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

合集下载

中药广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广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广枣的功效与作用广枣,又称“大枣”、“红枣”,是中医药常用的食用药材之一。

它是枣科植物枣的果实,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和中药。

广枣来源于枣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广枣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它具有补血养胃、补气养血、滋阴补阳等功能,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广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广枣含有较高的糖类,可提供人体能量,补充体力。

广枣还富含维生素C、钾、铁等营养物质,具有增加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等作用。

因此,广枣被称为“天然维生素丸”。

广枣的主要功效之一是补血养胃。

中医认为,广枣味甘、性温,具有补脾胃、养血止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人体的中枢,与人体消化吸收、气血生成等功能密切相关。

而血液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元素之一。

广枣具有补益脾胃、促进血液生成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

广枣还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中医认为,广枣能够补气养血,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两亏导致的疲劳、乏力、心悸等症状。

广枣中富含的糖类和维生素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同时,广枣中的铁质可促进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状况。

因此,广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体虚乏力、气血不足等疾病。

广枣还具有滋阴补阳的作用。

中医认为,广枣性温味甘,能够滋阴补血、温补健脾。

因此,广枣可用于治疗阳气不足、阴虚内热导致的盗汗、潮热、口干等症状。

广枣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内分泌水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广枣还具有镇静安神、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作用。

广枣的剂型多样,常见的有生枣、糖渍枣、枣泥等。

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成中药汤剂、糕点等食品。

广枣性温味甘,因此体质寒凉、痰湿体质的人应适量食用。

同时,广枣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过量食用。

总之,广枣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和中药,具有补血养胃、补气养血、滋阴补阳等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供能量、补充营养,并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增加免疫力。

酸枣仁百科

酸枣仁百科

酸枣仁百科酸枣仁疾病名称:酸枣仁所属品种:籽仁类别名:进口枣仁,枣仁,酸枣核采摘贮藏:干燥什么是酸枣仁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 。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或有1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 。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或有1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

气微,味淡。

一、概述酸枣仁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

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酸枣仁入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唐宋之际,对酸枣来源的认识上,曾发生过混乱;宋代马志曰:“酸枣即棘实,更非他物,若云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其大枣仁大而长,不相类也。

”明·《本草纲目》载:“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生、熟医疗作用基本相同。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

归肝、胆、心经。

有补肝,宁心,安神,生津,敛汗。

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津少口干,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

主要成分:酸枣仁皂甙A、酸枣仁皂甙B,另含有黄酮类、白桦脂酸、白桦脂醇、多量脂肪油、蛋白质、甾醇及挥发油、维生素等。

主要药理作用:酸枣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现镇静及嗜睡,无论白天或黑夜,正常状态或咖啡因引起的兴奋状态,均能表现上述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酸枣仁,又称为枣仁酸,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它由枣科植物枣树的种子核果去皮晒干而成。

在中医药理论中,酸枣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具有镇静、安眠、补血、活血、抗氧化等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一、酸枣仁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1. 主要成分酸枣仁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酚醇、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等。

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有:酒石酸、草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钙、磷、铁等。

2. 药理作用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补血、活血、抗氧化等作用。

它含有的有机酸和多种矿物质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帮助消化系统正常工作,并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酸枣仁中的酒石酸和草酸可以促进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亚油酸和亚麻酸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此外,酸枣仁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二、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1. 镇静安神酸枣仁中的有机酸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工作。

它还含有一种叫做丁酸的物质,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酸枣仁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舒缓焦虑情绪。

2. 补血活血酒石酸和草酸是酸枣仁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酸枣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有助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停滞等疾病。

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贫血。

3. 抗氧化酸枣仁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酸枣仁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细胞的老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中药鉴定学 酸枣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鉴定学 酸枣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鉴定学酸枣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定和评价。

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和质量是确保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因此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酸枣仁,又称酸枣核,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见成分之一。

它是由枣属植物酸枣的种子经过处理后形成的一种药材。

酸枣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药物价值,因此在中药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酸枣仁的概述、鉴定方法和药理作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使用者提供便利。

首先,我们将对酸枣仁的起源、形态特征、产地分布等进行简要概述,以便读者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酸枣仁的鉴定方法,包括外观特征、理化性质、显微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以期读者能够对酸枣仁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辨析。

最后,我们将着重阐述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领域的前景,以期激发读者对酸枣仁研究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酸枣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和开发酸枣仁的药物价值,同时也为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酸枣仁作为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使用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推动中药鉴定学的进一步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全面介绍酸枣仁的中药鉴定学。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一部分,将简要介绍中药鉴定学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中药鉴定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于酸枣仁鉴定的需求。

