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横净距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合理间距及高度研究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合理间距及高度研究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合理间距及高度研究刘兴茂;杨运兴;龙文海【摘要】高速公路沿线存在长距离的中央分隔带,其主要起防止眩光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央分隔带植物间距和高度主要根据遮光角计算得出,但遮光角的取值在规范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参考值,不能有效指导绿化工程建设.综合考虑已有研究的遮光角取值和远光灯可见角范围,确定10°作为合适的遮光角,从而得出平直路段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植物间距和高度,并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平竖曲线路段的修正公式,可供绿化工程设计计算参考.%There is long central plant zone along expressway,it is used to prevent glare. At present, the spacing and height of central plant zone is mainly calculated by shading angle, however, the reference value of shading angle was not clearly specified in regulation,it has no practical meaning for central plant zone design. This paper took consideration of studied shading angle valuing and high beam visible angle range,and decided 10° was suitable shading angle, so to decide the spacing and height of central plant zone in flat and straight section of expressway. The authors deduced the correction formula of the vertical curve s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as reference for central plant zone design.【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道路工程;中央分隔带;遮光角;植物间距;植物高度【作者】刘兴茂;杨运兴;龙文海【作者单位】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 550081;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 5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36+6在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中央分隔带是驾驶员视野中的重要关注点,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眩光,同时其中的绿色植物又可以美化视觉环境。

关于公路平曲线内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的商榷潘仁泉

关于公路平曲线内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的商榷潘仁泉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汽车行驶特点 , 提出了新的横净距计 算方法 , 通过分析计算得到 :
(1)对于双向双车道公路 , 计算得到的最大横净 距较规范公式计算值大 b1(外侧车道加宽值);
表 2 隧道中满 足视距要求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
设计速度 / km·h -1
停车视距 S/ m
右转弯时 R/ m
关键词 :公路 ;平曲线 ;横净距 ;视距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 J 011 -94)和《公路路线
设计规范》(JT J 011 -XX , 征求意见稿)提供的满足视
距要求平曲线内最大横净距计算公式为 :
当 L′>S 时 :
h =RS
1 -cos
γ 2
式中
:γ=1π8R0
S
S
;
h ———最大横净距(m);
(3).
1m。
图 2 开挖视距台断面
中 RS 为曲线内侧行驶轨迹 , 此定义没有体现驾驶员 开车时实际的位置 。公路平曲线要求的视距 , 是指满 足汽车驾驶员视力能够到达的距离 , 与车上其他人视 力能否到达无关 , 所以可以认为 RS 实际上就是驾驶 员眼睛移动的轨迹 。 我国道路实行的是靠右行驶的交 通规则 , 方向盘在汽车的左侧 , 驾驶员在车辆的左侧驾 驶汽车 。对于双向双车道公路 , 驾驶员所处的位置始 终处在离路面边缘较远的一侧 , 可以认为驾驶员在最 不利的情况下距路面边缘 1 .5 m(为讨论方便 , 假设路 面不加宽), 经观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当汽车在设有 中间带的公路上右转弯时 , 驾驶员视线在最不利的情 况下距路面边缘 1 .5 m , 通过计算可得 , 弯道半径只要 大于规范的一般最小半径 , 一般就能满足视距要求 ;但 左转弯时 , 驾驶员的位置紧靠路缘带 , 易受中央分隔带 中防眩物等阻挡 ,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 驾驶员视线离道 路左侧路缘带边缘的距离为 1 .5 m 减去正 、副驾驶座 位中心线间的距离 。 经对常见小车测量 , 正 、副驾驶座 位中心线间的距离约为 0 .75 m 。 图 3 为我国高速公 路典型断面(设计速度 120 km/ h)的中间带部分 , 驾驶 员视线最不利情况是汽车在左车道左转弯时 , 由图 3 可知驾驶员至中央分隔带上防眩物的距离为 2 m 。

干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研究(全文)

干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研究(全文)

