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侵权认定标准

合集下载

法律规定侵犯别人肖像权(3篇)

法律规定侵犯别人肖像权(3篇)

第1篇一、引言肖像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专有权利。

肖像权不仅体现了个人形象的自由,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

在我国,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本文将从法律规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表现、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侵犯别人肖像权进行详细阐述。

二、我国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侵犯别人肖像权的行为表现1. 营利性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如未经同意在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使用他人肖像。

2. 非营利性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非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如未经同意将他人肖像作为个人收藏、发送给他人等。

3. 恶意毁损:故意损毁、玷污、丑化他人肖像,损害他人名誉。

4. 虚假信息:利用他人肖像进行虚假宣传、诽谤等行为。

5. 擅自公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公开他人肖像,如未经同意在社交媒体、论坛等平台公开他人肖像。

6. 擅自制作、复制: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制作、复制他人肖像,如未经同意制作他人肖像的复制品。

四、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给肖像权人造成损失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 行政责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肖像权定义是什么 肖像权

肖像权定义是什么 肖像权

肖像权定义是什么肖像权肖像权怎么认定一、肖像权怎么认定侵害肖像权有以下表现形式:(一)不当利用他人肖像。

不当利用他人肖像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营利型非法使用。

即未经本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

这种利用一般是对肖像经济价值的利用,常常表现为在商业活动中使用他人的肖像。

例如,某化妆品公司未经本人同意,在其商业广告上使用了某女性的肖像以说明其化妆品能使皮肤白嫩的功能,就属于营利型非法使用。

二进制一般使用型不当利用。

这是指非以营利为目的、但未经本人同意的善意使用,或者虽经本人同意,但使用人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失当的利用。

例如,未经肖像权人(即本人)的同意,为鉴赏或纪念目的而拥有、展示其肖像;肖像权人只同意将其肖像用于电视广告上,但却被不当的使用在产品的包装上。

(二)恶意侮辱他人肖像。

这是指不法行为人恶意的丑化、玷污、毁损他人的肖像。

恶意侮辱的表现形式包括:涂改,歪曲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打上“×”印记或者添画胡须、痣、疖等;焚烧、撕扯或倒挂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涂抹污秽物等。

这此行驶直接丑化了他人的形象,不仅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往往还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三)擅自创制他人的肖像。

这是指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擅自创制他人肖像的行为。

例如,未经本人同意,对其进行速描、绘画写生;偷拍他人的照片等。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的表现,只有本人有权决定是否再现自己的形象,所以,上述行为也属于侵害肖像权行为。

二、肖像权法律特征(一)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们判断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现是否构成肖像,应结合其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部位来看待。

首先,须人物形象须具有肖像特征。

一是其表现形式即通过摄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图像;二是肖像还须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态、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须真实可辩、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肖像。

其次,须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实。

公民肖像在图片中,应占整个图像中被凸显的主体地位,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表现,而不是作为陪衬体;同时目的也不是通过肖像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

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

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

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根据关于肖像权的规定,肖像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未经本⼈同意,任何⼈不得擅⾃使⽤、侮辱其肖像。

那么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是怎样的呢?今天,店铺⼩编就为您整理了“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及赔偿我国《民法典》第⼀千零⼀⼗⼋条【肖像权】⾃然⼈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公开或者许可他⼈使⽤⾃⼰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式在⼀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然⼈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千零⼀⼗九条【肖像权消极权能】任何组织或者个⼈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信息技术⼿段伪造等⽅式侵害他⼈的肖像权。

未经肖像权⼈同意,不得制作、使⽤、公开肖像权⼈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不得以发表、复制、发⾏、出租、展览等⽅式使⽤或者公开肖像权⼈的肖像。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为,主要是未经本⼈同意、以营利为⽬的使⽤他⼈肖像做商业⼴告、商品装潢、书刊封⾯及印刷挂历等。

对于侵犯肖像权⾏为,受害⼈可⾃⼒制⽌,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停⽌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

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侵犯肖像权赔偿侵犯肖像权的损失⼀般为精神赔偿。

最⾼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害的⼿段、场合、⾏为⽅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的获利情况;(五)侵权⼈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活⽔平。

