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舞剧《朱鹮》赏析论文之欧阳学文创作

合集下载

舞剧朱鹮观后感800字

舞剧朱鹮观后感800字

舞剧朱鹮观后感800字本次观看的舞剧朱鹮让我领略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这场演出以朱鹮鸟的保护为主题,以现代舞蹈方式展现了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生态的珍视与保护。

整场演出静中带动,风景线清晰,舞者们的每一个舞步都精彩绝伦。

演出一开始,灯光效果和音乐的配合,营造出了一种异域风情。

一些舞者身穿传统的舞蹈服装,以各种不同的姿势交互起舞,犹如海浪般迎向舞台,给人以一种不稳定的视觉效果。

这也让人联想到朱鹮鸟在江南的栖息,这种优雅神秘的世界,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这个演出中,朱鹮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舞蹈者们将她的形态与特点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舞剧将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朱鹮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从成长到飞起来的时刻,以及从烟火春光到牧场的不同心境等等。

整出舞剧设计华丽,整场演出的道具,音乐及流畅的舞蹈设计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的舞台世界里。

除了视觉的享受,音乐也是带动这个演出的重要元素之一。

音乐是演出的灵魂,是舞者们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音乐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放松的氛围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这场舞剧是一次既引人入胜又令人省思的观看体验。

这个演出使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应该去关注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朱鹮鸟来代表这种态度,也很让人感动。

朱鹮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演出让观众很清楚的感受到了,同时也带动了观众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我们应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观看朱鹮舞剧,感悟人与自然的交融,让我意识到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去保护,输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舞剧是由困难演练而成的,每个舞者都有代表着每个演员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朱鹮鸟的形象塑造也很成功,让观众充分了解它象征着的意义。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然资源,并且积极回应环保组织的号召。

在这次观剧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自然中的美好,也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做更多在保护和监管环境方面的行动。

同时,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使命。

舞剧《朱鹮》观后感

舞剧《朱鹮》观后感

舞剧《朱鹮》观后感近日,我观看了一场名为《朱鹮》的舞剧,这场舞剧令我深受感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评价。

《朱鹮》是一部以故事为基础的现代舞剧,其舞蹈情节围绕一只珍稀鸟类朱鹮展开。

故事讲述了,在一次大雨中,一只小朱鹮被冲散,失去了父母以及归宿。

它一路艰辛地寻找着家园,最终被当地群众发现并得到救治。

这场舞剧通过朱鹮的成长之路,讲述了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故事。

在观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和启发。

首先,在舞蹈表演方面,舞者们的技艺娴熟,身姿舒展且精准。

他们的动作和节奏紧密结合着故事情节,向观众展示出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其次,这部舞剧独具深刻的寓意,突出表现了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珍稀生物的存在就如同我们自身的生命,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守护。

通过这部舞剧,观众们可以深入了解到这种珍稀鸟类的生存状态和现状,这有助于培养我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动。

在本次观看中,舞剧中的一些元素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朱鹮在嬉戏时的欢快、朱鹮在孤独中的忧伤和孤独,从中可以看出舞者们对角色的深入刻画和熟练演绎。

此外,音效和舞美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

由于整体环节与故事的紧密结合,音乐和道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起带来了一场视听效果十分震撼和强烈的舞蹈演出。

通过这次观看,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我相信这对他人也是有所启发的。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稀释生命的意义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更加强烈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行动,为珍惜生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舞剧《朱鹮》深入人们心灵深处,引起了观众在内心多方面的共鸣,因此,这是一部十分优秀和令人难忘的舞剧。

朱鹮舞剧观后感

朱鹮舞剧观后感

朱鹮舞剧观后感导言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朱鹮舞剧表演。

这场表演令人陶醉,不仅通过舞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表达了对濒临灭绝的朱鹮的保护与珍爱。

本文将就该舞剧表演的舞美设计、演员表现和内涵意义进行细致的观后感分析。

舞美设计朱鹮舞剧的舞美设计令人赞叹不已。

背景舞台以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为主题,展现出山川江河的雄伟壮观。

舞台的布景、道具和灯光的运用精确到位,使整个表演颇具视觉冲击力。

特别是鲜艳的舞服色彩,每一套服装都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形成了视觉上的饱和感。

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舞美师通过巧妙的编排,将动作与舞台效果相融合,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世界。

舞台上那些富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以及演员身体的流畅运动,给人一种舒适与愉悦的感觉。

演员表演整个舞剧的表演水平远超出我的想象。

演员们优雅高贵的身姿与灵动般的舞蹈动作相得益彰。

他们每一个细节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紧密配合,精确无误地完成复杂而又繁重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也是无可挑剔的。

