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合集下载

6209秋水6207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6209秋水6207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七、作业布置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背诵全文。
八、课堂检测
1.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泾流之大 (“泾”同“径”,直流的水波) 不辩牛马 (“辩”同“辨”,分辨)
秋 水 《庄子》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 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单了解庄子的思想,理解 本文的寓意。
3.背诵全文。
走近庄子
庄子
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 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 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 甘愿闲居独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 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 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 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 家经典之一。共三十 三篇,其中内七篇, 外十五篇,杂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 子自著,外篇、杂篇 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本篇文章节选自《庄 子·秋水》 中的前部分。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 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 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1.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看到边际

危险
得大道的人
四、研读课文
思考下面问题: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句话 刻画出河伯怎样的神态?
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
2.找出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 向若而叹”;再到“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叙述,也称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不常用,但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描写和叙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天空中飘着云。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如棉花一样蓬松而轻柔的云。

前一句是叙述,它告诉我们天空中有什么,有云在飘动。

而后一句就是描写,有形象、有颜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好像真的看见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因此,成功地描写,可以把客观事物描绘得有形有神,有声有色,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迷人的感受。

一叙述: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情况。

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点、怎么样地做了什么事情。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

学习叙述方法,主要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①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我”是重要人物;“我”是主人公;“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名师测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徽专版)第四单元写作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名师测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徽专版)第四单元写作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第四单元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导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六种表达方式。

2.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描写和抒情,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贴切自然地抒发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学生围绕名师导航中的内容进行学习,自主写作。

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习作成果,小组内互改互评,推出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全班互评,教师点评总结。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如果把一篇美文比作一个少女的话,记叙就是这个少女的身材,描写则是这个少女的时装,抒情就是这个少女的眼睛。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抒情。

它们与记叙相结合,使文章文情并茂,所叙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突出。

写法指导名师导航一、作文中的描写方法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

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缺一不可。

记叙文中的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大类。

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1.人物描写: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该工笔细描时则不吝笔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描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时的动作;该简笔勾勒时则惜墨如金,寥寥几笔,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写藤野的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2.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既可展示所见景物、场面的形貌,也可用以侧面烘托。

3.注意描写的角度、层次等。

如朱自清的《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描写春之生机;具体到一个对象,又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展开描摹,例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等。

二、作文中的抒情方法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是指在记叙文中,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丰富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那么,记叙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呢?首先,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细节描写”,即通过对人物、事件、物体的特征或细节来描述具体的情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形象性、生动性。

例如:“小明看起来很沧桑,一头花白的头发,披在脖子上,眼睛里充满了无奈。

”其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喻描写”,即把一种物体或概念比喻成另一种物体,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声音像大海中的潮水,无休止地涌动着。

”再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拟描写”,即通过将人物、物体的某种特性与另一种同类的物体的某种特性相比,以表现出人物、物体的特征。

例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此外,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还包括“抒情描写”、“比喻比拟混合描写”、“象征描写”等等。

“抒情描写”指的是用歌词、诗句等来描绘情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满天星斗,闪耀着令人陶醉的光芒。

”“比喻比拟混合描写”指的是在描写中,将比喻和比拟相结合,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眼睛就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无限的希望。

”“象征描写”则是将某一个物体或概念,与该物体或概念代表的意义相结合,以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那一朵朵花,就像灿烂的太阳,给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记叙文中常见的描写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真实形象、具有感染力,使文章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作者应该在书写记叙文时,多加利用这些描写手法,以达到文章的精彩绝伦。

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刘春文,教育硕士。

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全国中考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浙江省首届基础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作文新天地》特约编辑。

著有学术专著《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探微》,参编教辅图书二十余本。

《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1B期封面人物;《语文知识》2021年第9期封面人物;《作文教学研究》2021年12期封面人物。

一、以《感人的一幕》为题,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那日,经过大桥,看到一个孩子落水了。