赔偿⾦额视具体情况⽽定。

如果您还有疑惑,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咨询。

肖像权纠纷的法律适用(2篇)

肖像权纠纷的法律适用(2篇)

第1篇一、引言肖像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一种人格权利,是法律保护的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肖像权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旨在分析肖像权纠纷的法律适用,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肖像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1. 概念肖像权是指公民、法人对其肖像享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肖像权是一种人格权利,与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和形象密切相关。

2. 法律特征(1)肖像权是人格权利。

肖像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具有人身属性,与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和形象紧密相连。

(2)肖像权具有专属性。

肖像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法人,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3)肖像权具有相对性。

肖像权的行使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如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三、肖像权纠纷的法律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10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此条款为肖像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第24条规定:“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图形作品、模型作品等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图形作品、模型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在肖像权纠纷中,如涉及著作权问题,可参照此条款处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肖像权纠纷中,如一方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第124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在肖像权纠纷中,如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可参照此条款处理。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法》第27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他人肖像、名称、名誉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在肖像权纠纷中,如广告使用他人肖像,可参照此条款处理。

四、肖像权纠纷的解决途径1. 调解调解是解决肖像权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调解,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后果(3篇)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肖像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肖像的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肖像权侵权现象日益增多,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肖像权侵权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肖像权侵权的概念及表现1. 概念肖像权侵权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侵犯其肖像权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2. 表现(1)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如未经许可,在广告、宣传册、网站等媒体中使用他人肖像;(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他人肖像:如将他人肖像进行篡改、毁损,使其形象受损;(3)利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宣传:如未经许可,将他人肖像用于商品包装、宣传册等;(4)未经许可,公开他人肖像:如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公开他人肖像。

三、肖像权侵权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立即停止侵犯肖像权的行为;(2)消除影响:侵权人应采取措施消除因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不良影响;(3)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向权利人公开赔礼道歉,以恢复权利人的名誉;(4)赔偿损失:侵权人应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2. 行政责任对于情节较轻的肖像权侵权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在以下情况下,肖像权侵权行为可能构成刑事责任:(1)情节严重,给权利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的;(2)故意毁损、玷污、丑化他人肖像,情节恶劣的;(3)侵犯他人肖像权,拒不停止侵害,情节严重的。

对于构成刑事责任的,侵权人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典型的肖像权侵权案例:原告甲为某知名演员,其肖像被被告乙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用于某商业广告。

原告甲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乙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肖像权是指个人对其肖像(头像、全身像等)享有的专有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肖像权的侵犯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对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那么,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呢?首先,对于肖像权的侵权行为,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损失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肖像权侵权行为给个人造成的精神痛苦、精神折磨等精神损害,而经济损失赔偿则是指因肖像权侵权行为给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因肖像被非法使用而导致的名誉受损、商业利益受损等。

其次,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标准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侵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比如侵权行为是否是故意的、恶意的,以及给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程度等。

其次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比如个人是否是公众人物、是否有心理疾病等。

最后是侵权行为的后果,比如是否给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等。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赔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再次,对于经济损失赔偿,赔偿标准的确定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肖像权的侵权行为给个人造成的具体经济损失,比如因肖像被非法使用而导致的商业合同无法执行、商业合作关系受损等。

其次是侵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比如侵权行为是否是恶意的、给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等。

最后是侵权行为的后果,比如是否给个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等。

在确定经济损失赔偿标准时,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赔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赔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侵权行为的后果等因素,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损失赔偿的具体标准。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肖像权的保护,以减少肖像权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肖像权赔偿标准

肖像权赔偿标准

肖像权赔偿标准肖像权是指个人对其肖像享有的权利,包括了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控制、使用和获利的权利。

而一旦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了他人的肖像,就会触犯了肖像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对于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赔偿标准。

下面将就肖像权赔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侵权者需要向肖像权人支付经济赔偿。

赔偿数额的确定主要考虑了侵权行为对肖像权人造成的损失,包括了精神损害赔偿、名誉损害赔偿等。

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指因肖像权侵权行为给肖像权人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损害,而名誉损害赔偿则是指因侵权行为给肖像权人带来的名誉损害。

