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瘫的症状及治疗

合集下载

胃瘫(医学ppt)

胃瘫(医学ppt)

• 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根据文献综
诊断标准
合如下: (1)术后7天仍需行胃肠减压,或者终止 胃肠减压进食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 为半流质饮食后再次出现胃潴留症状而 需行胃肠减压者。 (2)胃引流量>800ml/d,持续时间超过 5天。 (3)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 机械性梗阻征象。 (4)无明确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5)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如
临床特征
•胃瘫发生时,小肠及结肠动力
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故患者可 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体检发 现胃振水音。胃镜检查及胃肠 道造影可排除流出道机械性梗 阻,核素标记液体胃排空试验 提示胃排空延迟。发病率:国
治疗
• 心理干预 • 一般治疗 • 促动力药物
治疗
• 中医治疗 • 胃镜治疗 • 手术治疗:慎 重
• 中药:大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十
全大补汤
• 针灸: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
三阴交、太冲等,重者取俞穴
胃镜治疗
胃镜检查改善胃瘫症状的可能机制: • 通过胃镜注气扩张胃腔和空肠输出袢, 机械刺激胃肠平滑肌,激发了有效蠕 动的形成; • 胃镜适度刺激胃壁或通过吻合口刺激 空肠输出袢,加速胃及空肠输出袢蠕 动功能的恢复; • 胃镜检查时可反复多次通过吻合口,
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胃瘫综合征 其中以急性最为常见。 • 发生在术后开 始进食的 慢性胃瘫综合征 1-2 d内或饮食由流质向半流质过 渡时;
临床表现 常有持续性上腹饱胀、嗳气、反酸及呕吐大量胃内
容物等症状 体检有胃区振水音
胃肠减压量持续多日>800 ml/d
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无蠕动波、吻合口慢性炎症, 有时可见吻合口水肿,但胃镜能通过吻合。 上消化道造影:胃蠕动差或无蠕动,造影剂虽可通 过吻合口,但是胃内造影剂残留多,有明显排空延 缓征象

胃瘫治疗方法

胃瘫治疗方法
2,促胃动力药
2.1氨甲酰甲基胆碱其是一种拟胆碱类药物,可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增加胃收缩能力,但是不能以协调的方式促进胃排空,会引起恶心、呕吐。适宜作为胃复安的辅助用药。 胃窦与脑干旁路的多巴胺及5-HT3受体起到止吐作用,同时也能促使肠道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肠道肌层神经丛释放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从而使平滑肌直接收缩改善胃动力情况。胃复安可增强食管、胃窦收缩力,降低幽门及十二指肠张力,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胃排空功能。胃复安于口服后60 min或者静脉注射后30 min起效,血药浓度半衰期为4h,给药方式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口服用药需安排于餐前30~60min。由于胃复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存在嗜睡、抑郁、闭经、高泌乳血症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者可出现锥体外系功能紊乱、静止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静止不能多在使用后前3个月发生,表现为易激惹和多动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在停药后数月甚至数年内仍可存在。
7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术后胃瘫,主要病理原因为高血糖引发的迷走神经功能障碍和间质细胞的损伤。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控制腹部手术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在手术后恢复饮食期间,随着糖尿病患者进食餐数的增加,医护人员应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对于不能经口饮食者,应采取肠内或肠外营养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其中又以肠内营养为首选。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2.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为胃肠蠕动波受体激动剂,能增强胃窦部及小肠运动,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瘫。术后使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对腹部手术后的胃肠蠕动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使用红霉素可引发快速耐受反应,故多用于短期急性胃瘫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有腹部痉挛和呕吐。
2.6,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替加色罗具有增加胃排空功能,适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美国FDA最新批准的促胃动力药物,但是对治疗糖尿病性胃瘫存在安全性问题。不良反应可见腹痛、腹泻、眩晕、背部疼痛。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胃瘫痪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指胃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导致食物不能顺利地从胃中通过。

这种病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神经损伤、药物副作用、手术并发症等。

胃瘫痪患者通常出现呕吐、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会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在治疗胃瘫痪方面,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恢复胃肌肉功能和改善胃排空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例如,普鲁卡因胃培尔滴定液可通过刺激胃肌肉收缩来改善胃排空。

其他药物例如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也可被用来促进胃肌肉收缩。

2. 突破性技术:电子胃调节器(EGM)是最近引入的治疗胃瘫痪的新技术。

这是一种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设备,通过向胃肌肉发送电信号来促进收缩。

EGM被植入体内,可以调节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

3. 胃起搏器:也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胃起搏器是植入体内的小型装置,用来刺激胃肌肉收缩,以改善胃排空。

它通常可以通过外部磁力或蓝牙来进行调节。

4. 高强度超声治疗: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高能量超声波来刺激胃肌肉,促进收缩。

据报道,这种治疗方法在改善胃排空和减少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5. 胃肌肉训练: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进行特定的锻炼来加强和恢复胃肌肉的功能。

