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旗概况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北边的省份之一,人口稀少,土地广阔,民族文化独特,农业资源丰富。
扎赉特旗名列其下,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东北地区的牧业县。
区内较大面积的耕地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途,但尤其是气候对于当地的农作物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气候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一、主要农作物1、小麦扎赉特旗总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适合种植小麦。
这个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不但可以作为本地人民的主食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作物,对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玉米扎赉特旗干旱干冷,气候条件十分独特,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种植矮秆玉米。
同时,玉米植株监管较为容易,可以增加单株产量,因此也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之一。
3、大豆由于扎赉特旗本地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量不大,因此大豆这类比较具市场前景的商品作物在当地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对于有投资意向来到扎赉特旗发展生产的商家来说,生产大豆具有相对较高的优势。
4、其他作物扎赉特旗种植的其他农作物也比较丰富,如油菜、葵花等农作物种植在当地也具备很大的前途。
不过这种爱好农业投资的事情还是需要考虑到当地的交通、出口、市场等因素,才能够达到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农业气候区划扎赉特旗处于东北亚冷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区的植被带上,春夏季温度偏低,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左右。
区域内夏季雨量集中,冬季晴天居多,无霜期短,一般10月底至4月中旬,年均为135天。
夏季产生降水量一般为局地暴雨,对于局部地区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而且夏季长日照的气候条件也适合光合作用,这时候种植作物生长快,效益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东北地区境内的环境空气干燥,风大,这方面也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如建造风蚀林等,对提高区内农业生产能力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扎赉特旗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对特殊的优势。
扎赉特旗旅游景点

扎赉特旗旅游景点
扎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下辖的一个旗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以下是该地的一些旅游景点:
1. 草原风光:扎赉特旗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拥有广袤无垠的原始草原景观,是赏析草原美景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绿油油的大草原、奔跑的牛羊和各种动植物。
2. 扎赉特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扎赉特旗境内,是我国重要的高山草甸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内有着独特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是珍稀野生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3. 扎赉特旗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扎赉特旗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民族艺术品,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4. 扎赉特旗民俗文化体验:在扎赉特旗,游客可以体验到当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包括蒙古族传统歌舞表演、包饺子、喝奶茶等传统活动。
5. 扎赉特神山:位于扎赉特旗境内的神山是当地蒙古族民众的圣地,游客可以登山朝拜,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6. 张家山风景区:这是一个集生态旅游、养生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这里有着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扎赉特旗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扎赉特旗附近旅游景点

扎赉特旗附近旅游景点
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东北部,周围风景秀丽,有多个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以下是一些扎赉特旗附近的旅游景点:
1. 好鲁吐杭风景区:位于扎赉特旗西部,是一处以河流、森林、湖泊为主的风景区,以其纯净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2. 努尔米哈草原:位于扎赉特旗东南部,是一片辽阔的草原,草原上有丰富的植被和广阔的视野,可以进行露营、登山、骑马等活动。
3. 新民川矿泉温泉:位于扎赉特旗西南部,是一处集矿泉和温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可以享受温泉浴和矿泉水的清凉。
4. 胜利湖风景区:位于扎赉特旗南部,是一处湖泊景区,湖面碧波荡漾,周围山水相映成趣,是休闲垂钓和观景的好去处。
5. 布特哈拉草原:位于扎赉特旗北部,是一片连绵不绝的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宛如世外桃源,可以进行骑行和拍摄。
