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资料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师资培训教学大纲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师资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普及群众性的救护知识和技能,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传统工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将“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列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内容。
《救护》是中国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师资培训的统一教材。
它从挽救伤病员生命、减少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生产力的需要出发,论述了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塞、创伤救护、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相关内容。
通过《救护》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受训人员将掌握基本救护理论、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达到红十字会救护师资的标准,进而能培训出更多、更好的红十字初级救护人员。
使我国的红十字救护工作更广泛深入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人类健康、红十字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课程通过讲授、实际操作、播放影像等形式组织教学,采用操作、试讲和答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估。
师资课程(初训、复训)48学时,师资提高班64学时,管理班24学时。
二、课程安排(一)初训班初训班每期培训30人,培训7天。
内容:介绍红十字运动与救护的基本知识;强化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核心技术以及常见内科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讲解国际急救技术新标准;教授课件制作、授课技巧、考试管理、心理急救等内容;组织试讲,接受理论考试、实操考试。
方法:课堂授课、实践等。
(二)复训班复训班每期培训30人,培训7天。
内容:重温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核心技术以及常见内科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讲解国际急救技术新标准;研习授课技巧、课件制作、考试管理、心理急救、伤情模拟等内容;交流各地(含国际)救护培训经验;组织试讲、综合训练,参观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等(观摩现场急救)。
方法:课堂授课、讨论、实践等。
(三)提高班提高班每期培训30人,培训7天。
内容:2010急救与复苏指南、CPR短片观摩分析、心肺复苏实操、考核、创伤短片观摩分析、创伤实操、考核、意外伤害讲座、研讨、灾害事故讲座、研讨、伤情救护模拟训练等等。
红十字会培训应急救护

*
5
红十字宗旨和七项原则
红十字宗旨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
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七项原则 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
统一、普遍
*
8
三救三献
会法及国务院文件明确中国红十字会的 主要职责为三救三献:
救灾、救助、救护、 推动无偿献血、 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遗体器官。
病情加重、死亡 有所缓解→死亡 缓解→减轻、康复
初级救护
急救中心救护 医院内急救
第一反应者 first responder
第一目击者 first witness
紧急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目标“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紧急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具有受理 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并能够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
9
第二部分 救护新概念
*
10
现代救护的特点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高科技日新月异, 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随时袭击脆弱的生 命
向广大民众普及现代救护技能、紧急逃 生、应急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
11
生产、生 活环境下 发生的急 危重症、 意外伤害、 心跳骤停
不救或不及时急救 快速及时急救
*
心跳呼吸骤停
猝死
21
心跳呼吸骤停 → 猝死
心跳呼吸骤停后迅速 出现下列征象: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皮肤死灰色或紫绀。
*
22
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如何急救?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胸外按压(C, Circulation/compressions) 开放气道(A, Airway) 人工呼吸(B, Breathing)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急救师资培训教学大纲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急救师资培训教学大纲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急救师资培训课程提供一个教学大纲。
该大纲将涵盖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
课程目标
- 培养急救师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培养急救师资的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
- 提供实际应急情况下的模拟培训
- 培养急救师资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模块一:基础理论知识
- 人体解剖和生理学基础知识
- 常见急症和意外伤害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 基本急救流程和操作技能
模块二:常见急症处理
-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
- 伤口处理和止血技巧
- 骨折和脱臼的紧急处理
模块三:特殊群体急救技巧
- 婴幼儿和儿童急救
- 孕妇和产妇急救
- 高龄人群急救
模块四:实际应急情况模拟培训
- 模拟实际急救场景
- 火灾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评估方法
- 课堂小测验
- 模拟急救实操评估
- 综合考核和评价
请注意:此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培训教学内容和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变更。
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大纲