干线高速公路ZY分隔带护栏设置研究高速公路安全设施ZY分隔带护栏引言根据交通部制定的《GJ高速公路XX规划》,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XX络,即:7条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总里程约8.5万公里。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是GJ高速公路XX的重点,总长度约为2.5万公里,目前在建和未开工项目还有6200多公里。

干线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对于我国公路运输有着重要的意义。

ZY分隔带护栏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事故车辆冲越中分带,减少或幸免因车辆冲入对向车道而引发的正碰等重特大恶性事故。

合理设置中分带护栏对于干线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1.干线高速公路的交通流特点为了了解我国干线高速公路的交通流情况,我们对-珠海、连云港-霍尔果斯、-、-福州、同江-三亚、-等六条干线高速公路进行了调查。

与ZY分隔带护栏相关的交通流特点主要有: 交通量大交通量大是干线高速公路第一个显著特点。

我国高速公路大多为双向四车道,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其适应的折合小客车交通流量约为25000~55000辆。

根据目前几条干线高速公路6个路段交通流量的调查,20XX年平均日混合交通量约为15000辆,折合小客车交通量约为35000辆。

大型车比例较高相对于区域内的高速公路,干线高速公路的另一个典型特点是,大型车过境车辆比重高,在靠近大城市的路段车型两极分化明显。

具体见下表1:2.干线高速公路中分带护栏的设置要求ZY分隔带的作用是分隔对向车流,幸免或减少车辆正面相撞的事故,防止夜间行车炫目,为通讯管线等有关设施提供空间等。

ZY分隔带护栏在防止事故车辆失控后进入对向车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合理设置ZY分隔带护栏对于干线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线高速公路中分带护栏的设置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由于干线高速公路交通组成中,过境的长途货运车辆比重大(如表1所示,2轴以上货车达到了46.3%),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货车车况整体水平较发达GJ差,驾驶员素养相对较低,疲劳驾驶及车辆机械故障引起的交通事故较多,碰撞ZY分隔带护栏的单车事故率较高。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主线出入口净距探讨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主线出入口净距探讨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主线出入口净距探讨摘要:交通运输能力与沿线城市运作效率正相关。

当下,扩建旧高速公路,提升高速公路承载能力,成为改善路况,增加路线活力的有效方法。

在改建过程中,主线出入口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动,如何合理设置出入口,保证间距合理性,成为了相关企业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作者根据到出口、指示路牌等内容入手分析,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得到主线出入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主线出入口公路标准随着公路系统的发展而革新。

一些高速公路受到标准变革的影响,已不能继续运行,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扩建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原有高速公路基础,通常情况下是最为合理的改造方法。

尤其是主线出入口的设计,需要保持合理的距离。

相关企业必须注重净距控制,避免车辆正常出入高速公路时受到影响。

1高速出口连续匝道最小间隔距离高速公路主线两侧连续出口的最小间距与主干线的设计车速有关,且最小间距随主干线设计车速的增加而增加。

在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其计算值要比《细则》中的值稍大一些,使司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操作时间和变道时间。

此计算结果还可避免因标牌间距太大而导致司机在较长的时段内阅读连续标志,从而产生停车等待、多次更换车道等不良现象。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上,这一段距离是适度的,可以避免因距离太远而导致的投资浪费和占用土地的不合理。

在双向6、8车道时,如果要在最里面的车道上开出,就必须反复换道,这样的情况很少见,而且计算值比较大,不宜采取,建议采取其他有效的改进方法。

1.1高速公路主线方向上的连续出口应适当而科学地设定,其间距要综合考虑司机的操作规律、标志识读习惯、车头时距分布规律以及换道模型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连续出口的作用,让司机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确保车辆的通畅和安全。

