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
如何在科学制作活动教学中实现动手与动脑的平衡——《做框架》一课教学有感

是 土 养学 的创 造 能 力 根 教 材 编 『 }
排 .本 课 的 动 于 制 作 活 动 包 括 两 个 :
分 讨论 的 时 f . 更 多 的 时 间用 来 引 1 将 _ I J
导 学 生 思 考 : 什 么加 一 根 斜 杆 它 就 为
看 似 热 、 碌 的 科 学 制 作 活 动 教 学
l . 们 小 学 科 学 教 师 『天 注 学 1 我 1 , 科 学思 维 的 发 展 、 《 框 架 》 教 育 科 学 版 祉 六 做 足
、
精 心 为 学 生 提 供 实
次 制 作 活 动 的 教 学 都 离 不
~
作 活 动 的 要 求
利 学 制 作 活 动 的 教 学 , 防 止 学 要 卣 目的 制 作 活 动 。 在 这 课 中 . 生 学 的制 作 时 间有 卜 分 钟 左 右 。如 果 老 五
师控 制 不 好 . 会 Ⅲ现 我 试 教 中 遇 到 就 的 问题 — — 学 生 不 愿 意 停 下 来 。学 生
、
的必奋 , 只好 让 这 节 制 作 活 动 课 存 热
断 . 得 绕 紧 但 是 一 般 的 精 品 店 有 难
一
热 闹 闹 的氛 罔 『 草 收场 。我 深 深 地 { 1
感 到 这 样 的 教 学 没 有 达 到 预 设 1 的
种小橡皮 圈 , 然很薄 , 圈小 , 虽 皮 但
扰 素 。
二 、让 学 生 明确 理 解 制
小 学 科 学 的 教 学 巾 . 学 制 作 活 动 课 科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 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正方体框架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首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见过这些建筑物吗?有哪位同学认识这些建筑物吗?(埃菲尔铁塔,广播电视塔,电线塔)同学们的见识真广泛,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三角形)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框架的特点。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环节。
(一)制作三角形和四方形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两个框架(出示三角形和四方形框架),同学们想做吗?(想)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三角形和四方形。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做的三角形和四方形哪个更牢固?(三角形)5.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个正方形加固呢?请同学动手做一做?6.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加一根木条,变为两个三角形),这个小组的办法真不错。
还有哪个小组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不一样做法吗?7.我们加这根木条有什么作用呢?(更加稳定)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这种特点来加固其它的框架结构。
(二)制作正方体框架1.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组图片,看一看这些图片有些什么形状呢?(长方体,圆柱体,立体三角形屋顶)2.同学们有没有兴趣也来做一做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呢?(有)3.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要求。
做框架-熊莹

(1)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的小棒(7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和2号信封的橡皮筋,我们来扎两个框架。(教师指导橡皮筋缠绕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检验框架是否牢固
同学们轻轻拉一拉,推一推,看框架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3、教师提醒
(1)制作材料是3号信封的小棒(5根短小棒、7根长小棒),如果觉得材料不够,可以把刚才已经用的材料也用上。
(2)同学们汇报展示时,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作品的名称和作用。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交流
四、本课小结:
我们的时间有点短,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点少,有许多同学的创意还没有实践,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做完自己的创意作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象埃菲尔那样伟大的建造家!
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再看课件)这幅图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看到它011ca3009158.html
2、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在铁塔动工时,巴黎的居民却不这样认为,工地附近的居民吓坏了,有人还跑到法院去起诉建造家埃菲尔。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框架的有关知识和加固框架的技能,并且体验到了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爱惜物品的教育,因为在做立体框架
1、刚才我们做的是平面图形框架,你们会做立体框架?今天大家先来尝试一把,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小建造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建造一个立体框架,要求:有创意、美观、牢固。
2、PPT011ca3009158.html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做框架》【整体设计】《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
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1、初步认识框架。
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
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
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
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
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
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科版科学《做框架》上课课件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图
最初设计
第一次 改进后的设计
第二次 改进后的设计
设、计图
优缺点 分析
加( )根斜杆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2-5
《做框架》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 )根斜杆
加( )根斜杆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做框架》