5.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与清除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方法
1
3
讲授
示范
模拟
练习
创伤救护
1.创伤现场救护目的、原则,现场对伤员初步检查的方法、救护程序
2.创伤出血和止血
3.现场包扎技术
4.现场骨折固定
5.关节脱位与扭伤
6.伤员的搬运护送
7.特殊创伤处置
1.了解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
1、灾害事故现场特点及救护原则
2、地震、火灾、中毒、触电、溺水、中暑、烧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救护原则及现场处理方法
1
理论
讲授
培训单元
目 标
内 容
学 时
教学
活动
理论
实践
救护新概念
1、了解现代救护新概念,“第一反应人”、“救命黄金时刻”、“生命链”的内涵和重要性
2、熟悉紧急呼救
1、现代救护的特点及新进展,“第一反应人”、“救命黄金时刻”、“生命链”的相关知识
2、如何紧急呼救1、明确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
2、熟悉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基本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技能
3、了解心肺复苏成功的指征和终止的条件
4、海姆立克手法
1、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及操作方法
2、海姆立克手法
0.5
理论
讲授
操作
示范
创伤救护四项技术
1、了解现场救护的目的、原则和检查、救护程序
2、了解现场创伤救护器材的应用
3、熟悉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的原则、方法
1、现场救护目的、原则和救护程序
2、创伤止血技术:常用止血方法
3、现场包扎技术:伤口判断、包扎材料、包扎方法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

1.1 直接压迫止血法
用一块足够厚、足够大、清洁的敷料,持续不断 地压住伤口。可以用绷带进行外固定。
1.2 指压止血法
定义:用手指压迫出 血处血管的上端(近 心端),用力压向骨 头,达到止血的目的。
的平面上。并观察伤员脉搏和呼 吸。
检查后,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 呼吸循环,为防止呼吸道被舌后 坠或粘连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 息,应采取侧卧位。并排除口中 异物,30分钟后翻转至另一侧。
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
4.人工循环
若判定伤员无脉搏 或心跳停止,立刻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平 率100次/min,按压30 次。
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
6.人工呼吸 若伤员呼吸停止,应立即
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 鼻)向伤员吹气2次,儿童1次。 至伤员胸口轻微起伏即可,忌 吹气过多。
继续胸外心脏按压。按压 30次吹2口气为一循环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 能扪到颈,股动脉搏动; 2. 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3. 患者的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色泽转红; 4. 扩大的瞳孔缩小; 5. 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6. 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7. 心电图可见波型改善。
上段处结扎。 2. 止血带和皮肤之间要有布垫,防止皮肤坏死。 3. 松紧适宜,伤口不出血远端动脉不搏动为宜,过
紧会损伤肢体皮肤、神经,引起肢体坏死。 4. 上止血带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遮盖,以妨
碍观察,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的时间。 5. 止血带每隔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3-5分钟。 6. 禁用钢丝、绳索、电线等做止血带。
2024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19
05
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援助与 沟通技巧
2024/1/25
20
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反应
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以及 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行为表 现。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应对策略
提供安全感,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和 理解受害者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其表 达情绪,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援助。
儿童及成人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对于意识清醒的儿童及 成人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腰部, 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 另一手握紧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反复有节奏、 有力地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则 采用卧位腹部冲击法进行急救。
2024/1/25
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探 讨实际应急救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 决方案,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
2024/1/25
26
未来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的发展方向
完善培训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培训质量。
2024/1/25
22
与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
与受伤者沟通的技巧
保持耐心和关注,倾听受伤者的诉说,避 免打断或质疑其经历;使用简单、清晰的 语言,确保受伤者能够理解;以及给予积 极的反馈和支持,鼓励受伤者表达情绪和 寻求帮助。
VS
与家属沟通的技巧
理解家属的担忧和焦虑,提供必要的信息 和支持;鼓励家属表达情感,认真倾听其 诉求;协助家属了解受伤者的情况和需求, 共同为受伤者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2024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课件