1.2如果距离太远,很可能导致车辆的追尾,如果距离太短,司机无法控制车辆,也可能发生追尾事故,导致车辆的拥挤。

1.3通过对《细则》的分析,可以发现高速公路主线两边连续出口的最短间隔与车道的数量相关,并且随着车道数量的增加,其计算值也随之增大。

浅析高速公路路侧、中央分隔带绿化养护

浅析高速公路路侧、中央分隔带绿化养护
5 3喷 洒农 药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
2 施肥
2 1肥 料 的选 择 : . 以有 机 肥 为主 , 当施 用 化 学肥 料 。 适
() 1 常用 的有 机肥有 饼肥 、 厩肥 、 肥等 。 目前 市场上 有经加 工好 绿 的鸡粪肥 、 鸭粪 肥 、 粪 肥 且 其 中 加 入 复 合 肥 , 大 量 的 有 机 质 , 分 全 牛 含 养 面, 肥效期长 , 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 施用方便 , 卫生 。 () 2 常用 的化肥有复合肥 、 尿素 、 酸铵等 。如使用 化肥 时, 为标 碳 应 准农 用化肥 并按袋 装提供 , 化肥 中硫 酸铵 化肥最 少含 氨应 为 2 %。尿 0 素化 肥 最少 含 氨 4 % 。 5 ( ) 肥方式 : 3施 以基 肥 为 主 基 肥 与 追 肥 兼 施 。 ( 施肥时期 : 4) 在植物 萌发 前期 和进入 休眠期 前各 施一 次基肥 , 在 植物生长期 间视生 长情况进行必要 的追肥 。 2 2施肥施工方法 : . 路侧 乔木以穴施为 主, 沿树穴边缘施放肥 料 , 切 勿靠近树 中心 , 施完肥及 时覆盖 土并踏 实。灌 木及 中央隔离带柏 树施 肥 以人工撒施 , 中央隔离带左右 两边 , 沿 均匀施人 中央隔离带内。 2 3施肥 量 : . 原则上 主线每公 里路 侧( 双向) 乔木 每次施肥量不得 少 于 20公 斤 , 木 及 中 央 分 隔 带 柏 树 每 次 每 平 方 米 施 肥 量 为 2 5 灌 0克 , 施 以
4 2中央分 隔带 柏树修 剪必须采用汽 车式 自动修剪 机进 行 , . 严禁采
用人工修剪 。
4 3修 剪高度应严格按 照监理 工程师指令要求控制。 . 4 4修剪柏树 的时机及 频率 : . 中央 分隔带 柏树 修剪 一般一 年 4次, 具体时间根据监理工程师指令要求进行 。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王晓华,汪凌志,张琦【摘要】道路横断面中央分隔带的主要功能为分隔交通、绿化,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等,此外还可在路段设置港湾停车站、紧急停车带,在交叉口为增设车道提供场地以及保留远期路面展宽的可能。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并提出中央分隔带建议最小值。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关键词】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分隔带宽度;最小值0 前言在城市交通中,道路为出行者提供着最为便捷的服务,同时还为体现城市风貌提供景观绿化空间,为地下管线的敷设等提供路由。

道路横断面的布设是有效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直接体现,合理的断面形式需要综合考虑断面的各种组成要素,除人行道、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道行道宽度外,断面中的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的宽度,就确定了道路的总宽度。

道路的分隔带为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设施,其作用是分隔交通、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等,此外还可在路段设置港湾停车站、紧急停车带,在交叉口为增设车道提供场地以及保留远期路面展宽的可能,且使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本文仅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绿化、预留车道、设置公交停靠站的宽度值。

1 美、日中央分隔带宽度(1)美国中央分隔带的功能与宽度美国自行车保有量很低,城市道路横断面一般不设两侧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用于分隔对向交通、方便设置变速车道,以及设置左转车道及调头车道,同时为行人、自行车过街提供安全等候区,因此,美国比较注重干路分隔带设计。

另外,美国认为树径大于15 cm的树木容易成为司机撞车的障碍目标,所以,建议在中央分隔带内不要栽植大树。

美国还提出设置中央分隔带具有如下缺点:占用能够作为车行道的宝贵土地资源,作为固定目标容易使司机紧张而酿成交通事故。

当分隔带用于不同目的时,建议采用表1宽度。

(2)日本中央分隔带的功能与宽度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属于土地资源奇缺的国家,对每寸土地都精打细算,利用到最大限度,堪称资源短缺型国家的道路设计典范。

