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城市风貌规划

合集下载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风貌整治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个城市,其风貌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风貌整治工程的开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以某城市为例,对其风貌整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探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市风貌整治工程2. 项目地点:某市市区3. 项目范围:涵盖某市市区内的城市建成区域三、项目目标1. 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形象2.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3. 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项目内容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对主城区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街区标识、建筑外立面等进行设计和统一规划,以提升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质感和品位。

2.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对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和提升,增加公共休闲设施和文化艺术元素,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和人文氛围。

3. 城市建筑环境整治:对城市的老旧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统一建筑外观风格,提升建筑形象和品质。

4. 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等方面的规划和改善,以提升城市交通秩序和便捷度。

5. 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加大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增加城市公共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投放点,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整体质量。

五、项目组成1. 总体规划设计组:负责城市风貌整治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宏观布局和城市形象设计。

2. 道路景观设计组:负责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主要景观道路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3. 公共空间改造组:负责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提升工作。

4. 建筑环境整治组:负责城市老旧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建筑外观风格的统一设计。

5. 交通体系优化组:负责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和交通秩序的规划和改善。

6. 环境卫生改善组:负责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和环境卫生监测。

六、项目实施步骤1. 市领导批示:市政府领导对整个风貌整治工程进行批示,并成立相关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

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

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

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城区的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因此,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就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探讨。

一、城区环境整治。

城区环境整治是城市风貌提升的基础工作。

首先,要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其次,要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另外,要加强城市道路、广场、河道等公共空间的整治和美化工作,提升城市整体风貌。

二、城市建筑外立面整治。

城市建筑外立面是城市的面子,其整治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要加强城市建筑外立面的整治和美化工作,提升城市建筑的整体形象。

可以通过立面涂装、雕塑装饰、照明设计等手段,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筑外立面,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三、城市文化景观提升。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要加强城市文化景观的提升工作,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景观,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雕塑、壁画、文化广场等手段,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四、城市照明提升。

城市照明是城市夜间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对于城市夜间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要加强城市照明的提升工作,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夜间照明景观,丰富城市的夜间文化氛围。

可以通过景观照明、建筑照明、道路照明等手段,提升城市夜间的照明效果,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

五、城市标识系统建设。

城市标识系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要加强城市标识系统的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标识系统,丰富城市的形象识别。

可以通过城市LOGO、城市标识牌、城市导向标识等手段,提升城市的形象识别能力,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标识系统。

综上所述,城区风貌提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城市建筑外立面整治、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照明提升、城市标识系统建设等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展现出城市的风采和魅力。

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建设方案

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建设方案

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建设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益呈现出新的面貌。

为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案,以期为我国城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总体目标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建设方案以全面提升城乡风貌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人文关怀、智慧建设为理念,旨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城乡风貌样板区,为全国城乡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主要任务1.加强城乡规划引领。

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风貌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城乡建设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相协调。

2.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乡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工程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生活环境。

3.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4.改善居住环境。

加大城乡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提升住房品质,加强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营造宜居宜业的居住环境。

5.传承历史文化。

深入挖掘和传承城乡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展现城乡独特风貌。

6.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

三、具体措施1.开展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

在各地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乡风貌样板区,进行试点建设,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2.实施差异化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城乡建设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3.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顺利进行。

4.创新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

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

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遂宁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遂宁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城市管理的范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需要纳入统一管理的公共空间秩序管理、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

第三条城市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合理划分相关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将城市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与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相适应。

县(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是各自辖区内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对村(居)民委员会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

第五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公安、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配合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划定网格区域,建立健全巡查制度,细化管理责任,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

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或者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