我旁边的高个子学长腾地一下子跳入了水中。

“你不会游泳,下去白搭。

”“没事,我会想办法。

”只见学长慢慢地向孩子靠近,他的两只手伸开,保持着平衡,靠近了,靠近了,近了,还差一点点。

可是当学长快要抓住这个孩子时,不知为何,他的身体猛地向前一倾,整个人差点跌倒在水中。

一番挣扎后,终于站定了。

学长的身体继续往前移动,好不容易终于抓住了那个落水孩子。

学长上岸了,孩子终于得救了。

我这时才发觉学长的脚上都是血。

原来刚才水中的一倾是因为他的脚被某物划破了,现在伤口还在滴血。

那一刻,我的灵魂深处刻上了“感动”二字。

吴丁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城东部八(4)班元旦,患感冒的我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病,在医院的走廊上遇到了一位痛哭流涕的身穿棕色布衣的中年人。

我正纳闷,一位医生从病房中走出来,脸上带着一点点惋惜,对这个中年人说:“您的女儿现在需要皮肤移植,请问你们亲属愿意捐献皮肤吗?”家人们商量了又商量,但是都不敢捐。

突然,这位父亲说:“我愿意。

”医生打量了这位父亲,说:“捐献皮肤打全麻会很贵,你们家付得起吗?”这位父亲稍微犹豫了一会儿,斩钉截铁地说:“我只要半麻,不要全麻。

”医生瞪圆了眼睛,说:“那会有多疼啊!”那位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低下了头。

我没能看到这位父亲脸上的表情,但我分明看到了他挺直的背脊。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xx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xx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xx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xx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xx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记叙文写作手法讲解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

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

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

记叙中的描写与抒情

记叙中的描写与抒情

景物描写
妈妈一面仔细地照顾着爸爸,一面费尽周折 为他找药方,抓药,回家常常是头一沾枕头就睡 着了。但在爸爸面前她又快活得像个孩子,每天 傍晚都拉着爸爸到河边散步。夕阳把他们的影子 拉得好长好长,把粼粼的水面涂上一层最平静、 最温柔的金色。爸爸妈妈像恋爱时那样牵手、微 笑。他们的足迹一直延伸到远方,没有尽头。
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 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鲁迅 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 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雷锋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 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写作训练

二、真正的朋友
记叙和描写的区别
记叙是单纯的讲述一件事情,把事情说清 楚,说完整就可以了。 描写是指在写人记事过程中,对人物外貌、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其所在环境的一些细 致的刻画,以此来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 展。
记叙中的抒情
什么是抒情?
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要抒情
抒情:其作用都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化文章
细节描写
2、温馨的目光
我刚一挪脚,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大叫一声。我 抬头看了一眼妈妈,她正温馨的看着我,仿佛是一汪沁人心 脾的清泉流入我的心田,又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我托起。 我重新点燃了心中的自信之火,一步一步的向前方划 去 …… 我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心想我可能再也学不会滑冰了。 我又抬头望了一眼妈妈,她正向我投来温馨的目光,好像一 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我心中的自信之火再次燃起……
比赛那天,妈妈也来到了赛场并再次向我投来了温馨的 目光……
比较下列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例一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与刻画,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3、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教学目标:
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抒情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

重点难点: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描写、抒情。

教学方法:
教学上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点拨加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的日常写作中看,大家基本上能审清题意,中心明确,但行文空泛,缺少生动的描写,因此,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和抒情。

二、记叙文常用的描写方。

1.常见的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2.常见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简介抒情
三、写作指导。

1.描写
景物描写
妈妈一面仔细地照顾着爸爸,一面费尽周折为他找药方,抓药,回家常常是头一沾枕头就睡
着了。

但在爸爸面前她又快活得像个孩子,每天傍晚都拉着爸爸到河边散步。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把粼粼的水面涂上一层最平静、最温柔的金色。