关于高速公路曲线路段防眩设计几何要素的探讨

关于高速公路曲线路段防眩设计几何要素的探讨

关于高速公路曲线路段防眩设计几何要素的探讨内容摘要:本文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提出防眩横净距、防眩视距、防眩曲线半径等概念,给出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和路线曲线的几何设计建议。

关键词:公路防眩防眩横净距防眩视距防眩曲线半径一、视线高度及灯光高度 (1)二、道路横断面组成及防眩横净距 (1)三、防眩最大视距及防眩最小视距 (2)四、平直路段防眩板高度及间距 (3)五、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防眩功能 (3)六、竖曲线路段防眩附加高度 (4)七、凹曲线路段防眩视距半径 (5)八、凸曲线路段防眩视距半径 (5)九、平曲线路段防眩板加密 (6)十、防眩视距调整 (7)一、视线高度及灯光高度依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的规定,小型车视高1.3米(h2)、前照灯高0.8米(h1),大型(卡)车视高2.0米(h2)、前照灯高1.0米(h1)。

二、道路横断面组成及防眩横净距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车道宽度3.75和3.5米,左路缘带0.75和0.50米,中央分隔带宽度3.0和2.0米,常见3种组合。

在双向四车道公路上,两个对向行驶车辆,一般有3种组合,两车中心横向间距B值如下表。

双向六道及以上公路,第3及以上车道相互影响很小,可不予考虑。

两车横向中心间距计算表(单位:米)中央分隔带332232路缘带0.750.50.750.50.50.5车道宽 3.75 3.75 3.75 3.75 3.5 3.5 1车道中横距B1 4.125 3.875 3.625 3.375 3.75 3.251车道中横距B2 4.125 3.875 3.625 3.375 3.75 3.25两1车道中横距B8.257.757.25 6.757.5 6.52车道中横距B17.8757.6257.3757.1257.25 6.751车道中横距B2 4.125 3.875 3.625 3.375 3.75 3.252-1车道中横距B1211.51110.511102车道中横距B17.8757.6257.3757.1257.25 6.752车道中横距B27.8757.6257.3757.1257.25 6.75两2车道中横距B15.7515.2514.7514.2514.513.5上表中,两车均位于第二车道,间距最小值为13.5米,其余5个数据两车横向中距大于14米,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眩光影响行车很小。

云南某高速公路中分带视距分析及改善措施

云南某高速公路中分带视距分析及改善措施

云南某高速公路中分带视距分析及改善措施彭怡;徐大伟;田毕江;程永伟【摘要】在设计及运营过程中,许多高速公路的右转方向路侧横净距普遍能满足要求,但左转方向中央分隔带却往往存在停车视距不足的问题,且未引起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采用横净距计算法及视距包络图对植物防眩和防眩板防眩方式下的中分带视距进行验算,分析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左转视距不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包括调整线形指标、增加中分带宽度、采取速度控制措施、改变防眩方式等,供类似项目参考.【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高速公路;中分带视距;横净距;防眩方式【作者】彭怡;徐大伟;田毕江;程永伟【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3;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1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1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0 引言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视距是保证公路安全的一项重要设计指标。

公路沿线应有足够的视距,使驾驶员能及时察觉潜在的危险,并作出适当反应[1]。

高速公路的视距应采用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是指车辆以一定速度行驶中,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滞所需要的最短行驶距离。

停车视距主要通过横净距进行验算,在设计及运营过程中,许多高速公路的右转方向路侧横净距普遍能满足要求,但左转方向中央分隔带却往往存在停车视距不足的问题,且未引起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2]。

本文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分析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左转视距不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供类似项目参考。

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云南省境内,在原一级路的基础上改扩建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 km·h-1,路基宽度22.5 m,横断面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横净距
【摘要】采用不同模式计算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采用不同技术措施解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关键词】高速公路横净距中央分隔带行车轨迹模式措施
abstract: different modes of calculation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minimum curve radius required by central median horizontal clear distance; and differ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ddress the defects of central median horizontal clear distance.
key words: highway; horizontal clear distance; central median; wheelpath;mode; measure
中途分类号;u412.36+6
车辆行驶在弯道内侧车道,为提供行车视距,平曲线内侧必须保证一定的侧向净宽(横净距),横净距定义为:在路面标高以上范围,驾驶人视点至障碍物边缘的横向距离。