胃肌肉训练一般由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可以通过使用电刺激、特殊的运动和按摩等手段来加强肌肉。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如中药疗法、针灸、功能性糖类的使用等。

然而,这些方法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需要指出的是,胃瘫痪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治疗方法可能需要组合使用。

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吃较大份量的食物,并采取多餐少食的饮食模式以减轻症状。

总的来说,胃瘫痪的治疗方法是多样化的,且不断有新的治疗手段出现。

然而,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病情的详细评估和临床经验来确定。

因此,如果患者怀疑自己患有胃瘫痪,建议尽早就医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胃瘫痪,又称为胃轻瘫或胃麻痹,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常常表现为胃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患有胃瘫痪的患者来说,这些症状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胃瘫痪的最新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胃瘫痪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存在着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且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物理治疗则是通过物理手段来刺激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电针、针灸、按摩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胃瘫痪的症状,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且效果因人而异。

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胃部神经、修复胃肠道功能等方式来改善胃瘫痪的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例如,中医药治疗、针灸配合心理疗法等新型治疗方法,通过调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这些新型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胃瘫痪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针对胃瘫痪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身病情,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胃瘫痪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该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期尽快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希望随着医学的发展,能够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让胃瘫痪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胃瘫痪,又称为胃轻瘫或胃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胃瘫痪患者来说,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最新的胃瘫痪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胃瘫痪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缓解症状。

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此外,可以适量多餐少食,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缓解胃瘫痪的症状。

其次,针对中度胃瘫痪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目前,一些新型的胃肠道调节药物已经问世,能够有效缓解胃瘫痪引起的不适症状。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医嘱,避免药物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重度胃瘫痪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胃肠道手术已经变得更加安全和精准。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胃瘫痪的患者,如慢性胃扩张、胃排空障碍等,可以考虑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以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近年来,胃肠道微生态调节疗法备受关注。

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对于一些患有顽固性胃瘫痪的患者,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针对胃瘫痪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循医嘱,同时也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希望本文介绍的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胃瘫的诊断标准(一)

胃瘫的诊断标准(一)

胃瘫的诊断标准(一)胃瘫的诊断标准胃瘫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是胃瘫的诊断标准的详细解释:症状表现胃瘫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以下症状之一或几个症状的组合:•胃胀、腹胀感明显,持续时间较长;•食欲减退或完全丧失,甚至厌食;•反酸或嗳气频繁,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食物残渣或呕吐物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喂养困难或肠梗阻症状;•反复发生胃痛或腹痛。

临床检查医生在诊断胃瘫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观察患者的外貌、体型、腹部是否膨胀、肠鸣音是否异常等指标。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电解质平衡以及可能存在的感染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胃镜、超声、X射线或胃肠道透视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观察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

胃排空检查胃排空检查可以评估胃的排空情况,常用方法包括胃排空试验和胃内食管导管法等。

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评估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是否异常,判断胃瘫的程度和范围。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和相关研究,诊断胃瘫需要满足以下标准之一:1.腹痛、恶心、呕吐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并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2.体检、胃镜及胃排空检查等结果显示存在胃瘫的相关表现。

如果患者同时满足上述症状、临床检查和诊断标准,胃瘫的诊断可以被建立。

总之,胃瘫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相应的临床检查结果。

只有通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和综合分析,才能确立胃瘫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

胃瘫痪最新治疗方法胃瘫痪,又称为胃轻瘫或胃肌无力症,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胃排空功能受损,导致胃排空延迟和胃内食物滞留。

患者常常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胃瘫痪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胃瘫痪患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蔬菜等,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大餐和过度饱食。

此外,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胀,也有助于改善胃瘫痪的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胃瘫痪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促胃动力药、抗呕吐药和胃酸抑制剂等。

促胃动力药可以增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排空,减轻胃内食物滞留的情况;抗呕吐药可以缓解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胃酸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压力,有助于改善胃排空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胃瘫痪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例如,腹部按摩、温热疗法、针灸、理疗等都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胃排空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饮食指导、姿势训练、吞咽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促进胃肠功能的康复。

最新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胃起搏器治疗。

胃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通过刺激胃肌电活动,促进胃排空,改善胃瘫痪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胃起搏器治疗对于一些难治性胃瘫痪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胃排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胃瘫痪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常见的手术包括胃肠道电刺激术、胃肠道手术重建等。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和肌肉功能,改善胃排空功能,减轻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