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

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
水量为 9 7. m~ 9 5m ,主导风 向为偏 2 5m 9 3. m
北风 ( 1 。 建 设 用地 的 自然
图1安居 区在Il I 及遂 宁市 的 区位 示意 图  ̄ 省 J I
21 年 o 第4期 第2 卷 4 0 6 7
城 市 用地 沿琼江河 向下游 发展,便 于

w0 ll se ln Re uao ln Ura e in Arhtcu a d sg , n t cinpo e sa ay i ns tr a , g ltr pa , b nd s , c i trl e in Co sr t rc s n ls Ma p y g e u o s
区。笔者参 与 了总体规 划 ( 分区规划) 一控 制性
详 细规 划 主 城 区 行政 中心 城 市设 计 一建 筑 与环境设计一 实施技 术指导 的全 过程,深 刻地 认 识到 城 市规 划 建设 的各个 阶 段 的技 术核 心
所在 。本文 正是对这 一全 过程 的规 划设计实践
进行 解析 。
pa , e ua o y pa , r a e in a c i c u a d sg , n lme tt n Ano e ve o e e te p o ln r g lt r l n u b nd sg , rht t r l e in a d i e e mp na i . v r iw f h n i r — o t r
形 成滨河城市 风貌 。主城 区安居镇 地
处遂蓉 公路 2 m处, 国道 3 8、省 5k 1
pa o t l ln s n e u b nd sg e e mie e vs a t l o i g . ea c i c u l e in lnc n r s a d u ea dt r a e ind t r n st iu l ye r t i o h h s c y ma e Th r ht t r sg e a d p a e mu t olw e u a e in g ie ie . h s s l t r n d s u d l s f o h b g n

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遂宁概况及现状分析第一节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西宽90.3公里,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

其东邻广安、南充,南接重庆、内江,西连资阳、德阳,北靠绵阳。

距离成都、重庆各140余公里,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广安、南充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遂宁交通优势比较明显。

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已建成通车,遂绵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遂内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遂绵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遂宁已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二、城市沿革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置遂宁郡,取息乱安宁之意,遂宁由此得名。

因其四面环山,又名“斗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遂居蜀之腴;宋《南楼记》称其为东蜀之都会。

其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

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

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

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3年撤市中区建船山区、安居区,现辖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两区三县。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遂宁市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18个镇乡(其中镇65个,乡40个)、街道办事处13个。

遂宁市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80.02万人,以汉族为主。

其中非农业人口770983人,农业人口3029172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7人。

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经济发展遂宁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951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1亿元。

【免费下载】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

【免费下载】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

加快推动绵遂内宜铁路规划建设。

规划新建双线由绵阳三台县接入,经射洪县并设站,接入遂宁西站后利用既有遂渝二线引入遂宁南站,经遂宁南站后新建双线引出,至安居设站联系内江、宜宾方向。

预留遂渝铁路增线条件。

从遂宁南站往南预留双线,与既有遂渝双线实现遂渝铁路客货分离,分别承担沪蓉通道的客运专线和长距离货运功能。

预留成南城际铁路的建设条件。

客运方面,成都到遂宁城区段预留客专铁路通道,遂宁城区段可利用现有达成复线通道进行扩能改造为客运双线,向东接蓬溪、南充方向;货运方面,远景可取消现状达成老线遂宁西站以东到大石段,新建大石-吉祥-唐家-遂宁西站段。

预留遂资眉雅铁路、涪广遂铁路。

积极推进遂资眉雅铁路建设,经保石镇、白马镇,引入遂宁西站接入达成线,形成东向出川、西向入藏的铁路贯通线。

预留涪广遂铁路,于三星站前接入遂渝线并设三星货运作业站。

1.2公路交通规划(1)高速公路新增遂回高速桂花段至德阳方向的高速公路,并与《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确定的成渝高速外环大英段相连,形成全市一环九向高速公路网。

“一环”为遂宁环城高速公路;“九向”为遂宁-成都方向、遂宁-重庆方向、遂宁-南充方向、遂宁-绵阳方向、遂宁-内江方向、遂宁-资阳方向、遂宁-广安、遂宁-巴中、遂宁(大英)-德阳方向的放射性高速公路。

(2)国道以国道网组织各区县与中心城区的快捷联系,以及中心城区外围的货运绕行环线。

G318:新建国道大石镇-河沙镇-金桥组团-老池乡-复桥镇-安居区段,形成既有G318的绕行通道。

G247:升级既有S205(香山镇-射洪县城)和S206(安居-安岳),再新建射洪县城-复桥段,复桥-安居段与G318新线共线,建设北接绵阳、陕西,西通泸州至云南的国家干线公路。