他们利用肢体和面部表情,传递出情感与内心的变化,使观众能深入地感受到舞剧中所表达的主题。

特别是在展现朱鹮生态与自然美的舞蹈场景中,演员们通过婀娜多姿的舞蹈动作,将朱鹮的优雅与稀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内涵意义朱鹮舞剧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意味着对濒临灭绝的朱鹮进行保护与珍爱的呼声。

整个舞剧通过精心编排的舞蹈场景,展现了朱鹮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和生态环境。

这些场景告诉了观众朱鹮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引起了人们对朱鹮保护问题的关注。

在朱鹮舞剧中,还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表达出尊重大自然及其生物的情感和思考。

舞剧中的朱鹮作为一种稀有、濒危的物种,象征着世界上无法复制的珍贵之物,希望能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总结观看朱鹮舞剧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

舞剧中美妙的舞蹈、精美的舞美设计和出色的演员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身心愉悦的感受。

舞蹈作品舞剧《朱鹮》赏析论文之欧阳数创编

舞蹈作品舞剧《朱鹮》赏析论文之欧阳数创编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舞蹈作品赏析》期末考核论文浅析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学 院: 音乐学院专 业: 音乐学(舞蹈教育)班 级: 2014级4班姓 名:杨骐滔学号:************关键词:朱鹮,艺术特征摘要朱鹮,象征幸福吉祥的美丽珍禽,被称为“吉祥之鸟”。

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

在人类的记忆深处,朱鹮是一种多情的鸟类,它们矜持、典雅、洁净、高贵,同时也敏感、脆弱和多疑。

那时节,朱鹮与人类是多么亲近友善,多么情意绵绵。

不知自何时起,“吉祥之鸟”渐渐淡出了人类视线。

人类在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

野生朱鹮繁衍所必须的蓝天净水和宁静自然的栖息生态,已经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险恶了。

仅仅不到100年,野生朱鹮种群便已宣告濒临绝迹。

本文将深入舞剧《朱鹮》的故事去了解在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前言本文以央视网,星光大剧院,央广网等诸多媒体的阐述以及《大舞台》2016年第Z2期的概述入手,深入探讨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

在呈现朱鹮纯美、典雅、洁净、高贵的背后,彰显启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平等和共处的理念,启发对人类与其他生灵和自然环境休戚与共关系的思考--但愿,守望的不只是人类自己的家园,而是共同的美好家园。

一、舞剧《朱鹮》的创作背景“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 ,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泠春塘栖绿树”……象征幸福吉祥的世界珍稀鸟类朱鹮被誉为“吉祥之鸟”、“东方宝石” ,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的翩翩舞姿,为历代诗人所吟咏赞叹。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朱脸鹮鹭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

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其生存记录,但20世纪60至70年代,各地均无再现。

直至1981年夏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仅残存的7只野生种群。

后经过划建朱鹮保护地和我国科研人员开展人工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只。

《朱鹮》舞蹈观后感400字

《朱鹮》舞蹈观后感400字

《朱鹮》舞蹈观后感400字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刻体会到了《朱鹮》这出舞蹈作品所传递出的深厚情感。

这场舞蹈如一股清流,涤荡着我的心灵,让我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场舞蹈讲述了一只失去了伴侣的朱鹮经历重重困难之后重新找到新伴侣、繁衍后代的故事。

整个舞蹈的编排及音乐的配合十分优美,将观众带入了朱鹮的世界,感受着它们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朱鹮们在险峻的山峰间飞翔,挣扎着生存,在寂静无声的夜晚里哀嚎着失去伴侣的痛苦。

但最终,它们依然选择面对困境,找到了新的伴侣并延续了后代,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和力量。

此时,观众们也被感染了这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不可替代。

在这场舞蹈中,我特别喜欢一句台词:“只有不断去尝试,才有迎来新生机会的可能。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朱鹮的故事,
也适用于我们所有人,我们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尝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

同时,我也被舞蹈中细致的肢体动作和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舞者们完美地演绎了朱鹮的行为和情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绚丽和灿烂。

通过这场舞蹈,我深刻地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即使遇到困难和挑战,也要勇敢、坚韧地迎接,发扬生命的力量。

我认为这场舞蹈不仅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更有对生命的呼唤和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感受这样一
种积极乐观、生命力满满的舞蹈作品,去感受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
舞剧《朱鹮》是一部让人感受到鸟儿自由飞翔及生命力的舞剧。

