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烃[3]

第三章 环烃[3]
第三章 环烃[3]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首页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三节 1。什么叫元组关系演算? 答案1在元组演算中,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简称元组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t|P(t)其中,t是元组变量,表示一个元数默写固定的元组;P是公式(即计算机语言中条件表达式)。{t|P(t)}表示满足公式P的所有元组t的集合。 答案2 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或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后者以域为变量。 元组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t|P(t)},其含义为:这是一个元组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组t(t是元组变量)满足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 2。元组演算的公式定义法则中,规定的原子公式有那三种形式? (1)R(s)。其中,R是关系名,s是元组变量。 (2)s[i]?u[j]。其中,s和u元组变数,?是算术比较运算符,s[i]和u[j]分别表示是s 第i个分量和u的第j个分量。 (3)s[i]?a或a? u[j]。这是a是常量。 3。元组演算的公式定义法则中,规定的三种形式的原子公式各表示何种命题? (1)R(s)。其中,R是关系名,s是元组变量。它表示这样一个命题:“s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 (2)s[i]?u[j]。其中,s和u元组变数,?是算术比较运算符,s[i]和u[j]分别表示是s 第i个分量和u的第j个分量。s[i]?u[j]这样命题:“元组s的第i个分量与元组u的j个分量之间满足?关系。” (3)s[i]?a或a? u[j]。这是a是常量。前一个原子公式s[i]?a表示命题:“元组s的i 个分量值与常量a之间满足?关系”。 4。试述元组演算公式中各运算符优先次序? 优先次序如下:括号、算术比较运算符、 ?∧∨ 5、设有R、S两个关系给出与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相应的原组元算表达式。 (1)RUS可用{t|R(t)∨S(t)}表示 (2)R—S可用{t|R(t)∧?S(t)}表示 (3)R×S可用{t|(?u)(?v)(R(u) ∧ S(v)∧t[1]=u [1]∧ t[2]=u[2] ∧ t[3]=u[3] ∧ t[4]=v[1] ∧ t[5]=v[2]) ∧[2] ∧t[6]=v[3]}表示 (4)设投影操作是∏2,3(R),那么元组表达式写成: {t|(?u)(Ru) ∧t[1] ∧=u[2] ∧t[2]=u[3]} (5)бf(R)可用|t|R}表示,F’是F的等价表示形式。如б2=’d’可写成{t|R(t)∧t[2]=’d’}。用 6。证明合并运算的元组元算表达式与相应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等价性。

第三章第3节(一)课堂练习教学提纲

一、单选题: 1、 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是()。 A、过境货物 B、暂准进出口货物 C、一般进出口货物 D、保税加工货物 A B C D 2、 纸质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准予保税加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经批准可以申请延长,延长的最长期限原则上()。 A、1年;1年 B、6个月;6个月 C、3个月;6个月 D、1年;6个月 A B C D 3、 纸质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报核期限是在手册有效期到期之日起或最后一批成品出运后()内向海关报核。 A、15天 B、25天 C、30天 D、60天 A B C D 4、 电子帐册管理的保税加工报核期限,一般以()为1个报核周期。 A、1年 B、180天 C、60天 D、30天 A B C D

5、 采用纸制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开展加工贸易的货物不需要领取许可证,不需要开设台帐,在办理合同备案阶段步骤正确的是()。 A、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审批合同——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B、审批合同——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C、审批合同——海关审核——合同内容预录入——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D、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审批合同 A B C D 6、 在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海关准予备案的料件,()保税。 A、85%料件保税,15%的料件不保税 B、95%料件保税,5%的料件不保税 C、不予 D、100% A B C D 7、 某加工企业开展服装的加工贸易,该企业属于纸质手册管理模式,并且需开设台帐,该企业在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时,应凭()到海关领取。 A、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B、台帐登记通知单 C、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D、银行保证金台帐开设联系单 A B C D 8、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B、D类管理的企业不能开展加工贸易 C、C类管理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需设立台帐并交付保证金 D、AA类管理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一律实行的是不转,即不设台帐

