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J10A精细化工导论
精细化工概论2.1

金属醇盐是指金属置换醇中羟基的氢而生成
21
②醇盐法:
所谓醇盐法就是利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制备超
细粉体材料的一种方法。
22
金属醇盐的特性
①一般具有挥发性
②金属醇盐容易进行水解
23
醇盐法应用举例
Ba(OC3H7)2 、Ti(OC5H11)4等分 子混合后,经水解过滤干燥后得到
BaTiO3 。
36
市场预测:全年需5000吨
用于感光材料领域的nm-TiO2需50(t / a); 用于防晒化妆品领域的nm-TiO2需200( t / a ); 用于气体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领域的nm-TiO2需25( t / a ); 用于电子陶瓷领域的nm-TiO2需240--340( t / a ); 用于光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领域的nm-TiO2需300( t / a ); 用于高级汽车面漆领域的nm-TiO2需500( t / a ); 用于功能性化学纤维织物领域的nm-TiO2需1000( t / a ); 用于新型无机杀菌剂领域的 nm-TiO2需1000( t / a ); 用于新型塑料领域的nm-TiO2需1500( t / a );
19
均匀沉淀法举例
该法常用的试剂有尿素。其水溶液在
70℃左右发生分解反应:
(NH2)2CO+3H2O→2NH4OH+CO2 ↑
生成的NH4OH起到沉淀剂的作用。
20
2、醇盐法
①金属醇盐: 的含M-O-C-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化学通式为M(OR)n,M为金属,R代表烷 基或烯丙基。
15
共沉淀法举例
利用该法可以制备含有两种以上金属元 素的复合氧化物超细粉。如向BaCl2和 TiCl4混合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能沉淀 出BaTiO(C2O4)2· 4H2O,经过滤、洗涤和 加热分解等处理,即可得到具有化学计 量组成的、所需晶型的BaTiO3超细粉。
精细化工概论最终版

精细化⼯概论最终版⼀、名词解释:1、表⾯活性剂:是指加⼊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状态发⽣明显变化的物质。
2、结构两亲性:表⾯活性剂⼀般都是线性分⼦,其分⼦同时含有亲⽔性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性的⾮极性疏⽔基团,因⽽使表⾯活性剂具有双亲性。
3、CMC: 表⾯活性剂分⼦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4、浊点:对于⾮离⼦型表⾯活性剂,其亲⽔性作⽤依赖于醚氧或其他氧氮等杂原⼦与⽔的极性相互作⽤或氢键相互作⽤温度的升⾼溶解度降低⾄⼀定温度以上,⾮离⼦表⾯活性剂⽔溶液将分离出表⾯活性相,外观由清亮变浑浊,这个开始变浑浊的温度就称为浊点。
5、克拉夫脱点:离⼦型表⾯活性剂⼀种特性常数,离⼦型表⾯活性剂在⽔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慢慢增加,但达到某⼀温度以后溶解度迅速增⼤,这⼀点称为临界溶解温度,也叫作Kafft点,Tk或Kp表⽰。
6、HLB:表⾯活性剂分⼦中亲⽔和亲油基团对油或⽔的综合亲和⼒称为亲⽔亲油平衡值.7、精细化率:精细化⼯产品的总值/化⼯产品的总值×100%8、热塑性树脂:是具有受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性能,⽽且不起化学反应,⽆论加热和冷却重复进⾏多少次,均能保持这种性能。
9、胶黏剂:凡是能将同种或不同种的固体材料粘接在⼀起的物质。
10、ADI(⽇允许摄⼊量):是指⼈⼀天连续摄⼊某种添加剂,⽽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最⼤摄⼊量,以每⽇每公⽄体重摄⼊的毫克数表⽰。
mg/kg ADI=MNL(最⼤⽆作⽤剂量)× 1/10011、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
(指特定的施⼯⽅法涂覆在物体表⾯后,经固化在物体表⾯形成有⼀定强度的连续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涂膜的⼀种精细化⼯产品。
)12、两性离⼦表⾯活性剂:指分⼦中同时具有阴离⼦和阳离⼦基团的表⾯活性剂。
主要有咪唑啉型、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磷酸脂型。
13、⽯油化学品:在⽯油开采及其制品的⽣产中,需添加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对提⾼采油率,改进⽣产⼯艺,改善燃料油和润滑油的重量具有重要作⽤。
精细化工导论 第四章:化妆品