该剧通过舞蹈、音乐和多媒体效果的完美配合,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鸟儿世界。

在该剧中,舞者们通过华丽的翅膀、轻盈的身姿和优美的舞蹈展现了鸟儿们的美丽与自由。

特别是那一群鹤舞者,她们如同一只白羽装点的大鹤,在巧妙的编排下展现出了一幕幕优美的舞蹈。

而多媒体效果也为整个舞剧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感。

场景中出现的大屏幕、灯光和音乐的组合让观众仿佛尽享了一次极致的视听盛宴。

但是,除了表达鸟儿的美丽和自由,该剧也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警醒。

在舞剧的结尾,剧中的朱鹮在生态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被抓捕,而舞者们通过跳更
加快节奏的舞蹈表达了对朱鹮命运悲惨的不满。

此时,观众们被剧中传达出的深刻含义震撼到了,舞剧《朱鹮》不再是单纯的一场欣赏表演,而是强烈的社会意义深厚的观念性作品,鼓励人们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观看舞剧《朱鹮》的过程中,我被表演者们感人至深的演绎所打动,为朱鹮的悲惨命运而深感不安,也因此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整个舞
剧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希望市民们都能够来欣赏这一舞蹈艺术作品,感受到它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1000字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1000字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1000字近年来,中国的文艺复兴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作为文艺的重要形式之一,舞剧汇聚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观众在身心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在我看过的舞剧中,《朱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鹮》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以中国特有物种“朱鹮”为题材的一部现代舞剧。

整个故事围绕着朱鹮的繁殖和保护展开,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的关注和保护。

演出中,舞者们身着朱鹮的形状,轻盈的舞姿和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朱鹮和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

演出背景中的惊艳色彩和梦幻音乐也令我难以忘怀。

在舞剧《朱鹮》中,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者们的精湛技巧和演出的戏剧性都让我感到无限震撼。

整个舞剧设置的台词,在表达对自然保护的呼唤的同时,也展现了亲情、爱情、友情等人类情感。

观众们在这些情节中不仅仅是观赏者,更加是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可以感同身受地感受到朱鹮和自然界所传达出来的呼唤。

此外,《朱鹮》中的舞蹈和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舞者们流畅的舞姿和优美的动作,令人仿佛看到了朱鹮的身姿,非常逼真。

音乐的选曲也是非常符合剧情的,将现代电子音乐和民族特色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舞台效果。

观看舞剧《朱鹮》让我明白,自然界的美丽和脆弱需要我们人类去关注和保护。

同时,也让我对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知。

非常充实的观看体验和美好的艺术享受,让我对中国舞蹈艺术建立了更深厚的热爱和敬意。

综上所述,舞剧《朱鹮》以中国特有物种为背景,让科技与人文结合,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关注。

在舞剧的表演、音乐、剧情中,都体现了中国舞蹈艺术特有的韵味和文化。

通过观看这部舞剧,我们收获到了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审美享受,更多的是关于文化和信仰的自我启迪。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800字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800字

舞剧《朱鹮》的观后感800字近日,我有幸观看了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朱鹮》舞剧,这是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的现代舞剧,更是一部浓郁的中国文化熔炉。

舞剧表现了朱鹮面临的危机,以及人类为拯救濒危动物所做出的努力。

该舞剧的舞蹈、音乐、服装和舞美景观都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美丽。

舞剧《朱鹮》的主线故事非常简单:它展示了朱鹮面临的困境,以及我们如何保护它们。

这些珍稀的鸟类面临着许多挑战:栖息地的缩小、被猎捕、环境污染等等。

表演者以舞蹈的形式为观众展示了这些问题,而真实的鸟声则透过音频回响在舞台上,这些场景让观众感到心灵上的震动。

同时,剧中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舞蹈演出和精美的舞美景观,也用最优美、最高雅的方式表达了生态保护的要求。

舞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一只朱鹮被猎杀了,其羽毛飘散在地面上。

不久之后,另一只朱鹮来到了这里,它难以置信地看着另一只的羽毛。

然而,当它抬头看向天空时,它美丽的羽毛也被利箭掉在了地上。

这一场景令人心痛,同时也令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如此不考虑后果的破坏生态,为什么要列出这么长的保护动物法规,难道不是保护动物和人类同等重要吗?此外,舞剧还有许多场景和精美的细节显示了舞蹈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对我而言,剧中击鼓的舞蹈表现了人类和自然的角逐,而最后和人类合作并成功孵化出小朱鹮的场景则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共生。