2015-2016年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学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陈正文审稿人:张向阳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DNA的复制的基本知识,了解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二、预习内容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半保留复制 思考:如何验证? (二八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复制的概念 2、时间: 3、场所: 4、“准确”复制的原理 (三)、DNA复制中的计算问题 1、DNA复制次数与形成的DNA数的关系是2n个(n为复制次数);一个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数相等;双链DNA分子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 G=C 一个DNA分子无论复制几次,形成的新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中含有原来的DNA链。即: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 ①复制至n代,DNA分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 ; ②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来DNA母链的DNA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 个,占子代所有DNA分子总数 的______________ ; ③n代DNA分子中,含原DNA的母链___________ 条,占全部单链的________________ 。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DNA M制的概念 2、简述DNA M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 M制过程的特点。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4、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5、 DNA 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对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 _ (二八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 1?要分析DNA 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 为实验材 料,运用 ________________ ,设计了实验。 2?实验过程 同位素:_、—,标记NH 4CI 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方法: ②子二代DNA 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 这种复制方式是: __________ (三八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什么是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概念)? 2?特点: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V 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 过程: __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 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半保留复制_ DNA 。1958年,科学家以 __________ 分析:①离心 处理 后,为什么子一代 只有杂合链带?

有机第四章环烃.答案doc

第四章 环 烃 4.1 写出分子式符合C 5H 10的所有脂环烃的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并命名。 答案: C 5H 10 不饱和度Π =1 a. 环戊烷 b. c.d. e. 1-甲基环丁烷 顺-1,2-二甲基环丙烷反-1,2-二甲基环丙烷1,1-二甲基环丙烷cyclopentane 1-m ethylcyclobutane cis -1,2-dim ethylcyclopropane trans -1,2-dim ethyllcyclopropane 1,1-dim ethylcyclopropane f. 乙基环丙烷 ethylcyclopropane 4.2 写出分子式符合C 9H 12的所有芳香烃的异构体并命名。 1-propylbenzene cumene 1-ethyl-2-methylbenzene 1-ethyl-3-methylbenzene 1-ethyl-4-methylbenzene 1,2,3-trimethylbenzene 1,2,4-trimethylbenzene 其中文名称依次为丙苯、异丙苯、1-乙基-2-甲苯、1-乙基-3-甲苯、1-乙基-4-甲苯、1,2,3-

三甲苯、1,2,4-三甲苯 4.3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Cl Cl a. b. CH 3 H 3C c.H 3C CH(CH 3)2 d.H 3C CH(CH 3)2 e. SO 3H Cl f.4-硝基-2-氯甲苯 g.2,3-二甲基-1-苯基-1-戊烯 h. 顺-1,3-二甲基环戊烷 答案: a. 1,1-二氯环庚烷 1,1-dichlorocycloheptane b. 2,6-二甲基萘 2,6- dimethylnaphthalene c. 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 1-isopropyl ―4-methyl -1,4-cyclohexadiene d. 对异丙基甲苯 p -isopropyltoluene e. 2-氯苯磺酸 2-chlorobenzenesulfonic acid f. CH 3 NO 2 Cl g. CH 3 CH 3 h.2-chloro -4-nitrotoluene 2,3-dim ethyl -1-phenyl -1-pentene cis -1,3-dim ethylcyclopentane [新版补充的题目——序号改变了,请注意 ] 1-sec -butyl-1,3-dimethylcyclobutane 1-tert -butyl-3-ethyl-5-isopropylcyclohexane 1-仲丁基-1,3-二甲基环丁烷,1-特丁基-3-乙基-5-异丙基环己烷 4.4 指出下面结构式中1-7号碳原子的杂化状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对刺激反应是有快慢的,并且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也是不同的;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了解对刺激的反应(即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知道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能从实验现象或数据中进行分析比较,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以及乐于学以致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以人为中心取材。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学生联系起来,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进一步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不仅有趣,而且更加有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 “激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把兴趣上升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上来并且在课后还会有高涨的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对于初中学生的教学,重点还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采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动手动脑学科学。 让学生掌握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本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注重实践,感受和体验。 3重点难点 知道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扎绵羊”的FLASH小游戏 2名学生先后参与“测测你的反应有多快”,显示测试结果。引起其他同学参与挑战的兴趣。(买个关子) 告知:出现小羊图像(光刺激)→按鼠标(作出反应),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是人的神经系统完成的一个神经调节的过程。(反应快及神经调节过程完成的快) 又比如,听到老师“上课!”(声刺激)→同学起立(作出反应)。 问:你还有其他例子吗?(学生举例) 疑问:1.“刺激”到“作出反应”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2. 为什么游戏中两个同学的测试结果有不同? 想不想也来测试一下自己的反应快慢,并来找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2【活动】活动:“反应快慢的测试” 活动一:正常状态下测试

