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问初探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20 0 8年 第 2期 第 1 卷 ( 第 4 0 总 8期 )
淮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O U IA O MA N V R IY 0 R A F H A N N N R LU I E ST
No ,2 08 .2 0 Ge e a .48 n r l No ,Vo . 0 11
( at rm 鲍 里 奇 .2 0 ) P rl F o y 0 2 笔 者 认 为 其 中 的 识 记 、 理 解 和 应 用 层 次 的 问 的 问 题 可 归 纳 为 高 层 次 问 题 。 不 难 看 出 两 者 所 占
答 并 能 激 发 其 学 习 热 情 的 问 题 。有 时 候 . 师 在 提 教 是 有效 提 问的必 要 条件 描 述 为 组 织 — — 激 发 — — 反 应 三 个 方 面 .其 中 处
~
问时 的语 调变 化 、 读 、 出 的恰 当语 境 和 信 息都 题 可 归 纳 为低 层 次 问题 : 分 析 、 合 和评 价层 次 重 给 而 综
贝 勒 克 、 里 巴 斯 、 曼 和 史 密 斯 把 教 学 活 动 的 比例 : 克 海
… 一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分 ( ) 析 联系
综合 ( 击)
学自 — 生 将 卟】 豫分为 部分 弄 推 几 , 理
在各个 部分之间建立联系 演绎 学生能够将各个舒分的知识加以整 发敝思维 合, 梅睦出对—卟问题自 锄隋 新莉拘 日 !蚺 回苍
l %
l%2
评价 ( 判断)
学生能眵按照—定标准对不同方良 辨 思想、人物或产品的价值作出判断 推理
初 中英语课堂有效提 问策 略初探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初探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初探摘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符合外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
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了解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指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最终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了解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教育必须三个面向”、“教育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正确的把握。
英语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科目,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只能通过学生大量地、主动地反复实践才能加以培养和提高,而绝对不是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所获得。
科德(Corder,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该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实际上,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帮助学生“学”。
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了教学论界的共识,我们必须一改以前那种由教师唱主角的英语教学活动模式,努力探索一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新路子。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首先要组织开展好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
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是:语言教学是将语言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因此教师只凭一张嘴,进行满堂灌。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也被限止在“上课作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抄笔记”的简单而又重复的学习模式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点,把学生视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结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就好像一个学游泳的人,学到了许多游泳理论知识,但设有下水实践,而最终没有学会游泳。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小 学 英 语 课 堂教 学 的有 效 性 初探
杜 娟 重庆市江北 区洋河花 园实验 小学
【 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有趣,有用,有效。有趣 、有用、有效 ,构成 了一个三角形,使得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 摘
义 。“ 效”是 指教 师 的教 学方 式能促 使 学生较 好地达 到 三维 目标 ,在 整个 过 程 中达 到事 半功 倍之 效。 “ 有 有趣 ”是指 学 生具有 有意 义学 习的心 向。它需要 教 师在课 堂教 学 中能够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在平 时注 意培 养 学生 的学 习动机 。“ 用”是 指 学 习的材料使 学 生感 到 有
标 。 , 一次 听课 中 , 位教 师在教 学单 词 C iee okE g s 如 在 有 h s o, nlh n b i bo , t o,col a,oeok的拼写 时 , 学生 用身 体的 ok ma b ksh ob gnt o ho b 让
运动 写 出单词 的字母 , 的学 生显 得很 兴奋 , 有 而有 的学 生纯粹 是
而有 些活 动 的教 学 目标指 向性 不强 , 至指 向错误 的教学 目 甚
新 教 材给我 们教 师带 来 了新 的教学 理念 , 给我们 教 师的教 也
与学 生 的学带来 了新 的挑 战 。在新 课程 理念 的指 导下 , 现在 的小 学英 语课 堂 中教 师 的教 学方式 在 改变 ,学生 的学 习方法 在 改变 , 课堂 上学 生学 习英语 的兴趣 提高 了 , 极性 增强 了 。小学英 语教 积
解决 生 活 中的实 际问题 。 有效 教学 需要 教师具 备一 种反 思 的意 ④ 识 , 常进行 行动 研究 。 求每 一位 教师 不断 地反 思 自己 的 日常 经 要 教学 行 为 ,不 断地 改进 自己的教 学 。 有效 教学 强调 教学 效果 , 重学 生通 过一 段时 间在教 师 引导 注
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

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内容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施以听的训练,使学生听得见,而且听得懂。
二、充分利用每节课开始的“Free talk”,为学生提供说的空间。
三、把英语口语教学与音乐融为一体。
四、编写英语歌谣。
五、创设对话情境。
六、运用有趣的游戏使口语训练得以更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语言口语表达课堂教学有效“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中去。
”[1]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我们每个老师来说都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在我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现,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比较有效。
一、注意听的训练要想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