G246:以G247复桥为起点,新建复桥-西眉段,升级既有S205西眉以南段,形成遂宁与渝西、川南、贵州联系的国家干线公路。

G350:升级既有省道S304(群利镇-河沙镇)和县道桂竹路(桂花-隆盛-大英),新建大石镇-吉祥组团-唐家-桂花段,河沙镇-大石镇段与G318新线共线,形成西向联系德阳、成都方向,东向联系广安方向的干线公路。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58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58号遂宁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遂宁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遂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2.3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0.9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4.4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77.45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核三片、三带五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涪江及主要支流沿线生态保护,强化农业空间保护利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射洪、蓬溪、大英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镇协调联动发展。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文字说明
1.规划对象 2
1.1 遂宁市概况 2
1.2 规划范围 3
1.3 规划内容和要求 3
2.规划思想 3
2.1规划依据 3
2.2规划目标 3
2.3规划原则 4
3.风貌评价 4
3.1城市风貌总体评价 4
3.2城市风貌因素评价 4
4.风貌定位——遂宁市城市风貌审美特征 5 4.1 审美特征与风貌定位 5
4.2风貌定位概念解读 6
5.风貌分区 6
5.1山水风貌区 6
5.2观音文化风貌区 7 5.3民俗文化风貌区 7
5.4现代都市风貌区 7
6.风貌规划 7
6.1 山水风貌规划 7
6.2建筑风貌规划 8
6.3 景观风貌规划 10 7.风貌感知 12
7.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 12
7.2风貌感知视线分析 12
8.风貌保障 14
二.图纸
01. 区位分析图
02. 风貌评价图
03.风貌分区规划图
04.山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5.水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6.建筑形式控制与引导图
07. 建筑高度和色彩控制与引导图
08.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09.标志景观系统规划图
10.道路景观系统规划图
1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图
12.城市视线系统规划图
1.规划对象
1.1 遂宁市概况
1.1.1地理位置
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西宽90.3公里,面积5300平方公里。

遂宁市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

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资阳,西连德阳,北靠绵阳。

距离成都、重庆各230公里,与两大城市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达州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路建成通车,遂渝快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遂宁即将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1.1.2历史沿革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置遂宁郡,取息乱安宁之意,遂宁由此得名。

因其四面环山,又名“斗城”。

东晋以后,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

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

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3年撤市中区建船山区、安居区,现辖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两区三县。

1.1.3自然概况
1)地质地貌
遂宁市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中褶皱构造带内。

地貌类型较单一,为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区内丘陵广布,平坝狭小,沟谷河流纵横,丘陵占市域面积的93.78%。

其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东北高、东南低,由东北向东南呈波状缓倾。

最高处海拔674.4米,最低处海拔250 米,地震基本烈度属6度地区。

2)水文地质
涪江为遂宁市主要水系,流域面积5134.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96.51%。

其次是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的3.49%,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215毫米,为四川盆地径流低值区。

地表水资源总量(不含过境水)仅11.39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327.68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为2295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3307万立方米,占总补给量的58%。

水能资源蕴藏量54.24万千瓦。

3)气候
遂宁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降水较丰沛。

年平均气温17-17.4℃,霜期平均为66.2-81.6天;年平均
降水量927.5-993.5毫米,降水分布以市域中部最多,向南、北西三个方向逐渐减少。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06.9-1471.8小时;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年静风频率68%,年平均风速0.6米/秒。

1.1.4城区概况
遂宁市主城区位于涪江沿岸冲击平坝,截至2004年市区聚居人口5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9平方公里。

省道205线、成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及正在建设的遂渝铁路、遂渝高速公路在城区周边交汇,城市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主城区现沿涪江带状发展,河西主要以遂州大道贯穿,河东新区大部分路网已基本建成,两岸通过新建的涪江三桥和涪江二桥联系。