恢弘的场景造型和传统舞蹈的演出,让我深感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此外,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互动也让我感到非常有趣,演员们给观众带来的舞蹈氛围让我和身边的观众不约而同地鼓掌喝彩。

最后,观看这场演出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所有元素是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和平衡关系的破坏将对地球爆发严重的危机。

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保护我们珍贵的动物,因为他们不仅仅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他们也是地球上受欢迎的顶峰,有关他们的任何保护或破坏都会对地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第二学期
欧阳学文
《舞蹈作品赏析》期末考核论文
浅析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
学院: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舞蹈教育)
班级:级4班
姓名:杨骐滔
学号:120810104026
关键词:朱鹮,艺术特征
摘要
朱鹮,象征幸福吉祥的美丽珍禽,被称为“吉祥之鸟”。

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

在人类的记忆深处,朱鹮是一种多情的鸟类,它们矜持、典雅、洁净、高贵,同时也敏感、脆弱和多疑。

那时节,朱鹮与人类是多么亲近友善,多么情意绵绵。

不知自何时起,“吉祥之鸟”渐渐淡出了人类视线。

人类在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

野生朱鹮繁衍所必须的蓝天净水和宁静自然的栖息生态,已经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险恶了。

仅仅不到100年,野生朱鹮种群便已宣告濒临绝迹。

本文将深入舞剧《朱鹮》的故事去了解在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前言
本文以央视网,星光大剧院,央广网等诸多媒体的阐述以及《大舞台》第Z2期的概述入手,深入探讨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

在呈现朱鹮纯美、典雅、洁净、高贵的背后,彰显启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平等和共处的理念,启发对人类与其他生灵和自然环境休戚与共关系的思考但愿,守望的不只是人类自己的家园,而是共同的美好家园。

一、舞剧《朱鹮》的创作背景
“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 ,“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泠春塘栖绿树” ……象征幸福吉祥的世界珍稀鸟类朱鹮被誉为“吉祥之鸟” 、“东方宝石” ,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的翩翩
舞姿,为历代诗人所吟咏赞叹。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朱脸鹮鹭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

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其生存记录,但20世纪60至70年代,各地均无再现。

直至1981年夏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仅残存的7只野生种群。

后经过划建朱鹮保护地和我国科研人员开展人工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只。

1985年,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共同保护朱鹮计划》,共同推动朱鹮的繁育和保护。

深入了解朱鹮种群曲折的繁育之路后,陈飞华深受触动,更是感慨人类在拯救朱鹮过程中的跨越国别、跨越民族的携手合作。

这更加坚定了用舞蹈艺术触发人类思考与其他生灵和自然环境休戚与共的决心。

“古代时的朱鹮和人,和今天农村鸡鸭鹅与人的关系一样祥和。

然而,人类在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

脆弱的朱鹮繁衍所必需的蓝天净水和宁静自然的生态,已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险恶了。

我们希望通过朱鹮曾经的失去,表达人类永久的珍惜,希望今
天我们守望的不只是人类自己的家园,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的美好家园! ”陈飞华说。

正是带着这样深沉的思考,陈飞华找来了一流的创作班底,让沉淀并孕育了4年的《朱鹮》终于“起飞”了。

佟睿睿编导、郭思达作曲、罗怀臻编剧,青年舞蹈家、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舞林争霸》人气明星朱洁静、王佳俊领衔主演,舞剧《朱鹮》主创团队可谓阵容强大。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近四年时间里,创作研讨20余次,数易构思,并实地赶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创作采风,深入了解朱鹮的生活习性,收集影音资料,丰富创作积淀,确保《朱鹮》“飞”得更高。

朱鹮是东方的,她一定属于中国舞。

《朱鹮》以国际珍稀保护鸟朱鹮为题材,表现人类在近代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与自然、与环境、与各种生灵相伴相生休戚与共的同命关系——从久远的农耕时代开始,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步入近代,随着人类在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野生朱鹮繁衍所必须的蓝天净水和宁静自然
的栖息生态愈加险恶,朱鹮种群濒临绝迹;到了现代,中国陕西洋县最后7只野生朱鹮的发现,“吉祥之鸟”再次回归人类视线,在人们越来越自觉的精心保护和悉心呵护下,朱鹮出现了物种复苏的吉祥征兆。

舞剧《朱鹮》讲述的是古代一位朱鹮仙女爱上了村庄里的一个樵夫,由于天庭规定仙凡不能相恋最终只能分开,临别时留下一片羽毛作为信物。

千年后(近代)由于人类拓展空间破坏了朱鹮的生存环境导致她们即将灭绝。

转世为记者的樵夫因羽毛再次想起了仙女,但是一己之力无法拯救他心爱的仙女和其他人。

时光流转记者晚年来到了博物馆,看到了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生前来参观已成标本的朱鹮。