做简单的框架
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什么样的框架图?
三角形
四边形
观察一下这两个图形受到外力时会有什么变化?哪一个容易变形?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我们发现:三角形的框架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
稳 定 不稳定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推力
斜杆越多,能够承受的重量越大 在做好的框架上 放书,它能承载 多少本书?
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 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 撑出很大的空间 。还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课堂总结
•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 构。 • 2、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 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3、增加的斜杆起“拉”“推”的作用, 使框架不变形。 • 4、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 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 是 既省材料又坚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 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 二、选择题 1、加固正方体至少需要几根斜杆( A )A 4根 B 6根 C 8根 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B)A横杆 B斜杆 C竖杆 3、 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A 正方体 B 长方体C 三角形 4、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5、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6、下列( B )框架不易变形。 A、 B、 C、 7、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C ) A正方体 B 长方体 C球形 8、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9、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10、做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C )斜杆。 A8 B12 C6 11、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 C )形状的。 A、梯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六上第二单元实验操作

活动和注意点
4.测试纸拱的承载能力
课题和页码:2.3《拱形的力量》P31-32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2)两边各用一本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3)用更多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整合,不要将这个完整实验变成三个实验。
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 起…… • (3)介绍评价总结。 注意事项: 1.要求造一座跨度大的现代化大桥;2.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评 分标准
拓展性活动
2.2瓦楞纸板设计 2.3瓜皮拱的体验和延伸 2.4不同饮料瓶的科学性 2.6萝卜高塔 2.7钢索桥钢缆拉力体验
活动和注意点 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关系的实验
课题和页码: 2.1《性质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长度20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 18cm)的纸条,垫圈;长度20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 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演示好“马鞍形绑扎法”;2.长竹棒怎么增加起到效果最佳。
活动和注意点
7.建高塔
课题和页码:2.6《建高塔》P39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实验步骤: • (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
水等材料制作高塔。 • (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
活动和注意点 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
课题和页码: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 。 实验步骤: •(1)用同样大小A4纸折成 “一”“ㄩ”“W”“口”“O” •(2)将“一”字形纸梁垫在桥墩上,放垫圈,测出承受垫圈 数量。重复三次。 •(3)用相同方法测出其他形状纸梁承受垫圈数量。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框架》预学案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预学案】
1、预习课本P36-37,完成以下内容:
像铁塔这样_____________叫做框架结构。
观察书本图片,框架结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
2、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
(1)捆扎小窍门:
(2)小组合作:
尝试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框架,分别从上方按压,观察其受力情
况。
(3)哪种框架更稳定?哪种容易变形?为什么?
①
将小木棍
十字交叠
②用橡皮筋将
食指和下面的
木棍捆3圈
③将另一个木棍
放在捆绑的食指
和木棍之间
④食指上推,将橡皮
筋绕过上方的木棍,
捆在下方木棍上
⑤松开
食指,调
整小木
棍
【导学案】
探索一:做简单框架
画出从上向下挤压后,框架的变形情况。
探索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 实验步骤:
1、搭建一个正方体框架
2、计划增加( )根斜杆去加固,将增加斜杆的位置画在下图。
3、测试承重力:这个框架可以托( )本书。
● 思考: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下的压力, 哪些地方可以加斜杆? 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解决难点:
在让四边形框架稳定时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适机辅导。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正方体框架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请同学们观察建筑物的图片。
课件出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给学生观察。
2、图片中的这些建筑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科学里,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3、现在我们认识了框架结构,请你说说身边哪里有还框架结构?
4、大家知道的还挺多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框架这一课。
板书:做框架
二、做简单框架
1、请大家再来观察图片中的这些框架结构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师说明框架结构一般是由三角形和四边形组成的。
板书:三角形,四边形
2、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呢?
3、那怎样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呢?
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完毕分组汇报。
4、教师向同学们介绍制作材料。
5、学生分组制作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教师巡视,适时提示,发现优秀作品。
制作完毕,展示作品,给予评价。
6、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学生感受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发现它们的不同,小组汇报。
小结:三角形框架稳定、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容易变形。
7、四边形框架不稳定,那如何使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汇报。
实践验证、感受加斜杆是否变得稳定了。
8、四边形框架加斜杆后是否变得稳定了?
9、为什么四边形框架加斜杆后变得稳定了?
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汇报。
课件演示斜杆的支撑作用。
三、做正方体框架
1、我们刚做的简单框架都是平面框架,现在我们来做复杂的立体框架。
课件出示正方体框架。
2、正方体框架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我们怎样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呢?
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汇报。
4、我们来进行制作比赛,要求是要做到稳定、美观、材料少。
学生分组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师巡视,适时提示。
学生展示作品,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请大家课后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