以上是扎赉特旗附近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去游览。
扎鲁特旗概况

扎鲁特旗自然概况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地理坐标北43°50’~45°50’,东经119°14’~125°57’。
土地面积17193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302424人。
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由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13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6%。
旗人民政府驻鲁北镇,邮编:029100 代码:150526 区号:0475。
拼音:Zhalute Qi。
【行政区划】辖14个苏木乡镇,206个嘎查村:鲁北镇、黄花山镇、嘎亥图镇、巨日合镇、巴雅尔吐胡硕镇、联合屯镇、香山镇、罕山镇、太平山乡、毛都苏木、巴彦塔拉苏木、乌额格其苏木、查布嘎图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道老杜苏木、前德门苏木、巴彦芒哈苏木、乌兰哈达苏木、格日朝鲁苏木、阿日昆都冷苏木;嘎达苏种畜场。
【历史沿革】扎鲁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清初设扎鲁特左、右两旗,1949年合并置扎鲁特旗。
汉时扎鲁特旗为辽东郡北境,唐时隶属于营州部督府制,自元代属上都路。
明朝时归内客尔客部,此时元裔达延汗之孙和尔朔哈萨尔之长子乌巴什自称伟威诺颜,始号为扎鲁特。
清初天聪年间(公元1628年)乌巴什之孙内齐、色本等人先后率领其所部归服于清太宗,聪德4年(公元1639年)编为扎鲁特旗,顺德五年,分左右两旗,1935年重新统一,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本旗划为哲里木盟。
2000年,扎鲁特旗辖6个镇、5个乡、14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92484人,其中各乡镇苏木人口(人):鲁北镇 53716 巨日河镇 15583 联合屯镇 15228 黄花山镇 9119 巴雅尔吐胡硕镇 7017 嘎亥图镇 17625 香山乡 12066 罕山乡 10646 工农乡 10193 伊和背乡 13604 太平山乡 9072 塔拉宝力皋苏木2418 乌兰哈达苏木 S529 阿日昆都楞苏木 3492 格日朝鲁苏木7903 乌力吉木仁苏木 8908 查布嘎土苏木 6613 巴彦茫哈苏木5917 乌额格其苏术 13016 前德门苏木 7149 巴彦塔拉苏木 10794 道老杜苏木 4870 毛都苏木 9448 巴彦宝力皋苏术 4635 霍林郭勒苏木 2243 香山农场虚拟乡 7024 乌日根塔拉农场虚拟乡 4573 乌额格其牧场虚拟乡 11907 嘎达苏种畜场虚拟乡 2176 。
扎赉特旗神山风景区介绍

扎赉特旗神山风景区介绍
扎赉特旗神山风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境内,总面积约为11.7平方公里。
神山是著名的“别斯托格洞穴群”所在地,洞穴共分为七层,长约20公里。
其中有些洞穴堆积有如石棉般的景观,令游客感到奇妙和震撼。
此外,神山风景区还有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神山寺、神泉、神树、神窟等,这些景点被虔诚的信仰者们视为神圣之地。
神泉是一个常年涌出清澈见底的泉水,据说可治病养生。
神树又称“赛勒大树”,因其形似人手拥抱的姿态,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总的来说,扎赉特旗神山风景区是一个融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历史遗迹和宗教信仰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旅游胜地,而洞穴群更是此地最大的亮点之一。
扎哈介绍

扎哈淖尔工业园区简介一、扎鲁特旗概况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东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南望京、津、唐三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是东北亚资源富集区和重要的能源基地。
全旗土地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9.2%。
辖11个苏木镇、16个国有农牧林渔场,260个嘎查村分场、2个街道办事处。
扎鲁特旗是一块富饶的热土,大兴安岭南段山脉横亘北部,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资源总量占通辽市的80%。
全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是中国最美丽的山地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中部属丘陵地带,农牧结合,物产丰硕;南部为坨沼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扎鲁特旗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经济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以扎哈淖尔工业园区、鲁北工业园区为平台,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后加工、农畜产品、风电、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非金属及建材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地,工业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进不断巩固提高,扎鲁特大地正在掀起改革和建设的新高潮。
扎鲁特旗历史悠久,孕育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在这片希望田野上的31万各族人民正在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筑巢引凤,抢抓机遇,辛勤耕耘。
日新月异的今天,扎鲁特面临着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扎鲁特旗物丰超凡、商机无限。
富集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已成为投资兴业的宝地。
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扎鲁特将本着“互惠多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热诚期盼与国内外客商、朋友和有识之士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宽领域的经济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
