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2课时)word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2课时)word学案备课人:审批人:备课日期:11.11.29 授课日期:11.12.5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浓硫酸的重要性质-----氧化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对比,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分析、归纳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浓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体会“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
重难点:硫酸的氧化性。
学法指导: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把握浓硫酸专门的化学性质。
知识链接:酸的通性:(1)酸使石蕊试液变。
(2)酸+碱盐+水(3)酸+碱性氧化物(4)酸+盐新酸+新盐(5)酸+ 金属盐+氢气学习内容:一、硫酸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油状液体。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的沸点是338℃.硫酸是一种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硫酸的化学性质(1)硫酸的吸水性。
例如做干燥剂(2)强氧化性(实验4-9)实验现象:加热时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或使品红溶液的气体。
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色。
Fe、Al遇冷浓硫酸发生“钝化”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接触时,能在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连续反应,这种现象叫钝化。
因此能够用或器皿贮存浓硫酸,然而在加热条件下它们能够反应。
温馨提示: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2SO4(浓)+ Cu△H2SO4(浓)+ C △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小组:第小组(3)硫酸的脱水性。
例如图4-31合作学习:此反应中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样产生的?3、硫酸用途: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用途极广。
达标训练:1.(A )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A .脱水性;B .强酸性;C .二元酸;D .氧化性; (E) 吸水性(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 2SO 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刻胆矾变白色。
高中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仪器: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教学过程:[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板书] 二、氨1、NH3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
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
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NH3与水的反应:[分析] 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 NH4++OH-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板书] NH3+H2O NH3·H2O NH4++OH-[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讲解]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学案

高一化学(上)学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氨【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化学性质2、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自学引导】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N 2)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工业上用H 2和N 2直接合成NH 3 :【学习过程】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故,整个厂区是白茫茫一片,寒气逼人,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思考】①从本则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物理性质?②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实验4-8】喷泉实验 (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书P 97)【思考】下列气体和溶液组合能进行喷泉实验吗气体:HCl CO 2 CO 2 NO 2 Cl 2 NH 3液体:H 2O H 2O KOH KOH NaOH HCl一、 NH 3的物理性质小结NH 3是一种 、有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可以 大量热量。
二、 NH 3的化学性质1、 NH 3和H 2O 的反应NH 3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NH 3大部分与水化合: ; NH 3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是因为NH 3·H 2O 发生电离: , 故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故常温下浓氨水也易挥发出NH 3。
NH 3是中学阶段唯一的碱性气体,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因此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NH 3和检验NH 3的集满。
2、NH3和酸的反应【图4-28】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
【结论】NH3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如:氨气与硫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亚硫酸:3、NH3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见《优化学案P82》】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学案

<<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 氨教学目标: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
重点: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难点:氨的实验室制法【探索新知】1. 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氮的固定:(1) 是氮最丰富的来源。
将 态的氮转化为 态的氮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2)人工固氮:工业上用 和 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 。
(3)自然固氮:例如雷电的作用,N 2NONO 2 HNO 3M(NO3)x(4)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一.氨的物理性质: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注意】1、喷泉实验能否成功,三个关键因素: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烧瓶必须干燥③氨气必须充满2、产生喷泉实验的物理原理: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当烧瓶内压强明显小于外界压强时就会产生喷泉实验。
【小结】氨的物理性质:氨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极易且溶解速度,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常温下加压至700kPa~800kPa,氨气就液化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所以液氨常作制冷剂。
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
反应:。
生成的NH 3·H2O(弱电解质)有一小部分电离(约1%):NH3·H2O NH4++OH-所以氨水有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坚定氨气。
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 NH 3·H2O NH4++OH-※,受热就会分解为氨和水:。
氨水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温度越高越容易挥发。
所以氨水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
【思考】氨水的成分:。
实验步骤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和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
实验现象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硝酸导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1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 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自主学习课本97~99页“氨”部分,熟悉课本的基础知识,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用约15分钟完成预学案,将预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后边“我的疑问”栏。