记者想把羽毛还给朱鹮,恍惚间仙女再度出现与他一起共舞了一番。

二、舞剧《朱鹮》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音乐的沉重之美
该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郭思达的作曲部分。

他把西方的交响乐和中国的民乐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音乐中既有东方古典的美感又有沉重肃穆的历史感。

整个舞剧我最喜欢的也是音乐,中国的尺八琵琶竹笛二胡等乐器配合着剧情递进穿
插在配乐中格外好听,加上交响乐特有的恢弘的感觉,把气氛烘托的恰到好处使整个舞剧赏心悦目。

我平时看电影也是比较注重音乐的,听到好听的音乐会老泪纵横。

这次音乐加上好看的布景以及荡气回肠的故事和演员精彩的演绎可谓相得益彰。

(二)舞蹈述说的故事
虽然整个舞剧里没有一句台词,但是通过舞者们的肢体语言表达还是能理解整个故事的剧情。

无论是像牛郎织女在河边相遇的套路还是男主无法拯救女主的伤心欲绝,以及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朱鹮无处安身逐渐灭绝等情节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使人身临其境一般。

结局里老年男主在博物馆再次与女主共舞,暗示了希望朱鹮这个物种能在大自然再次复苏繁衍生息看到她们美丽的身影的美好愿望。

整部剧演员们优雅曼妙的舞姿非常美轮美奂,音乐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剧情中朱鹮的孤独无助男主的悲痛欲绝让人动容。

而音乐那种古典的美感不输日韩欧美的音乐,就像李善姬的《姻缘》那种彷佛有画面感的如泣如诉让人听后能感同身受不禁热泪盈眶。

这种以爱情传说形式的环保题材舞剧用
来教育人们共同提高保护动物的观念比普通的说教我觉得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舞剧《朱鹮》舞蹈结构的艺术特征
《朱鹮》究竟美在何处?
舞剧《朱鹮》主题上关注环保、关注生态,形象上塑造典雅、高贵,动作语言上传递亲和、友善,结构上淡化故事、冲突等。

在于平看来,一方面,《朱鹮》在结构上淡化了故事、冲突,是引来业界不同看法的关键处,但这恰恰是作品美的奥妙,使其可以更多地关注舞蹈本体,所以给人唯美、震撼之感。

另一方面,《朱鹮》的主题、形象以及传递的生态关怀有善的内涵,还有人与自然靠近的真的期盼,从而让几乎所有看过《朱鹮》的观众都有种难以言传的山长水远、风轻云淡之感。

于平认为作品依然有提升空间:“如果把这部作品创作比作画一条龙,当下的感人之处是点睛,但龙脉还可以再琢磨细化,比如可以借鉴经典芭蕾舞剧的结构方式,把目前的两幕戏各自分为两场,让叙事更清晰、流畅。


赵汝蘅用“讲究”来评价《朱鹮》之美。

“芭蕾一辈子
追求的就是讲究,在我第一次看《朱鹮》时已经觉得它是非常讲究的了。

它的讲究不仅仅在于舞台上的动作设计,而是一气呵成。

打开大幕,色调、舞蹈、灯光等是个统一体。

而现在有些作品不统一,各玩各的,拿到台上感觉特别隔,所以讲究是这部舞剧的精华。

”但按照精品的标准,赵汝蘅直言会更挑剔。

“《朱鹮》尽管美,尽管讲究,为何还不那么感动人?作为舞台剧,它还是有欠缺的地方。

”赵汝蘅指出,该剧在结构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芭蕾舞剧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仙女》《吉赛尔》的故事很简单,但是说得非常清楚。

好的结构,可以让观众看完后感到激动、感动。

结语
"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
人体是最为极致的艺术,一人一舞一足一条,脚尖的一抹红,头顶的一片天,精灵般演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别让后代在博物馆里看到更多生灵的标本。

舞剧《朱鹮》前半场是灵动的、雀跃的、悠然的,后半场是惊恐的、不安的、哀伤的,但是不管什么背景和氛围,在我眼里,她们哪里是演员,分明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生灵在
大自然里律动~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蹈演员的肢体魅力,还是蛮感动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位群演的脖颈部功底,那敏捷、俏皮、有力的一次次摆动,真把朱鹮这物种演到出神入化了!虽然我大概没见过真正的朱鹮,可是它们在我心里再美也不过如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