功能性:指化妆品具有护肤美容等功能,还可以根 据人们的需要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防晒、增白、 抗衰老、保湿、抗氧化等。 化妆品的使用不仅能够改变人的生理现象,而且能 够改变人们的心理状态。
4.1.3化妆品的质量保证
质量性能
安全性 稳定性 使用性
试验项目
各种安全性试验、重金属实验、斑贴试验等 色调稳定性试验、耐光性试验、气味稳定实验、 防腐试验、物理化学稳定性试验 使用实验(官能试验)、流变性试验
分类 头发用化妆品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目的 洗发 护发 染发 烫发 染发、脱色 生发、养发 整理 洁齿 口腔清洁 芳香
主要制品 洗发香波 护发素、调理剂 发膏、发水、发油 烫发剂 染发剂、头发漂白剂、调色剂 生发剂、生发香水 整理剂 牙膏 口腔清爽剂 香水、香粉
头皮用化妆品 口腔用化妆品
芳香化妆品
4.1.2化妆品的质量特性
此外也具有增白,改善皱纹和皮肤松弛,防粉刺 等功能。
基础化妆品的种类:主要有化妆水、乳液、膏霜等。 1、化妆水:多为透明液体,能收敛、中和及调整皮肤生 理作用,进而防止皮肤老化,恢复活力,主要用于洗脸 后、化妆前。化妆水主要有适于油性皮肤的收敛性化妆 水、补充皮肤水分和油分的柔软性化妆水和具有清洁功 能的碱性化妆水等。
白色颜料:纯二氧化钛具有高折光率,颗料细,遮盖力与着 色力均强。用于白色或浊度化妆品。 炭黑:由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分解得到。着色力与遮盖 力均较好,主要用于眼眼黛、眉笔等。
色素的应用
化妆品色素的应用一般是通过溶解与分散。对水溶性或油性 染料先制成溶液,对不溶性颜料则使其分散于介质中。选用 色素时,还应该注意其稳定性,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及含量, 并须严格控制一定pH值。
263J10A精细化工导论

精细化工导论(Int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63J10A学分数: 3.0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工领域的概况有所了解,基本掌握各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配方原理,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作用机理,能够应用精细化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打好基础,而且应特别种注重参考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各科知识融入本课程,以期在广泛汲取的前提下向知识的深化迈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1、前言(2学时)了解:《精细化工导论》的整体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意义、目的。
2、各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特点、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46学时)(1)香料与香精(6学时)了解:各类香料及其分类,性质,生产工艺,应用范围,未来发展趋势。
(2)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6学时)了解:各类表面活性剂及日用洗涤剂的分类、基本性质、制备工艺、应用、发展趋势。
(3)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6学时);了解:各类添加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4)造纸化学品与皮革化学品(6学时)了解:各类造纸化学品与皮革化学品助剂的分类、性质与用途及发展方向。
(5)合成材料加工助剂(8学时)掌握:加工助剂分类及原理;了解:各类合成加工助剂基本性质、应用与发展方向。
(5)功能高分子(6学时)掌握:功能高分子的分类及功能原理;了解:各类功能高分子的性质、用途与发展趋势。
(6)其它精细化工产品(8学时)掌握:胶粘剂、涂料使用原理;了解:胶粘剂、涂料、染料、油墨的分类、性质、用途与发展趋势。
3、考试(3学时)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采用讲授、引导、启发、讨论、讲授、自学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使该课程对学生真正有益,为学习精细化工工艺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奠定基础。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精细化工概论/ Fine Chemistry Introduction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部门:班级:教师:单位:邮编:电话:Email: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学生。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是工科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指从初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
其方法和过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
本课程重点讲述食品添加剂、胶粘剂、涂料、油墨、部分日化产品等的原料、合成原理、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等。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1.2 精细化工的分类1.3 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5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材料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精细化工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精细化工定义、分类与特点。
重点:精细化工分类、特点及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内涵。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表面活性剂(6学时)2.1 表面活性剂基本概念2.2 表面活性在溶液中的性质2.3 表面活性剂物性常数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6 两性表面活性剂2.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8 特种表面活性剂教学要求: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性质。
重点: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合成。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2)《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3)教学内容及参考学时(第3章)第3章日用化学品(2学时)教学内容3.1 洗涤剂3.2 化妆品教学要求:了解化妆品和洗涤剂的基本组成,掌握化妆品和洗涤剂生产的基本工艺。
精细化工第一、二章绪论