二、扎哈淖尔工业园区概况扎哈淖尔工业园区位于扎旗最北部,是霍林河煤田的核心区,距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177公里,东与新建70万吨电解铝厂相临,距国道304线17公里,距霍林郭勒市30公里,西距白音华工业园区90公里,北与鲁霍公司、扎哈淖尔分公司等重点企业相临,南临霍林河水库及罕山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褐煤资源情况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褐煤资源情况
位于扎鲁特旗境内的扎哈淖尔煤田是霍林河煤田的主要部分,南邻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毗连。
地理座标:东经119°12′—119°30′,北纬45°16′—45°26′,煤田面积约400 km2,褐煤储量120亿吨。
2007年7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472勘探队开展详查工作,2008年初提交勘探成果,查明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霍林河组,分上、下两个含煤,上含煤段含可采煤层4层,下含煤段含可采煤层9层;可采煤层有褐煤和长焰煤两个煤类,属高热值褐煤,中热值长焰煤;中灰、特低硫—低硫、低磷—中磷煤。
褐煤原煤水分平均在7.83~16.28%之间;灰分平均在14.23~33.70%之间,经洗选后除ⅡB、ⅢA煤层为低灰煤,其他煤层均为特低灰煤;挥发分平均在41.6~48.3%之间变化,浮煤挥发分平均在39.67~45.28%之间变化,均在37%以上,属高挥发分煤;全硫平均在0.33~1.06%之间变化;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平均在17.90~25.89MJ/kg之间;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在18.55~26.69MJ/kg之间;二氧化碳还原率在41.3~77.8%之间变化,反应性较强。
各煤层热稳定性在44~57%之间变化,属较低热稳定性煤—中等热稳定性煤;焦油产率平均
在6.35~10.93%之间变化,除1煤层为含油煤外,其他各煤层均为富油煤。
扎赉特旗农业基本概况

扎赉特旗农业基本概况扎赉特旗位于兴安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嫩江右岸。
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毗邻。
地里坐标北纬46º04′-47º21′,东经121º17′-123º38′.年均平均日照为2855小时,平均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10-135天,年积温2200℃--2800℃。
总面积11155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40万。
扎赉特旗是农业大旗,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显著特点。
全旗现有耕地510万亩,其中水浇地160万亩和川地200万亩,适合甜菜种植。
甜菜种植具体发展方案如下:2014年共落实甜菜面积50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7万亩。
明细如下:音德尔镇3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6000亩。
好力保乡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4000亩。
努文木仁乡300亩。
巴彦高勒镇4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6000亩。
新林镇3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3600亩。
巴彦扎拉嘎乡5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3600亩,图牧吉镇28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6000亩。
胡尔勒镇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阿拉达尔吐乡3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宝力根花乡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巴彦乌兰苏木4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巴达尔胡镇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阿尔本格勒镇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400亩。
种畜场32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亩。
林场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亩。
东部分局2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6000亩。
图牧吉劳教所700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6000亩。
2015年种植甜菜5万亩,发放无残留药害玉米除草剂20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鲁特旗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扎鲁特旗位于东经119°13′48″—121°56′05″,北纬43°50′13″—45°35′31″,地处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西北端,属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全旗东西宽11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西辽河沙丘地平原。
全旗最高点吞特尔山位于罕山林场,海拔1444.2米,最低点位于道老杜苏木的塔拉花牧铺,海拔179.2米。
(二)气候条件:扎鲁特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具有光能资源丰富、干燥少雨,雨量集中等特点。
年均降雨量382.5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