【预学案】自主学习,我快乐!一、氨1、氨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易 。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 ,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 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
2、.氨气溶于水时的反应: 。
(1)氨水有 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 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色。
氨水呈碱性的原因可表示为:(2)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如NH 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氨气还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 、 、 的原料。
氨很容易 , 时放热。
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氨常用作 。
3、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 、 、 等都是铵盐。
铵盐都 溶于水。
(1)铵盐的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NH 4HCO 3NH 4Cl用途:(2)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例如:NH 4NO 3+NaOH【我的疑问】△ △2【探究案】合作探究,我参与!知识点一:氨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归纳整理】:“喷泉”的形成原理(1)喷泉形成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形成喷泉的气体和吸收剂:【思考与交流】氨水中存在那些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1)像NH 3与H 2O 生成NH 3·H 2O 以及NH 3·H 2O 的电离等属于可逆反应,氨水显弱碱性的原因可表示为:;(2)氨水溶液的密度小于水(1g/cm 3),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液氨与氨水的区别(填写下表):知识点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 。
高中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八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2.了解浓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几种硫酸盐。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设计有浓硫酸、稀硫酸各一瓶(无标签,试剂瓶大小一样,酸的体积相同),怎样识别?你能找到多少种方法?这些方法分别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为什么不能从色、态来区别?请大家从上面的知识归纳出它们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极易溶于水,能与水溶,溶解时大量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2:实验4—6由于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使某些金属如Fe、Al等表面因生成一层,阻止继续跟浓H2SO4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正因为如此,常温时,常把浓H2SO4存放在。
但若,(“钝化”并非不反应,是因氧化而钝化)则会反应。
条件下,浓H2SO4可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
取1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用2mL水调成糊状,再加入1mL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物质的颜色、体积变化并闻味。
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相关现象C+2H2SO4(浓)====3:在Cu+2H2SO4加热CuSO4+2H2O + SO2↑中,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浓、稀H2SO4的粒子组成及氧化性比较[结论]稀硫酸—弱氧化性—H+体现—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6浓硫酸—强氧化性—H2SO4分子中S体现—加热时可与绝大多数金属、某些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通常生成SO2。
硫酸的用途有哪些?硫酸的各种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四章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2、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3、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4、通过氮肥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饿问题,让学生感悟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5、通过对氮的循环的学习树立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 【重点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氨气的还原性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97页第一~第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氮的固定”是指 。
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NO 2+NO+2NaOH =2NaNO 2+H 2OB. 2NO+O 2=2NO 2C. NH 3+H 2O+CO 2=NH 4HCO 3D. N 2+O 22NO【学习探究】 一、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色、味、态、密度(与空气比较)。
【实验4-8】“喷泉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先打开止水夹,然后挤压胶状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实验现象: 。
【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溶液呈红色说明了有 性物质生成。
【小结】氨是 、 的气体, 溶解于水且溶解的 。
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 体积氨气,易液化。
氨的水溶液叫 。
2、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 3·H 2O )。
NH 3·H 2O 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成氨和水。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 。
常温下,一水合氨中有一小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所以氨水有弱碱性。
【思考】氨水中中存在那些粒子?【小结】1、像NH 3与H 2O 生成NH 3·H 2O 以及NH 3·H 2O 的电离等属于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书写时用“”。
2、氨水溶液的密度小于水(1g/cm3),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液氨与氨水的区别(填写下表):(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实验】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产生白烟)方程式:(用途:检验氨气)【练习】请完成下列方程式:NH3+H2SO4= (可用于吸收氨气)NH3+CO2+H2O= (生成碳铵)【小结】铵盐的性质:(1)不稳定性:(2)与碱反应NH4+的检验:在未知溶液中加入强碱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NH4+。
人教版 高一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导学案(有答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2、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及演绎推理的能力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加深对氧化还原的理解【课前温故】1、写出工业上由N2为起始原料制取HNO3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写出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习探究】【过渡】我们知道,在化学性质上,稀硫酸具有强酸性而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那么硝酸是否也如此呢?浓、稀硝酸的性质有何差别?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内容。
一、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浓硝酸,然后打开瓶盖,观察现象,总结其物理性质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扇闻一下气体,可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
【小结】纯HNO3是无色、易挥发(说明:低沸点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跟H2O以任意比互溶,密度比水大。
【练习】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B、把硝酸银放在棕色试剂瓶中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二)化学性质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写出硝酸电离的方程式:。