爸爸妈妈像恋爱时那样
牵手、微笑。

他们的足迹一直延伸到远方,没有尽头。

语言描写
好了
初三的生活很紧张,时间的步伐也飞快,就连打个哈欠也要预定时间。

拖着脑袋走进
卫生间,看着镜子扮个鬼脸,甚是苦不堪言。

姥姥开门又进来,大喊三声:“快!快!快!”要迟到了还发呆!与之相伴的还有旋律激昂的交响曲。

“啊!我还没刷牙呢!”“水已经给你接好了!”
“啊!我还没洗脸呢!”“热水已经给你倒上了!”
“啊!我还没吃饭呢!”“牛奶面包已经准备了!”
“啊!我还没垫鞋垫呢!”“已经给你垫好了!”
“啊!我书包还没收拾呢!”“已经给你装好了!”
“啊!来不及了!”“别磨蹭了,快走吧。

哎,把帽子戴好了,过道时要小心!”
动作描写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
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留下来了。

神态描写
淡淡开放的幸福
我和姐姐挽着胳膊阵阵的说笑,蓦然瞥到二楼窗台上一双苍老而忧伤的眼睛,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

我不敢回望她,她愈渐难过的神情让我的心像一块抹布一样地拧紧了。

一下子想到二楼的中药味似乎最浓重……(一个早就死了儿子而又生病的老人)
(她的学生来看望照顾她)
老奶奶的神情如此安静温和,像一朵开满九月的菊,笑容明媚,我沉重的心在那个洒满
阳光的午后不可遏制的融化着。

原来温馨是一股如此完美而神奇的力量,它消释了冻结的笑靥,也蔓延开冻结的幸福
细节描写
我刚一挪脚,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大叫一声。

我抬头看了一眼妈妈,她正温馨的看着我,仿佛是一汪沁人心脾的清泉流入我的心田,又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我托起。

我重新
点燃了心中的自信之火,一步一步的向前方划去……
我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心想我可能再也学不会滑冰了。

我又抬头望了一眼妈妈,她正向我投来温馨的目光,好像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我心中的自信之火再次燃起……
比赛那天,妈妈也来到了赛场并再次向我投来了温馨的目光……
比较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A.他很怕吃辣椒。

B.他尝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例二
A.我到了外婆家,看到小狗瘦了许多。

B.到了外婆家,我发现小白狗那本来圆圆的肚子凹了进了去,胸部的骨,一根一根地可以数
出来。

2.抒情
什么是抒情?
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要抒情
抒情:其作用都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抒情的方法有几种?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记叙文中抒情一般放在文中什么位置
一般在首尾和中间
佳作欣赏
开头:清晨,漫步在宁静的小路上,许是因为春天的来临,阳光也倍增温和,洒在我的
脸上,瞬间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房,脑海中闪现出几个温馨的画面,我竟有了私心,想把阳
光收藏起来。

结尾:收藏这阳光般的关爱和微笑,在寒冷中给我温暖,在挫折时给我勇气,在失落时
给我鼓励。

我将一辈子珍藏这阳光,在我的人生之中,用它照亮我的未来之路!
精彩链接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
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
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
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教师总结:文章结尾道出了这样的人生哲理:不幸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奔腾不息的。

作者从盛开的紫藤萝中,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表达自己在花瀑精神的鼓舞下,有了“生的喜悦”,决心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给人以无限
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读下列片段,思考:下列抒情句的表达有何毛病,并修改
妈妈非常地疼爱我。

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

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
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睡,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

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
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血丝。

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

见我醒了,她
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

啊!妈妈的精力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多么的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小结
记叙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抒情是文章的思想、“灵魂”。

精彩的描写能使文章具体、生动,而精彩的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

而在记叙文中将描写、抒情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

单纯记叙写出的文章虽然也写出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但读起来很平淡,给人的印象也不深刻;而添加了描写之后使得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我们
读后过目不忘。

四、课堂练习
请以《那一刻,我很幸福》为题,写一个片段(100字)。

写作提示:
那一刻”是指某一个场景,要把这个场景叙述清楚。

1. “
2. 叙述中要进行一些细致的描摹,或者使用一些富有情感的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