第三章第3节病毒

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最简单形式是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能识别出病毒,以及了解病毒与其它生物(包括人类)的关系。 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可以在病毒的利用和如何处理收集来的资料这部分教学中多费点功夫,让学生知道处理资料不是简单的剪贴,是有目的有主题的筛选资料的过程。 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的教学资源,组织好教材各个部分,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关系,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等问题。 本节教学是后续遗传物质的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基础。 二、课题: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病毒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能从病毒结构出发说明病毒的生活方式。 能从多侧面举例说明病毒与分类的关系以及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 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经历采用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形式,关注人类与病毒作斗争的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正确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增殖方式。 难点: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是如何完成增殖等生命活动的。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八、板书: 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病毒的大小 2、病毒的结构

衣壳粒、衣壳、核心和核衣壳 3、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4、病毒的代谢特点——专一寄生生物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致病病毒 2、乙肝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防治 3、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防治 4、病毒的利用 生物杀虫剂 医疗 转基因技术中的载体和转导 九、评价: 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乙型肝炎病原体 B、噬菌体 C、艾滋病病原体 D、炭疽病病原体 2、乙肝病毒具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是() A、5种和5种 B、5种和8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8种 3、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4、人和病毒斗争的历史 5、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 十、反思: 教学时介绍病毒结构时,学生对各种名词感到好奇,从作业看,或者不认为病毒是生物,或者认为病毒也有细胞结构,尤其无法理解病毒是专性寄生的代谢特点,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理解,但不能说明噬菌体必须进入细菌体内才能开始代谢,并且其代谢的方式为复制,不断地复制自身。但学生不能据此说明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上课时应点明生物是多样的,从结构到代谢都是丰富多彩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有精巧复杂的结构,由于缺乏酶,因此其独立存在时不具代谢作用。 教学中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想。 08-05 介绍“乙肝”和“艾滋病”时发现学生更期待了解二种病会有什么症状表现,课后及时修改了课件,这节课更贴近生活讲解,学生比较爱听。 作业中针对烧伤病人治疗中是否切除患病部分有不少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切除,应该问一下为什么原因,了解一下学生考虑切除的原因再做评论,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引导。我当时的感觉是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不全面,不能体会伤者的痛苦,问:如果我是头面部烧伤,你准备切那一部分?学生笑,表示理解我的观点,针对病情治疗而非摆脱治疗。 如何预防病毒性传染病,学生极少提及体育锻炼和加强卫生习惯,要注意,每一届学生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开展讨论,才能有针对地引导。 2011-10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本节知识间联系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常见合金的重要作用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 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 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 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 在性能上的主要 差异,知道生活中 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 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 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 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三节金属晶体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辨识常见的金属晶体,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推导晶体类型,从而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并能用均摊法分析其晶胞结构。3.了解混合晶体——石墨的结构与性质。 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实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特征: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

(1)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3)金属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导电过程中不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后者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因而,二者导电的本质不同。 例