综上所述,针对胃瘫痪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改变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胃起搏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PGS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除膳食调节外, 可采用药物、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PGS发生后, 通常小肠和结直肠的功能不受影响,故可通过空肠 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但要注意营养制剂的配 方,过高的脂肪制剂可延缓胃瘫的恢复。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包括:①多巴 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此两者 均属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可选择性拮 抗周围性多巴胺D2受体,加速胃的运动和协调胃十 二指肠运动,促进胃内食物排空,疗效约为22%;甲 氧氯普胺是临床上最早使用的胃肠动力促进剂,兼 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故应警惕其锥体外系症状, 疗效约为18%。②呱啶苯酰胺衍生物,代表药物为 西沙必利。这是一种5一HT4受体激动剂,能增加肌 间神经丛节后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生理性释放,加快 胃肠运动,可使约40%的病人症状缓解。近年来出 现一种新型胃肠动力促进剂一普卡比利(prucalo— pride),也属5一HT4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进胃肠动力 和结肠转运的双重作用。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 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其对胃肠动力的影响越来 越受到重视。红霉素治疗剂量为3~6 mg/kg,溶于 100 ml 5%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中,以5 ml/min的 速度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5 d,具有快速纠正胃 电节律和改善胃排空的功能。国外新开发了很多大 环内酯类衍生物,统称为胃动内酯类(motilides),其 促进胃动力的作用优于红霉素,且无抗生素活性,显 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④非甾体类抗炎药和 COX-2抑制剂:两类药物均具有镇痛作用,可减少 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还可通过抑制前列腺 素合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以减少对胃肠动力的抑 制。⑤替加色罗(tegaserod):作为5一HT4受体部分 激动剂,替加色罗是美国FDA最新批准的促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胃瘫的症状
胃瘫主要表现为腹胀和呕吐,一般在术后数日拔除胃管进食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时出现,呕吐呈溢出性,呕吐物为食物及含有或不含有胆汁的液体。

查体可见上腹部胀满,中下腹平坦,肠呜音微弱或消失。

振水音阳性。

辅助检查:应用X线或碘剂动态观察,可发现残胃扩张、无收缩或蠕动极弱,钡剂长时间停留在残胃内,数小时后有极少量钡剂可呈点状或线状缓慢通过吻合口分散在输出肠段内。

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扩张、无收缩和蠕动、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输出肠袢无梗阻现象。

胃镜、X线检查、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胃瘫诊断很有价值。

2、胃瘫的发病原因
2.1、迷走神经切断术
胃瘫的发生直接与胃部手术的方式和次数有关。

迷走神经干切断和胃窦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率为26%;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则为5%。

提示胃瘫的发生与胃失去神经支配有关。

迷走神经切断后,使近端胃迷走神经控制功能丧失,担负胃底松弛和容纳的后期紧张性收缩功能紊乱,导致液体排空加快。

2.2、术后自主神经系统改变
术后胃瘫发生与术后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

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抑制胃平滑肌细胞收缩。

2.3、糖尿病
血糖增高可使胃的移行性复合运动Ⅲ相缺乏胃窦收缩振幅、频率降低,幽门收缩,胃电节律紊乱,使胃排空延迟,而且其程度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关。

糖尿病胃瘫患者的内脏神经轴突发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

神经节超微结构显示非特异性树突肿胀。

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3、胃瘫怎么治疗
胃瘫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镇静剂和抗胆碱药,此外还可应用药物、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

其中,营养支持是关键。

胃瘫发生后,通常小肠和结、直肠的功能不受影响,所以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要注意营养制剂的配方,过高的脂肪制剂会延缓胃瘫的恢复,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

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吗丁啉),两者均属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

多潘立酮可选择性的拮抗周围性多巴胺D2受体,加速胃的运动和协调胃十二指肠的运动,促进胃内食物排空,疗效约为22%:甲氧氯普胺是临床上最早使用的胃肠动力促进剂,兼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故应警惕其锥体外系症状,疗效约
为18%。

胃瘫患者局部胃脘辨证有气滞者多选丁香、木香、厚朴、枳实、枳壳、香附等行气通腑;血瘀者选活血化瘀药如川芎、元胡、穿山甲等;脾胃虚寒者用温通之品如干姜、细辛、肉桂、桂枝、川椒、乌药等,并加艾灸温通行气化瘀。

外敷时常选用一些辛辣、芳香、气味较浓的窜透性药物,其特点是不但疗效好,且多能透皮吸收,使药直达病所。

中药外敷治疗胃瘫时多选胃之募穴中脘及上脘、下脘、神阙等穴,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药物通过穴位可疏通经络
使胃气通畅,在穴位上艾灸,对虚寒气滞血瘀患者更能加强温通经络、疏通胃气效果。

外敷时应使药物避开手术刀口处,注意观察病人是否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中药灌肠时尽量慢滴,灌后嘱病人静卧半小时,以使药物在肠道充分吸收更好发挥疗效。

1、禁食
发生胃瘫时不能再吃东西了,事实上病人自身也不会想吃,需要对胃引流、减压,或者用生理盐水洗胃,减轻痉挛的症状。

2、饮食的护理
虽然说禁食,但是如果完全没有营养的摄入,病人是撑不住的。

开始可能需要肠道营养支持或者是静脉滴注葡萄糖,后逐渐可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最重要的就是少吃多餐,同时只
能吃流食。

可以炖汤同时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营养支持。

饭后不要立即躺下,靠坐一段时间,有利于胃排空。

3、心理
胃瘫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病人可能会因此出现焦虑、抑郁、恐慌的心态,此时需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安慰。

待一段时间后,胃瘫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此时病人可以开始慢慢扩大饮食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