听是语言交际的前提。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施以听的训练,使学生听得见,而且听得懂。
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并且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比较少,教师要用表情和肢体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的事物来帮助学生了解老师所说的话。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的《I’m late》这课时,做了以下的尝试:我那天故意迟到,站在教室门前说:May I come in?学生回答:Come in, please.我进了教室后说:I’m sorry, I’m late.学生从我的表情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我又用手势(双手掌心向上)说:Boys and girls ,stand up.接着我又用手势及动作教了以下的短语:sit down ,read the word ,write the word, copy the word.通过我的动作,学生听懂了这些话。
我又鼓励学生去当小老师,学生都愿去尝试,学生活跃了起来,融入到了课堂教学。
这样的训练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初中英语学生为中心课堂初探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7初中英语学生为中心课堂初探◎杨红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或以课堂为中心的,一般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被忽视,甚至有被压抑,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学为中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核心,重点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认真抓好课前预习、创新课堂展示方式、抓好课后巩固复习等关键环节,体现学为中心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筑牢学为中心之魂唐人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始终是教学实践中学为中心的灵魂所在。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既要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职责,更要善于给学生解惑释疑,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地懂你、敬你、服你、信你。
首先,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坚持严谨治学,认真负责,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去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始终做到师德至上、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自觉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其次,要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始终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呵护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学校的温暖。
第三,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教师不能只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成为他们的“益友”。
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学生中去,注意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不能给学生高高地凌驾其上之感,一定要撇弃传统陈旧的师道尊严,切实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心底里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真诚地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与共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老师,才能乐意接近老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寓情于教,激活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初探

、
从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看 ,人 的行 为 动机 分 为 外 在 动 机 和 内在 动机。 对 学 生 而言 。 其 内在 动机 指 学 习 的动 力 来 源 于 学 习 活 动 或 学 习 者 自身 , 无 需 施 加 外 力 的影 响 。 学 习需 要 、 求知欲 、 学 习 兴 趣 等 内在 心 理 因素 是 诱 发 内部 动 机 的 主要 成 分 。 外 部 动 机 指 学 习 者 在 除 学 习 活 动 以 外 的 客 观 因素 的激 发 下 而产 生 的 学 习 动 力 。表扬 、 奖赏 、 评分 、 竞赛 等是 教育 上 常 用 的诱 因 。在 教 育教学活动 中, 这两种动机都是不可或缺的。 倘 若 学 生 对 学 习 不 感 兴趣 , 缺 乏 积 极 向上 的动 机 。 良好 的学 习结 果 就根 本 不 可 能产生。 如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 树 立 稳 固的 学 习 动 机 是 教师的重要任务。 也就是说 , 学 生 的学 习 动 机 与 学 习 效 果 有 直
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寓 情 于 教 ,激 活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英 语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积极 情 感 态度 初 探
唐 霞
( 遵义市第十三中学 , 贵州 遵义 摘 要 :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把 培 养 学 生 的 情 感 作 为课 程 教 学 目标 。 情 感 态 度 对 学 生 的 学 习起 着极 其 重要 的作 用 。 教 师 在 课 堂教 学 中不仅 要 发 展 学 生 的 语 言知 识 和 技 能 . 而且 要 创 设 和谐 的教 学情 境 , 唤 起 学 生 对情 感教 学 的 领 悟 , 把 创 新 教 学 5 6 3 0 0 0 )
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SI I' ra : t s ge t
.
T :W} t i o e n T a a n s u r ? l d y u s e i in’ n me 0 a a d e S :T e e a e s n e p e 1 h r r ma y p o l . o
T fyuhv hne oyuw n t g OB rn dvs :I o ae ac ac,d o at O o t e i a it gn i
T a ’ n me q a e i a nS u r? n
观察 结 果 表 明 ,在 这 次课 堂 教 学 中 ,封 闭型 问题 较 开放 型 问题 在 数 量 上 占优 势 。最 后有 关 课 文 的 7个 问题 几 乎 全 是封 闭
T :A yl n le n t ̄ g es ? - i
S :… … . 4
2 课堂提问观察结 果分析
2 1 镍 幢 提 问 的 颤车 .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的提 问频率较高,平均每节课提问数 量有 1 1 个 , 7 8 学生响应也比较积极 , 几乎每个 问题都有学生
举 手 回答 。
题中, 重复的问题有 3组, 1 共 O个, 教师提问了4个 学生回答。 但是 4个学生答案 大同小异 ,教师叫不 同学 生回答相 同问题 , 显然是想 寻求 不同答案 。但在这节课 中并没有达到此效果 。 23 学 t的左誊 .