1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 答案 B 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如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第3章 环烃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环 烃 1. 试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造式 (1)1-甲基环己烯 (2)3-甲基环己烯 (3)反-1,3-二氯环丁烷(构型式) (4)间二硝基苯 (5)2,7-二甲基萘 (6)对溴硝基苯 (7)对羟基苯甲酸 (8)3,5-二硝基苯磺酸 (9)1-甲基-4-异丙基苯 (10)邻硝基甲苯 (11)9-氯蒽 (12)1,3,5-三乙苯 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画出下列各化合物椅型构象并比较其稳定性 (1) 顺-1,2-二甲基环己烷 (2)反-1,2-二甲基环己烷 (3) 顺–1,3-二甲基环己烷 (4)反-1,3-二甲基环己烷 CH 3 Cl Cl NO 2 NO 2 Cl Br NO 2 C 2H 5 C 2H 5C 2H 5 SO 3H O 2N NO 2 CH(CH 3)2 CH 3 CH 3 NO 2COOH CH 3 CH 3 CH 3

解: (1)CH 3 CH 3 H (2)H CH 3CH 3 稳定性:(2)>(1) (3)H CH 3 CH 3 (4)H CH 3CH 3 H 稳定性:(3)>(4) 3.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1)3-甲基环戊烯 (2)1,2,3,4-四氢化萘 (3) 2-甲基萘 (4)α-萘磺酸 (5)间-氯甲苯 (6)1,3,5-三硝基苯 (7)溴化苄(苯溴甲烷) (8)1,8-萜二烯 (9)1-甲基-4-异丙基苯(或对-异丙基甲苯)(10)对-乙基甲苯 (11)间-硝基乙苯(12)1,1-二甲基-5-异丙基环戊烯 4. 试以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苯 紫色褪去 不褪色 1-庚烯 紫色褪去 棕色褪去 庚烷 不褪色 CH 3SO 3H NO 2 O 2N NO 2 CH 2Br C 2H 5 NO 2 CH 3 ? ????→?4 KM nO 酸性??? →?4 2 /CCl Br CH 3 Cl CH 3 C 2H 5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函数 第三节反比例函数 玩转河南8年中招真题(2008?2019年) 命题点1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高频) 一一2 1. (2019河南11题3分)如图,直线y= kx与双曲线y= -(x>0)交于点A(1, a),贝U k = 入 第1题图 2. (2008河南11题3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一2, 3),贝U m的值为 k 3. (2009河南12题3分)点A(2, 1)在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当1

第2题图 k 2. (2019河南13题3分)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 x (k >0, x >0)的图象上,过点 M 、N ,延长线段 AB 交x 轴于点C ,若OM = MN = NC , △ AOC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____________ 拓展猜狎2题图 k 【拓展猜押2】如图,点P 是正比例函数y = x 与反比例函数y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 x FA 丄OP 交x 轴于点A , △ POA 的面积为2,贝U k 的值是 _____________ . 命题点3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高频) 1. (2019河南20题9分)如图,矩形 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点B 的 一 k 坐标为(2, 3) ?双曲线y = x (x>0)的图象经过BC 的中点D ,且与AB 交于点E ,连接DE . (1)求k 的值及点E 的坐标; ⑵若点F 是OC 边上一点,且△ FBCDEB ,求直线FB 的解析式. A 、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第三章第3节 好提纲,好习题,原创

第3节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法指导】 在自然界中,水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体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探究固态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注意探究的各个环节,即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猜想和假设等等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85页想想做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变化?_______ 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______ 袋中又出现了_____态的酒精。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二).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min 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分析与总结: 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时需要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了解几种液体的沸点60页。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了解合金的含义及特性。 2.认识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3.认识如何正确选用合金材料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①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 ②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低于成分金属。 2.常见的合金 (1)铜合金 (2)钢 【自主思考】 1.合金一定是多种金属的混合物吗?碳素钢和纯铁,哪种物质的熔点高? 提示不一定。①合金也可能含有非金属。②合金不是多种金属的简单混合,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碳素钢属于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铁,故纯铁熔点高。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分类