河西旧城区及创新工业园区路网已基本成形。

安居城区现主要沿琼江南岸发展,国道318线从城区东、南侧穿过。

1.1.5特色文化
遂宁市具有多种民俗文化,杂技、龙灯舞、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莲箫、打围鼓、平台戏等民俗活动仍保留延传。

他们丰富着遂宁人的生活,塑造着遂宁的城市精神。

其中观音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北宋年间中国人又创造了新的关于观音身世的故事。

将观音传说为妙庄王妙善公主的女儿,为了救父亲献出自己的手臂、眼睛,然后化身成观音。

而这位妙善公主的故乡恰恰在遂宁市,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具有“三教合一”的深刻文化涵义,能为保护、开发遂宁市的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遂宁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62.64平方公里,
1.3 规划内容和要求
规划内容包括:1)城市风貌评价;2)城市风貌定位;3)城市风貌分区;4)城市风貌规划——包括山水风貌规划、建筑风貌规划、景观风貌规划;5)城市风貌感知;6)城市风貌保障,即相关的政策措施。

其中风貌评价、定位、分区、具体规划、保障满足了本风貌规划的基本要求,而城市风貌感知是本规划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是从人的心理出发,构建一个对城市风貌的感知系统的过程,能够使本市具有审美特色的独特风貌通过各种形式如山水、建筑、公共空间展示出来并在人的心理层面形成一个城市的风貌意向。

2.规划思想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2002年8月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细则》(2003年10月)。

(4)《遂宁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5)《遂宁市河东新区城市设计》
(6)《遂宁市渠河沿河景观带设计》
(7)《遂宁市河东新区RBD概念规划》
(8)《遂宁市过军渡风景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方案》
(9)《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0)《遂宁市广灵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1)遂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2规划目标
该项目是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将遂宁建成中国西部人居最佳环境城市之一以及2010年前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而编制的。

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框架下,旨在通过对城市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研究,从总体层面确定遂宁的整体城市风貌框架,确定城市风貌体系和要素,强化遂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观音故里,西部水都”的城市形象。

2.3规划原则
(1)和谐遂宁——生态和文化的保护性原则
遂宁的城市风貌中由山水为主要载体的生态环境以及观音文化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遂宁的文脉所在,本规划的首要原则就是对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保护。

(2)发展遂宁——旅游效益最大化原则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遂宁的城市风貌可以为旅游产业化提供重要的引擎,本规划紧紧围绕观音旅游这一主题,为遂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3)自在遂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风貌一方面是为了塑造城市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造福于人民,优美的城市风貌必须被遂宁人民所感知,本规划充分考虑到遂宁人对城市风貌的感知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风貌评价
3.1城市风貌总体评价
遂宁市现有空间格局是两山、三水、一城,有山有水。

山群环抱城区,水体将城区分隔成两个片区,山、水、城融为一体,自然环境优越;城市巴蜀文化、观音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城市局部景观环境优美,建设较为成熟,但老城区建筑布局较为无序,建筑景观没有特色,城市整体环境有待整治,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3.2城市风貌因素评价
影响遂宁市城市风貌的因素主要有山水、观音文化、民俗文化、都市建筑与景观环境。

3.2.1“净水”风貌评价
遂宁市内江河、溪沟众多,纵横交错,遍布全市,有700多条,其中本次规划范围内有涪江和渠河、联盟河、开善河三条河流。

城区涪江为季节性河流,12月到次年3月为枯水期,4~5月和10~11月为中水期,6~9月为洪水期。

联盟河为常年性流水溪河,渠河为人工河。

三条河流贯穿整个城区,河道有收有放,水质良好,水面平静,给人一种干净、宁静、祥和之感,再加上滨江人工景观和沿河自然景观的融合,在观音文化的大背景下,又给人一种神秘感。

3.2.2“灵山”风貌评价
遂宁市北部、东部和西部主要是低山和高、中丘地区,各山系山丘多呈连座状连续展布,山丘走向多呈北向西、北东向或北南向;城市中部及南部为中、低丘地区。

本次规划区域处于中低丘,规划范围内广泛分布馒头状山丘,山丘连续性差,多呈串珠状或孤丘状,较高的山丘少,多孤立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