1.2 文章结构在这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1.3 目的在这一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图,即通过对酸枣仁的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深入探讨其概述、鉴定方法和药理作用,以及对酸枣仁的重要性、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的展望。

中华本草:酸枣仁

中华本草:酸枣仁

中华本草:酸枣仁酸枣仁Suān Zǎo Rén山枣仁、山酸枣、枣仁、酸枣核别名功效作用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英文名SEMEN ZIZIPHI SPINOSAE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毒性无毒归经心经、胆经、肝经药性平药味甘酸枣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

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长2~3.5cm,宽6~12mm,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

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

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

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平原、路旁。

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

酸枣仁简介汉语拼音:suan zao ren英文名:Spina Date Seed别名:山枣、酸枣子、别大枣、刺枣。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 iziphus psinosa Hu的种子。

酸枣仁(《雷公炮炙论》)【异名】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

【植物形态】酸枣(《本经》),又名:棘(《诗经》),槭(《尔雅》),山枣(陶弘景),野枣(任防《述异记》)。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

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

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

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于花盘中,花柱短,柱头2裂。

核果近球形,直径1~1.4厘米,先端钝,熟时暗红色,有酸味。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

中药酸枣仁的典故

中药酸枣仁的典故

中药酸枣仁的典故
酸枣仁是中药材之一,是指枣核,一般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方剂中。

关于酸枣仁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两个:
1. 《汉书·药方传》中记载的故事:据传,酸枣仁是由古代名
医扁鹊所创。

扁鹊是中国古代医学家,被视作中医学始祖之一。

据说,在古代,有一颗石榴树,每年结满果实,但却无人敢摘食,因为这里的石榴果酸极多,会伤人。

一天,扁鹊经过此地,将石榴核捣碎,取出榴子仁,经过一番处理后,制成了一味有药用价值的中药酸枣仁。

2. 《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本草纲目》是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中所著的一部中医药学经典。

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草药的用途和功效,其中包括了酸枣仁的记述。

书中将酸枣仁列为一种类似桃仁的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疳痢、胸胁疼痛等症状。

以上是关于酸枣仁的两个典故,其出处有待考证,但这些故事都是用来解释酸枣仁的名字来源和药用价值的。

酸枣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酸枣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酸枣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酸枣仁的简介酸枣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为枣科植物酸枣的果实的种子。

它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酸枣仁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等。

它的外形呈扁圆形,表面红褐色,具有一定的酸味。

2. 酸枣仁的作用酸枣仁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镇静安神作用:酸枣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舒缓神经,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健脾益胃作用:酸枣仁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弱、运化不良等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润肠通便作用:酸枣仁富含纤维素和有机酸,可以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抗氧化作用:酸枣仁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

3. 酸枣仁的功能主治酸枣仁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脾胃虚弱酸枣仁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医常用酸枣仁与其他中药材组方,如酸枣仁煎剂、酸枣仁丸等,以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功能。

3.2 失眠多梦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中医常用酸枣仁与其他安神药材组方,如酸枣仁加丹参、酸枣仁姜枣汤等,以调节神经系统,安定情绪,促进睡眠。

3.3 便秘酸枣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增加粪便水分,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中医常用酸枣仁与其他通便药材组方,如酸枣仁导滞丸、酸枣仁轻泻汤等,以改善便秘,排除体内毒素。

3.4 神经衰弱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症状。

中医常用酸枣仁与其他补益药材组方,如酸枣仁加黄耆、酸枣仁加白术等,以调节神经系统,增强机体抗压能力。

4. 如何使用酸枣仁酸枣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包括:•煎汤饮用:将酸枣仁与其他中药材一起煎汤,如酸枣仁加黄耆、酸枣仁加白术等。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Bunge)Hu ex H. F. Chou 的干燥成熟种子。

又名:枣仁、山枣仁、山酸枣、刺酸枣、野枣仁、野枣核。

原植物酸枣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

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

气微,味淡。

本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功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中医临床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体温,降血脂,降血压,强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增强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有影响,对微循环、对烧伤有影响。

其它药用部位:(1)酸枣根皮:用于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头晕头痛;(2)棘叶:为酸枣的叶,用于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并具有麻醉作用;(3)棘针:为酸枣的棘刺,用于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4)棘刺花:为酸枣的花,主金疮内漏,明目。