04
意外伤害事故现场救援 技巧
交通事故伤害特点及救援措施
伤害特点
交通事故伤害常常涉及多个部位,如头部、胸 部、腹部和四肢等,可能导致骨折、内出血、
休克等严重后果。
01
02
确保自身安全
在救援前,务必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二 次事故的发生。
检查伤者情况
迅速检查伤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等 生命体征,判断伤情严重程度。
急救援能力。
提升自身能力,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持续学习
救护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 力。
参加培训
积极参加各类红十字会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救护技能和 应急反应能力。
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提供基本救护 技能培训服务,帮助更多人掌握基本救护技能。
人工呼吸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
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的技 巧,了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配合方式。
了解AED的适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学习如何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利用AED进行急救。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
识别气道异物梗阻
预防措施
了解气道异物梗阻的症状和表现,掌 握识别方法。
了解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措施,如避 免食物误吸、注意儿童玩具安全等。
心肺复苏
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倒水处理
对于仍有呼吸心跳的溺水 者,可采取倒水措施,如 膝顶法、肩顶法等,帮助 其排出体内水分。
烧烫伤、化学灼伤现场救治
脱离热源
迅速使伤者脱离热源,如火焰、热液等,以减少烧烫伤面积和 深度。
冷却伤处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处,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水肿。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精讲

1.5 止血带止血
采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1. 部位:上肢出血于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于大腿 上段处结扎。 2. 止血带和皮肤之间要有布垫,防止皮肤坏死。 3. 松紧适宜,伤口不出血远端动脉不搏动为宜,过 紧会损伤肢体皮肤、神经,引起肢体坏死。 4. 上止血带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遮盖,以妨 碍观察,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的时间。 5. 止血带每隔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3-5分钟。 6. 禁用钢丝、绳索、电线等做止血带。
1.现代救护的概念及特点
第一目击者 :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 疾病伤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1.现代救护的概念及特点
救命黄金时刻
创伤后 1小时是挽救生命,减致残的 “黄 金时间” 主要取决于急救系统反应速度和伤 员 的损伤程度。
1.现代救护的概念及特点
1.现代救护的概念及特点
特点: ① 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病员实施 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② 现代救护是立足与现场的抢救,为医院救治 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并减 轻伤残,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1.1 直接压迫止血法
用一块足够厚、足够大、清洁的敷料,持续不断
地压住伤口。可以用绷带进行外固定。
1.2 指压止血法
定义:用手指压迫出 血处血管的上端(近 心端),用力压向骨 头,达到止血的目的。
范围:适用于头部、 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 是一种临时的止血措 施。
1.2 指压止血法
1.3 屈肢加垫止血法
海氏手法
1、成人互救法: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放在患者 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6~10次,让 患者弯腰、低头、张嘴,以利于异物脱出。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 异物冲出。 2、成人自救法: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场,自救方法可采用上述方法,或将 腹部(脐上2横指)顶在椅子背、桌子边、床沿上,向下挤压,直到将异 物冲出。 3、儿童救治法:与成人方法相同。或者让儿童趴在大人腿上,用腿顶住 儿童的腹部,头低脚高。用手掌根向前向下拍击儿童背部(两肩胛骨之间) 6~10 次,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脱出。 4、婴儿救治法:首先将婴儿身体骑跨在一侧前臂上(仰卧位),头低脚 高。然后将婴儿身体翻成俯卧位,用掌根向前向下叩击婴儿两肩胛之间 4~6次,再将婴儿翻过来,用两个手指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 处4~6次。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脱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标
经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树立红十字人道救护理念,掌握心肺复苏及创伤救护等初级救护知识和技能;了解无偿献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等知识。
了解志愿者这一公益组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
二、培训方法
课堂讲授、情景模拟与实操练习等。
三、培训学时:20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培训内容
红十字运动与救护的基本知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级应急救护的核
心知识与技能;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根据学员需求选
择培训内容);无偿献血、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进行理论考核、实操考核。