 C 丙
均衡性
• 含义:
– 在实验中,受试对象除了观察的某种被试因素 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尽可能与对照组相同或 相近。
• 均衡的意义:
– 以消除非被试因素对试验效应的影响。
重复(Replication)
• 广义地讲,重复包括:整个实验的重复、 用多个实验单位进行重复、同一实验单位 的重复观察。
研究生班医学统计学2011
实验设计
实验性研究
•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 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一部分对象某种 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 是随机的。 • 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基础实验研究、临床试验研 究、现场试验研究
随机化的实施(方法)
• 随机≠随便
• 随机化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如抽签。 但在实验设计中广泛应用随机数字表和随 机排列表。
完全随机化
例
动物 1 编号
•设大鼠15只,编为1~15号,请利用随机数字表, 随机化分为3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5 45 70 8 B 5 A 12 C
对照的基本形式
•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对照组采 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物质,可以称它为“假 药”,但其剂型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 别,称之为安慰剂。目的消除病人心理作用。
随机化(Randomization)
• 在在实验过程中,许多非处理因素在设计时研究 者并不完全知道,即抵消未知干扰因素的影响,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均衡性,主要手段是 随机化。
u
u 有单侧和双侧之分, 只取单侧值。
例
• 某医师试验某种升白细胞药的疗效,先以9例低白 细胞病人做预试验,结果计算出用药前后白细胞 差值的标准差为2.5千个/mm3(或×109/L),现要做 正式临床试验,且要求白细胞平均上升1千个 /mm3(或×109/L)才算该药有临床实际有效,问要 多少病人进行正式临床试验?
对照的基本形式
• 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 进行,如用药前后作为对比。一般情况下 还要求设立平行对照组。
对照的基本形式
• 配对对照: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 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 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 • 配对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也可 采用,但严格地说,很难找到相同或十分 相似的对子。
解:本例δ=1,σ=2.5,单侧α=0.05, 单侧β=0.1,先以γ=∞查t界值表, 得u0.05= 1.645, u0.10=1.282,代入上述公式:
2.两样本均数比较
对照的基本形式
• 实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但施加某 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 例如,观察赖氨酸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实 验组儿童课间加食含赖氨酸的面包,对照 组儿童课间加食不含赖氨酸的面包。处理 因素是赖氨酸,非处理因素的面包量两组 是相同的。
对照的基本形式
• 标准对照:对照组的干预采用标准方法和常规方 法。 • 例如,在临床试验某种新药或治疗方法中,对照 组患者采用目前疗效确定的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某种新药或治疗方法,前者就是 标准对照。 • 以某疗法为标准对照组时,应注意标准组必须是 代表当时水平的疗法,切不可用降低标准组的方 法使实验效应提高。但实验研究一般不用标准对 照,因为实验条件不一致,常常影响对比效果。
对照的基本形式
•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即对照组 的处理因素为“空白”。 • 例如,在某种可疑致癌物的动物诱癌实验 中,设立与实验组动物种属、窝别、性别、 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动物空白对照组,以排 除动物本身可能自发肿瘤的影响。观察维 生素A预防肺癌的作用,试验组的石棉矿工 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VA,对照组的石棉矿 工不服VA,比较两组工人肺癌发生率。 • 空白对照主要用于无损伤、无刺激的实验 研究。
随机 88 56 53 27 59 33 35 72 67 47 77 34 数字
秩次 15 9 R 分组 C 结果 B 7 B 1 A 10 2 B A 4 A 13 11 C C 6 B 14 3 C A
例
区组 号
将15只大白鼠,按窝别、体重、性别,分层5 层,每层3只,请按随机化方法分组
1 1 2 35 2 B 乙 3 26 1 A 甲 4 00 1 A 甲 2 5 99 3 C 丙 6 53 2 B 乙 7 93 3 C 丙 3 8 61 2 B 乙 9 28 1 A 甲 10 52 2 B 乙 4 11 70 3 C 丙 12 05 1 A 甲 13 48 2 B 乙 5 14 34 1 A 甲 15 56 3 C 丙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
• 是通过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合理分配、 结果指标的准确测量和恰当的资料分析来 提高组与组间非处理因素的一致性,使实 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 误差,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实验性研究的一般特征(1)
• 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 • 在干预前,研究对象是同一群体 • 实验性研究的三个要素 研究对象 研究(处理)因素(何种干预) 效应指标(干预的评价指标)
对照的基本形式
• 相互对照: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是两个 或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 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高血压、 心肌病和失调症引起的室性早搏时,设立 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心肌病组和失调症 组四个治疗组,相互比较它们的疗效。
对照的基本形式
• 潜在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以 过去研究结果作为对照,又称历史对照。 • 例如,断指再植第一次成功的报告。 • 除了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狂犬 病等的少数疾病外,一般不宜使用这种对 照。用时要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