根据不同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赔偿数额,但一般来说,赔偿数额不会低于一定的标准。

其次,除了经济赔偿外,侵权者还需要承担其他形式的赔偿责任。

比如,侵权者可能需要承担行政处罚,包括了罚款、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等。

同时,法院还可能会判决侵权者公开赔礼道歉,以恢复肖像权人的名誉和社会形象。

这些赔偿形式的确定,也是根据具体情况和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来进行综合考量的。

最后,对于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法律还规定了侵权者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除了赔偿肖像权人的经济损失外,侵权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了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同时,如果侵权行为构成了犯罪,侵权者可能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对于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赔偿标准和责任。

侵权者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行政处罚、民事责任等形式的赔偿责任。

而对于肖像权人来说,也应该加强对自己肖像权的保护意识,一旦发现有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希望通过法律的规定和保护,能够有效维护每个人的肖像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肖像权侵权法律后果案例(3篇)

肖像权侵权法律后果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肖像权侵权案件日益增多。

肖像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对其面部、身材等具有独特性的人体形象享有专有的使用、公开、授权等权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肖像权侵权现象屡见不鲜,给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肖像权侵权法律后果。

二、案例介绍(一)案情简介原告甲系某市知名企业家,拥有多家企业。

被告乙为某知名杂志社的编辑。

2015年,被告乙未经原告甲同意,在杂志社出版的某期杂志上,未经授权使用了原告甲的照片,并将照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用于杂志的封面。

原告甲发现后,多次与被告乙及杂志社协商解决,但未果。

于是,原告甲将被告乙及杂志社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赔礼道歉等。

(二)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乙在未经原告甲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原告甲的照片,侵犯了原告甲的肖像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

被告乙的行为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被告乙及杂志社赔偿原告甲经济损失5万元,并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本市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向原告甲赔礼道歉。

三、案例分析(一)肖像权侵权认定1. 被告乙未经原告甲同意,擅自使用原告甲的照片,侵犯了原告甲的肖像权。

2. 被告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原告甲的照片进行了修改,侵犯了原告甲的肖像权。

(二)法律后果1. 经济赔偿:被告乙及杂志社需赔偿原告甲经济损失5万元。

2. 赔礼道歉:被告乙及杂志社需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本市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向原告甲赔礼道歉。

3. 消除影响:被告乙及杂志社需在判决生效后,将赔礼道歉的内容在杂志社网站上公开,以消除侵权行为给原告甲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公民要充分认识到肖像权的重要性,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尊重他人权利: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不得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像权侵权认定标准
一、肖像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
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
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
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
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

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侵犯肖像权也作出一些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
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
的行为。

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
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二、侵犯肖像权赔偿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

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侵犯肖像权的表现
肖像权是公民人格权利中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有权
拥有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恶意玷污自己的肖像,或是未经本人许可,以
营利为目的地使用自己的肖像;二是有权同意他人摄制、写生本人的肖像并无
偿或有偿请求司法保护。

但是,对肖像权的法律保护,各国规定并不相同,大
多数国家将它纳入版权范围内加以规定(如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少数国家
则将它纳入人身权编章内(如我国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法律没有明文
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则据情予以保护(如日本、美国等)。

从保护层次看,
各国规定也不相同,有些国家禁止擅自非法拍摄他人肖像,如日本,1967年在
国铁田町电东区,一名国铁职员上班时洗澡,被铁路公安员发现,公安员欲将
该职员裸体拍摄下来,双方发生争执后诉至法院,东京地方法院认为,公安员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对此案,法院认为:“在我国虽不能说肖像权已在实体人
确立,但作为受宪法保护的国民权利中的一项内容,公民具有不经同意不被摄影、不被随意发表的权利”而另一些国家则规定,未经同意,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如意大利法律规定:“未经肖像人同意,肖像不得展览、复制或出售”,由于司法、治安、科教等需要,涉及公众利益的除外;也有个别国家将肖像权作为一
种相似财产收益的权利去加以保护。

由于对肖像权保护的模式不同,这方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