↓G
流化床: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如沸腾的液体。
↑G
移动床:固体颗粒从顶部连续加入,自上而下移动,由底部 卸出.
G
↑↓S
第二章
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合成路线、工艺路线、合成技术。
2、几个重要指标:转化率、选择性、收率、重量收率 、 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的概念及应用。
化学工艺学:
精细化工工艺学包括的内容:对具体产品选择和确定合理 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路线;对单元反应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合成 技术和完成反应的方法,以得到高质量、高产率的产品。
合成路线——指选用什么原料,经哪些单元反应来制备目的
产品。
工艺路线——指对原料的预处理和粗产品的后处理采用哪些单元 操作来完成,采用什么设备和什么工艺流程等。 工艺条件——指反应物的摩尔配比、转化率、反应物浓度、
精细化率= 精细化工总产值
化工总产值
发达国家精细化率在60%以上,1995年我国约35%。
1.5 精细化工的原料资源
基本有机化工 有机化工 精细有机化工 化学工业 无机化工 基本无机化 工 三酸(硫酸、盐酸、硝酸) 二碱(烧碱、纯碱) 肥料(合成氨、尿素)
精细无机化 工
精细化工的原料资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煤 石油 精细化工产品 包括初级产品: 三烯、三苯、乙炔、 萘。 三大合成材料 次级产品:醇、醛、 酸、卤代烃等
曾繁涤,《精细化工产品及工艺学》,化工出版社,1997年;
闫鹏飞等,《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年。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细化工的定义
1.2 精细化工的范畴和分类
1.3 精细化工的特点
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精细化工导论教学设计

精细化工导论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介绍精细化工是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等。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精细化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化工技术。
同时,通过探究实际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精细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常见生产工艺和技术。
3.了解精细化学品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4.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1.精细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精细化学品的应用范围和工艺流程。
3.常见的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和设备。
4.精细化学品在制药、医疗、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5.精细化学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和PPT展示的方式,介绍精细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应用工艺、设备和市场前景等内容。
2.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和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向学生介绍生产工艺、工业应用和市场前景等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教学评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分:评估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实践报告,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5. 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如下:1.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2.学生:应具备基础的数理化知识和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实践课程。
《精细化工》PPT课件

200~300g 500g >500g
物质名称
氰化钾 杀虫剂敌敌畏 药物阿司匹林
化学品乙醇
表1-2 几种物质的LD50值
LD50值(mg/kg体重)
物质名称
2 50~70 500~1000 6000~8000
食品抗氧剂BHA 防腐剂苯甲酸钠
尼泊金丙酯 山梨酸
LD50值(mg/kg体重)
2900 2700 >8000 10500
各种食品中最 大使用量 (E’)
1.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防腐剂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 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 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 苯甲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及其盐类 丙酸及其盐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 剂,在PH值2.5~4之间,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效。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 尿酸,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而解毒,并 全部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内蓄积。
精细化工
绪论
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生 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精细化工是当今 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也 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 一。其基本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为全球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提供高质量、 多品种、专用或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
第一节精细化工的分类和特点
精细化工的形成和发展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 精细化学品的特性
二、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与 安全使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 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 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 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 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工导论(Int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3J10A
学分数: 3.0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工领域的概况有所了解,基本掌握各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配方原理,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作用机理,能够应用精细化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打好基础,而且应特别种注重参考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各科知识融入本课程,以期在广泛汲取的前提下向知识的深化迈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1、前言(2学时)
了解:《精细化工导论》的整体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意义、目的。
2、各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特点、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46学时)
(1)香料与香精(6学时)
了解:各类香料及其分类,性质,生产工艺,应用范围,未来发展趋势。
(2)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6学时)
了解:各类表面活性剂及日用洗涤剂的分类、基本性质、制备工艺、应用、发展趋势。
(3)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6学时);
了解:各类添加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4)造纸化学品与皮革化学品(6学时)
了解:各类造纸化学品与皮革化学品助剂的分类、性质与用途及发展方向。
(5)合成材料加工助剂(8学时)
掌握:加工助剂分类及原理;
了解:各类合成加工助剂基本性质、应用与发展方向。
(5)功能高分子(6学时)
掌握:功能高分子的分类及功能原理;
了解:各类功能高分子的性质、用途与发展趋势。
(6)其它精细化工产品(8学时)
掌握:胶粘剂、涂料使用原理;
了解:胶粘剂、涂料、染料、油墨的分类、性质、用途与发展趋势。
3、考试(3学时)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采用讲授、引导、启发、讨论、讲授、自学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使该课程对学生真正有益,为学习精细化工工艺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奠定基础。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形式:论文。
结合平时成绩(50%)与期末成绩(50%)评定学期综合成绩。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沈一丁,《精细化工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参考书目:钱旭红,《精细化工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陈开勋,《新领域精细化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