广枣: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浆果呈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3cm,宽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质硬而脆,核近卵形,长约1.3cm,黄棕色,坚硬,近先端有5(偶有4或6)个显明的眼点,断面5室,每室各有种子1枚,种子狭长,先端有4~5个孔眼,长约1~1.2cm,棕色;种仁黄白色,富含油质;气无,味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 F. Chou 的干燥成熟种子。

又名:枣仁、山枣仁、山酸枣、刺酸枣、野枣仁、野枣核。

原植物酸枣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

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

气微,味淡。

本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功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中医临床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体温,降血脂,降血压,强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增强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有影响,对微循环、对烧伤有影响。

其它药用部位:(1)酸枣根皮:用于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头晕头痛;(2)棘叶:为酸枣的叶,用于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并具有麻醉作用;(3)棘针:为酸枣的棘刺,用于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4)棘刺花:为酸枣的花,主金疮内漏,明目。

广枣: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浆果呈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3cm,宽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质硬而脆,核近卵形,长约 1.3cm,黄棕色,坚硬,近先端有5(偶有4或6)个显明的眼点,断面5 室,每室各有种子1 枚,种子狭长,先端有4~5个孔眼,长约1~1.2cm,棕色;种仁黄白色,富含油质;气无,味酸。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果实(广枣)为蒙医和藏医习用药材,味甘、酸,性平,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中医临床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

鲜果实、果核(南酸枣)消食滞,清热毒,解酒,收敛,杀虫,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称山枣;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称酸枣酸枣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酸,平。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本草图经》曰:“酸枣,生河东川泽,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

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

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

当月采实,取核中仁,阴干,四十日成。

《尔雅》辨枣之种类曰:实小而酸,曰樲枣。

《孟子》曰:养其樲枣。

赵歧注:所谓酸枣是也。

一说惟酸枣县出者为真,其木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极细,坚而且重,邑人用为车轴及匕箸。

其皮亦细,文似蛇鳞。

其核仁稍长而色赤如丹,亦不易得。

今市之货者,皆棘实耳,用之尤宜详辨也。

《本经》主烦心不得眠。

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生熟便尔顿异。

” 酸枣仁含脂肪油(约32%)、挥发油、黏液质、糖分等。

含生物碱:酸枣仁碱A B、D E、F、G1 G2 la、lb、K,其中碱A为欧鼠李叶碱,碱E为荷叶碱,碱la为原荷叶碱,碱lb为甲异紫堇定,碱K为右旋的衡州乌药碱,另有N-甲基巴婆碱、酸枣碱、5-羟基-6- 甲氧基去甲阿朴啡、安木非宾碱D。

还有三萜类、黄酮类、枣酸、蛋白质、谷甾醇、苦味质、有机酸、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枣仁皂苷(jujuboside )A,B,B1 等。

李兰芳等在脂肪油中检出的占总量88.142%的24个化合物中, 9-十八烷烯酸甲酯(油酸甲酯)含量最高, 为40.024%;其次为9,12- 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含量为28.440%;最低为十六烷酸甲酯,含量为7.236%;这3 个组分的含量即为75.700%。

酸枣仁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绝大部分成分为脂肪酸,不仅含有饱和脂肪酸,而且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另有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如2,4- 癸二烯醇-1 。

王身艳等从酸枣仁提取物中分离出8 个化合物,其中两个生物碱:lysicamimine 和juzirine ;3 个中性皂苷:酸枣仁皂苷A、皂苷B和皂苷;阿魏酸;两个黄酮spinosin 和zivulgari n 。

白焱晶等从中分离鉴定出酸枣仁皂苷E、白桦酯酸、硬脂酸、蔗糖和肌苷等。

皂苷A、B 主要存在于子叶中,而种皮和胚乳中含量甚微。

东北产酸枣仁与云南产均含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酸枣仁皂苷及黄酮皂苷。

本品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NH+4 Na+ K+、Mg2+ Ca2+。

另有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及磷脂、当药黄素、6''- 阿魏酰spinosin 、6''- 芥子酰spinosin 、6'' -P- 香豆酰spinosin 、2'' -O- 葡萄糖基异当药黄素、vicenin-2、芥菜素6-c-[(6 -O-P-羟基苯甲酰基)[3 -吡喃葡萄糖基(1-2)]、3 -D-吡喃葡萄糖基。

含有具有催眠作用的菠菜素及其衍生物。

酸枣根的提取液中,水溶性部分含宏量元素,以Sr、Zn多,不溶性部分含大量的Fe。

酸枣肉含多糖,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李玉娟等报道,不同产地的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 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生长条件有关。