年均气温6.6‴,年均蒸发量1800毫米以上,年均湿度49%,年均风速2.7米/秒,年均日照时数2882.7小时。
无霜期平均139天,其中,北部91—114天,中南部130—147天。
(三)资源状况:1.土地资源。
全旗土地总面积17471平方公里,近通辽市土地总面积的1/3。
其中耕地面积189万亩,草牧场面积170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291万亩。
2.矿产资源。
扎鲁特旗矿产资源丰富,约占通辽市矿产资源总量的80%。
目前,全旗共发现各类矿床(点)120余处。
主要有铬、铍、锗、铪等稀有稀土金属,铜、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煤、石墨、叶腊石、云母、萤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等非金属矿产。
其中,煤炭储量120亿吨,“801”稀有金属储量2亿吨。
全旗现有矿山企业74家,开采、冶炼一条龙的格局正在形成。
3.水资源。
扎鲁特旗境内较大河流共9条,支流49条,分属嫩江和辽河两大水系。
海日罕山以北,发源于大罕山的霍林河、乌布日昆都楞河和阿日昆都楞河属嫩江水系;海日罕以南,发源于海日罕山的前进河、鲁北河、巴彦巨流河、巴彦塔拉河和源于格日朝鲁苏木境内的艾林河及由阿鲁科尔沁旗流入我旗的乌力吉木仁河属辽河水系。
全旗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6亿立方米。
全旗现存水库3座,有小河西水库、黄花山水库和八一水库。
全旗现有各类农用机电井8545眼,井灌控制面积44万亩。
(四)社会结构:全旗辖11个苏木镇、16个国有农牧林渔场、238个嘎查村分场、2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和24个居委会。
总人口30.24万,总户数8.89万户,其中蒙古族占45.6%,是一个由蒙、汉、满、回、朝鲜等15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人。
农牧民24.2万人,农牧民中贫困户有 1.62万户、6.8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22.5%,其中,绝对贫困户5890户,24730人,相对贫困户10310户,43270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扎鲁特旗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资源转换战略,突出“两强三转四打造”,推进“三化”进程,培育壮大了畜牧养殖和矿产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全旗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3亿元,同比增长19.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4:30.9:38.7。
财政收入完成2.23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028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625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03和420元。
工业:全旗现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7家,有鲁霍煤炭有限公司、皓海化工有限公司、威林酒业有限公司、草原兴发扎鲁特肉食品厂、兴塔矿业有限公司等较大企业十几家,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类石墨、白酒、饮料、有色金属、塑料稳定剂、金属门窗等产品。
全旗工业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依托矿产和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矿产资源就地增值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上谋求更大的发展。
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9.6个百分点,增速达47.6%。
这标志着我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逐步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40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个(亿诚能源公司300万吨煤矿和20万吨腐质酸盐厂建设项目),超5千万元项目1个(石长温都尔铅锌矿建设项目),超千万元项目13个,是历史上开工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年。
全部工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59%。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60.9%;实现利税1.3亿元,增长154%;实现税金9615万元,增长134%。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58.6%;实现利税9928万元,增长182%;实现税金7268万元,增长106%。
工业产品销率达到97.2%。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9.6%,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
这充分显现出工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强劲拉动作用。
农牧业:扎鲁特旗可利用草牧场1300万亩,年产天然优质牧草13亿公斤以上。
常年粮豆产量3.5亿公斤,“扎鲁特绿豆”名扬海外,年产量5000万公斤,是全国闻名的“杂豆之乡”。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一直处于自治区101个旗县前列。
2006年养殖业生产总值占农业比重60.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养殖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
禁牧舍饲和草畜平衡工作取得了压减牲畜115万个羊单位的突破性进展,畜牧业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畜群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种青贮、转化农作物秸秆,多途径解决饲草不足和草畜不平衡问题。
黄牛冷配9.4万头,小畜人工授精29.8万只,种青贮47万亩,种多年生牧草16万亩。
通过增草、减畜、提质,达到了增效的目标,缓解了草牧场超载过牧的压力,草畜平衡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扶持贫困家庭2658户11163人,其中稳定解决温饱1334户5602人。