在本节课中 , 问题 的形 式 主 要 是 师 生单 向互 动 . 即教 师 问 , 学生 答 ,很 难 见 到 学 生 主 动发 问 。 虽 然 教 师 在 每个 学 生 回答 结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初探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初探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
有效教学应该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
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
有效课堂教学要注意一下几点:一、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来表达语言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 unit 10“thank you”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食物让学生到“买东西”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juice,milk, cake, tea, coffee, ice cream, egg,hamburger和句型some cakes?yes, please./ no,thanks.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可行,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情境。
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图像和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和表情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3a unit5 partb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我设计了利用 pens, pencils, pencil sharpeners, rubbers,rulers, books,ball pens,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 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多媒体,出示了动物园带学生看动物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panda, tiger,zebra的特征,并能说 i like monke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问初探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的英语课堂中,问题的形式主要是师生单向互动,即教师问,学生答,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教师提问的地位,缺乏师生“对话式”的回答行为。
但学生平时课余敢于提出好多问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现象随处可见,可在课堂上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要问时,学生往往沉默不语,不愿发问。
究其原因,一是心理素质差,一发言就胆怯;二是害怕提出的问题别人笑话;三是不善于积极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确实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由此可见,“独善其事,”“万事不求人”等模式和准则将直接影响人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
二、解决策略1. 改变学生心理,建立自信心许多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多次失败,使他们“自我怀疑”,以至“自我否定”,从而萎靡不振。
要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比登天还难。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假如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学生出于逆反心理会对任课教师产生厌恶,进而迁移到教师所教课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想提问。
让他们坚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并根据“量力性原则”,引导这些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当他们有所表现时,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鼓励,使之取得若干次“成功的经验”。
久而久之,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产生自信心,从怕问、不想问到想提问。
2. 提高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实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新改版的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大都是真实的、自然的交际情景,这就给教师多姿多彩的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
(1)利用实物。
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如果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如教单词apple, orange, pencil, desk等时,教师可以准备实际的物品或随时指出这些东西。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实物,或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训练,效果更佳。
(2)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景。
新教材是以“语言交际为原则”编写的。
其本身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多的情景会话和描述。
如果我们把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教学,既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培养学生在实情实景中的交际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第三册的现在完成时态时,可先叫一个学生:“Please.”让他走过去打开窗户,老师问全班同学:“What is he doing?”学生回答:“He is opening the windows.”打开窗户后,再问:“What has he done?”然而启发学生回答:“He has opened the windows.”紧接着把这两句话写在黑板上,并带读。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再举例,让一女生读出黑板上的句子,同时问其他学生:“What is she doing?”“She is reading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读完后又问:“What have you done?”让她自己回答:“I have read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又会主动参与进来,并在使用句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
如教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11 Thomas Edison这课时,可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分别请学生扮演Edison,Edison's father,Edison's mother,Edison's teacher,the doctor who saved Edison's mother等,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进行现场采访。
采访Mother and Father,了解Edison小时候的爱好;采访Teacher,了解Edison在学校的情况;采访Doctor,了解抢救Edison's Mother的过程。
也可直接采访Edison。
通过这种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 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想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心情感人手,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挖掘学习英语的潜力,让他们不但肯学,还要好学、乐学。
比如:在评讲单项选择题时,有这么一道题:The meeting _________ now is of great importance.A. being heldB. to be heldC. heldD. is being held在评讲此题前,我在小黑板上准备了如下例句,事先说明选项不变。
The meeting _________ now is of great importance.①The meeting _________ yesterday is of great importance.②The meeti ng _________ tomorrow is of great importance.③The meeting that _________ now is of great importance.④同学们一看见小黑板上的句子,表情各异,纷纷小声议论开来。
随后,问题也就出来了:为什么时间副词不同选项有这么大的差别?小小一个that怎么就将简单句变成了复合句了呢?通过讨论与教师适当的讲解,同学们悟出了有关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条件,①~③的答案分别为A、C、B,阐述了非谓语动词表示在被进行、完成被动与即将被做的三种条件下作定语的情况;而④中,that则充当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代表先行词The meeting在从句中作主语。
通过这一道题,同学们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疑”,有“思”,有“问”,也能有“悟”。
4.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思维才能开阔,潜能才能发挥。
要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带给学生,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
如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Section A 第一课时,通过展示各地迷人的风光图片,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景,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在阐述自己的预测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猜测,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
5. 创设竞争合作机制,使学生善问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笔者经常采用“生生互动”的小组学习进行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现自我的舞台。
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织者、记录者、发言人等角色,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有效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时,笔者在实践中对提问的方式也进行了一些变革:注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和方式。
以9A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为例:(1)学生提问、学生问答。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几位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央视记者,拿着话筒到学生中间进行采访:Nice to meet you!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your feelings these days?What are your problems?这样做,能促进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展示全体学生的语言个性和思维触角。
(2)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在采访完学生后,“记者”们又来到老师身边,非常关切地询问老师:How are you?What is your problem?教师非常耐心地一一作答。
这样做,既能体现师生平等与师生互动,又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铺垫。
当然,提问的方式与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并与课时阶段小目标紧密相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引导学生提问。
三、引导学生提问应注意的问题1. 正确解决师生关系,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练”地位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老师的业务能力,更取决于师生关系如何。
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成见,就会使师生关系出现障碍,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
教师作为“教练”,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和创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前提。
只有师生在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发表见解;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特殊关注。
学生因各种原因,性格、基础、学科、智商等差异性必然存在,老师必须承认并重视这些差异,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2.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
所以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才能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而教师仅仅有“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完成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就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3. 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和管理水平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不仅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学生需要合理正确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