同一产地酸枣仁的生品和炒品酸枣仁皂苷A 的含量差别不明显,说明在炒制过程中酸枣仁皂苷A 含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枣仁的用法历来有生用或熟用的习惯,认为生、熟枣仁作用不同。

本草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的记载,一直沿用至今。

《证类本草》对生、炒枣仁作用不同持有异议。

提出是否“以煮汤为熟乎?” ,怀疑生枣仁的醒脾作用。

后人临床实践认为生、炒枣仁均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功效不会相反,皆可治疗失眠症,生、炒枣仁对神经衰弱均有效。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炒枣仁皆有明显镇静催眠作用,二者并无差别。

有人认为枣仁久炒油枯,失去镇静效力,生枣仁对大鼠无兴奋作用。

建议枣仁生用。

然而,如今枣仁炮制仍有生枣仁、炒枣仁、焦枣仁之分,临床上有生用、炒用或生、炒各半混合使用之别。

认为枣仁既可生用,又可熟用,应视临床需要而定,不能机械地断定只能生用,或只能熟用。

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叶、肉、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

酸枣仁在临床上常用,多用作安神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目前认为,酸枣仁皂苷和黄酮可能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酸枣叶、肉、根在民间多用。

酸枣在我国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大,但枣仁采收、加工较烦琐,且药材量少,若加大对其叶、肉、根的研究、开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酸枣的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枣:又名枣子、枣树、刺枣、红枣树、枣子树;果实(大枣)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 5~2 . 5cm ,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柄,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种子长椭圆形,个大,等于酸枣仁的1.5~2 倍,表面褐色,光泽显著,纵纹较多;分布于全国各地,果实(大枣)用于血虚气弱,脾胃虚弱,泄泻;根用于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瘾疹;树皮用于痢疾,泄泻,崩漏,咳嗽,刀伤出血;叶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疮疖;果核用于臁疮,走马牙疳;(2)无刺枣:又名大枣、大甜枣。

分布于华东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形态、功效同枣;(3)印度枣:又名滇枣、弯叶枣、褐果枣,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4)滇刺:又名缅枣、酸枣,干燥成熟种子扁圆形,长5~8mm宽4~6mm厚1~3mm 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中间无纵线纹隆起,表面棕黄色或棕色,平滑有光泽,无裂纹,或少数有裂纹,质坚硬,破开种皮后有白色种仁1 枚,富油性,气微,味淡微酸;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福建、台湾有栽培,种子(理枣仁)为云南习用品种,其它地区不用,不可作酸枣仁药用;(5)缅甸枣仁:其植物来源较复杂,主要为滇刺枣作砧木与滇枣作接穗嫁接后之果实的种子;核果球形或长椭圆形,长2.5~4cm,味甜,干燥种子类圆形,宽4~6mm厚1~2mm长5~8mm外表红棕色至淡棕色,有光泽,一端有小凹陷(为种脐),另一端有一小突点(为合点),两者之间的线状种脊不很明显,其种皮内有半透明胚乳,子叶呈淡黄色,少油性,显得菲薄,气微,味微甘;分布于云南;(6)枳椇:又名,拐枣、南枳椇,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种子(枳椇子)用于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7)俅江枳椇:分布于云南,西藏;(8)北枳椇:又名枳枣、酸枣、北拐枣;干燥种子扁平圆形,背面稍隆起,腹面较平,直径3~5mm厚约2mm表面棕黑色或红褐色,油滑光亮,基部有椭圆形点状的脐,顶端有微凹的合点,腹面有1 条纵行而隆起的种脊,两面对称,平坦,中央无纵线纹,种皮厚约1mm坚硬难碎,胚乳乳白色,油质,其内包围有2 片肥厚的子叶,淡黄色至草绿色,气微弱,味苦涩;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9)光叶毛果枳椇: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称其为毛枳椇,种子在浙江作枳椇子入药;(10)紫荆(豆科):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4~5mm,宽3.5~4mn,厚约2mn,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两面微隆起,顶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下端有微凹陷的圆形种脐,种脊位于边缘一侧,种皮坚硬,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油润,基部有短小的胚根,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果实用于咳嗽,孕妇心痛;山东有发现以其种子伪充酸枣仁药用;(11)药材市场造假:用小扁豆掺枣红色染料,加水煮成熟透饱满,然后晾干,用菜油搓擦光亮,掺入正品或直接出售;鉴别:酸枣仁有脐及两道竖纹,扁豆则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