金属材料?????按组成分???①纯金属②合金 按性能特点分???①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②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 合金 2.金属材料的正确选用 选择金属材料时,一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①主要用途;②外观;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⑤价格;⑥加工难度;⑦日常维护;⑧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自主思考】 2.列举生活中的合金材料,并简述选择该材料时利用了该合金的哪些优异性能?而金属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腐蚀或损坏,对于废旧金属,我们应如何处理才好呢? 提示 ①铝合金门窗:质轻、耐腐蚀;②黄金首饰:贵重、色泽艳丽;③易拉罐:质轻、易回收利用。 废旧金属虽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应把废旧金属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可以防止污染,又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效 果 自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合金一定是不同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 (2)生铁的熔点比铁低,但机械强度和硬度比铁高。( ) (3)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 (4)生铁中的铁与纯铁的化学性质不同。( ) (5)金与黄铜的颜色很相近,可以用稀H 2SO 4鉴别。( ) (6)对于废旧金属,我们应该加以回收利用。( ) 答案 (1)× (2)√ (3)× (4)× (5)√ (6)√ 2.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我国的铁锅是一种理想的炊具而向世界推广。其主要原

总结第三章1-3节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印度人:大地是个 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轮船远去,船身先消失;轮船返回,船的桅杆先出现。 ◆麦哲伦环球航行;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________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_________左右,仅差0.3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与地图 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__________,也称_______.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___________,与它平行的线叫做_________.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度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注:向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向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注:向上纬度数升高的为北纬,向下纬度升高的为南纬。 4.半球的划分。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第三章第3节光的反射知识点

第三章第3节《光的反射》 一、知识点梳理复习 (一)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点”、“三线”、“二角” “一点” 入射点O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入射光线AO 法线:NO (法线为通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 。)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 [问题]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发现光射到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他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2).反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大小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装置] 如图所示 [探究过程] (1).将鞋盒的几个面剪去,只保留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并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其中的一个面上,并作出法线0N ,如图所示。 (2).用激光手电筒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入射角,重做两次,分别用另外颜色记录光的路径。 (4).用量角器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5).以ON 为轴,使纸板的右半部向后转动一定角度,看反射光线是否还会在纸板上出 现。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两侧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此规律即光的反射定律。 可概括为:“三线 共面 ;两线 两侧 ;两角 相等 。” 〖思考〗在光的反射定律中,能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讲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 (三)光路是可逆的 1.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线” “二角” α β A N O

习题解答 第四章环烃

习题解答第四章环烃 4.1 写出分子式符合C5H10的所有脂环烃的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并命名。 4.2 写出分子式符合C9H12的所有芳香烃的异构体并命名 1 丙苯 2 异丙苯 3 2-乙基甲苯 4 3-乙基甲苯 5 4-乙基甲苯 6 1,2,3-三甲苯 7 1,2,4-三甲苯 8 1,3,5-三甲苯 4.3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a. 1,1-二氯环庚烷 b. 2,6-二甲基萘 c. 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 d. 对异丙基甲苯 (或4-异丙基甲苯) e. 2-氯苯磺酸

4.4 完成下列反应:

4.5 写出反-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及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的可能椅式构象。指出占优势的构象。 4.6 二甲苯的几种异构体在进行一元溴代反应时,各能生成几种一溴代产物?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4.7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能有芳香性? 答案: b , d有芳香性

4.8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a. 1,3-环己二烯,苯和1-己炔 b. 环丙烷和丙烯 4.9 写出下列化合物进行一元卤代的主要产物:4.10 由苯或甲苯及其它无机试剂制备:

4.11 分子式为C8H14的A,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在汞盐催化下不与稀硫酸作用。A经臭氧化,再还原水解只得到一种分子式为C8H14O2的不带支链的开链化合物。推测A的结构,并用反应式加简要说明表示推断过程。