劳务输出完成61287人(次)。
新农村新牧区“1585”示范整治工程成效显著。
全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黄羊、马鹿、天鹅等150余种,野生植物有麻黄草、甘草、防风等200余种。
天然山杏林面积230万亩,居全国旗县之首。
被自治区列为绒山羊、山杏核、中草药材、农畜副产品四大基地。
林业: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西南余脉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是通辽市北部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全旗总土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00万亩,有林面积342.9万亩,立木储积量23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1.92%。
建有自然保护区34处,总面积551万亩,自治区级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是通辽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通辽市森林草原防火核心区。
目前,全旗森林草原防护面积2415万亩。
2004年被列为自治区8个重点森林草原防火旗县之一。
全旗林业用地面积1234.9万亩,其中宜林地458万亩,已启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551万亩,包括重点公益林536.9万亩、地方公益林14.1万亩。
旅游业:扎鲁特旗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蒙古族说唱艺术一一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闻名的“民族版画之乡”和“民族曲艺之乡”。
旗内有扎鲁特山地草原、罕山原始天然次生林保护区、荷叶花湿地保护区、金界壕、固龙公主墓、岩画等自然和人文景点20多处。
目前,全旗有自然保护区32处,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5.65亩,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8.6%。
基础设施建设:扎鲁特旗交通条件较好,通霍铁路从扎旗纵向穿过,在境内里程71公里;全旗“三纵五横”主骨架公路已基本形成,公路总里程2203公里(不舍304复线和304线至道老杜公路),其中:国道198.9公里,省道101公里,县道349公里,乡道992公里;黑色路面总里程541公里。
“一路三桥九通”公路建设工程完工。
扎鲁特旗电网处于东北电网末端,66千伏电网276里,10千伏电网3552公里,低压配电9236里。
全旗有66千伏变电所8座,总容量27050KVA,主变10台;10千伏供电所1座,总容量40000KVA,主变2台。
城乡电力低压网改造和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竣工,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开工。
完成了全旗水资源综合评价和《鲁北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富贵花园、警苑小区、新鲁小区、旗医院病房楼等一批开发项目开工。
小城镇改造重点实施了鲁北工业园区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排水排污和信息通讯等管线改造工程,广场及出口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土建和百巷治理工程等,总投资3000多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品位和功能,小城镇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
扎鲁特旗邮政电信业发达,中国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和邮政等通讯、邮递网络覆盖全旗。
教育卫生事业:2006年以来,全旗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全旗现有小学65所,教学点39个,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培训中心1所,国办幼儿园2所。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32所,住宿生7470名。
小学适龄儿童在校生20063人,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在校生13084人,入学率达90%以上;高中在校生5440名。
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19%。
小学毕业率为99.28%,初中毕业率为97.64%。
全旗小学专任教师2465人,学历合格率为99.88%;初中专任教师1172人,学历合格率为97.7%;高中专任教师284人,学历合格率为96.9%。
全旗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苏木镇场卫生院26所,其中中心卫生院7所,普通卫生院19所,开设床位共183张;国营农牧场卫生院4所,开设床位16张;嘎查村卫生室469个。
全旗旗级卫生人员447人,乡级卫生人员354人,嘎查村级卫生人员469人。
旗、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
社会保障事业:2006年全旗城镇低保对象达到3469户8327人,同比增加657户1790人。
全年发放城镇低保资金866.04万元,人均补差102元。
进一步加大了分类施保工作力度,开展城镇低保家庭医疗救助、大学生入学救助等临时救助工作,全年救助城镇低保大病人员56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0.8万元;救助城镇低保大学生58人,发放救助金5.8万元。
将3330户9816名特困农牧民纳入低保范围,发放农村低保金363.4万元,成为全区第一批将农村低保金发放到户的旗县。
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民工医疗保险,为515名农民工办理了参保手续。
全年扶持211户农村特困无房和和危房户建房546间。
开展了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工作。
全年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30.7万元,救助236人。
为9816名特困人口和898名五保户对象交纳合作医疗个人统筹金10.7万元,特困户、五保户参合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