【思考】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2、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4HNO34NO2↑+O2↑+2H2O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所以我们看到久置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故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低温保存。
【演示实验】将浓硝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这说明浓硝酸不仅具有性,还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清市高中化学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二、预习内容(一)思考与交流:1、硫酸、硝酸、盐酸的组成特点?酸的分类:2、酸的通性有哪些?3、实验室制H2用什么酸?为什么?(二)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FeFe2O3Fe(OH)3BaCl2课内探究学案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
【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2、浓硫酸的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①_____②_____③____。
蔗糖变黑的本质:【思考】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怎么办?【比较】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探讨 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分步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若想同时证明SO2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
(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3)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铝表面钝化:钝化原因分析:浓硝酸(或浓硫酸)将铁、铝表面。
钝化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能尽可能多地写出不同价态的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式吗?三、氨1、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化学性质(1)NH3与水的反应。
NH3·H2O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液氨与氨水的比较】(2)NH3与酸的反应:氨与氯化氢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上述反应可用于检验氯化氢气体或氨气的检验氨与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思考】氨与硫酸反应有没有类似氨与氯化氢反应的现象?为什么?四、铵盐的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氯化氨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的反应写出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实验室如何检验铵盐?五、氨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加热装置;发生装置与制相似。
3、收集:法;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团,作用是。
4、干燥:。
5、检验:(1)。
(2)。
6、实验室能不能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其它方法(1)直接加热浓氨水(2)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混合【例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反应↓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D CuSO+H S=CuS+H SO4224不溶于稀硫酸.解析:A.解释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把化合物中H和O以2∶1比例脱出,所以向蔗糖中加浓硫酸会发黑,此过程又叫蔗糖的碳化.B.解释正确.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是因为硝酸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
工业制浓盐酸发黄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Fe3+。
C.解释错误.正确解释为铝、铁与浓硝酸、浓硫酸常温下会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解释正确.既不能溶于稀硫酸,也不可溶于水的物质,中学阶段有CuS、PbS、Ag2S、HgS、BaSO4、AgCl等。
选C。
【例2】下列气体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H2S ②SO2③H2④HCl⑤Cl2⑥NH3⑦HBr⑧HI⑨PH3解析:强还原性气体(H2S、PH3、HBr、HI等)和碱性气体(NH3、PH3等)不能用浓H2SO4干燥。
答案:②③④⑤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2.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 30B、 46C、 50D、 663、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A.3:1:2 B.3:2:2 C.1:1:2 D.1:3:24.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5.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6.将充有n mLNO和m 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m-n)/3 mL B.(n-m)/3 mL C.(4 m-1)/13 mL D.3/(m-n) mL7.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3=Fe(NO3)3+3NO2↑+3H2O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NH3↑+H2O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8.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9.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10.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Na+、Ba2+、Cl-、SO42- B. Na+、Ba2+、AlO2-、NO3-C.NH4+、K+、Cl-、NO3- D. Na+、K+、NO3-、SiO32-11.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A.Na2CO3溶液B.硝酸 C.硫酸D.AgNO3溶液1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13.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14.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A B C 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坏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15、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9.2mol/L B.大于9.2mol/L C.小于9.2mol/L D.不能确定16、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17、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A、504mLB、168mLC、336mLD、224mL18.mg纯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得到VL二氧化硫气体(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硫酸为A.m/64mol B.m/32mol C.98V/22.4g D.64m/22.4g19.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
则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A、1:2B、2:1C、1:4D、4:120.(2000上海23)铜和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中,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NO 2气体和336mL N 2O 4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 、0.02gB 、8.51gC 、8.26gD 、7.04g二、填空题21.硫酸的性质有:A .高沸点;B .强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氧化性。
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1)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2)实验室干燥氢气________;(3)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__;(4)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_;(5)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___。
22.a 、b 、c 、d 、e 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 a 是单质;b 是气体;c 、d 是氧化物;e 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