即环辛烯及环烯双键碳上含非支链取代基的分子式为C8H14O2的各种异构体,例如以上各种异构体。 4.12 分子式为C9H12的芳烃A,以高锰酸钾氧化后得二元羧酸。将A进行硝化,只得到两种一硝基产物。推测A的结构。并用反应式加简要说明表示推断过程。 4.13 分子式为C6H4Br2的A,以混酸硝化,只得到一种一硝基产物,推断A的结构。 4.14 溴苯氯代后分离得到两个分子式为C6H4ClBr的异构体A和B,将A 溴代得到几种分子式为C6H3ClBr2的产物,而B经溴代得到两种分子式为C6H3ClBr2的产物C和D。A溴代后所得产物之一与C相同,但没有任何一个与D相同。推测A,B,C,D的结构式,写出各步反应。 4.15 将下列结构改写为键线式。

第三章 第3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三章 第三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函数y =tan 4 x π(-)的定义域是 ( ) A .{x |x ≠π 4,x ∈R} B .{x |x ≠-π 4,x ∈R} C .{x |x ≠kπ+π 4,k ∈Z ,x ∈R} D .{x |x ≠kπ+3π 4,k ∈Z ,x ∈R} 解析:∵x -π 4≠kπ+π 2,∴x ≠kπ+34π,k ∈Z. 答案:D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cos x +tan x ; (2)y =lg(2sin x -1)+-tan x -1 cos(x 2+π8) .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 cos x ≥0,tan x ≥0,即??? 2kπ-π2≤x ≤2kπ+π 2, kπ≤x <kπ+π 2,(k ∈Z), 所以2kπ≤x <2kπ+π 2(k ∈Z). 所以函数y =cos x +tan x 的定义域是 {x |2kπ≤x <2kπ+π 2,k ∈Z}. (2)由函数式有意义得????? 2sin x -1>0,-tan x -1≥0,cos(x 2+π 8)≠0,

得????? sin x >12,tan x ≤-1, x 2+π8≠kπ+π2,(k ∈Z). 即????? 2kπ+π6<x <2kπ+5π6,kπ-π2<x ≤kπ-π4, x ≠2kπ+3π4,(k ∈Z). 求交集得2kπ+π2<x <2kπ+3π4 (k ∈Z).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 |2kπ+π2<x <2kπ+3π4 ,k ∈Z}. 3.若函数y =sin x +f (x )在[-π4,3π4 ]内单调递增,则f (x )可以是 ( ) A .1 B .cos x C .sin x D .-cos x 解析:y =sin x -cos x =2sin(x -π4),-π2≤x -π4≤π2 ,满足题意,所以f (x )可以是-cos x . 答案:D 4.求y =3tan(π6-x 4 )的周期及单调区间. 解:y =3tan(π6-x 4)=-3tan(x 4-π6 ), ∴T =π|ω| =4π, ∴y =3tan(π6-x 4 )的周期为4π. 由kπ-π2<x 4-π6<kπ+π2,得4kπ-4π3<x <4kπ+8π3 (k ∈Z), y =3tan(x 4-π6)在(4kπ-4π3,4kπ+8π3 )(k ∈Z)内单调递增. ∴y =3tan(π6-x 4)在(4kπ-4π3,4kπ+8π3 )(k ∈Z)内单调递减. 5.已知函数y =sin x 的定义域为[a ,b ],值域为[-1,12 ],则b -a 的值不可能是 ( )

文件:第三章环烷烃

第三章环烷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烷烃的构造异构和顺反异构及其命名方法; 2.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环的张力; 4.掌握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的构像; 5.了解多环烃命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的构像。 环烷烃是指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闭合的碳环,剩余的价完全与氢原子相连。将链烃变为环烃,要在分子中增加一个碳-碳单键,同时减少两个氢原子,因此,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 。 § 3.1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3.1.1 环烷烃的异构 1.构造异构:环烷烃由于环的大小,侧链的长短及位置的不同而产生构造异构体。 C3H6 无构造异构 C4H8 C5H10 2. 顺反异构 1,4-二甲基环己烷分子中,两个甲基可以在环平面的同侧,也可以在环平面的异侧,形成顺反异构: 333 3 顺反异构体由于环的存在,不能互变(断键)。其物理性质有差异。