对于高速公路,平曲线内侧公路视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中央分隔带上连续分布的防眩设置、护栏等。

标准横断面布置中已经提供了一定的侧向净宽,如中央分隔带c值、路缘带等,当已有净宽小于曲线内侧视距要求的最小横净距时,则需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1、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方式
高速公路平面布线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取满足中央
分隔带横净距圆曲线半径。

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受设计速度、车辆类型、行车轨迹、障碍物位置、纵坡竖曲线等因素影响。

本次以设计速度为100km/h的高速公路为例,分析计算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1)计算参数及公式
1)按规范规定小车视高为1.2m,障碍物高为0.1m。

2)小车车辆宽1.8m,驾驶员视线离车辆左侧边缘0.5m。

3)不考虑竖曲线影响,c值为0.25m.
4)计算公式
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当l’>s时
式中:h——最大横净距(m)
s——视距(m)
l’——圆曲线长度(m)
rs——曲线内侧行驶轨迹半径(m),
(2)计算模式分析
对行车可能性研究,车辆行车轨迹及障碍物位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计算。

第一种模式:车辆沿车道内边缘线行驶,驾驶员视点距离路缘带边缘0.75m,为最不利条件,也是极限模式,通过计算,当r≥1825m时,能满足视距要求。

该模式对应平面指标较高,工程造价增幅较大。

第二种模式:内侧车道左侧靠近护栏,从驾驶员心理方面分析,在正常行驶状态下,车辆略偏外侧车道行驶,驾驶员视点距离路缘带1.5m,通过计算,当r≥1278m时,能满足视距要求。

第三种模式:驾驶员视点位于内侧车道中心线上,距离路缘带1.875m,通过计算,当r≥1109m时,能满足视距要求。

第四种模式:汽车沿内侧车道外边缘线行驶,驾驶员视点距离路缘带2.2m,通过计算,当r≥995m时,能满足视距要求。

该模式对应平面指标较低,与驾驶员行车习惯适应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第二种模式比较符合驾驶习惯,对圆曲线半径要求适中,能较好的指导公路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有效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设计速度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规
范规定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规范规定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
km/h m m m
120 2000 1000 650
100 1278 700 400
80 668 400 250
60 307 200 125
2、解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的技术措施
高速公路平面布线,受控制条件,采用小于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应根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措施包括加宽中央分隔带、压缩中央分隔带、压缩右侧硬路肩、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等。

加宽中央分隔带
采用左右分修,加宽中央分隔带,将弯道外侧半幅护栏内移,加大横净距,满足视距要求,此方式适用于路基段,桥梁段采用将增加投资,并影响美观。

压缩中央分隔带
根据计算结果,当所需横净距小于中央分隔带要求的最小宽度时,可以压缩
中央分隔带宽度,取消绿化,加大侧向净宽,满足视距要求,但压缩后中央分隔带宽度必须满足设置护栏及盲沟的最小宽度。

此方式适用于路基段,拓宽横净距较小的情况,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值,桥梁段采用将增加投资,并影响美观。

压缩右侧硬路肩
保证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变,将行车道外移,根据计算结果调整车道标线,压缩硬路肩宽度,但当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必须按照规范设置紧急停车带,保证行车安全。

此方式适用于路基段及桥梁段,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小,但缓和曲线长度可能不满足规范值。

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在进入弯道前,设置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前方内侧车道路况并控制车
速;或在弯道范围内布设监控探头,在进入弯道前设置提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查看监控屏幕,了解前方弯道范围内路况。

此方式适用于路基及桥梁段,但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且须定期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结束语
本次主要研究满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方式及解决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的技术措施。

计算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建议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从安全、经济等角度出发,选取相应计算模式,指导工程设计。

对于解决横净距不足的技术措施,需要根据项目工点特征,选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 jtg/t b05-200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
南》
4、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
5、孙家驷《公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