3.1.2 环烷烃的命名 1.单环体系 1)根据环中碳原子数目叫做环某烷。 2)有取代基时,编号应使取代基位次尽可能小。 3)有不同取代基时,编号从小基团开始。 CH 3 CH 3 CH 3 CH 3 CH 2 CH CH 3 1-甲基-3-乙基环戊烷 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 2. 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取代基在环平面同侧称顺式(cis-),异侧称反式(trans-)。 3 3 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 反-1.4-二甲基环己烷 为书写方便,环烷烃常用键线式: 戊烷 3-环己基己烷 §3.2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3.2.1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环烷烃的熔点、沸点和比重都较相应的开链烷烃高。因环烷烃的环状结构,分子较有序,排列较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而直链烷烃分子自由摇摆,有序度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故熔点、沸点和比重较小。 3.2.2 环烷烃的反应 环烷烃与直链烃结构相似,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也相似(常温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起反应,可以起燃烧、热解、卤代等反应)。 三元环和四元环等小环化合物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即容易开环生成开链化合物。

第三章 第三节 小测 答案

第三章第三节税收征管小测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纳税人企业由于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销,要在原税务机关办理() A、注销登记 B、变更登记 C、停业登记 D、开业登记 ,,A。。 2、企业超过了停业期限不申请复业,没办理延期手续的,视同() A、仍然停业中 B、准予延期 C、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D、停业,,C。。 3、企业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应当办理() 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注销登记 D、停业登记 ,,C。。 4、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对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是()。 A、责令纳税人暂时停业,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应纳税款 C、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D、依法拍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C。。 5、关于纳税申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邮寄申报是指将纳税资料以邮寄的方式送达税务机关 B、以邮寄方式申报缴纳税款的,其申报日期为交寄时间 C、邮寄申报是采用纳税资料传递专用信封作为邮寄纳税申报信封的 D、邮寄申报以收到地的邮局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时间 ,,D。。 6、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并按规定结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A、《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B、《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 C、《纳税人税种登记表》 D、《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核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按规定结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7、单位在开具发票时,应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的()。 A、发票专用章 B、发票专用章或财务印章 C、财务专用章 D、发票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 答案 B

第三章 脂环烃

第五章 脂环烃 具有环状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环烃,环烃又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开链烃两端连接成环的化合物与链烃性质相似,称为脂环烃。 一、分类和命名 按照分子中所含环的多少分为单环和多环脂环烃。 根据脂环烃的不饱和程度又分为环烷烃和环烯烃(环炔烃)。 在多环烃中,根据环的连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螺环烃和桥环烃。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相似,根据成环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并在某烷前面冠以“环”字,叫环某烷。例如: 环丙烷 环丁烷 环上带有支链时,一般以环为母体,支链为取代基进行命名,如: 二甲基环丙烷 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 若环上有不饱和键时,编号从不饱和碳原子开始,并通过不饱和键编号,如: 5-甲基-1,3-环戊二烯 3-甲基环已烯 环上取代基比较复杂时,环烃部分也可以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如: 2-甲基-3-环戊基戊烷 螺环烃的命名: 在多环烃中,两个环以共用一个碳原子的方式相互连接,称为螺环烃。其命名原则为:根据螺环中碳原子总数称为螺某烃。在螺字后面用一方括号,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每个环上除螺原子以外的碳原子数,小环数字排在前面,大环数字排在后面,数字之间用园点隔开。如: 螺[4,4]壬烷 螺[4,5]-1,6-癸二烯 桥环烃的命名: 在多环烃中,两个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时,称为桥环烃。命名时以二环(双环)为词头,后面用方括号,按照桥碳原由多到少的顺序标明各桥碳原子数,写在方括号内(桥头碳原子除外),各数字之间用园点隔开,再根据桥环中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如: 双环[3,2,1]辛烷 双环[4,4,0]癸烷 CH 3 CH 3CH 3CH 3CH 3CH 2CH 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